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2016-03-16熊冕
熊冕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
熊冕
本文在系统分析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问题基础上,以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为例,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更好地开展。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对策
当前进入高校的大学新生已经是95后学生,甚至某些高校出现了00后学生。针对新的年龄层结构所组成的大学新生群体,如何根据其特性,开展易于他们所接受和认可的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当前,从国家发展层面,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溯源教育本质,着手紧抓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契合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上海市出台了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以鼓励高校回归教育本源,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上海理工大学为上海市属高校,作为激励计划中的学校也在近期按照学校发展部署,紧密而细致地开展了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作为一个专门培养学校理工科背景大一学生的二级学院,已走过17个春秋的办学历程,有着独特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基础学院独特的办学发展模式,也成为学校做精品本科发展战略下的重要支撑力量。
本文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培养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借鉴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独特做法,提出完善和提升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对策,希望帮助大学新生实现人生关键时期的良好发展。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对于95后大学新生的重要意义
“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教育引导新生由不适应状态转变为适应状态的教育过程,教育学生由外在于新的环境转变为认同并融入其中。”对于刚入校的大学新生而言,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和未知的。新的校区环境、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新的地域文化等都需要他们尽快适应并融入其中。新生适应性教育通过品牌化主题教育活动、班团建设等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新生熟悉和适应新的事物,实现由高中生角色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由“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
1.帮助新生更好地实现由高中生角色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
普遍性的现象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还未适应自身作为大学生的身份,大学生所应当具有的责任、担当等他们还无法尽快接纳。新生适应性教育通过“认识大学”等系列主题活动可以帮助新生尽快认识大学,尽快适应自己的身份转换,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大学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帮助新生更好地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地域的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处在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生通过自身努力,顺利通过了高考的测验进入大学,这样的经历并不能帮助他们一下子适应好大学新环境。许多新生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不仅变成了纯粹的“学习机器”,还是接收“学习指令”的“学习机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在大学语境下,帮助新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与意识的提升,真正做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3.帮助新生更好地实现由“青少年”向“成人”的转变
大学生的身份标识明显,全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待远远大于初高中生。大学生应当具有的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应该相对较高,这样的社会期待对大学生既是一种身份认同的鼓励,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需要高校从大学入口开始,帮助大学新生转变思维方式。特别是在即将年满十八周岁的关键时段,在年龄上走向成年的时候,更需要通过适应性教育,使他们完成思想上的成年。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理念滞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育内容繁杂、缺乏系统化梳理;教育方式单一、创新性手段不足。
1.教育理念滞后,认识存在误区
大学教育回归人本,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前,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开展存在脱节现象。国内各高校对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在教育实践中混淆“新生入学教育”与“新生适应性教育”二者概念。许多高校甚至认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新生入学一两个月时间内所进行的入学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同时,一些高校较为重视活动类型与实效,没有深入研判大学新生的认知能力与接受规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尤其是学工部、团委、各二级学院共同系统配合完成教育目标。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实际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时,往往是一个管理部门,或者一个二级学院独自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收效甚微,甚至因为信息缺失而无法全面把握大学新生的实际情况,使适应性教育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新生适应性教育并不仅仅只是高校某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同建设。现实情况是,高校作为适应性教育的主推力量,家庭与社会参与度不高,缺失家庭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2.教育内容繁杂,缺乏系统梳理
“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涉及大学生的党团知识教育、爱校荣校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校风学风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而基础的教育环节。新生适应性教育与其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生态系统。”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一般高校适应性教育内容主要围绕新生生活、心理、学业、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展开。一些高校的具体活动内容缺少系统梳理与资源整合,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学生在无序的教育活动中容易迷失自己发展的方向。某些时候学生甚至在无休止的活动中,对大学学习和生活产生厌倦情绪。纷繁复杂的活动缺少梳理、整合与协调,缺少相应的活动主线,很容易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教育方式单一,创新性手段不足
传统的强制性“我教你学”“我要求你配合”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左耳进右耳出”、甚至教育内容无法进入耳朵的现象难免发生。目前,依托班团组织,在新生入学之初便开展认知大学的系列活动,是多数高校的普遍性做法。这样的做法便于操作实施,利于班团间新生的相互熟悉与了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新生年龄层结构的变化,新生群体性特征的变化、新生个体性特点的变化,这些因素都在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因此,在沿用传统教育方式前提下,需要思考其适用性与接受性。信息化时代,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主流信息交流媒介。试想早些年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还依托于飞信、博客、BBS等传播资讯信息,谁能想到几年时间后飞信几乎销声匿迹,博客、BBS也没了刚出来的风头。契合时代发展的现状,当前高校开展针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还沿用传统的班团组织开展相关适应性教育活动,依托的载体还是单纯性的经验交流会、讲座等形式,虽然这些载体依然很不错,但在新生群体中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实际接受程度相对较低。
三、以五大品牌育人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
1.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作为上海理工大学专门培养理工科大一新生的独立二级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自1998年创办以来,已走过整整十七载。每年学院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新生近2400人,分属于7个专业大类。依据不同专业大类学科发展的特点,学院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体系。根据大学新生成长发展规律,结合学院新生实际情况,通过多年工作的积累,基础学院形成了“三阶段四模块”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学院总结出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涵盖了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理想目标重构等五个方面。同时,结合新生发展规律将新生一整年的适应性教育划分为前入学教育阶段、入学教育阶段、日常教育阶段,将适应教育前移,以便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2.五大品牌育人活动
(1)认识大学,走进大学:新生专业知识系列讲座。大学新生的第一要义在于明确何谓大学。大学是什么的命题是所有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需要弄清楚的。针对新生,学院根据各专业发展特点,分门别类地安排相应的专业导论。专业导论都有相应的极具标识性的名称,比如,医食类专业导论课称为医食微课堂,材料类专业导论称为“材料梦想家”。专业导论邀请资深教授主讲,让大学新生与大学亲密接触,能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一般各专业导论会延续整个学期或学年。
(2)以新生成人礼这样的仪式感较强的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新生成人礼安排知名校友讲述创业奋斗故事、新生家长代表表达家长关切之情、新生代表发表未来展望并进行青春誓言、校领导向全体新生致以关心勉励。这样的环节设置,能让新生增强自我认同感,提升爱校荣校意识。每年新生成人礼放在五四青年节前后举办,这样能强化青年学子的责任教育。
(3)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新生的参与感,激发新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学生围绕学风建设、宿区安全、膳食安全成立了学生学习自律委员会、学生宿区安全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管理委员会三个学生自治组织。依托三个委员会,新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围绕学风、宿区、膳食三个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新生自身的力量,使校区学风建设、宿区管理卓有成效。三个委员会自新生入学后便组建,持续到学生一整年的学习生活之中。
(4)弘扬校训精神:思学讲堂与智慧空间深阅读。理工科大学新生在日常思政教育中还必须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优秀文化基因。结合学校“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深挖学校百年办学文脉和深厚底蕴,依托校训精神开展贯穿整年的人文素养类系列讲座与沙龙,逐步形成以思学讲堂为品牌的人文知识大家讲堂和以智慧空间深阅读为品牌的人文经典诵读分享沙龙。每月至少一到两次的活动,两个品牌相互倚仗,共同促进新生人文素养提升。
(5)紧抓党团建设:依托党建联建深化思想领航。党建联建一直是学院办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杨浦区科协开展党建联建,有助于提升学院新生创新创意能力。针对理工科学生学院与杨浦区科协协力举办每年的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逐渐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思”的科创氛围,对学生未来科创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院分团委下属的各个部门,契合新生适应需求,每年上学期十一月底开展新生迎新晚会,以大型晚会形式将学生融入到学校环境,以每年第二学期的体育文化节为契机推动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四、完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对策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对新生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在借鉴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打造品牌化育人活动构建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丰富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许多高校开展适应性教育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本文以理念、环境、载体等视角,提出完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对策。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刚踏入大学校门,一切都是新鲜与陌生的,他们面临着因为陌生而带来的心理、生理、人际关系、学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困惑。如何在大学第一年,尤其是大一上学期一段时间内,帮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认识大学、认识周边环境、学会处理不同人际关系、适应大学学业发展,是高校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所在。而这些必须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开展。高等教育的主题是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最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大学新生需要感受的首先是学校领导、老师、学长学姐的关心与帮助。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均需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新生适应性的重要性。各部门需整合教育资源,系统协调与设计针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活动,统筹教务处、组织部、学生处、研究生部、团委及各实施主体的二级学院,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局面出现。
2.系统梳理教育内容,紧抓教育主线
根据新生适应规律,可将新生适应教育按照时间节点分为“准备阶段(录取结束至新生报到前)、实施阶段(大一一整年)、反馈阶段(大二上学期)”。实施阶段中所涉及的军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都必须纳入一个线性教育体系中。结合学生专业背景与群体特点,合理设计教育模块。正如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所开展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依托时间轴序列式,将同类型的适应性教育聚合到一个主题下,形成一个品牌或者模块来实施。这样,主题明确,时间合理,学生接受度较高,教育效果自然比单纯进行一项项子活动要好。梳理好教育内容,做好模块划分,还需根据学校学生实际,进行每个教育模块的主题深化,凝练精华。基础学院围绕五大育人品牌活动打造新生适应教育体系,每个品牌所包含的内容均是在相应的一个主题下开展。比如,三个自律委员会的主题便是自律,锻炼和提升新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意识,人文素养提升类,资源整合到思学讲堂与智慧空间,结合学校校训精神涵养新生人文情怀。因此,各高校在真正做好系统梳理适应性教育内容后,还需按照类别明确教育主线,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菜单式可选择教育活动模块化服务。
3.立足时代发展,优化教育方式方法
传统的新生适应性教育立足班团建设,召开各层级的新生见面会、家长见面会都是适应性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信息交流媒介和载体层出不穷,新生年龄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群体特征的不同,都促使高校思考在新时期如何优化教育方法,增强趣味性,提升适应性教育实效。“95后”大学生经常性使用的社交工具主要是QQ、微信、微博,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这些信息载体的传播规律,学会在信息时代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语言。尤其针对新生,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破除了面对面时的交流尴尬,便于和新生迅速熟悉并交流,在“无障碍”的交流中掌握学生的身心状态,适时进行介入。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着眼于校内各部门间的协同合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校区环境的同时,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同样不可或缺。李辉教授认为,“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隔离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延伸的机制”,以“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通道”。依托新兴信息交流媒介,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开通家长QQ群、微信群构建家校互动模式,对很多学生不适应性问题通过上述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能够更好地合力帮助新生尽快走出困扰,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学习生活。
[1]操菊华.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122.
[2]冷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08):249.
[3]陶陶.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构建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李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16.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基础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1.049
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十三五”德育工作发展规划研究项目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1015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