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2016-03-17代金平

文化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副教授全民西藏

刘 畅 云 梅 代金平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文化观察】

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刘 畅 云 梅 代金平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进入了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的阅读,呈现出简短、零碎、易读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使人注意力难以持久、无法进行深入思考、阅读力退化等浅阅读带来的弊病。本文运用访谈研究法,通过走访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毛奇副教授、电话采访西藏民族大学卞丽敏副教授,探究在碎片化时代应该如何阅读。卞丽敏副教授认为,媒介渠道的增多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的安排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对象,使传统的深阅读与碎片化时代的浅阅读相兼容;毛奇副教授则给出了调整阅读姿态、有选择地阅读、要有阅读的定力、学会在与作者对话中阅读、要明确阅读的意义五点具体的阅读意见。

碎片化时代;阅读;浅阅读;书香西藏

一、碎片化时代的阅读现状

“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这是李克强总理在谈到阅读感受时说的一句话。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阅读不仅仅是“全民”的,甚至成为了“全天候”的,数字化时代下,我们的阅读正在变得碎片化,这种阅读方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4月18日公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相关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1]而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收集到的其他国家人均阅读数量数据显示,美国为7本左右,日本8本左右,韩国则是11本左右。[2]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人均阅读量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卞丽敏认为:阅读,首先需要具备相应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支配的精力两点最基本的条件。虽然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全民阅读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是,较快的生活节奏使大多数人忙于应对工作和家事,所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阅读。

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相比,时间较为充裕的青少年儿童和在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则相对乐观。《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9本[3];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卞丽敏说,大学生经常会请老师给他们推荐书目,学校的图书馆也会推出每月的借阅排行榜。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该校图书馆会推出每月的阅读排行,从学生从图书馆借书的量来看,前一百名基本上每个月可以借到10到30本书,如果这些书大部分都读了,与上班族相比,大学生的阅读量相对较大。

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成年人,手机、Pad、以及以Kindle为代表的电子书阅读器成为了他们新的阅读终端。我国国民的数字阅读率在2014年首次超过了传统阅读率[4],2015年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1小时。2015年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达到60%,其中超过八成人通过手机进行过微信阅读[5]。移动终端因其本身所具备的便携性,方便人们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卞丽敏副教授说,碎片化时代阅读的特点是比较碎、散,相对简短,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所阅读的文本也较为易读。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搜索引擎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日益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获取信息在我们这个时代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更加方便快捷,但难以持久的注意力、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等也成为碎片化时代浅阅读所被人诟病的致命伤。卞丽敏副教授就阅读和思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在一般情况下,阅读和思考的关系是相联系的,碎片化的阅读将原来阅读和思考之间紧密的关系变得相对疏离,不易于深入的思考、知识的系统以及深入的品鉴。

碎片化时代盛行的浅阅读,也成为实现“全民阅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毛奇副教授认为,实现全民阅读的关键点在于提升阅读质量,碎片化时代的阅读往往是对信息的好奇而不是对知识的向往。阅读质量的提升,应该是与文化修养的提高挂钩的。全民阅读应该有正确的方向和目的,是要通过全民阅读质量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

毛奇副教授还强调,浅阅读盛行背后所透露出的,是阅读力退化的问题。他说,当下的人们,相较于读书,更愿意读图,人们对长篇累牍的知识性文字缺乏兴趣,这是一种思维惰性的表现,懒惰驱使人们拒绝文字的抽象,而更愿意接受图像所给予的直观。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家更愿意抱着手机、玩着ipad当低头族,也不愿意啃读经典。

二、碎片化时代的阅读之道

在碎片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卞丽敏副教授认为,媒介渠道的增多,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阅读方式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的安排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对象。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媒介,可以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传者和受者也可以比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传统阅读中,传者、受者以及文本三者是相对分离的,当文本与传者脱离了之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再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欣赏的过程。所以传统阅读和互联网阅读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时候,它们承担的职能是不一样的,其实是很容易得到兼容的。

毛奇副教授则认为,书的介质和阅读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做到深度阅读。要做到深度阅读,毛奇教授的建议是:

首先要调整阅读的姿态。要让自己尽可能地沉浸于阅读中,而不是肤浅地走马观花,不能像阅读手机里五彩斑斓的信息那样,总是被标题吸引,打开正文后瞄上两眼就又关掉,然后不知所云。

其次是要学会有选择地阅读。读书要读有价值的书,要有鉴别地阅读,要选择从中可以吸取营养的书来读,不是胡乱一通乱读。

第三,要有阅读的定力。不能今天看着这本书好,读一读,明天不感兴趣扔一边,后天又对另一本书产生兴趣,看一看,又扔一边。浅尝辄止,缺乏定力,终究什么书都读不下去。

第四,要学会在与作者对话中阅读。阅读要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看法,不能一味地接受书中的观点而缺乏自己的思考。

第五,要明确阅读的意义。不仅要从读书中攫取营养,还要学会从中沉淀出更多深远而厚重的东西,以此反思生活、反思自我、反思人生。

碎片化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可以阅读的书,而是沉下心来读书的心境。华氏451度,约合摄氏度233度,是书的燃点。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雷德伯利的代表作品《华氏451》讲述的就是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中,不允许人民持有图书,消防员们的唯一职责就是四处焚书,最后一群人只好把书整本地背下来[6]。与之相似,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也描述了被强权所控制的世界,推行“无知即力量”[7]。而与布雷德伯利和奥威尔不同,在英国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出版于1932年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生活在美丽新世界的未来人类,从婴儿时期便对图书形成条件反射般的厌恶与憎恨,人们不再去阅读,同时也失去了思考的权利[8]。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对这两类截然相反的警示是这样说的:“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9]

三、碎片化时代阅读之重及制度保障

正是为了避免赫胥黎“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的预言,很多国家都以立法的形式来推动阅读,例如美国的《卓越阅读法》,日本的《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韩国的《读书振兴法》,俄罗斯的《民族阅读大纲》等[10]。2013年,我国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11],今年2月促进条例已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正是将推动全民阅读视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毛奇副教授认为,以立法形式促进国民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积累,不仅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未来,更是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是建立全民阅读工作长效机制的迫切需要。这一工作不仅将有力促进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服务大众、改善民生,还能为推动全民阅读给予制度的保障。

目前,江苏、湖北、深圳等地全民阅读立法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蓬勃兴起,填补了我国地方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空白,积极探索出了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的成功经验,不仅影响和推动着其他省市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也为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出,社会各界对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愿望之强烈,标志着我国全民阅读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阶段。在西藏自治区也开展有“书香西藏”全民阅读活动,毛奇副教授说,“书香西藏”就是要在西藏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传递阅读的力量:“书香,有一层意思,就是指读书风气、读书的习尚。书香西藏,有着明显的地域标识,我想就是要把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在西藏开展起来,形成‘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文化氛围,传递阅读的力量,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位,让书香之花美丽地绽放在雪域高原。”

党的十八大历史性地将全民阅读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之中,以构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大力培育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倡导”更是升级为“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在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毛奇副教授认为,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呈现往往跟他的阅读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问题,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是基于对当下国情的深入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现在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梦,推动全民阅读进而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是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手和途径。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已经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转向平稳增长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新常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我们需要营造出全民良好的精神新状态,而通过推动全民阅读来涵养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全民文化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文化方面来看,文化是民族不亡之魂,价值观是社会和谐之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树立需要具体而得力的措施,推动全民阅读恰是无声引领。从个体来看,阅读是最简便易行的自我教育,通过有效阅读,不断给予精神和灵魂的洗礼,给予个体以文化的深厚滋养。”

[1][3] [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

[2]新华网.刘明清:我国平均阅读率仍落后于众多发达国家.[EB/OL].(2015,4,21)[2016,04,15].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5-04/21/c_127715039.htm.

[4]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5.

[6] [美]雷·布雷德伯利.华氏451[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5.1-2.

[7] [英]乔治·奥威尔.1984[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2.

[8] [英]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3-17.

[9]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2.

[10]光明日报.为推进全民阅读献“五策”[EB/OL].(2013,7,30)[2016,05,24].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7/30/nw.D110000gmrb_20130730_3-13.htm.

[11]北京日报.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计划[EB/OL].(2013,8,5)[2016,06,0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05/c70731-22440436.html.

[12]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公开征求意见[EB/OL].(2016,2,18)[2016,06,06].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6-02/18/c_128730419.htm.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6-06-18

刘畅(1987-),女,四川眉山人,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研究。

G206

A

1673-7725(2016)09-0035-04

猜你喜欢

副教授全民西藏
高鹏副教授
都是西藏的“错”
张燕副教授
全民·爱·阅读
丁莺作品选登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神奇瑰丽的西藏
可持续全民医保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