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语篇翻译
2016-03-16王宏
王宏
【摘 要】本文通过翻译实践实例,对比英汉文化翻译差异,剖析导致翻译差异的文化因素,以强调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应引起重视,旨在让翻译活动参与者能正确看待英汉文化差异,提高辨别差异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篇翻译;英汉文化差异;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220-02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国属于群体性文化,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家庭亲友关系显得尤其重要,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西方,普遍崇尚独立自主自强。中国人向来比较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关系,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等级界限,多是以朋友相称相处。中国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子女18岁的时候就是成年人了,他们需要离开父母,凭借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
二、语篇翻译
(一)语篇的含义。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语篇是指具有完整语义、在一定语境下具有独立功能的自然语言。因此,语篇的定义是不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只要具有完整的交际功能,不论篇幅大小,句子长短,都可视为语篇。本文所选语篇既包括内容相对完整的文章,也包含功能形式一致的著作节选。我们知道词和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段落,而段落又构成语篇。所以语篇是一个层次体系,也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在每一层次上,翻译策略和技巧都其关键点。在词与词组层面上,主要关注语义及搭配的问题;在句子层,信息的解析、组合以及构建成为关键点;而在段落和篇章层,句子间的逻辑连接和连贯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语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避免断章取义,要联系上下文及具体语境进行翻译,因为它想要表达的往往是一个完整的信息概念。
(二)语篇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1.突出语篇的中心思想。对原文的理解一般应采取由宏观到微观的方法。译者要通读原文,最少两至三遍,抓住原文的主旨,析清原文的层次,并体会其运用语言的特点和风格。其次要对文章中的章节或段落进行结构分析,认清其逻辑推进层次。对段落中的词、句,特别是难懂字句的分析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应特别强调,字句的分析一定要放在段落,以至整个篇章这个更大的语言单位背景下去进行。译者需要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与全篇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复的思考,直到对全篇的层次认识清楚了才能动笔进行翻译。2.注意语篇的衔接、连贯。构成语篇的句子或段落按照一定的秩序组合起来,从而成为了一个统一体,该统一体具有完整的结构,明确的功能。而这样的统一体的实现需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构成语篇的词句之间衔接流畅;二是语篇语义具有良好连贯性,能够实现完整的语篇功能。为实现语篇衔接连贯,“形连”和“意连”是两种常见的手段,“形连”是指语篇中结构上具有的明显的语句符号之间的衔接,而“意连”则指的是语篇意义上的连贯,并不体现于语言符号形式。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整体把握语篇功能意义,清晰语句所传达的信息,再仔细斟酌起到衔接作用的词句,把这些词句所蕴含的衔接功能如实的用目的语替换,使得其功能意义得以再现,从而保证语篇的连贯性。
连贯是指语义的连贯,是信息得以在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完整传递的关键所在,需要凭借接受者的逻辑推理方能实现。而译者作为原语的接受者,首先要通过逻辑推理,充分理解句内、句间或段间看似相互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转换,作为目的语的信息发出者,这样才能更好的传达原作的主旨。
三、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一)价值标准的差异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它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文化不同,价值标准也会不一样,因为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人们长期接受社会文化环境熏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各方面包括人生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都受到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而这恰恰是研究文化时被忽视的一个问题。举例来说,“individualism”通常被直译为汉语的“个人主义”,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个人主义在英美人看来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中国人而言,“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相违背的,是要受到谴责的。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译者如果没能注意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可能会使得译文谬之千里!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的制约。风俗习惯的差异同样也对会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当中有很多约定俗成固定搭配、习语和惯用语,由于风俗习惯不同,这些承载着不同风俗习惯的语句、语篇在翻译中需要引起重视。英语翻译的难点之一就是能否用不同的文化心理去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这些词语。比如英语中很多运用动物做比喻的词汇表达,如as happy as a cow,而汉语却是以“快乐得像只小鸟”中的小鸟来代替英语中的cow(母牛)。又如,形容饥饿的状态,英语是as hungry as a bear ,汉语里却用“狼”来形容。由此可见,对于同一的事物,反映在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因此,不顾风俗习惯差异,很容易受表面意思迷惑,陷入翻译陷阱。要想在翻译中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译者必须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习和了解,广泛涉猎与原语相关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会显得游刃有余,最大程度的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过失。
(三)地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限制。一位知名翻译理论家曾提到过,翻译的前提是一定量的知识的积累。语言是历史的承载,英、汉两种语言都传承了英汉两族各自的悠久历史,历史在演变,各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又发挥创造性,形成了丰富的,生动的带有地方色彩的语言。所以,在翻译活动中,地域文化差异也对最后的翻译结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1) In March1959 ,kassim destroyed the shell of the Bagdad by formally withdrawing. 很多译者将句中的“destroyed the shell of the Bagdad pact”译为“使巴格达条约(组织)解体”。然而这个翻译显然不妥,因为这一历史情况事实上是卡赛姆当时退出该条约后,并非“解体”,而是将其改名为“中央条约组织”。因此,此句应翻译为:“卡赛姆于1959年3月正式退出巴格达条约,从而使条约的组织更名为‘中央条约组织”。所以英汉翻译中,原文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很重要,只有理解了,才能尽量降低或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
虽然上面所举例子是翻译受地域文化差异影响的一个常见例子,但也能很好的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确实存在。所以,在平常的翻译实践当中,应十分注意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要去了解原语中所承载的文化知识。
四、结语
翻译讲求“信,达,雅”,由此可见,语言符号的等值并不是最终目标,语言文化的等值才是最重要的。语篇翻译尤其需要注重文化意义的等值,因为语篇翻译涉及到语篇的文化语境,只有保证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的等值转换,才能真正实现语言符号的等值翻译。从文化角度去理解翻译,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都会造成英汉翻译的失误,给翻译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译者在掌握一定的词汇储备之外,更重要的还要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知识。总而言之,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力求形式和意义的对等。
参考文献:
[1]李运兴.英汉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作者简介:
王 宏(1990-),男,汉族,山东,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翻译硕士,指导教师:冷冰冰。
课题编号:14HJ-DE-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