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价值”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6-03-16陈晓仪
陈晓仪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普世价值”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陈晓仪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普世价值”思潮本意是指普天下人共同追求的、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带有积极性质的价值观,但在现实中却成为一种鼓吹和推崇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及相应制度模式的思潮。文章分析“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在“普世价值”思潮不断传播之际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对策——从明辨是非、认清本质、树立信念这三方面完善教育内容,从线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下的思政课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入手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普世价值”青年大学生教育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世价值”一词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开始传播。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普世价值”思潮在我国扩散并蔓延的速度越来越快,引起一些青年大学生的关注。“普世价值”思潮以追求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类的永恒价值为依托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对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政治观念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针对现实情况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普世价值”思潮的内涵
(一)“普世价值”思潮的定义与本质。迄今为止,学界对普世价值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李顺彦在《普世价值思潮对高校师生思想影响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强调:“普世价值本是指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且具有积极意义或积极性质的价值观,但是如今盛行的普世价值已经蜕变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成为他们推行其价值观、输出制度模式、进而控制其他国家的工具。”[1]向冬梅、徐德荣在《“普世价值”争论的一种解读》中指出:“现在一些人所讲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西方的普世价值,就是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性化、普遍化、神圣化、绝对化为超阶级的所谓‘普世价值’。”[2]候惠勤在《我们为什么必须抵制“普世价值观”》一文中点明,“普世价值”论的本质“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3]。
由以上专家学者给出的定义可知,“普世价值”思潮本意是指普天下人共同追求的、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带有积极性质的价值观念,但在实际情况中成为一种鼓吹和推崇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及相应制度模式的思潮。从本质上说,“普世价值”思潮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绝对化且具有普遍性的价值,企图按西方的制度模式与政治观念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思想价值的渗透中改造中国的政治制度、核心价值体系等。
(二)“普世价值”思潮的特性。由普世价值的定义与本质出发,笔者认为普世价值有以下两大特性:
1.意识形态性。毛泽东曾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某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思想,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和关系调整的根本。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有一套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普世价值”思潮以抽象的人性论为依托,宣扬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旨在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其实质便是在二者观念趋同的情况下巩固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的话语主导权。故“普世价值”背后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2.迷惑性与虚伪性。“普世价值”表面上倡导适用于全人类的价值观念,离开具体的历史的阶级分析而倡导笼统的“人类文明”抽象的人权观念,可谓思想上的一大“陷阱”,具有迷惑性与虚伪性的特点。
二、“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感觉敏锐,有相对独立的判断能力与思考能力。而“普世价值”以一种笼统的、似是而非的观念形态出现,对于部分涉世不深、心理相对脆弱、行事易冲动的大学生来说有消极的影响。
(一)“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一些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现状。根据李顺彦的《普世价值思潮对高校师生思想影响的调查分析》、赵丽涛的《“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等文中的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笔者总结出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一些大学生的影响:
1.“普世价值”已经在高校大学生一定范围内传播,但一些大学生对普世价值没有很深的了解,不易察觉出该价值观念的迷惑性与虚伪性。
2.“普世价值”的一些具体观点得到部分大学生某种程度的认可,引起这些人思想上的混乱。
3.“普世价值”在高校的传播及其对高校一些大学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生相对理工科类的大学生更浏览普世价值信息。
(二)“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一些青年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表现。由于“普世价值”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等观念抽象而笼统,一些大学生在相关信息的接触中难以察觉到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烙印。部分大学生将西方宣扬的 “自由”、“平等”等观念看做是客观通俗且易接受的价值,混淆了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区别。
少数大学生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行为。“普世价值”思潮是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播使部分大学生被这种西方的话语体系所吸引,集体主义价值观出现淡漠倾向,没有严格区分‘个人利益’和‘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出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利己主义价值观’的理解和容忍,片面强调‘价值观多元化’,从而导致价值取向失衡、功利化倾向滋长蔓延”[4]。
三、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应对“普世价值”思潮的消极影响
“普世价值”思潮不仅会弱化当代某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而且会导致“个人主义”的膨胀。在教育对策上,我们应当从内容和方式方法上把握针对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引导大学生认清“普世价值”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教育内容。从教育内容上看,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普世价值”思潮可以从明辨是非、认清本质和树立信念这三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思维与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减少某些大学生因认知偏差而形成错误价值观念的可能性。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坚持以阶级分析法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自由、平等、法治”等观念,帮助其认识到同样的理念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在不同的统治阶级领导下会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到某些价值观念本不能做到普遍适用。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到西方的价值观念不适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更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价值观念。
第二,鼓励大学生开展并强化对“普世价值”思潮的学术研究,以学术话语支撑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认清普世价值的本质。“普世价值”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其“在学术语境中是一种价值共识,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一种价值专制”[5],而意识形态层面的话语若有学术话语的支撑,其本质就会浮出水面,难以形成“价值专制”。因此,我们不能仅从政治上批判并揭露“普世价值”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更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普世价值”思潮的学术研究,弄清“普世价值”的概念,从而在意识形态层面澄清“普世价值”问题的是非曲直。
第三,加强国情教育、历史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引导大学生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首先,我们应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现实国情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一元指导地位;还要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重视历史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
(二)教育方式方法。从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看,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普世价值”思潮可以从线上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线下的思政课堂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入手。
第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在网上接收到的信息愈发丰富且复杂,网络舆情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影响不断深化,这要求教育者“在网络上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关注焦点,对大学生所外的网络社会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解决大学生在网络上中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6],从而帮助大学生辨明是非,减少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出现的认知偏差。
第二,积极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思想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课堂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授课过程中,教育者一方面应明晰概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其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不能带有僵化封闭的眼光,应树立大局观念,在联系国内现状与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防范”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三,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普世价值”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与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将理论寓于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征文比赛、艺术创作大赛、主题演讲活动、宣讲会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此同时,教育者应注意收集活动反馈,及时发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消化不良”的表现,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群体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李顺彦.普世价值思潮对高校师生影响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6.
[2]向冬梅,徐德荣.“普世价值”争论的一种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1):65.
[3]候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抵制“普世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13.
[4]赵丽涛.“普世价值”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重庆:西南大学,2012:32.
[5][6]唐斌.“普世价值”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