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湖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2016-03-17韩栎颖林兴发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9期
关键词:网民湖北舆论

韩栎颖 林兴发

对湖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韩栎颖林兴发

按舆论主体来划分,网络舆论场主要包括官方网络舆论、媒体网络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通过对湖北地区36个政府网站、4个媒体新闻网站和60个民间BBS论坛的舆论调查,了解到湖北网络舆论场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官方网络舆论影响力弱化、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下降的问题。

舆论场;官方网络舆论;民间网络舆论;媒体网络舆论

一、湖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状况调查

主流媒体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任务,是覆盖面广、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主流媒体网络舆论是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传播舆论信息形成的舆论。本文对湖北省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大型新闻网站的网络舆论状况调查,并抽取网络舆论影响力较大的新华湖北、荆楚网(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网(长江日报)、大楚网、新浪湖北、凤凰湖北等媒体为调查对象。

1.基于新闻网站的湖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状况

新闻网站是媒体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新闻网站是媒体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荆楚网、长江网、大楚网、新华湖北、新浪湖北和凤凰湖北的舆论板块调查表明,舆论信息最集中的板块(栏目)为新闻报道、媒体评论、媒体网民互动三类。

从六个媒体新闻网站这三类板块分别抽取最新的100条内容分析。结果发现,新闻正面报道(反映社会积极、进步和善良)及媒体肯定评价(对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肯定与赞扬)篇数比例不足15%。负面报道(反映社会问题和不良现象)及否定性评价(对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批评与质疑)篇幅超过30%,其中荆楚网的媒体评论类舆论板块100篇文章中,否定性评价高达47篇。媒体网民互动类舆论板块中,否定性评价数量也是远高于正面评价。长江网,新浪湖北和凤凰湖北甚至没有媒体与网民互动类板块。

2.基于微博的湖北主流媒体网络舆论状况

微博是媒体舆论宣传的重要平台,也是媒体网络舆论的组成部分。课题组2014年11月17日从新浪微博抽取在湖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官方微博(新华网、湖北日报、荆楚网、长江网、新浪湖北、凤凰网湖北等6个,大楚网未在新浪开通微博)为调查样本,在每个微博账户中采集最新发布的100条微博内容,从粉丝数、微博数、舆论信息比例、舆论信息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粉丝数最多的是“新华网微博”(719万),依次是“新浪湖北微博”(289万)和“荆楚网微博”(93万),最少的是“凤凰网湖北微博”(11万)。从粉丝数来看,湖北媒体微博与排名靠前的湖北个人微博差别不大。微博数最多的是“新浪湖北微博”(36796),最少的是“凤凰网湖北微博”(5153)。在抽取的100个个人账户中微博数超过1万的有24个。说明湖北媒体微博和湖北个人微博在影响力和信息流量方面差别不大。舆论信息比例都在50%左右,最高是“凤凰网湖北微博”(55%),最低是“新浪湖北微博”(42%)。媒体微博要大大高于政务微博和个人微博的舆论信息比例。舆论信息80%以上是关于腐败、民生问题的内容,关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10%左右,基本没有关于思想理论内容。“新华网微博”关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明显多于其他媒体微博。

新闻网站中媒体舆论情况是,在新闻报道类板块中,正面新闻比例最高12%、最低3%,负面新闻比例最高49%、最低13%,中性新闻比例最高78%、最低41%,即不涉及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的中性新闻最多,反映社会公共领域问题的负面新闻其次,反映社会公共领域的成绩和好人好事的正面新闻最少。在媒体评论类板块中,肯定性评价比例最高12%、最低6%,否定性评价比例最高55%、最低43%,中性评论(态度取向不明显或不涉及公共事务)最高51%、最低37%。在媒体网民互动类板块中,90%以上都涉及腐败、民生问题的报料与举报。媒体微博中媒体舆论情况是,包含舆论信息的微博约为50%,这些微博80%以上关于腐败、民生问题,关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内容在10%左右,基本没有关于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总的来说,媒体网络舆论中存在传播正能量不够的问题。

二、主流媒体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1.议程设置能力下降

媒体往往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议程设置能力直接影响舆论引导力。

主流媒体的议程受民间网络舆论议题的影响。一些主流媒体新闻报道模式往往是网民微博或论坛爆料后,领导、记者奔赴现场,最后才是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可见,在这里新闻议题不是由媒体设置的,而是由网民设置的。民间网络舆论议题往往是举报、投诉等内容,媒体议程设置受此影响,会偏离媒体原有的议题范围,使议程设置能力下降。

受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经常炮制一些花边新闻,关注一些极具争议、有轰动效应的事。比如,对一些贪污腐败、黑帮匪徒、男盗女娼等事件大肆渲染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媒体的正面舆论引导功能。

2.框架建构方向上存在偏差

设置议程解决的是“说什么”的问题,构建框架解决的是媒体“怎么说”以及受众“怎么看”的问题。调查发现,主流媒体在网络中进行的新闻报道,不仅负面新闻大大多于正面新闻,而且在对事故、贪腐、丑闻等事件报道中,将丑恶和黑暗无限放大,导致不良情绪、阴暗心理、网络戾气在网上滋长蔓延,消解社会正气。

框架建构可通过媒体评论实现。媒体以“社论”“评论员文章”“专题讨论”等方式,对一些社会问题和重大事件深度解读,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引导舆论。调查发现,在主流媒体的网络平台上,很多新闻都只有事实性陈述,没有引导性意见。6个调查对象中,5个有媒体评论板块。在媒体评论板块中,肯定性评价比例最低(10%左右),否定性评价比例最高(50%左右)。通过媒体评论建构舆论引导的框架存在数量上的不足和方向上的偏差。

3.互动引导不足

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是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方式。调查发现,6个媒体网站中,只有荆楚网和新华湖北有媒体网民互动板块;大楚网的“报料台”只是网民提供报料信息平台,没有媒体的回应;另外三个都没有媒体网民互动板块。有些互动板块也大多流于形式,基本没有对网民观点进行分析引导的内容。媒体微博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评,而是要坚持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批评,提建设性意见,而不是一味贬低和抹黑。

3.加强媒体与网民互动,做好沟通工作

舆论引导是要引导公众“态度的转变”。态度转变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否定自己原有的观点和态度,接受建立一个新的观点和态度。在“态度转变”过程中,会有困惑、有疑问,甚至会有痛苦。这些困惑与疑问只有在互动交流中才能更好解决,互动沟通是舆论引导的必要环节。对湖北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的调查发现,在媒体网民互动类板块中,90%以上都是涉及腐败、民生问题的报料与投诉,很少有媒体的回复;在网民评论中,只有网民发表的对新闻的评论,没有媒体参与讨论。媒体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一是在互动板块要主动设置议题,提供相关资料,积极参与讨论,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实时引导讨论;二是对网民的投诉报料要及时处理,并且给出答复;三是积极参与网民的新闻评论。网民在新闻评论中发表很多评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媒体要关注这些评论,也要以媒体评论员的身份发表意见,引导网民的讨论。

三、增强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力的对策

舆论引导的目的是用党和政府的立场和观点引导公众“态度的转变”,即“制造同意”,也就是说,舆论引导有效性的前提是基于传播内容、形式和语言能够得到公众的接受和认同,并内化为公众的认知和理念。其包括澄清、解释和互动沟通等方式。

1.优化新闻报道,做好澄清工作

澄清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虚假信息的甄别澄清,还事件以真相;二是让拟态环境符合客观现实,还世界本来面目。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大大超出感官所能及的范围,主要通过媒体提供的信息认识外部世界,这时对人们的主观现实起决定作用的就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拟态环境,也就是由媒体筛选、加工和建构的现实。网络时代,媒体的新闻报道建构的拟态环境能决定人们的主观现实,进而作用于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态度。新闻报道能够构建拟态环境,舆论引导作用很大,媒体需要从以下方面优化这个工作:

加强正面新闻报道,努力传播正能量。媒体应该增加正面报道的数量,减少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的数量,让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符合客观现实。

对网络虚假信息进行甄别,消除其不良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传播平台,在为人们传播信息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流言、网络谣言等虚假有害信息泛滥的问题。打击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固然需要依靠法律武器,但是媒体的作用也应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和强大的采编团队,完全有能力也有义务为打击网络谣言、为揭穿虚假信息尽一份责任。媒体应该针对流传广、危害大的网络虚假信息开展专题调查,进行深度报道,澄清人们的认识,净化网络环境。

2.办好媒体评论,做好解释工作

舆论宣传不仅要让人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更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会带来哪些后果。媒体对一些重大事件、重要问题应该通过媒体评论的方式,对事实类信息进行解读,分析事实产生的原因,表明媒体的意见和态度。对湖北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的调查发现,媒体评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数量不足和方向上的偏差。通过媒体评论进行网络舆论引导,一是要精心选择评论的对象,选社会影响大、认识分歧大、舆论价值大的问题作为评论对象,尽量不选舆论价值很小(不涉及公共事务)的问题;二是要组织人员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写出有说服力的评论;三是坚持正面导向,传递正能量。不是说媒体对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批

[1]余秀才.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传播,2010(5).

[2]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J].中国记者,2013(3).

[3]赵崴斐.多元舆论场中党的舆论引导能力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4(1).

[4]刘九洲,付金华.以媒体为支点的三个舆论场整合探讨[J].新闻界,2007(1).

[5]方兴东,张静.基于网络舆论场的微信与微博传播力评价对比研究[J].新闻界,2014(15).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31

湖北省教育厅专项任务项目“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编号:2009Z029)]

猜你喜欢

网民湖北舆论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