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纸质文物的鉴别
2016-03-17王检生谢春勇
王检生++谢春勇
苏区革命文物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苏区时而形成的革命历史见证物,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红色收藏的兴起,苏区革命文物价值被世人认识,特别是受到了红色收藏爱好者热捧,使得苏区革命文物在经济价值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鉴于苏区革命文物的资源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文物贩子开始对苏区革命文物进行制假和贩假。特别是苏区纸质文物制假工艺较为简单,使得大批假文物充斥文物市场,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目前,国内对于苏区纸质文物鉴别没有相关的仪器检测的成功范例,也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辨伪理论和技术,这就给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在文物征集工作中,如何进行苏区纸质文物的鉴别,结合我们在馆内多年的收藏和保管工作经验,与纪念馆、博物馆的同行作一个简单的探讨与交流。
一、苏区纸质文物鉴别要具备三个“了解”
1.必须了解苏区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的苏区革命斗争历史,重大事件多,时间跨度大,围绕革命斗争及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革命历史文物。特别是纸质文物,如书籍、报刊、布告、传单、标语、命令、票证、债券、报告、通知、指示、收条等等,种类繁多,并体现在苏区的政权、军事、文化、经济、法制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每件革命文物都有鲜明的时代背景,每件革命文物都有明确的革命用途,每件革命文物也有动人的故事。因此,文物征集工作人员必须知晓苏区的革命历史,才可能征集到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革命文物,同时在文物的鉴别能力上才有支撑。举一例:红色文物造假者以文革纸质品更换和更改时间,使之成为苏区文物。如果征集鉴别人员不掌握苏区的革命历史,当看到时间没有问题,内容又有革命的内容,就会以假当真,给文博事业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所以说,文物征集鉴别人员要了解苏区革命历史,掌握文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知识。这是苏区纸质文物征集鉴别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2.必须了解苏区纸质文物。“在文物鉴定上,没有参考就谈不上鉴定。”当一个人从来没有看过文物原件,从来都没有接触过革命文物,他说会鉴定和辨伪,是专家,没有一个人会相信。因此,纸质文物的征集工作者要多了解苏区纸质文物的种类,对每件纸质文物的纸质、字体、图案、内容、油墨等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在征集工作中才能参照比对,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同时,对于面世假文物,文物征集工作者也必须了解和掌握。有条件的可以在市场中进行历练,了解和掌握假文物与真文物之间的差别以及现在制假达到什么水平。在革命文物征集鉴别中,只要我们有苏区纸质文物原件作参照,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套科学的鉴定和辨伪方法,只要我们了解苏区纸质文物,文物征集鉴别工作就会顺利进行。
3.必须了解苏区纸质文物文字图案形成种类和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超出这个时代特点的物品,就是臆造品,也就是赝品。苏区纸质文物也是如此。据我掌握的情况,苏区的纸质文物文字图案形成大致有五种:石印、铅印、木板雕印、钢板刻蜡印及手写。如果在文物征集过程中,碰到超出了这五种类别的纸质文物,那就要当心,有可能是假的东西。举个例子:当一个人拿一件有苏区文字图案的复印纸质品要求征集,如果你不了解复印和扫描是现代才有的技术,你就可能当文物了。文物征集鉴定人员在掌握文字图案形成技术类别外,还必须掌握苏区纸质文物文字图案形成的相关特点,每种形成方式相互之间是不一样的。如石印,其文字图案细腻、精美;铅印,文字图案稳重、大方;木板雕印,文字图案粗犷、厚重;蜡印和手写体,文字图案简单、朴实。掌握了以上内容后,就为文物鉴定和辨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区纸质文物鉴别要做到“四看”
1.看纸张。苏区时期的纸张因时代和环境的局限性,种类不多,以毛边纸为主。毛边纸也称为玉扣纸,因取材容易、技术成熟,广为普及,并成为苏区各级党政机关及革命群众应用的主流。因此,对苏区纸张的具体鉴定就是纸张新老的鉴定。现在苏区纸质文物造假者,因寻找苏区时期及之前生产的纸张有难度,只能以现在生产的纸张进行作旧处理。我们在鉴定时,虽然没有条件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分析纸张的内在机理和相关成分以及产生年代,但可以通过眼睛来鉴别。(1)颜色鉴别:苏区时期生产的纸张距现在已近八九十年了,纸张会因时间的长久而产生自然的变化,变成黄色或黄褐色,这也根据其保存条件而定,但整体色调比较都均匀统一。而造假者进行作旧处理的纸张,色调不均匀,色差太大。(2)纸边鉴别:老纸纸边因时间久、磨损大,纸边纤维光润发暗。而新纸,纸边整齐,纤维少而新,这是现在切纸的技术造成的。有的造假者也在纸边作旧,就是利用烟头进行熏烫,这是低仿,用放大镜一看就知。(3)气味鉴别:苏区时期生产出来的纸张到现在纸味很淡,并有一种历史沉淀气味,有的还会有油墨香,有的因保存条件差会有一些发霉气味。而新的纸张气味清新,如果进行了作旧处理,会有其他让人不舒服的味道。但是我们最要注意的是,以老纸进行作假的技术。
2.看文图。看文图就是看文字图案及文字图案形成的历史痕迹。首先,苏区纸质文物文字图案有苏区时期特点,并与国民党纸质文物有显著区别。国民党纸质文物印刷的文字图案比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印刷的文字图案更精美。举个例子:印刷红色中华,因苏区条件差,许多铅字使用时间长、磨损大,但还在使用,这些字与整体文字聚在一起,看起来粗,不合体,模糊不清。这些就是红色中华文字的特点,想造假很困难,因此要从细微处进行观察和鉴别。其次,苏区纸质文物文字图案历史痕迹,这在前面也有所提及,但这里边主要指老纸新印。老纸新印是造假者制假行为的一种更高的境界,这也给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征集鉴别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如何进行文字图案鉴别?苏区纸质文物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文字图案完全与纸张融合在一起,并力透纸背,包浆看起来很舒服、很平和、很自然、很厚重。但是造假者制的赝品,纸张与文字图案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文字图案轻浮、呆板。如果说是一个经常欣赏苏区纸质文物的人,当他看到假货,就会很敏感,就会不舒服,如果属低仿,还会有让人作呕的感觉。
3.看内容。苏区是在革命斗争中、烽烟战火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红色区域,其纸质文物内容离不开大的时代背景、政治氛围。苏区语言文字有炽热的革命性、强烈的战斗性,可以说每份报刊、每本书籍、每篇文章、每句文字体现了积极向上的革命性、思想性、教育性,反映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这是苏区纸质文物内容最大的特色。现在国家教育部正在开展苏区语言文字研究的大课题,本人也参与了多次的座谈会,认为要研究苏区的语言文字,首先要了解其特性——内容革命性,文字简洁性,语言通俗性。因此,看内容也是苏区纸质文物鉴别的重要环节。对于现在流人社会的赝品,从内容上、文字上就会发现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是造假者不了解苏区的革命历史,对苏区的历史内容理解不够,以及在制假的过程中只注重外在形式产生的错误。前些日子,我看到一个朋友的苏区纸质藏品,是一本手抄本,有30多页,纸是老毛边纸,里面抄写了满是苏区开会的情况及各种决议,文字也是繁体。如果不认真看内容,一定认为是苏区纸质文物。但是我在最后一页的落款和时间上发现存在的问题,落款是“湘鄂赣省军事委员会,公历1929年12月”。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湘鄂赣省是1931年才成立的,时间对不上,第二个是湘鄂赣省只有军区,没有军事委员会,机构对不上,这肯定是赝品。
4.看印章。苏区的纸质文物大部分盖有印章,而看印章是苏区的纸质文物鉴别重要内容,也容易掌握。“看印章,知真假”,就知道看印章对苏区的纸质文物鉴别有多大分量。苏区革命印章圆形、椭圆形、条形、四方形都有,圆形、椭圆形多为行政印章,图案多有党徽、五角星、谷穗。字体多为隶体,当然也有其他体,国民党行政印章就多为篆体。这些征集鉴别工作者一定要了解。在苏区纸质文物所盖印章也因年代久远,颜色发黄、发暗,但图案鲜活、灵动、大气,并且全部图案在纸张后面能显现。作为苏区的纸质文物赝品,印章是造假者还没有克服的难题,其油墨图案新、鲜、红,没有年代感、历史感。当然有些纸质文物保存条件好,其印章油墨也鲜红,这就要看油墨是否与图案融合,有整体感。还有一些印章图案是电脑制作的,工整、生硬、无力、呆板,这很好鉴别,一看就知。
当然,在苏区纸质文物鉴别上,专家有时也会有走眼的时候,这并不奇怪。因为造假者也在借鉴采用现代高科技应用技术制假,仿品唯美唯真,真假难辨。但是只要征集鉴定人员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有清醒和科学的分析,并进行综合细致的鉴别,真就是真,假就是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定能辨别真假好坏,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