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岸高考试题看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2016-03-17□何

中外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考试题命题大陆

□何 为



从两岸高考试题看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何为

就目前来说,台湾地区普通高中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有两种:一是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近似于大陆的全国性高考;二是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近似于大陆的“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等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学测”考试是在每年1—2月举行,“指考”考试是在每年7月举行。考生可以二选一或者两者都选。

为了更好地说明两岸高考试题的差异,我们选取2015年高考的几个样本来分析,分别是“新课标I卷”“上海卷”“浙江卷”(以上合称“大陆卷”)和“台湾卷”。

一、考试形式不同

1.卷面总分不同。大陆卷总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上海卷70分)。台湾卷总分108分,其中选择题54分,非选择题54分(看图写作9分,文章分析18分,引导写作27分)。

2.试卷结构不同。大陆卷是按照能力考查类型区分,即“阅读”和“表达”。台湾卷是按照不同题型区分,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3.考试时长不同。大陆卷都是150分钟。台湾卷120分钟。

二、考试内容有别

1.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例有别。大陆卷比例明显偏低,新课标I卷和浙江卷大致只有24%,上海卷接近30%。而台湾卷竟然有50%左右。

2.传统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有别。众所周知,近几年大陆卷在命题导向方面争议很大,归根结底是很难见到鲜明的价值取向,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考查内容基本是“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详细阐述了从小学到大学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强调“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要求增加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015年的15套大陆试卷中,只有浙江卷、福建卷和北京卷涉及“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这一考点,但还仅局限于儒家经典选读,而且命题形式呆板。

而台湾卷价值取向鲜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特性的延续。具体表现在:

(1)语言运用的考查置于特定的情境或语境中,使对语言的理解落到实处。如下面这题,理解现代诗歌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用古代名诗句作为解读语料,命题思路令人叫绝!

(2015年台湾卷)6.依据诗意,作者感到被“啮咬”“绞伤”的原因,最可能是:

花是无声的音乐/果实是最动人的书籍/当它们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我的日子被时计的齿轮/给无情地啮咬,绞伤/庭中便飞散着我的心的碎片/阶下就响起我的一片叹息

(杨唤《花与果实》)

A.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B.岁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C.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2)引导学生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如下面这道题,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关于“祝寿”“升迁”等方面的用语,体现了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特点。

(2015年台湾卷)9.依甲、乙二诗的祝贺内容,分别选用相应的题辞,最恰当的选项是:

甲三代冠裳应接武,百年琴瑟喜同帏。今朝福曜潘门灿,戏舞堂前着彩衣。

乙荣迁指日向南行,福曜遥临万里程。民已馨香生佛事,公应此地不忘情。

A.天赐遐龄/大展鸿猷

B.天赐遐龄/里仁为美

C.昌大门楣/大展鸿猷

D.昌大门楣/里仁为美

(3)引导学生对“国文”母语的热爱,塑造学生伟岸的“华夏人格”。如下面这道题,理解古典名句的含义,提供的材料又是古代诗文名句。

(2015年台湾卷)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刚健进取的精神。下列文句,最符合此种精神的选项是:

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B.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C.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D.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三、考查理念迥异

考试命题本身是一门科学,一份试卷往往能够反映出命题人对本学科整体内容的理解,也能够反映出对本学科基本规律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宽泛,包罗万象。两岸高考试题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反映出命题人价值取向的不同,也反映了两岸教育界母语教育理念的不同。

母语教学,大陆叫“语文”,台湾叫“国文”。“国文”,是谓一国之文,是五千年华夏文明之根,是炎黄子孙的精神之根,是民族文化的魂魄之根。当前台湾高中学生的国文课本有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前两个是必修内容,《国学概要》是文科选修内容,涉及国学基本知识,包含经学、史学、子学、文字学等等。另外,台湾的中学国文课本不收外国翻译作品,这是耐人寻味的。

近年来,有多个省市在新发布的高考科目命题原则和调整重点中提到“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出现了文化知识考查的新考点,例如新课标全国I卷和Ⅱ卷都考查了古代文化知识,涉及尊讳、科举、嗣位等,虽然难度不高,但值得注意。

参考答案

6.答案为B。全诗表达岁月流转、时光无情之意。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A项出自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表达诗人对参加科考落第的綦毋潜以安慰、鼓励。该句意思是:“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C项出自李清照《一剪梅》,是说相思之苦、闲愁之深。D项出自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表达思乡怀人之意。

9.答案为A。“戏舞堂前着彩衣”是解题关键,彩衣娱亲:“老菜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彩衣”,所以是祝寿题词“天赐遐龄”。“荣迁指日向南行”和“民已馨香生佛事”,说明官员异地升迁,民众祝颂“大展鸿猷”。

10.答案为C。A项是比喻有戒心,行事谨慎。B项是处世方法。意思是“不是理想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安定就入朝做官,天下动乱就辞官隐居”。D项是说如何做学问。意思是“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

(摘自《万象》2015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考试题命题大陆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冰之大陆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