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教师潜能是备考文化的核心

2016-03-16蔡耀得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广东汕头515829

文教资料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校老师教师

蔡耀得(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广东 汕头 515829)

释放教师潜能是备考文化的核心

蔡耀得
(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广东汕头515829)

高考成功的核心是释放教师潜能,可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配、构建目标和科学激励等做法,激发教师释放潜能的动机、需要和价值追求。教师的教育潜能一旦迸发,备考的责任感、区域竞争的忧患意识、备考思路、备考行为、备考的有效性等都会大幅度提升,备考的创造力被充分调动,平实的备考措施也能取得不平常的效果。

教师潜能高考备考

高考的成功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功的最为坚实的基石,是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我校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区属重点高中、省一级学校,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起到区域性辐射示范作用的基础上,追求高考的成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近年来,由于我区高中教育布局及环境、经济、观念的变化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学校的高分生源逐年大幅度向城区聚集,高一新生录取成绩居各区重点高中未位,处于被边缘化的明显劣势,办学面临极大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高考成绩这一最受社会关注的直接外显指标,辉煌已难再现。面对困难,我们在追求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最大化最优化的同时,把高考备考工作提升至文化运作的高度来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考生的准备、家长的支持、社会的期望及高校选拔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命题的组织与运作等备考文化的构成要件进行充分研究,积极应对,取得了明显效果,实现了低进高出的高考目标。面对高考的成功,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必要的条件和措施,然而,体会最深刻的就是释放教师潜能是备考文化的核心。教师的教育潜能一旦迸发,备考的责任感、区域性名校的忧患意识、备考思路、备考行为、备考的有效性等都会大幅度提升。现结合我校实践,谈谈释放教师潜能的做法和一些体会。

一、主要做法

1.和衷共济,让尊重成为释放教师潜能的源泉。

教师潜能的释放,取决于教师精神境界的高度,它植根于校园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厚度,更植根于学校的人文环境。我校将创设民主和谐、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人文环境作为释放教师潜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关注备考的同时关心教师的生活、身体、情绪和工作状态,尽力协助老师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碰到的困难,以保持工作热情。在教师家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关心帮助;教师身体不适时及时送上慰问并调整任务,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新任教师遇到问题时,学校领导认真分析、悉心指点、大力扶助,使每一位新任高三教师都能迅速站稳高三讲台并取得好成绩;学科组碰到问题时,学校领导与备课组全体老师共同探讨、寻找症结,约请专家、外出取经,并广泛征询意见建议,提出解决办法。学校管理上我们待人以诚,既重严实更重人文关怀,坚持以情感人,思想工作注入情,办事原则渗透情,激励方案蕴含情。每次教学调查后的细心访谈,问题面前的开诚布公,面临困难时的集思广益,都洋溢着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温情、朝气、活力。真心相对的人文关怀,熔炼了团队,凝聚了智慧,共同营造了和谐、进取的氛围,使教师充分体验同伴协作和团队推进的相互尊重,保持一股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勤勉努力的热情。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将管理理念、管理原则、管理制度渗透覆盖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使制度规则深入人心,并通过持之以恒的贯彻和落实使按章办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学校领导及时倾听和收集教职工意见,吸纳合理化建议,从而做到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要求、尊重教职工的参政意愿、尊重教职工的督政权力和主体地位,在以尊重为纽带的人文环境中,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自觉地把自己的利益与学校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心系学校的兴衰荣辱。

对教师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如同在教师的心灵注入一股清泉,化为教师潜能释放的源泉,在深层次上激活教师自主发展和主动创造的内在动力。

2.合理调配,使动机成为教师释放潜能的动力。

高考的备考并非一蹴而就,必须贯穿三年全程,因此合理调配优化资源,就成为寻求现有人力资源最大效能的有形有量的措施,同时是释放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工作中,我们按照合理搭配、优势互补、梯度衔接、科学协调、校本教研、岗位培训等原则,首先,合理调配高成熟度教师。把部分骨干教师、有经验的教师配备在高三教学一线,发挥老教师的丰富备考经验,让他们成为高考备考的骨干队伍,同时把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配备到基础年级进行传帮带,对基础年级的教学进行把关,把高考备考的意识灌输到基础年级的教学中。对这些教师的工作,学校的管理策略是以诚相待,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工作,让他们自己设计、策划、实现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辐射作用和智囊作用,让他们有一种受重用、挑大梁的成就感,由此激发他们积极工作的动机,他们的潜能与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次,积极推进青年教师成长。我们把承担公开课并获得成功、承担力所能及的校本教研工作并取得实效、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展评、各种教育教学论文比赛等各项历练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推上高三教学岗位,在老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大胆探索创新,迅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青年教师的热情、活力、干劲无疑为高考备考注入了新的活力,对骨干教师的进一步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对其他青年教师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同时,增强自身勇于承担责任的使命感和备考积极性,为以后的备考历练人才、储备人才,确保高考备考的教师队伍合理流动,增强队伍的活力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对各层次教师的合理调配,既形成科学的组合结构,又促使每位教师形成为不断提升高考成绩而努力的动机,成为潜能释放的不竭动力。

3.构建目标,使需要成为教师释放潜能的催化剂。

对于一所具有辉煌历史但现阶段困难重重的学校来说,高考成绩每一点的进步都必须做出巨大努力,同时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目标来引领。目标的有效性与教师对学校的信任度有关,而这种信任是与学校目标体系的明确性、稳定性、可实现性、可操作性等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科学分析校情,针对学校的档次、生源素质与层次、社会对学校的诉求、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学校的办学特点等,进行全面梳理,在充分分析校情的基础上形成既能体现本校自身特点又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既具有较高的实现价值又有不至于高不可攀、相对稳定的发展目标。我们提出了“擦亮名校品牌”的柔性总目标,并进行细化,构建“与学校同发展”的共同愿景。通过架设与教师专业成长息息相关的目标,引导教师个体从站稳讲台到成为骨干进行阶段性分解,如青年教师做好自身成长规划、成熟教师谋求个人特长领域的发展、让教育行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考要求等,使全体教师不论处在那一年级都明确努力进取、积极工作不仅是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还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努力地释放自身潜能。在每届高考备考目标的确立上,我们与全体高三教师共同分析当届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起确定能够凝聚人心催人奋进而又充分理解教师的任务及目标,把目标作为激发使命感、责任意识的航标,把目标的鞭策作用改为引领作用,使实现备考目标成为高三团队每一成员体现自身价值追求的内在需要,从而成为释放潜能的催化剂。

4.科学激励,让价值追求成为教师释放潜能的助推器。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物质奖励只是保健因素,精神奖励才是激励因素,能让教职工充分感受成功和欢乐的激励才是科学有效的机制。为让激励机制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以规范价值追求为导向,使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有机统一起来,保持教师价值观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不论是功底深厚的带头人,还是年富力强的教学中坚,抑或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都能积极为高考备考作贡献。

首先,合理设置荣誉激励。在对待教师的荣誉上,如推优、选派学习、奖励先进等,我们淡化资历导向,全面依据教师在教学、德育、教研等方面的工作态度和绩效进行,同时我们积极创造条件,推荐骨干教师参加区、市、省各级名教师、优秀教师、名班主任等的评选,支持工作表现出色的老师参加各种论坛交流活动,让荣誉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其次,适度实施授权激励。教师承担重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负担,但从教师发展看是一种锻炼、展示和脱颖而出的机会,无疑是对教师的授权激励。通过适当的压担子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如让骨干教师举办讲座、示范课,中青年举行研究课、承担校本教研工作;组织优质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展评、教学感悟交流会、班主任管理论坛、教育教学论文比赛等,通过平台提供交流与发展的机会,使其在工作进行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自觉引发追求成长、锻炼自己、获得认可、自我实现、乐在其中等内激励,并产生持久的作用。再次,有效实施事业激励。我们认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来弘扬正气本身也是对教师的事业激励,因此我们对教师的思想道德、个人修养、工作职责、行为规范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要求和引导,并通过公正的评价引导教师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确立乐观积极的基本态度。科学的激励,使全体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成为释放潜能的助推器。

二、效果与反思

教师潜能的有效释放无疑为高考备考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促进了自觉的学习研究,积蓄了充沛的发展后劲。

教师有了释放潜能的愿望,就能充分发挥备考的积极性,学习研究也就成了老师们的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如营造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教师学习制度;为教研组订阅学科辅导资料、推荐学习资料,让老师们及时了解学科学术教研动态,拓展教育视野。同时为教师学习提供经费保障,组织外出交流,与外地、本地区兄弟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外地其他学校的备考信息,及时把握备考的脉搏,随时调整备考的策略。

在学习中老师们切实加强了五个研究:即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研究为导向,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方法;以课标和教材的研究为基础,理清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差别,把握好内容的难度和深广度,保证主干知识的复习不留盲点;以近年的考题研究为依托,掌握命题的趋势与重点,探究命题的方法和落点,使复习目标更加明确;以外地模拟试题和当年度高考信息的研究为补充,博采众长,吸纳其精华,拓宽精选练习和训练的视野;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为重点,开展专题研讨,加强复习课和讲评课的研究,优化课堂的基本模式,处理好讲、练、考、评的关系。老师们在自觉学习提高全程备考效益的同时积蓄了发展后劲。

2.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拓展了宽广的提升空间。

教师提高了备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一节课都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能自然也成了教师的自觉追求。老师们为高考备考殚精竭虑,苦心经营,对考纲考题的钻研、习题资料的精编、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学法指导的设计、课外辅导的实施、心理状态的调适、训练质量的分析等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备课上下工夫,在课堂艺术上下工夫,在讲评课目标指向与联系拓展的结合、巩固与提高的结合、回归基础与能力迁移的结合上下工夫。力求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教务处认真组织好二课型的研究,安排骨干教师分别举行文、理科“复习课”、“讲评课”的示范课和如何上好“复习课”、“讲评课”的讲座,通过“同课异构”和“磨课”对高效课堂的标准形态进行讨论,老师们积极参与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益,拓展了广阔的提升空间。

3.推动了措施的分解落实,构筑了坚实的发展平台。

备考的计划、措施是学校备考的指南,但其效益取决于落实的程度,只有抓住关键、抓到点子上,才能为高考成绩的提升构筑坚实的平台。这时,教师潜能的主动释放才能使各个关键环节得到全面强化。

(1)强化了细节管理。

细节管理是高考备考文化的永恒主题,它最能体现备考的质量,在教务处的带领下,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认真把好课堂关,全体教师以精品意识上好每一节课,力求取得满意的效果;各备课组深入分析每次考试的成绩分布,详细进行个体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精心研究外地试题的分析精选和改装、考纲变化的题目化、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每一次测试练习都能精心准备、精细实施,杜绝无效和低效题目,杜绝简单的套用,从而提高复习计划推进的目标指向性;夜自修、早读和下午放学后是个别辅导的重要时段,老师们非常重视这些时段的利用质量,每天下午放学后主动为学生解难答疑,除安排的老师外,最后一节课的任课老师多数都主动留下来热心为学生服务。

(2)强化了和谐氛围。

首先是同组教师的和谐协作。老师们互相尊重,经常交流、取长补短,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发挥群体优势,共同为学科水平的提高营造和谐氛围。其次是不同科组的协调联动。不同学科组的课堂与练习均做到质与量的统一,做好协调联动,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各科学习的时间,不互相挤占打击,杜绝相互之间的题海内耗;再次是不同年级的全程备考。老师们明确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任务,树立起整体备考意识,做好高考的内容与年级特点的融合与衔接,高一、高二年级通过组织学科竞赛与辅导,及早发现和培养学习尖子,为升入高三后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最后是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德育处、总务处等相关部门积极为高考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后勤支持,膳食组、内宿管理组、心理辅导室等关系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为创佳绩保驾护航。

(3)强化了学风建设。

班主任积极营造班级氛围,进行宏观上的志趣灌输和微观上的动机激发,推动整体的学习竞争与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树立信心;级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经常性地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给予关心鼓励,让各层次学生均有信心看高一线;各班主任及早启动家校联动机制,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交流磋商,达成共识,取得教育要求和教育期望的一致性,共同形成备考合力;教务处也于不同阶段组织校、级、班等不同层次的会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当学生的心态、情绪或学习状态出现波动时,均能及时多方联动进行调适。老师们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工作强化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备考效率。

(4)强化了整体挖潜。

落实教务处“培优扶偏”计划挖掘整体潜力促使临界点前移是实现我校高考“突破本科瓶颈”目标的重要基础,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更需要老师们潜能的发挥。教务处“培优扶偏”的做法包括四个层面:通过详细的分层分类规划集体辅导;通过个性化分析把临界生分配到具体老师;组织学生检视自己的增分科目和板块提出邀约的导师要求;班主任通过摸查把本班的临界生再交代给科任老师。在教务处的组织协调下,班主任、科任老师将这部分学生纳入重点关注的视野,采用盯人战术,通过“课堂关注、课外指导、作业面批、针对练习”四个多一点从学习方法、知识缺陷、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跟踪指导,提升短板。老师备考主动性的强化使以上做法能在困难重重之下扎扎实实地展开,取得明显效果。

(5)强化了优生培养。

在教务处的主持下,老师们主动把优秀生招揽到自己旗下,采取“师生互约的自助式导师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约请老师、老师根据自己发现的新情况约谈学生解决问题,同时采用一日一题或一周一练的形式开小灶,挑选创新题、信息题、综合题进行能力培养,进行有计划的针对性训练。辅导老师通过观察分析,深入细致地为优秀生的发展出点子、明方向,使辅导点拨都能做到点子上,教务处也时刻关注上层生的动态,组织学习感悟交流、阶段性分析会等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上层生的思想脉搏和碰到的困难,及时采用集中激励和个别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鞭策中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

同样的备考策略和措施,在不同的氛围中实施,会有不同收获,让不同群体执行,效果也会不一致。教师的潜能一旦迸发,备考的责任感、区域性名校的忧患意识、备考思路、备考行为、备考的有效性等都会有大幅度提升。当释放潜能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时,备考的创造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平实的做法也能取得不平常的效果。我校的实践证明,释放教师潜能是备考文化的核心。

[1]黄爱玲.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海风出版社,2004.

[2]蔡耀得.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教师管理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2.

[3]蔡耀得.教师积极性:高考备考成功的要诀[J].汕头教育,2010.2.

猜你喜欢

学校老师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校推介
六·一放假么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