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认同实现理路的三个维度
2016-03-16秦雪杨帆
秦雪 杨帆
论政治认同实现理路的三个维度
秦雪杨帆
政治认同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凝心聚力和政治思想方向统领的重要作用。政治认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治主体接受政治教育,实现其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其实现理路基本遵循着政治认知教育——政治信念教育——政治实践教育这三个基本维度。
政治认同;政治认知教育;政治信念教育;政治实践教育
政治认同作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建设工程,就其本质属性而言,它是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性的社会历史而存在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之上,从社会和历史这二者之间存在及发展的必然继承性和指向未来的敞开性而出发的一种科学性和辨证性相统一的历史唯物史观。因此对政治认同这一概念的界定一方面要立足于其存续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体现其存在、发展过程的生成性和承续性。基于这一出发点,笔者认为可以将政治认同界定为政治主体在整个政治生活中发展政治认知能力、构筑政治信念、践履政治行为这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对在经济上占根本统治地位阶级持有政权的合法性、政治要求的正当性以及现行政治体系基本价值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其核心要义是政治主体对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和政治权威的承认、接受和赞同,其实现理路围绕着政治认知教育-政治信念教育-政治实践教育这三个基本维度和逻辑构成有序进行和展开。
一、政治认知教育是实现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
人类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依次是: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前三种被称为感性认识形式,后三种被称为理性认识形式,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感性认知是理性认识的基础。[1]通常个体理性思考和逻辑判断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形式到理性认识形式这样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逐步过渡的发展阶段,同样社会成员在政治认知教育过程中养成和发展其政治认知能力也要遵循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没有一门科学知识和理论体系是可以不经过人们理性认知便能有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而政治科学理论作为对政治生活最具普遍性和一般性规律的系统化概括和总结,政治主体只有在经过感性的政治认识和理性的政治认知之后,才能获得对政治生活运行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政治主体作为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存在,在其政治生活中,必然要面对并遵守既定的政治规范和相关的政治基本原则。从宏观层面上看,这些规范和原则保证了整个国家政治体系和社会秩序的高效稳定运行,从微观层面上看,它们也为政治主体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一般来说,政治主体是在政治社会化这一过程中通过学习相关的政治知识、政治规范、政治理念并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政治意识来奠定政治认同的初步基础。而对这些基本政治知识、规范、理念等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政治主体认知能力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水平,并制约着其政治观念内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实现政治认同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对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教育。
认知是认同的逻辑起点,一般意义上的认知概念是指个体对外界信息和知识进行选择、吸收、理解、加工并加以应用的过程。政治认知作为政治认知教育的上位概念,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教育的起点范畴。一般来说,政治认知被认为是能直接影响人们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及取向,左右人们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对人们的政治心理过程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政治认知是整个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2]政治主体正是在以政治认知作为其整个政治心理发展的逻辑起点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步丰富其政治情感、强化其政治意向并最终形成坚定的政治态度的。可以说,政治认知作为一个人政治成长过程的逻辑起点,直接规约着社会成员对政治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的正确感知、客观认识、逻辑思维、理性判断等必要政治素质养成和完善程度的基本规格。而政治认知教育则是为了确保其政治主体在政治成长过程中有效地养成和发展这种基本的政治认知能力,实现逐步向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意志有序过渡并形成政治信念最终实现政治认同这一系列过程的理性基础。
二、政治信念教育是实现政治认同的情感支撑
政治信念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它体现着政治主体对国家现行的政治系统、政治体制和政治原则笃信不疑并坚决拥护的精神状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它是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这三个构成要素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如果说政治认知奠定了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那么政治信念则完成了政治认知向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意志有序过渡和转化的最终环节。我国长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和实践经验表明,政治信念的形成一方面根源于现实的土壤,另一方面也要依托教育的力量。而政治信念教育则是基于具备了良好的政治认知能力、稳定的政治情感、坚强的政治意志这一政治主体而展开的高级的政治实践活动,它是实现政治认同的情感支撑。
政治认同作为一个与人们心理活动过程紧密相关的复杂性系统,其实际效度不仅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认同主体内在因素的限制,也要受到政治信仰教育这一客观活动的影响。通常来说,社会大环境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政治主体由于自身认知和心理的局限,思想观念更易呈现出多元性和易变性的特点。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也是造成人的社会历史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带有自发性、无意识性以及浓厚的非理性成分的原因,但是这种非理性成分也积聚着重要的情感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有效地转化。
我国的政治信念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就其本质内容来说,它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想信念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简单的政治理论灌输,它对其教育对象自身政治素养的规格要求更高,对其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难度也更大。政治信仰教育既要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已有的政治知识储备和政治认知水平,也要综合考虑其教育对象复杂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而且这种考虑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因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信仰源于人们对于真理的认真求索和不懈追求。我们应该承认、保护政治主体追求自身本质力量的这种正当权益并在其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利用、引导、调控他们的这种态度、情感和意识并推动其向政治信念的有效转化,为政治认同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情感支撑和信仰基石。
三、政治实践教育是实现政治认同的价值依归
政治实践作为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环境中运用中介改造政治客体的客观活动,因此,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构成了政治实践的逻辑要素。[4]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检验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政治认同实际情况的现实标准。理论逻辑和我国多年的政治建设经验确证人们有效的政治实践是需要一定的政治教育和引导的。而政治实践教育则是基于政治主体政治认知教育和政治信仰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实现政治认同的价值依归。
由于不同政治主体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信仰程度的差异,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政治事件和政治行为时未必都会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选择。因此,将政治实践教育贯穿在其政治社会化这一全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政治主体接受政治实践教育的环节包括学习政治实践理论、分析政治实践事例、养成政治实践意识、提升政治实践能力、践履政治行为这一系列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的过程。政治实践知识的学习为政治主体的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政治实践事例的分析提升了政治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政治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养成则增强了政治主体参与政治生活的实效。政治主体正是在这样的政治实践教育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优越性和共产党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政治认同的。
马克思曾这样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也就是说,实践是通往真理性认识的桥梁和纽带,人类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本质力量只有在实践的检验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证和强化。因此,政治主体要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去认识政治生活中的各类政治现象,提升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证明自身政治信仰的真理性。而政治实践教育则为政治主体在证明自身政治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引导。政治实践教育通过向政治主体传授系统的政治理论,引导政治主体在把握政治生活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参与到现实的政治实践中,从而有助于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变成客观的直接现实性,最终实现政治主体对国家政权合法性和政治权威的认同。
四、结语
一般来说,政治主体的政治社会化环节包括学习政治理论、分析政治现象、判断政治行为、强化政治态度、确立政治立场、构筑政治信仰、参与政治生活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政治主体只有在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所谓的政治认同。毋庸置疑,政治认同是实现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前提,政治认知教育、政治信念教育、政治实践教育依次构成了政治认同实现理路的理性基础、情感支撑和价值依归。以政治认知教育作为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奠定了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以政治信念教育作为政治认同的情感支撑,丰富了政治认同的逻辑内涵,以政治实践教育作为政治认同的价值依归,实现了政治认同的逻辑自洽,这三个基本维度和逻辑要件共同构成了政治认同实现理路的逻辑结构。
[1]蔡曙山.认知科学框架下心理学、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9(2).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2.
[3]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4]刘吉发.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政治实践的哲学反思[J].社会主义研究,200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