就《文心雕龙·知音》谈刘勰文学批评观
2016-03-17莫亚萍
莫亚萍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00)
【文学评论】
就《文心雕龙·知音》谈刘勰文学批评观
莫亚萍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00)
刘勰认为,“知实难逢”,“音实难知”,因而在《文心雕龙·知音》有“知音难觅”之叹。对于如何才能做到“知音可遇,文情可鉴”,刘勰在《知音》中提出,批评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端正自己的态度,客观作出评价;另外,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也是“文情可鉴”的重要途径。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文学批评
如今各类文学作品蜂拥而至,导致鱼龙混杂。如果批评家的修养和鉴赏力不够,那么就会导致作品优劣不分,好的文学作品被埋没,而劣质作品却被广泛传播。渐渐地,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就会下降,所以,提高文学批评家的鉴赏力尤为重要。刘勰在《知音》中深刻论述了文学批评理论。
一、“知音其难”之叹
刘勰的“知音”一词源自《列子·汤问》中钟子期与俞伯牙的典故。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两人遂为知音,成为千古传诵的知音典范,因此,刘勰借“知音”一词来比喻文学批评中读者与作者的心神领会,来探讨文学批评观的问题。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这就是刘勰谈的知音难逢,但刘勰谈知音难,不只因为古籍都谈到此点,更有他切身的体会。《梁书》记载了刘勰为撰写《文心雕龙》苦寻沈约的艰难经历。有感与此,刘勰便在《知音》中提出第一个论点,即“知音其难”“文情难鉴”。感叹文学作品上知音稀少,不容易碰到态度公正、知识广博的批评者。
二、“知音难遇”的原因
(一)“知实难逢”
1.贱同思古,贵古贱今
秦皇汉武帝对待未曾见过的前人才子的文章时,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并惋惜不能与之相遇。之后遇到韩非子和司马相如却轻视之,甚至害之。身为“鉴照洞明”的君主,也同样会落入“贵古贱今”的俗套,看轻离自己近的人而思慕离得远的人。也可以引申为看轻同时代的人,而思慕古代人,这样便不能客观地看待他人的文章。这就是刘勰所说的“知实难逢”的一大原因。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
傅毅的《反都赋》重复自己之前的《洛阳赋》,而被自恃甚高的班固嗤笑。文人之间是通过文辞的创新而被推崇和敬仰的,而傅毅却重复他之前的作品,因此班固批评傅毅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背后嗤笑就显得过分了,充分演绎了“文人相轻”这一说辞。《知音》中还提到,曹植一方面贬低陈琳,一方面称赞自己的好友丁敬礼,推崇自己的作品或是和自己较亲密的人的作品,而贬低他人的作品,“文人相轻,崇己抑人”不无道理。
3.信伪迷真,妄加评论
刘勰以楼护为例,批评楼护自身文学修养不够、学问欠缺,能力达不到批评文章的地步,对真假都分辨不清楚就轻易发议论,而招致别人的讥笑。虽然只举了一个史例,但也说明很多鉴赏者自身素养不够,还不足以批评他人的作品,但却妄加评论,不能领会作品中的意境,导致“知实难逢”。
(二)“音实难知”
刘勰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音实难知”的原因。主观方面是“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认为鉴赏者的修养、爱好、阅历等不同,评论就有所差异。客观方面是“文情难鉴”。刘勰认为,就是普通的物体,有时候也很难辨别,更何况是具有抽象情感性的文学。
三、知音可遇,文情可鉴
(一)批评者的文学修养和态度
刘勰提出,一些文章无法鉴赏不是因为作品本身过于深奥,而是批评家的鉴赏力浅薄罢了。若想成为优秀的文学批评者,首先应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正所谓“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批评者应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掌握各种作品的艺术规律,全面认识和品评作品。此外,批评家还要具有独特的洞察力,两者结合,才能从更深层次上鉴赏文学作品。
在态度方面,刘勰提出“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批评者不应仅有深厚的文学修养,也要始终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摒弃自己的私人偏好,从作品本身出发,不厚古薄今,不崇己抑人,不信伪迷真。认真研读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作品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从修养和态度方面来提高批评家的鉴赏力,享受与作家产生共鸣的喜悦,成为作家真正的“知音”。也只有这样,文学作品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
(二)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刘勰首先提出要从“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它并不是刘勰认为的最重要的批评方法,“六观”只是为更好地“披文入情”提供的参考方法。作品的文情不能直接获得,可以通过六观鉴赏,但又不能完全依靠六观。所以,刘勰提出作家情有所动而发为文辞,批评者通过阅读作品,循着文辞去探讨作家的思想感情,就如“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创作者与批评家的潜在交流过程。也就是说,批评者和作家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反的,想要让作家和批评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批评家要具备细腻的情感,聪慧的心理,仔细考查文辞形式,才能较准确地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深度,更好地鉴赏作品。
四、结语
刘勰在《知音》中对文学批评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鉴赏理论和方法,从情感、理性方面深入探讨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从而理解作者为何“情动而辞发”,引起鉴赏者和作者之间的共鸣,更好地领会其艺术境界。尽管某些文学鉴赏论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有很多观点论述得深刻、透彻,对今天的文学批评仍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王 崇】
2016-07-10
莫亚萍(1990-),女,贵州都匀人,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
I206.2
A
1673-7725(2016)09-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