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方戏曲中的术语英译及传播策略研究
2016-03-16马佳瑛
马佳瑛
(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陕西 西安 710105)
【地域文化】
陕西地方戏曲中的术语英译及传播策略研究
马佳瑛
(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陕西 西安 710105)
针对陕西地方戏曲对外传播面临的术语障碍,分析术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提出应确立术语英译的标准和英译的方法,建立戏曲术语库,明确原则以获取发展空间,科学创新以提高竞争力,储备人才,使陕西地方戏曲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真正“走出去”。
地方戏曲;术语;英译;传播
2015年3月28日,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了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灵魂。地方戏曲是陕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关研究只停留在文化现象及成因方面。本文针对陕西地方戏曲传播面临的障碍,立足于陕西地方戏曲中的术语,对术语英译进行研究,以期推动陕西文化强省的建设。
一、基本概念及研究概况
术语(terminology)是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集合,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是某一学科的专业用词或某一行业领域的专门用语。[1]随着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利用各种手段在自己的语言中创造词汇标记新事物,术语由此产生。术语往往由本民族语言词汇构成,文化交流的发展使术语连同它们标记的新事物新概念逐渐传播。术语学研究在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已进入活跃发展时期,正转向多元化术语学理论与计算机化的网络术语管理模式。国际跨地区的术语网,地区、国家和各级组织机构与部门的术语网也已建立或正在建立。戏曲术语包括角色术语、音乐术语、乐器术语、脸谱术语和服装术语等,基本概括了地方戏曲独有的特色。
2013年,陈智淦、王育烽在论文《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文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缺失》中指出:从专业术语翻译研究角度看,国内术语翻译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应用类学科,文学术语翻译研究因其复杂性与学科建制的艰难性,长期饱受冷落,有关戏曲术语英译的研究成果较少。[2]目前,戏曲术语英译只涉及京剧和越剧等,对术语英译研究和对外宣传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遵从术语英译原则,从多维度视角(美学角度、文化角度、功能角度)解决陕西地方戏曲在对外宣传与推广中的语言障碍问题。
二、种类及特点
陕西地方戏曲剧种繁多,源远流长,包括秦腔、皮影、木偶、眉户、碗碗腔、同州梆子、阿宫腔、老腔、西安乱弹、社火及花鼓戏等。这些剧种多元互补、雅俗共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秦腔、皮影、木偶等。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成熟于明,鼎盛于清,几经演变后广泛流传,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戏剧的鼻祖。因流行地区不同,秦腔演变成不同流派,剧目丰富、角色鲜明、绝技多样。皮影最早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中国皮影源于陕西,有东、西、南三路,影人形制和表演唱腔均有差异,以华县为代表的东路皮影最为流行。华县皮影雕刻精致,造型逼真,内涵深刻,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大胆,变形巧妙,其艺术价值堪称经典。陕西木偶戏又叫小戏,或“傀儡”戏,诞生于西周,剧种古老,戏剧形式喜闻乐见。三国时期已有偶人杂技表演,隋代时期有了偶人表演故事,其独特之处在于“演员”的双重性,木偶造型既是戏剧角色,又是被操纵的戏具。秦腔、皮影与木偶在陕西民间广泛流行。
三、英译标准及策略
地方戏曲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离不开术语英译。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要让陕西地方戏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首先要明确“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再据此确定英译标准、方法及推广措施。本文以陕西主要地方剧种为对象,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了解地方戏曲中人物造型、服装道具、服饰图案等方面术语的本质特征,在恰当标准指导下,提出具体的英译方法及有效的传播路径。
(一)制定术语英译的标准
2005年,姜望琪发表论文《论术语翻译的标准》,指出术语翻译要兼顾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准确性是指译名要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一个好的译文还必须具有可读性,以便于使用。透明性是指读者通过译名轻松辨出源词,能轻松回译。准确性位居第一,为保证准确性,可适当牺牲可读性和透明性。[3]戏曲舞台体现了美术、雕塑等艺术;剧本体现了诗歌、小说等文化;表演则融合了武术、杂技、舞蹈等艺术。地方戏曲术语涉及角色、音乐、脸谱、乐器、服饰等。这些术语英译的宗旨在于反映陕西的优秀传统美德,介绍陕西的民族文化。在陕西地方戏曲英译过程中,要以异化为主,保留意象,将准确性放首位,保证术语的文化内涵及本质特色。
(二)具体术语英译的方法
术语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其突出特点是术语的“单义性”,直接阐述事物本身的内部与外部形式,所用语言准确无误,概括性和逻辑性极强,同时具有局限性,只能局限在某一领域内,不能跨行业使用。术语翻译不正确,将导致整篇翻译失败。因此,术语英译要体现本质特色,本文在异化原则指导下,提出了直译、音译、意译加音译等术语英译方法。
1.丰富英语词汇的直译
直译是按字面意思翻译或逐字翻译,忠实于原文内容与形式,易于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介绍不同国家的词汇和文化,也有利于保留语言的地方色彩和文化特色。对陕西地方戏曲中出现的一些术语可采用直译法。如整脸—full face;歪脸—twisted face;老生—elderly male role;小生—young male role;娃娃生—child male。
2.提供语音信息的音译
音译是对专有名词最主要的一种翻译方法,以音位为单位在英译文中保留汉语发音以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这种翻译只保留语音和书写形式,不再保留原意。如角色术语“生”“旦”“净”“丑”分别被译为sheng、tan、Jing、chou;老旦译为lao dan;花旦译为hua dan;音乐伴奏“文场”和“武场”分别译为“wen chang”“wu chang”。[4]
3.表达文化内涵的意译
翻译时若无法同时保留原文内容和形式,可将内容转化为译文读者熟悉的语言形式,体现原文的语用目的及隐含意义。如秦腔脸谱绘制的八种技巧:洗、抹、揉、勾、勒、意、粘、挂。其中“意”被意译为“add a crowning touch”,因为“意”指在前五部基础上着意点几笔,以画龙点睛。如果在译文中既想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又想保留汉语的发音形式,那么便可采用“意译加音译”的翻译方法,如大净—leading jing;毛净—supporting jing;正旦—chief dan。
(三)建立戏曲术语库
术语库是术语研究和词典编纂的发展新阶段。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广泛使用为术语库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5]作为一个多功能检索查询系统,数据库的编辑功能无与伦比,翻译研究人员多采用以语料库和文本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建立平行的语言语料库。[6]它不仅可以按照专题编纂各种词汇和词典,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化翻译。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及术语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的术语数据库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个完善的数据库不仅包括海量的术语词汇,还具有先进的检索及查询功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戏曲术语数据库不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译者的工作量,提高翻译质量,还可为西方读者了解陕西地方戏曲提供借鉴。
四、传播路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使陕西省大部分剧种淡出大众视线,只有秦腔、眉户、皮影等有长期演出,但也仅限于红白喜事与庙会祭祀。近年来,陕西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戏曲的发展逐步得到社会各界重视。在合理的原则指导下,科学创新,增加人才储备是陕西地方戏曲对外传播的根本途径。
(一)明确原则以获取发展空间
个性化反映地方独有的人文精神和风土民情。在戏曲创作中融入改编、移植和原创的“三并举”是戏曲发展的根本保证。开放性扩大辐射范围,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艺术,拓展剧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现代化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7],只有加快地方戏曲的现代化进程,才能适应观众的审美情趣。面临现代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陕西地方戏曲发展应坚持个性化、三并举、开放性及现代化原则,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科学创新以提高竞争力
地方戏曲守旧则“亡”,创新则“活”。以现代性理念为统率引领创新,是地方戏曲创新发展的前提与关键,也是陕西地方戏曲创新的战略决策和宏观思维。[8]科学创新要将地方戏曲置于全球化背景和世界文化发展大格局中,创作符合现代人文特点及发展潮流的戏曲,开放包容,融合古今,推陈出新,提高创作水平,丰富表演形式,扩大传播媒介,在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逐步提高地方戏曲的竞争力。
(三)储备人才以推动陕西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
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地方戏曲长期被冷落,发展受限制,有些剧种甚至濒临消亡。要推动地方戏曲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人才兴,则艺术兴;人才旺,则艺术旺。传承、发展与保护地方戏曲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戏曲人才培养已成为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陕西地方戏曲的发展,西安市已展开全方位培养机制,创造良好的戏曲发展环境。如开办戏曲学员班,培养年轻后备力量;重视戏曲中专教育,尊重人才培养规律;老艺术家“传帮带”,优秀演员脱颖而出。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一些措施,挖掘和培养人才,不断开拓戏曲人才储备的新局面,推动陕西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传播途径与译者的翻译活动是客服对外传播障碍的重要手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一切“矛盾”的综合,主导翻译过程,其中心地位、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译者的职责在于传递信息、思想和文化,担负着保持母语在传递文化时的纯洁性及用别国语言介绍本国文化的使命。译者要做到有责、负责、尽责。将翻译的具体情境、译者责任选择的原则、译者责任选择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才可能解决翻译实践中面临的责任困境。因此,译者在陕西地方戏曲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不容忽视,不可取代。
五、结语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21世纪发展的新理念,陕西地方戏曲是陕西本土风情与传统文化的象征。戏曲中的术语体现了陕西地方戏曲的服饰、角色、造型等本质特色。在陕西地方戏曲英译过程中,要以异化为主,保留意象,兼顾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选用多种英译方法,保证术语的文化内涵及本质特色。此外,在合理的原则指导下,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地方戏曲竞争力,拓展戏曲专业人才储备,推动陕西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让陕西地方戏曲真正“走出去”。
[1]周正阳.英语术语翻译研究[J].芒种,2014,(23):170-171.
[2]陈智淦,王育烽.中国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与文学术语翻译研究的缺失[J].当代外语教学,2013,(3):59-67.
[3]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2005,(S1):80-84.
[4]董单.浅析京剧术语翻译的文化涵义[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3,(13):102-107.
[5]贾丽娟.法律术语标准化的途径——建立法律术语库[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91-93.
[6]郑述谱,梁爱林.国外术语学研究现状概观[J].辞书研究,2010,(2):86-99.
[7]谢艳春,屈曌洁.论陕西地方戏曲的生存与发展[J].当代戏剧,2011,(4):30-32.
[8]温秀红.当代地方戏曲创新发展之我见[J].戏剧之家,2014,(4):98-99.
【责任编辑:董丽娟】
J523.5
A
1673-7725(2016)04-0104-04
2016-02-25
本文系2015年陕西省社会科学艺术项目课题“陕西地方戏曲‘走出去’中的方言与术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15SY059)的研究成果之一。
马佳瑛(1983-),女,陕西宝鸡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笔译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