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二路社区:“四点半”的爱护之心
2016-03-16
本刊记者李怡霏
南二路社区:“四点半”的爱护之心
本刊记者李怡霏
雅安市雨城区周边居住的多是下岗工人、无业人员、小商小贩、打工仔、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等。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拥入城市,务工人员子女随之增多。为此,雨城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开设了“四点半课堂”,在各社区划分片区,提供活动室场地,从四点半到六点,孩子们放学之后可以在此看书、写作业、上网等等,这样就能解决家长上班、孩子们无处托管的情况。
四点半课堂
河北街道南二路社区位于雅安市雨城区,有常住人口2897户、7016人,青少年有255人,在校中小学生123人。雨城区第六小学就在社区旁边,放学之后就会有不少学生自发过来加入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社区的“四点半课堂”已经施行了一段时间,周边社区的住户非常支持,社区关工委以征召志愿者担任学习辅导员,鼓励孩子们以大带小,高年级帮助低年级的模式来促进学习。
“四点半课堂”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学习风气,河北街道办事处关工委主任杨志清介绍,因为社区里面务工人员较多,孩子们大部分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除了保障孩子吃穿不愁,在教育上实在有心无力,“想管也管不住。”而在“四点半课堂”上,志愿者们却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体会:作业不会做能细心讲解,没听懂的课本重新复习,各类课外书籍随意阅读,还有免费电脑可以上网,避免了外面网吧的混乱环境。
除了室内的活动,还有许多有趣的室外实践。社区会组织孩子们去扫墓、帮助孤寡老人、卫生所打扫卫生,对接公安局为孩子们进行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对他们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发现,孩子慢慢变了,变得更懂事、更可爱了。
杨志清说,社区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类资源,为孩子们成长铺路。“我们的‘五老’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些老同志经常过来关爱孩子,教他们画画、写字,喜欢种养植物、动物的,还带着孩子去家里参观,经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大家一起玩吹乒乓球游戏
暑期学校
“四点半课堂”已经被社区延伸成“暑期学校”了,每周二到周五,各地赶来的大学生志愿者专门给孩子们上课、辅导作业。“现在看这一代的孩子,他们反应快、灵活,但独立性差,缺乏自觉性。爷爷奶奶不好教,父母不会教,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四点半课堂’给他们一些正确成长、学习的方式。”杨志清表示,父母、老师始终是长辈,一些唠叨的话孩子们不愿听,但如果换成前来帮助学习的大哥哥大姐姐、有趣又慈祥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他们倒是愿意静下心来听进去。
四年下来,社区的“四点半课堂”效果明显,刚开始孩子是被家长押着来,不情不愿地坐在桌旁,表情像“坐牢”。后来,孩子们主动来借书、借电脑,打听“上次讲课的哥哥姐姐什么时候再来呀?”“什么时候能再去那个爷爷家里看金呢?”到后来,家里面的爷爷奶奶也陪着过来,老人家都觉得有趣,愿意跟孩子一起当个“好学生”,认认真真坐在一旁“听课”。
当然,除了“四点半课堂”的普遍关爱措施,社区也经常组织为困难家庭学生捐资捐物,为家远的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援藏官兵的家属开展社区表演活动,帮助他们照顾孩子,社区“五老”还自发义务监督网吧……
时间慢慢流逝,南二路社区依旧还是那个社区,大家的心更近了,孩子们也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