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互联网+”理念推动“滨海制造”向“滨海智造”转变

2016-03-16邵长青

港口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滨海制造业

邵长青

(天津市滨海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天津 300480)

以“互联网+”理念推动“滨海制造”向“滨海智造”转变

邵长青

(天津市滨海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天津300480)

“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应积极实施“互联网+”战略,加速滨海制造业服务转型,推动“滨海制造”向“滨海智造”转变,使滨海制造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互联网+”;滨海制造;滨海智造

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已具备了推进“互联网+制造”的现实基础。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已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制造业已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78.8%和34.5%。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已经成为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任务。当前,滨海新区占据了天津大部分的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十三五”时期,滨海新区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提高先进制造业研发水平的重点突破,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贡献力量。为实现上述目标,滨海新区应着手抓好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积极实施“互联网+滨海智造”战略

对接《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天津市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实施方案(2015—2020)》,加紧制定实施“十三五”时期“互联网+滨海智造”实施方案和规划体系。积极打造全国先进互联网工业城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纳米与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石化等产业集群,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市级高新区。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聚集,形成成熟的产业生态圈。有序建设以生物产品、中药、生物药和化学药为重点的国家级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着重把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建设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重点将汽车产业聚集区建成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抓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建设。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天津)基地,建设滨海新区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打造民航研发硅谷、民航产业集群,以及民航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发挥海洋高新区在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启动推进滨海创新创业园“2+ 1平台”建设。

二、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提升网络化协同滨海制造水平

建议成立滨海新区互联网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互联网工业协会、研究院与标准化联盟,着力构建发展互联网工业的交流机制和合作机制。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精心打造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占据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加强京滨战略合作,共建跨区域产业技术联盟,协同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京滨、滨冀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建立区域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动产业持续向高端高质高新化迈进。力争建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建成先进技术、创新要素、高端产业的承接地和聚集地,成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业态、新模式的原创地和策源地,成为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支撑和引领全国制造业发展。

三、以“智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滨海高端制造产业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产业,一方面瞄准全球生产体系的高端,大力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立足制造业现有基础,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高端制造业高地,优先推动滨海4G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滨海4G产业链。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建设为抓手,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努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及优势企业。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推进优势企业集团重组整合,做实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集团,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升级版,培育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带动性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高端产品。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滨海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打造一批开放型国际化产业合作平台。深化新区与中关村和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合作,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研发中心,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面向区域或全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支持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科学研究和试验重大设施、智能制造创新设计应用中心,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

四、以机器人为抓手增强滨海工业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

制定实施滨海新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十三五”发展规划,把智能机器人作为重构制造业战略格局的切入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在重点领域推广示范,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业。聚集力量建设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智能装备产业园,打造成为环渤海地区以机器人为主导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泰达智能无人装备产业园,聚集培育一批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智能装备(机器人)行业企业,形成从基础研发、平台到行业高度集成的产业链条。落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国广核集团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努力建设全国太阳能业务的运营、维护、研发、人力区域中心,助力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全球最大“克隆工厂”将落户泰达为契机,努力建成全球唯一的动物克隆实验室流水线、最高标准的克隆动物中心、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库以及科教展示中心。积极利用智能制造,加快推进石化等传统产业发展,努力将天津南港工业区建成世界级重化基地。

五、积极发展滨海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大力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众包研发设计、服务性制造、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网络协同制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制造服务化,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和协同发展水平。支持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六、加速滨海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等,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在线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提高方案设计和综合集成能力。支持融资租赁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业务协作流程,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完善生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创新商业模式,发展平台经济,推动企业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抢占价值链高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实验室、技术中心、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万企转型升级行动,深入开展“一助两促”活动,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七、推动“互联网+滨海品牌”

以滨海制造走向滨海创造为契机,以质量提升滨海品牌、以创新点亮滨海品牌、以开放锻造滨海品牌、以文化涵养滨海品牌,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自主品牌,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产业集群创立滨海品牌,力争打造一批叫得响、信得过、国际化的滨海品牌。通过不断创新使企业的产品成为全球行业的引领者,满足、创造甚至是引导全球市场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品质的不懈追求,把滨海制造提升到国际同行领先水平;把细致、周到、快捷和全方位的服务提供给全球客户,使全球客户感受到滨海品牌是一流的;通过各种媒体面向全球宣传滨海产品和品牌,建设品牌强区,做大做强滨海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滨海品牌保护。

八、积极引进国际创新人才

人才是“互联网+滨海智造”的基础。继续利用滨海新区海外人才智力网上洽谈会,坚持从网上引智海内外精英。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高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形成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崇尚自主创新、善于开拓市场的新型企业家队伍,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天津进行创业。实施人才队伍培育发展计划,鼓励企业引进高水平研发人才,与大专院校共建实训基地,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等政策,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责任编辑:张明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滨海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滨海白首乌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滨海顶层公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岳滨海 藏石欣赏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滨海,中国航天再出发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