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与茶
2016-03-16赖悦
赖悦
曾经看到两则报道:“我国方便面消费量排名世界第一”“全球茶叶消费榜,喝茶最多的不是中国人”。数据显示,亚、欧、非竟都有比中国更爱饮茶的国家,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有所思考?不知从方便面、茶叶等食品的消费,是否可以准确衡量一个社会节奏的快慢?
香港,作为一个热闹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被牢牢地固定上了“快节奏”的标签。在香港,工作与赶路占据了他们大半部分的时间,地铁站与公交车站里永远都是人山人海,人挤着人,人挨着人。就如龙应台所说:“香港人的经济成就建立在‘勤奋和‘搏杀精神上。‘搏杀精神就是分秒必争,效率至上,赚钱第一。”人们总说,文化来自逗留,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的观照。但是,仔细想想,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又有哪一样是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
暂且不谈香港,回到中国大陆。随着“车入寻常百姓家”,“路怒族”早已不是新鲜的名词。走在川流不息、喧闹嘈杂的马路上,我们常常会遭到这样的“暴力”:过马路被鸣笛催促;若红灯即将出现,如果前面车辆走得慢了,必然会听到尖锐的喇叭声。在许多人眼里,这一现象的频繁发生是由于这些司机太过疯狂,没有素质,不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在我看来,这是源于人们因过快的生活节奏而导致的浮躁心理。站在这些司机的角度思考,如果我们要赶时间去参加某一紧急会议,明明绿灯还剩3、4秒,完全可以一踩油门冲过去,节省因等红绿灯而浪费的宝贵时间,可前面一辆车却慢慢停下,停住不前,你会不会因此而愤怒呢?
2015年4月,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信中的辞职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位辞职老师名叫顾少强,这封辞职信很快得到了批准。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宏大的语境渐渐离我们而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代名词。“我快乐”“我满足”渐渐走入人们的思想。这看似简单、随意的话语,却流露出这位老师对自由闲适的慢生活的向往,而她敢于活出自我、憧憬无忧无虑的洒脱生活的勇气,也着实令人叹服。“何必总想着人人都变成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呢?废铁渣也有废铁渣的价值。”这是顾少强对这封信的解释。
“慢生活的本质不是懒惰,而是对健康、对生活的珍视。”方便面的方便与快捷,意味着缺少时间,也就是劳碌;茶叶消费的数据,则表明我们失去了慢生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作为高中生,学习、听课、做作业几乎成为了我们高中生活的主旋律。但我们仍应合理地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学习焦虑时,放下手中的笔,到户外散散心,呼吸些清新的空气,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评语】
文章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显露出作者细心的一面。观察社会,并思考社会现象,最终发出呼唤: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暂时解脱吧,体会慢生活,实则是对健康、对生活的珍视。 杨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