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适应性选择
——试论生态翻译视角下的陕北民歌英译
2016-03-16王欣欣
王欣欣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翻译中的适应性选择
——试论生态翻译视角下的陕北民歌英译
王欣欣
(商洛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译者在翻译中要选择适合的翻译策略实现语言的适应性转换。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视角研究了陕北民歌的翻译,探究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不同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期为陕北民歌的英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
生态翻译学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陕北民歌英译
一、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
2004年胡庚申教授结合达尔文的生态适应理论提出了翻译学界的适应理论——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翻译活动中存在着“原文—译者—译文”这三元的关系,而在这一关系中,“译者”居于中心的地位,即译者是适应原文和选择译文的“中枢”,其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在适应原文的基础上选择准确又合适的译文就成为翻译的关键。
基于这一翻译原则,胡庚申提出了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翻译方法,可简略概括为适应性选择的“三维”转换方法。生态翻译学为我们翻译陕北民歌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译者运用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维度对原文进行翻译就可以达到“最佳翻译”的效果,使译文能够被目的语读者看懂、读懂。本文拟通过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指导陕北民歌的翻译,研究如何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三个层面对陕北民歌的英译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陕北民歌英译中的适应性转换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对于语言维度的适应性转换,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这种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具体而言,陕北民歌作为体现陕北特色文化的代表,除了它的文化内涵之外,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作为歌词所呈现出的语言特征。首先,陕北民歌的歌词具有韵味和诗意,其语言淳朴而且带有强烈的节奏感;其次,其歌词的结构统一,两两呼应,常常运用比兴和押韵的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适应陕北民歌歌词的语言特征,选择整合适应程度较高的词汇进行翻译。例如在陕北民歌《庄稼汉》里有这样一句歌词:
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天,吼一嗓信天游,唱唱咱庄稼汉。
山沟沟里那个熬日月,磨道道里那个转,苦水水里那个煮人人,泪蛋蛋漂起个船。
对于这四句歌词,南开大学的王宏印是这样翻译的:
Noother place is like the Loess Plateau,ourhometown.
Forour countrymen,letme sing amountain song.
Living in extreme poverty,we have grieved from age to age.
Laboring in extreme distress,we have survived strong and brave.
这是一首描绘陕北农民生活劳作的歌曲。从翻译生态环境的三个要素中的“原文”来看:首先,这四句歌词结尾的“天”和“汉”、“转”和“船”两两押韵;同时这四句歌词在结构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尤其是后两句歌词,在字数和结构上完全对应,表达了陕北贫苦农民的艰辛生活。那么为了在语言上达到整合适应选择的最高值,译者王宏印教授通过多维度适应了原文的语言和风格,不仅把原歌词的语言和风格转换得惟妙惟肖,而且将歌词中歌者对家乡的眷恋,以及陕北庄稼汉的艰苦生活都较好地再现了出来。首先在译文中体现了歌词的特征,如“hometown”和“song”押韵,“age”和“brave”押韵;其次译文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同时,原文与译文每一句歌词的音节数几乎是一致的,体现了对原文语言的完美适应。译者在译文中运用“no other place”“hometown”这样的词体现了原文中歌者对家乡的眷恋,运用“extreme poverty”“extreme distress”体现了陕北人民生活的贫苦,使得译文不但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而且将原文的感情色彩完美体现。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陕北民歌中带有地域色彩的方言词被广泛应用,极具韵味。但这也是陕北民歌翻译中的重点与难点,如能准确翻译出这些词汇,就可以完美再现原文歌词的文化内涵,反之,则会使译文丧失原文的韵味。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在理解原文语言文化的基础上,采用归化的策略,运用译语读者可接受的词语进行翻译,从而适应译语读者的阅读理解力,达到英汉双语之间文化的传递。
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称代词是陕北民歌歌词的一大特点,在歌词中经常会出现“哥哥、妹妹、大”等一系列带有特殊意义的人称代词,译者在翻译时要注意对这些词汇的翻译转换。例如《绣荷包》这首民歌的最后几句译者是这样翻译的:
哥哥正年轻,妹妹像花初开;收到这荷包袋,郎你要早回来。
My boy is just in his prime,and I'm inmymaiden bloom.
Please come back early,my love,when you getmy love pouch.
这是一首典型的表达甜蜜爱情的陕北民歌,绣荷包是陕北农村很常见的一种表达爱情的形式,一般相恋的男女会在送给彼此的荷包上绣上荷花和鸳鸯,以此表示爱情的相依相偎。在歌词中出现“哥哥”和“妹妹”这样的称呼是因为这是在陕北农村情侣之间常用的称呼,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就将“哥哥”译成“my boy”,这样的转换能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民歌的主题。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指“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把选择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语言是传播交际双方意图的重要工具,而翻译活动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交流”。翻译时译者不仅要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化价值,还要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彰显不同语言的内涵与魅力。
陕北民歌的歌词有的诠释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有的诠释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些歌词的传播意图就是让听众感受他们感情,对家乡的热爱,因此译者在翻译这些歌词的时候,除了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外,还应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使译语读者深切感受到人们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例如《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这首典型的情歌开头有这样两句: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着(那)好光(噢)景。
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呀)哥哥儿我哪达儿(噢)好?
黄河岸上灵芝草,我看哥哥儿你人品(噢)好。
Chorus:Flowerson the hillside are red and fresh.
Poor people expecta good life asa red,red rose.
Male:Poplarsnow grow tallenough andmature.
How do you think that I've grown up and good for you?
Female:Good as the Magic Fungus on the Great River banks,
You grow talland kind and warm-hearted;there you go.
这是一首对唱的情歌,表达了恋人之间火热的爱情。在中国,人们往往用“红”来表达火热的爱情,用“开花”来表达爱情的开花结果,这首情歌中就用“开花”和“红”进行隐喻,使人们听到这首歌时可以深切感受到爱人之间的火热爱情和期盼能够开花结果的心情,这也是这首情歌的交际意图,译者在翻译时有意借用了苏格兰民间诗人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力图运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内容来体现原文的交际意图,当译语读者在读到“red red rose”时就可以联想到火热的爱情,感受到原文歌词所传达的情感,完美再现了原文的交际意图。
三、结语
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翻译学中的新兴理论,逐步得到翻译学家和译者的认可。翻译过程中的“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完美体现,它要求“译者必须尊重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通过对原文的仔细阅读和深刻理解发现这种内在的可译性,从而实现译者与作者及文本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这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作为两种语言的连接者,要想成功实现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翻译材料的确定还是翻译策略的选择,都应适应特定的语言生态环境,并实现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以实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帮助研究者对不同文本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同时通过对陕北民歌翻译中的三维适应性转换的分析能够拓宽学者的研究视野,为特色方言词汇和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0(4):62—67.
[2]谷峰.翻译中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下鲁迅早期科学译著的选材与翻译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3):103—107.
[3]谷峰.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冯友兰翻译思想的当代价值诠释[J].外语学刊,2013(4):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