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视阈的社会文化多样性保护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2016-03-17张珂艋蒋才芳
张珂艋 蒋才芳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视阈的社会文化多样性保护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张珂艋蒋才芳
文章客观分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为湘西州)土家族、苗族的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开发资源优势以及在发展中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问题,从开发定位、开发重点、区域合作、社会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思路。
乡村旅游;湘西州;社会文化多样性;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璀璨成果。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给湘西州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政府的不重视,企业的唯利是图,当地村民的民族自卑心理以及城市文化的不断渗入,少数民族文化在逐渐走向消亡。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也就消亡了。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可持续性地传承与发展,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湘西州概况
湘西州位于湘、鄂、渝、黔边区的交界地带,在湖南省西北部,全州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辖州府吉首和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8个县市。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为主。截至2010年,湘西州户籍人口为284579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85%,土家族占总人口的44.21%,苗族占总人口的33.02%。[1]
二、湘西州民族文化概况
1.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也称毕基族、毕基卡族。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张家界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黔东北)自称“毕兹卡、毕基卡、密基卡”等等。南支土家族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泸溪县内的几个村落。自称“孟兹”,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不能通话,不是什么土汉混合语,现只有泸溪的900余人使用。
(1)土家族舞蹈。土家族传统舞蹈有跳丧舞、茅古斯、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花鼓子、社粑粑舞等。其中“茅古斯”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跳丧舞以鄂西的跳丧舞最有特点。
a.相传为茹毛饮血时代的土家先民,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意为“长毛的人”,后来把他们所创造的舞蹈也叫“茅古斯”,这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
b.摆手舞,土家话为跳“舍巴”,称跳舞的日子为“舍巴日”。汉语称“玩摆手”。其主要动作是踏脚、摆手、弯腰。特点为左、右手和左、右脚同出,即摆同边手。
c.八宝铜铃舞,是土家人祭祀时起舞的一种歌舞形式。分为坐堂、行堂。
d.跳丧舞是土家人的祭祀性舞蹈。在老人去世后,鄂西土家人以跳丧舞,湘西土家人以打丧歌、跳牌来祭奠老人,其间所跳舞蹈,均为跳丧舞。
⑵土家族民歌。民歌是土家族口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家人民爱唱歌,开口一唱一大箩”。其中土家族的山歌为其歌曲之首,一般多为七字一句,四句一首,也有五句一首。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2]
⑶民族服饰。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或裙;男装为对襟短衫。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不如苗族的银饰,一般占不了太显眼的部分。
⑷民族建筑。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脚楼很多。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
⑸民族习俗。土家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哭嫁、穿离娘鞋、抢床(坐床)、“背婚”拦门礼、“回门”等习俗都是;土家族是多神信仰种族,曾经崇拜祖先,相信鬼神,部分族人信仰道教、佛教。民俗忌讳主要有忌言、忌行和忌事。忌言主要是每逢喜庆、出门、节日和行船等时忌讳不吉利的语言。忌行主要表现在腊月二十九,妇女不准做针线活,不准洗衣,避免与人吵架。过年吃饭不准泡汤,免遭来年大水冲垮田坎等。忌事主要有:禁在孕妇家里随意动土、钉钉子、搬床铺,怕惊动胎儿堕胎;禁坐大门坎,说是欺主;不准客人同闺女开玩笑和坐在一条凳子上;不准未婚青年男女吃猪蹄叉,说吃了找不到对象等。
2.苗族文化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苗族属于汉藏语系;苗族原无统一文字,建国后创制了拉丁拼音文字,通行汉文。
(1)苗族歌舞。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歌舞能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湘西苗族的鼓舞种类繁多,有凤凰县一带的花鼓舞、古丈县一带的团圆鼓舞、跳年鼓舞、筒子鼓舞,保靖、花垣、吉首、古丈等县市的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女子双人鼓舞、男子双人鼓舞、多人鼓舞、单人猴儿鼓舞、多人猴儿鼓舞等。
(2)民族服饰。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3)民族建筑。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傍水,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已改为瓦顶。
(4)民族习俗。苗族忌外人称他们为苗子。忌刀口朝上,忌凶器指人;忌把东西放在路上;忌坐门槛,忌踩踏火坑的三脚架;忌在家里与夜间吹口哨;忌打癞蛤蟆和青蛙,忌射杀燕子,忌吹樟、椿、枫等古树。
三、湘西土家族苗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现状
1.民族文化变异严重
20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这是一次政治运动使然。加之目前很多富裕起来的少数民族村落,都建起了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房子。原来的村寨消失了,原来的文化记忆也随之消失了,民族服装没有人穿了,大歌和史诗不再是唱给下一代听,而是唱给旅游者听了。土家族传统的西兰卡普工艺在原材料、花纹图案、型制等方面被改得面目全非;土家族的歌舞,尤其是传统的摆手舞和跳丧舞被改编成广场舞,成为大都市人的文化消费品。[3]
2.民族文化开始衰退
1966-1976年间的“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大批判、大破坏,同样是一次政治运动使然。导致民族手工工艺品的生产地、传承者、使用者数量减少;民族建筑被新建的钢混结构的砖屋取代,吊脚楼的建筑工艺就慢慢无人传承,它所负载的传统文化也跟着消失。
3.民族文化趋于濒危
土家语是土家族得以确认的主要标志,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没有文字语言,绝大多数人通汉语,如今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解放初期在湘西北约有30多万人用土家语交流,今天能流利地用土家语交流的人大约只有3-4万人,已处于濒危。[4]
四、民俗文化逐渐消亡的原因
1.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外来的经济必然带着外来的文化。随着旅游业以及交通方式的高速发展,人们出游以及走亲访友的欲望更加强烈,乃至于国内以及国际文化相互交流及渗透。而人们在受到外国先进文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时,一味地追求先进与时尚,传统优秀文化却逐渐被遗弃。特别是电视的介入把当地村民的生活带入新的天地,使传统民间文艺在主流文化面前节节败退。[5]
2.当地村民的民族自卑心理
湘西州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游客对当地村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世界各地的游客,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程度以及个人素质的高低都会对当地村民带来影响。不少村民在接触异地文化及异国风情的熏陶时,对民族文化会产生疑惑,甚至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卑心理。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认可,对文化的传承缺乏自信,重视程度也就逐渐降低。
3.传播及传承的范围限制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世世代代人的继承与弘扬。80%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给民间传统文化带来重大的影响。因为出去打工的一般都是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人,由此造成了民族民间文化没有人可传。老年人终究会有老去的一天,当上一代老辈离去的时候,下一代没有人继承民族民间文化,就会完全地丢失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所以传播及传承的范围限制使得民族民间文化逐渐遗失。[6]
4.政府及企业的不重视
湘西州的政府应该正确引领当地居民在发展致富的同时,注重民俗文化的永续发展。民俗文化在一步步陷入消亡危机时,政府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当地居民就更加不会引起重视,而企业在不断无情开发湘西州旅游业的同时一味地被金钱给蒙蔽了双眼。政府与企业重视的都是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忽视的是湘西州在被一天天开工挖掘后留下的伤疤与漏洞。[7]
5.旅游的发展导致民族民间文化庸俗化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不断交流渗透的同时,民俗文化已经渐渐褪去自己独有的文化色彩与民族特色。城市化的冲击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重大的打击,当地村民没有正确对待文化的融合,而是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忘记了根本。并且由于国民素质的普遍低下,游客在欣赏美丽风景特色民俗的同时,也做出了许多毁坏民俗文化的事情。
五、预防与应对民族文化消亡的措施
1.正确认识,依法保护
可以改变的是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及城市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个人应该正确认识,认真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设置相关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滥用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管,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
2.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民族民间文化无论从语言、服饰、文艺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在挖掘、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一些民族歌舞、戏曲、服饰、绝技以及民族工艺品等的展演,借此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同胞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
3.把民族民间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建立各类博物馆
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注重下一代的培养,代代相传才能永续发展。不仅仅是要让当地居民良好地继承民俗文化,更应该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知道我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教材中开设有关少数民族文化成就和重要特征的课程,增进各民族间的学习与了解;在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开展本民族或多民族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鉴赏能力,传承民族文化;同时应该在当地建立各类博物馆,让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宝贵而神秘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眼球。并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提高民族民间文化的地位,合理开发利用
民俗风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务必了解其内涵,只有在保护与弘扬其精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利用,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方能使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民俗风情资源在保留自身特色文化的同时适度融入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旅游地居民要有正确的民族观,向游客介绍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让游客在愉悦游玩的同时弘扬本民族的文化。
5.合理规划,着力传承与创新并举
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至关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对其合理开发和保护是使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科学规划,坚持继承与创新,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在综合分析旅游市场、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基础上,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8]
[1]吴云超.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2]陈廷亮,陈奥琳.土家族舞蹈的民俗文化特征[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04):16-21.
[3]易君,廖飞翔,黎小惠.土家族民俗文化的保护现状与思考——基于湖北恩施来凤县民俗文化保存现状的调研[J].法制与社会,2011 (06):194-196.
[4]本报实习记者李志刚.防止乡村旅游变味[N].中国旅游报,2013-10-28:011.
[5]李琼.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旅游地文化多样性保护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
[6]廖乐焕,赵新国.浅谈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成因[J].前沿,2010 (20):180-182.
[7]何丽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传统文化发展与保护[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9):75-77.
[8]徐文燕.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02): 135-139.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0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