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合璧纹章瓷

2016-03-17文图施用和肖梦雅

神州民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纹章家族

文图/施用和 肖梦雅

中西合璧纹章瓷

文图/施用和 肖梦雅

纹章瓷,顾名思义,就是有纹章的烧制瓷器。瓷器,大家都知道,那这“纹章”是什么呢?

纹章:一种身份的象征

纹章(Coat of Arms),是一种按照特定规则构成的彩色标志,12世纪诞生在欧洲战场上,12-15世纪,欧洲战争频繁,穿戴整齐的骑士出战时右手持矛控缰,左手举起有纹饰的盾牌示意,作为分辨作战者的身份标识。纹章的组成部分与战斗装备密切相关,而骑士战场上使用的盔甲等装备昂贵华丽,并不适用于实战,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所以当时纹章又称盾章,纹章也由此被认为是贵族专利。而从13世纪起,则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遵守纹章术的规则,都可以拥有和使用纹章。至今,纹章仍是专属于某个个人、家族或军队、机关团体乃至公司企业的世袭或继承性识别物;而纹章瓷则因在瓷器上绘以欧美贵族家族、个人或公司、城市的纹章而得名。

纹章瓷:高端定制,风靡欧洲

纹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中的精品,确切来说属于“来样加工”的“订烧瓷”。17、18世纪之交,中国制瓷工艺达到新的高峰,欧洲人则还在苦苦寻找着瓷器的秘密。即便是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瓷器致密光滑、精细雅润的高品质仍是欧洲大部分本土瓷厂产品无法企及的。英国诗人约翰·盖伊在一首诗中写道:“有什么样的情敌在我旁边?一个中国瓷罐。瓷器就是她心中的热情,一杯,一盘,一碟,一碗,就能使她心中充满希望,就能点燃她的欢欣,或打碎她的宁静。”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走高端定制路线的纹章瓷正迎合了欧洲上层社会彰显血统、联盟和凸显身份的需求。中国纹章瓷,无论在正式或私密场合,都是展示主人身份和财力的不二之选。而那个时候要能用上绘有彰显个人身份和财富的纹章图案的瓷质器具,只能去中国定制!

广州:东方大港,时代贸易的见证

18、19世纪,广州以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成为清朝开关后重要的贸易口岸。作为世界性的东方大港,广州是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区域,而纹章瓷正是这一时期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在纹章瓷上,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欧洲装饰艺术的浪漫与典雅,又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精湛与细腻。数百年前,纹章瓷就像是中国的形象代言,从广州出发,漂洋过海,深入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引领了西方崭新的生活方式和奢华的艺术情趣。

当时,每年夏初西南季候风徐徐吹起之时,各国商船陆续抵达广州黄埔港,船长和大班们迫不及待地上岸与广州商人议价备货,以便在冬季东北风盛行时返航。纹章订购者的身份随着贸易开展阶段和社会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在英国,18世纪初期的订购者无一都是在政治、经济或本身与东印度公司相关的人员,东印度公司的股东、董事和中高级雇员中超过60%的人来自拥有纹章的家族,他们本身就是纹章瓷的需求者,公司还规定从船长大班到普通船员均可自行购买和携带一定份额的货物上船回国出售。纹章瓷作为私人贸易商品利润丰厚,因此该公司成员为自己或亲友定制纹章瓷极为普遍。从1730年开始,来自欧洲本土贵族和绅士的订单数量大大增加;到了18世纪末,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机构社团和公司也加入纹章订购行列。当时纹章瓷大多成套定制,每套纹章瓷的平均数量在200件以上,纹章瓷订单由船长和大班们亲自督办,从下订到送达欧洲买家手中,长则需时两至三年,短的也需一年有余。不仅仅是定制工期长,纹章瓷的定购成本也是十分高昂,其价格是东印度公司大宗贸易瓷的5 至25倍,因此,不惜重金,远渡重洋来广州定制纹章瓷的,可谓非富即贵!2015年12月8日起至来年3月8日,广州博物馆举办了《辉煌印记——广州博物馆藏清代中国外销纹章瓷展》,展出的该馆所藏纹章瓷中,有广为人知的大科学家牛顿家族的纹章瓷、18世纪英国最具政治影响力的托马斯·比特家族两代人定制的产品、当时北苏格兰最富裕的家族成员,威廉·道夫伯爵定制的广彩描金折枝花卉纹八角长方形盘……这些纹章瓷的定购者们,既有来自古老英国家族的骑士和贵族,也有来自新兴国度美国的州长,还有叱咤风云的高官政客,以及腰缠万贯的富绅商人……在这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件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父母定制的清乾隆广彩描金纹盘,该餐盘于1750年订制,绘有俄国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父母联姻纹章。叶卡捷琳娜大帝与彼得大帝齐名,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其父被封为公爵,封地为德国的安哈尔特-采尔勃斯特公国。

01、清雍正青花纹章花卉纹汤盘。英国东印度公司彼得.戈弗雷大班1725年定制。在该家族订购的多套纹章瓷中较罕见。东印度公司的成功绝大部分归功于船长和大班的个人能力,他们出身良好,具有出色语言和外交能力,既是商人又是投资者,了解富裕阶层需求。

02、清雍正广彩描金纹章纹盘。著名贵格会教徒、美国弗吉尼亚商人约翰.汉伯里(John Hanbury)1735年定制。他在美国马里兰和佛吉尼亚获得大片土地,种植烟草而发家致富,成为南海公司董事之一。汉伯里家族也在欧洲本土瓷厂定制这套中国纹章瓷餐具的仿制品,如冰酒器、托盘等。

03、清乾隆广彩描金纹章花卉纹酱汁斗。世界著名保险金融公司劳埃德集团定制。该集团创立于1688年,主营银行、保险和金融业务,在全球有2400多家分支机构。纹章所用盔饰是法国舰艇“卢廷”号。1799年,“卢廷”号满载黄金白银在荷兰海域沉没,但因购买了保险,劳埃德集团对船上近百万英镑货物作了全额赔偿。

04、清道光广彩纹章人物故事纹盘。1830年乔治.贝斯特之孙定制。该家族于18- 19世纪的近百年间定制了多套纹章瓷。而到19世纪,纹章瓷的绘制风格已发生极大变化,色彩艳丽的花鸟人物纹日渐风行,纹章则以简单的盔饰代替。

05、清同治广彩描金开窗纹章花鸟人物纹甜点盘。纽约法官、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塞缪尔.布拉奇福德(Blatchford)1805年定制。该盘采用“玫瑰团花纹(R ose Mednllion)”装饰风格,即中心的圆形开窗四周均匀分布四到六个开窗,中心开窗内绘牡丹和鸟纹,或以私人纹章取代,四周绘不同纹样。这种专供外销的式样1820年左右兴起,1880年达到顶峰。

06、广彩蓝彩描金冰酒桶(瑞典沃森家族定制)。

精进的工艺:“式多奇巧 岁无定样”

纹章瓷作为西方人到广州定制的奢侈品,定制工艺也是极尽奢华与精致。根据欧洲买家提供的纹章样板,中国瓷绘艺人将纹章图案准确传神地临摹在中国瓷上,所展现的娴熟精湛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此次展览中由英国威利斯家族在1735年定制的一个餐盘及一个啤酒杯,最大特点在于口沿处用“白加白”暗花工艺绘制的连枝花卉纹做工精细。“白加白”工艺利用不透明的白色料在器皿的白色或浅色釉面上绘制图案。该工艺早在16世纪就已经在意大利陶器上出现,但直到18世纪才用于英国、法国和瑞典的软陶上。18世纪早期,中国工匠已熟练掌握这门技艺,这种技法较复杂,生产产品数量少但制作精良,威利斯家族定制的餐具绝大部分采用“白加白”工艺,若隐若现的白色花纹与彩绘图案相得益彰,使器皿显得典雅精致。

纹章瓷的纹饰和器型亦紧随欧美饮食风尚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而改变,体现了定烧瓷“式多奇巧、岁无定样”的特性。咖啡具是欧式器型的典型代表,但存世的完整咖啡具极为罕见,本展览中展出了一套咖啡具,由带盖咖啡壶一件、带把咖啡杯三件和托碟三件组成(其余配件散失)。咖啡壶身呈圆筒状,壶盖钮呈桃形,盖沿设两散气小孔,塑花的把手呈直角。圆筒状咖啡壶源自17世纪晚期法国银器造型,18世纪末逐渐风行。配合这种壶形的把手多为横直的枪柄式,且柄较粗大,便于把持,适合欧洲人手形。整套器具无论功用还是纹样、造型均为不折不扣的西方定制,既说明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方式,也体现西方审美情趣对中国外销瓷的生产工艺和装饰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07、清乾隆广彩咖啡具套装(瑞典定制)

在这次展览中,较为稀有、罕见的器型还有瑞典沃森家族定制的广彩蓝彩描金冰酒桶。冰酒桶是18世纪初伴随法国奢华饮食方式出现的一种全新器型。这种双耳圆筒内放置冰块,将酒瓶至于冰面之上,直至瓶内的酒完全冷却后饮用。18世纪30年代开始,法国圣克卢(Saint Cloud)瓷厂开始大量生产造型和纹饰各异的冰酒桶,英国、维也纳等地瓷厂也仿纷纷仿效。中国外销瓷亦受此影响,生产同类产品,其中既有批量外销的青花冰酒桶,也有绘制家族纹章的私人定制产品。

纹章:不可遗忘的家族记忆

纹章就像是图像化的族谱,能够体现持有人的性别、婚姻、先辈、子嗣、爵位和授勋情况,纹章中采用的图记或寓意物也常常体现持有人的自身喜好和经历。通过纹章的构成可以追溯一个或多个家族的起源、信仰、经历的重大事件等信息,继而体现一个时代和地区的历史背景。在纹章系统中,专门有一套特定的图记(寓意物)附加在盾面上以区分支系家族。家族中的各个儿子均根据排行不同使用对应的标记。在英国地区,长子用三穗横饰条图记,次子用新月,三子用五角星,四子用无足雀,五子用圆环,六子用鸢尾花,七子用玫瑰……纹章中体现婚姻的常见形式有并置式(男女纹章男左女右并排置于同一盾牌内,在英国地区,女方来自持有纹章的家族,但不是纹章的继承人,其他地区并不区分女方是否为纹章继承人,而美国地区后代仅继承父辈纹章)、象征性小盾(女方家族纹章以象征性小盾形式置于男方盾牌中间,英国地区女方为其家族纹章继承人,后代纹章以等分形式同时继承父母纹章。家族中如有多位女性前辈为持纹章家族的继承人,在盾牌等分后的区域中会按辈分和时序排列所有先辈纹章,除左上区为男性前辈纹章外,其余区域填充女性先辈纹章,如最后一个区域无纹章填充,则重复男性先辈纹章)和并排斜靠式(夫妻双方纹章并排并彼此斜靠,欧洲大部分地区自由采用)。此次展览首次在国内引进欧洲纹章学成果,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国内观众了解欧洲纹章蕴含的丰厚历史信息,领略纹章瓷有别于一般外销瓷的独特魅力。通过纹章瓷,我们可以看见浪漫美丽的爱情故事,看见体现家族荣耀的加官进爵,探索一段传奇的人生。

08、清乾隆青花广彩花口形茶壶托盘。霍金(Hockin)家族1785年定制。纹章中的主要寓意物,狮子和步枪位于盾牌上半部,象征英国该家族一成员单枪匹马打败了下半部分以蓝底上散落的百合花为象征的法国劫掠船经历。纹章图记(寓意物)的内涵在18世纪日益受到重视,纹章申请人在选取纹章图记时开始重视对个人经历的展示。

09、清乾隆青花广彩花口形咖啡杯及托盘。同为霍金(Hockin)家族1785年定制。

展览中有一套1785年定制茶具,绘制的纹章便体现了持有者英国霍金家族的一段战斗经历。1764年该家族的成员约翰·霍金在申请纹章时声称:安妮女王统治初期,一艘法国私掠船欲登岸劫掠,其祖父察觉后召集邻居彻夜守望。黎明时分人们陆续散去,一名年轻人因心有余悸而再次出外观望,发现私掠船正向岸边靠近。其父收到消息后抓起一杆枪来到海边,在岩石的掩护下对来船发起攻击,私掠船最终落荒而逃,整座村庄因而幸免于难。为了展现这段引以为豪的战斗经历,霍金家族的纹章采用了狮子、步枪和百合花作为主要寓意物,狮子和步枪位于纹章盾牌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则为蓝底上散落的百合花,象征英国的狮子和步枪打败了以百合花为象征的法国。

一套套纹章瓷满载着家族荣耀,是地位和成功的象征,加之精美的造工和高昂的造价,使得大多数的纹章瓷得到细心保护,并流传至今。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普通人也有机会走进博物馆,亲眼见证这纹章瓷的精美绝伦,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猜你喜欢

纹章家族
攀禽家族
纹章瓷
纹章的用色法则与视觉效应的研究
女性专属纹章的艺术化特征及传承
HK家族崛起
精密家族AW
《小偷家族》
外销欧洲的中国纹章瓷释读
——以荷兰阿姆斯特丹海军舰长定制的联姻纹章瓷盘为例
皿字家族
浅谈色彩法则对纹章瓷装饰工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