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本科院校毕业创作的选择与实践
2016-03-16潘济华
潘济华
论新建本科院校毕业创作的选择与实践
潘济华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积极探索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向和路径,并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以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为主要依据,将个别专业的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创作,认为有了选择的必然性,也明确了管理的流程,有着多方肯定的效果。新建本科院校通过采取毕业创作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考核,有助于全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等,有效地引导学生努力达到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目的。
转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毕业创作;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考核
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新建本科院校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即向应用型转变,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然而,原先各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完成的毕业论文,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面临着强烈的改革呼声。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几年的探索,以个别专业为试点,逐渐把握住了毕业论文的改革方向和路径,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创作。本文在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对毕业创作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叙述毕业创作的流程,并总结毕业创作达到的效果。
一、新建本科院校对毕业创作的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对毕业创作的选择,不仅体现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且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自身亦对转型发展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综合考核有着改革的迫切要求,也体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实践化毕业创作的强烈要求。
1.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毕业创作是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后出现的一种以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为主要体现的新的专业综合考核方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升级,对于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倒逼了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以实现“弯道超车”,建成一批应用技术型大学中的领头羊。这必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不仅体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而且体现在应用型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这也促使新建本科院校不仅在平常课程考核的评价上加强课程创新考核模式的构建,而且在专业知识体系的评价上加强专业综合考核模式的构建。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而且体现在人才评价上。而毕业创作是“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创作)选题来源”[1],能充分考察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质量,也能充分考查学生在完成了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学习与实践之后的专业能力的强弱。这也正回应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2.高校对职业性综合考核的迫切要求
转型发展中的新建本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不仅在专业上有基本理论掌握与运用的要求,而且在职业素质与技能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原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毕业论文撰写体现的往往是学生个人对专业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用来解决学科或社会问题,并不能体现出学生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在社会中解决实际问题或表现出对专业基本理论的实践化或物化。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一直在探索一种能综合考核学生专业能力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创作应运而生,成为了一种在探索中逐渐完善的专业综合考核方式,回应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向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转变、向应用型转变之后对职业性综合考核的迫切要求。
3.学生对实践性毕业创作的强烈要求
学生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了四年的专业学习,“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学习和了解艺术学的审美规律”[2],想在最后能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展现自己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在专业学习上,这种合适的方式不是毕业论文,而是毕业创作。社会普遍认为,向应用型转变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上弱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但优于高职高专学校,在专业理论应用上则强于研究型的本科院校却偏弱于高职高专学校。因此,学生在毕业综合考核方式上的选择更倾向于既能体现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又能体现一定的专业理论应用还能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记忆的毕业创作。这种倾向已经达到了比较强烈的地步与要求,符合了所教即所学、所学即所考、所考即所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建本科院校毕业创作的流程
新建本科院校在毕业创作的流程上大部分还没有制度可循,但是有着之前制订的《毕业论文工作规程》,在原则上有了一些规范,这样就在制度上有些依据,并在这些依据基础上探索毕业创作的流程。对于这一点,以音乐学专业为例来谈谈毕业创作的流程。
首先,申请与可行性答辩。新建本科院校在没有出台《毕业创作工作规程》之前,不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以毕业创作来完成专业综合考核,因此以学生所在教学单位提出毕业创作的暂时管理方案,报教务管理部门审核与备案。在这一前提下,由学生个人就毕业创作的选择理由提出书面申请,并把个人的初步专业创作设想包括预期达到的目的以及可能用到的道具、场所等随申请书报教学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收集到的毕业创作申请书汇总并由教学单位分管教学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双师型教师等组成的答辩组对申请者进行可行性答辩。所谓的可行性答辩,主要是答辩组对申请者进行专业知识体系、基本理论应用能力等的综合性考核并要求申请者回答申请书中涉及初步专业创作设想的一些问题,以便为了能解决申请者可能因为设想超出实际导致最后无法完成毕业创作的一种条件式答辩。学生个人通过可行性答辩就会知道选择毕业创作的理由是否得到答辩组的认可以及初步的专业创作设想是否可能最后完成并通过汇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为了学生下一步的创作做好思想准备和创作基础。
其次,创作与主题性指导。学生在提交个人毕业创作申请书以及初步毕业创作方案和通过答辩组的可行性答辩之后,开始着手毕业创作。同时由教学单位指定与学生选定的主题有着丰富经验或研究成果的教师或专家对学生进行主题性指导。以音乐学专业毕业创作为例,学生选择的创作主题“情”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五首音乐作品进行创新创作,这里的创新创作,可以是模仿,但必须能说出为何采取模仿的方式、模仿是否达到原唱的效果、模仿的作品中应含有的内涵或者唱法的特点以及技巧有哪些;可以是创新,但是要说明创新在何处、为何采取如此创新、创新之后达到了哪些效果;可以是原创,但是要说明原创的动机、作品的内容、表达的意思、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等。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创作时都要关注着学生以上几个“可以”所蕴含的内容,学生是否明了并根据这样的思路进行汇报前创作,并在艺术表现形式的选择上进行选择和技术指导,尤为侧重在理论、技术上的指导,以使得学生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毕业创作。
第三,汇报与创作性答辩。对于音乐学专业的毕业创作来说,汇报一般包括唱歌、演奏、舞蹈等形式。学生通过汇报,把个人的专业知识体系、专业运用能力展现出来,以表达自己在专业上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学生在舞台上、在灯光音响的效果下展现毕业创作选定的作品进行汇报演出。学生选择同一主题不同的汇报方式进行汇报,以便答辩老师能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答辩老师则根据学生在汇报演出中的表现,结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应用能力来对学生的汇报演出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创作性答辩中既发现其在演出中的不足,也能领会到理论指导下的演出更能提升演出效果。这种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价,非指导老师要根据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成果予以评价,阶段评价与平时评价结合,让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3],深得学生的欢迎。
当然,在汇报完毕并通过答辩之后,教学单位需要对毕业创作的全过程进行电子化形成档案,并做好各项成绩的统计和记录,形成规范性的毕业创作材料,以做到专业综合考核成绩有分数,得分有评分依据,依据有各项专业能力,能力有职业标准。
三、新建本科院校毕业创作的效果
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毕业创作的过程中,参与其中的除了学生本人之外,还有教学单位的领导、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同行专家、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等。他们对于毕业创作产生的效果给予了肯定的看法,认为可以推广这样的专业综合考核以检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
第一,从毕业学生看,毕业创作是检验学生4年专业学习成果的舞台。学生进到大学,经过4年的专业学习,在毕业前除了毕业专业实习之外,还要通过专业综合考核——毕业创作,方能获得毕业资格。学生在毕业创作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耐心指导,使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可以严肃地投入创作,同时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长处和努力方向”。[4]这不仅收获了在专业综合运用能力上的提升,也在毕业前获得了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宝贵机会,并在汇报演出的过程中展示了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并收获了鼓励、肯定的掌声,还能在答辩老师的指点下为将来提升潜力打下了一个思想准备,这样的经历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第二,从专业教师看,毕业创作能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毕业创作的最后完成需要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并熟悉运用在各个创作的环节,能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专业能力。毕业创作不仅要求学生进行作品的创作,而且还要求学生演绎自己创作的作品,既要求理论指导实践,又要求实践体现理论。学生在展示创作的时候,由于要求不能拿着作品上去汇报,只能依靠理解或记忆的方式在舞台上演出,这样不仅要求学生的记忆力达到一定的程度,而且要求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力须有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这些可以避免毕业论文写作中或许出现的抄袭、代写现象,还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并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出更为具体的建议。
第三,从从业人员看,毕业创作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提供职业实践机会。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相关职业,就要将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力展现给面试官,以便面试官根据学生展现的专业学习情况来确定是否聘用。由此,学生急需在大学毕业前有一个能展现从事相关职业的实践实际活动的毕业创作。学生就可以根据职业标准进行毕业创作,以更能了解职业标准对于专业能力的要求,让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前有了一次完整的展示的经历,为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能力。毕业创作的过程“鼓励并驱动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而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等综合素质都有所提升,为顺利步入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
第四,从同行专家看,毕业创作能更好地了解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毕业创作汇报演出之后,就要接受以同行专家组成的答辩组的提问。答辩组的提问一般在毕业创作主题的选择、表达的技巧、展现的技能等方面进行提问,甚至在学生演出之后,还能发现学生的其他不足,比如,演唱者的普通话水平、用气运气情况、感情表达是否到位等,都能给学生一些建议和意见。这些是毕业论文所看不到、考核不出来的,对于音乐学专业来说又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样答辩组对毕业创作中所展现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情况,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为今后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第五,从在校学生看,毕业创作是展现自我负责、自我才华的重要时刻。这里的在校学生指的是非毕业班学生。他们作为观众,一起参加了毕业学生的毕业创作演出汇报。在校学生在看完之后,觉得自己要是有这么一个机会,展现自己对自己学业的学习成果、展现自我才华的计划,既是学校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支持,又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与自信,还是自己对将来的一种憧憬和梦想。在校学生强烈地希望在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自信,将会对平时的专业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学习的动力,提升学习的效果,以达到在专业理论与技能上的运用自如,留给母校、老师以及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美好回忆,并为低年级同学树立积极向上勤学好问的榜样。
毕业创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新出现的一种专业综合考核方式。毕业创作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感,提升教学的效果。毕业创作还能充分体现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上的积极探索,寻求专业综合考核的新路径,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理论与技能,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真正做到高等教育让人民满意。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6):62.
[2]孟德乡.美术学本科毕业创作的教学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4(2):123.
[3]彭一虹.感悟与探寻——从本科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谈起[J].文艺研究,2012(2):158.
[4]湖林.关于中国画毕业创作指导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2.
[5]朱方,侯健.以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新闻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记者,2014(9):63.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与科研管理处)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1.044
2014年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规范验收专项课题《“验收大考”对提升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课题编号:2014LYGF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