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80年代《西德侨报》的媒体特征研究
2016-03-16张丽娜
张丽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学术研究综述】
20世纪70-80年代《西德侨报》的媒体特征研究
张丽娜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西德侨报》(1972-2004),是德国20世纪后半叶的华文刊物先驱,其内容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在德华侨的生活和文化特点。本文以20世纪70-80年代的《西德侨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刊物类别、受众定位、办报宗旨、刊载内容等方面的细致考察和对比研究,进一步总结该刊的媒体特征,尤其强调其服务于华人社会的宗旨以及沟通中欧思想文化交流的跨文化特质。
《西德侨报》;刊物类别;媒体特征;跨文化特质
在网络未普及的年代,报刊是人们了解新闻资讯、抒发思想意见和彼此沟通资讯最主要的渠道。报刊登载的内容、选材视角和用词等信息都能反映受众群体的文化特征和生活状况。20世纪70-80年代发行的《西德侨报》向世人呈现了这一时期在德华侨的生活和文化全景。本文着眼于研究这一时期《西德侨报》的媒体特征,主要通过研读该刊这一时期的发行刊物,进而对其刊物类别、受众定位、办报宗旨、刊载内容等方面进行细致考察和横向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突出其服务于华人社会以及沟通中欧思想文化交流的跨文化特质。
一、《西德侨报》的基本情况
《西德侨报》(SiTehCiaoBao)创刊于1972年7月,是香港《星岛日报·欧洲刊》(1975年创刊)、《欧洲时报》(1983年创刊)和《欧洲日报》(1982年创刊)问世之前的德国华文刊物先驱,1994年更名为《德国侨报》(TehKuoCiaoBao),2004年8月停刊。该刊发行人徐能是在德我国台湾华侨组织“西德华侨协会”的会长,在慕尼黑成功经营餐饮事业,与德国华人社会交往频繁,对他们所面临的没有华文纸媒的状况深有感触,故与当地我国台湾留学生合作,以“西德华侨协会”的名义创办了《西德侨报》。他本人负责筹款,留学生们则负责利用课余时间撰写、编辑、刻印,并免费邮寄刊物给读者。徐能将办刊宗旨定位为“服务及团结侨社,交流侨情,脚踏实地,不唱高调”[1],受众主要包括德国、意大利以及瑞士的华侨和留学生。
20世纪70-80年代的《西德侨报》最初为双月刊,后改为单月刊(偶见双月合刊),为32开本小册子,早期页数浮动于70~100页,后期固定为94页。固定栏目有“侨情报导”“游学走廊(侨学走廊)”“海外诗词”“服务”“来函照登”“编者的话(编后语)”“鸣谢捐款”和广告板块,1983年下半年开始还增加了“评论专栏”“医学专栏(医疗保健)”,以及武侠小说、寻人启事和征婚广告等栏目。当时的《西德侨报》,全部为手工刻板油印,每期刊载容量有限,但文艺创作的比重始终过半,为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早期成员赵淑侠、麦胜梅、王双秀等海外华文大家提供了练笔和成长的园地,当然这也与该刊资金匮乏、无力支付名家稿酬有直接关系。黄文采曾在《调记满江红,贺〈西德侨报〉发行届200期》中不无心酸地写道:“……想当年,学人三五,壮志澎湃。筚路蓝缕初创日,同心合力亲访采。非专才,编写两艰难,真无奈……看全书手抄,学生是赖……更殷商巨贾共输浆,多慷慨。”[2]梁雅贞也在其博文《“情妇与情夫”的午后》中回忆了当年临时顶替《西德侨报》主编的日子,朋友远道来访还要“帮忙剪贴,画插图,贴页数”,“发现现有稿子不够”,还要亲自提笔上阵,“增加一些篇幅”。
二、《西德侨报》的媒体特征
《西德侨报》虽名为“报”,亦不乏“杂志”的特征。根据我国《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又称杂志,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而“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从这一角度看,《西德侨报》有“固定名称”和“开版”,从创刊之日起以“期”数连续编号(1989年12月出版了第198期),是“按照一定周期”(单月或双月)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但并非“以新闻与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亦非“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因此,更确切地说,《西德侨报》的刊物类别应为“杂志”,称其为“西德侨刊”或许更为准确。
无论是“报”或“杂志”,都属于传统媒体范畴,既具有普遍性特征,又能体现其自身个性化特点,《西德侨报》亦不例外。通过对其刊物类别、受众定位、办报宗旨、刊载内容等方面细致考察和综合分析,笔者将该刊的媒体特征归纳如下。
第一,信息权威性强,社会认可度和时效性相对较高。旅居德国的华侨始于19世纪末,而欧洲华文报刊中心一直在法国。二战后,欧洲华文报刊进入沉寂。虽有《欧洲通讯》(1971-1981)、《乡讯》等刊物发行,但流通量及影响力都有待提升。《西德侨报》创刊之前,我国台湾地区国民党当局偶尔向欧洲留学生邮寄《中央日报》,这是当地华侨和留学生能够接触的关于台湾地区的最权威的信息来源,但时效性无从谈起。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德国华侨蓬勃发展,《西德侨报》亦成为时间跨度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华文刊物。《西德侨报》作为一份综合性刊物,成为当时广大欧洲留学生的重要信息来源和精神食粮。[3]
第二,相对发行量大,传阅率高,保存性不强。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德生活的台湾华侨约4 000人,大陆侨民约8 000人,港澳地区侨民约7 000人,中南半岛老侨民约15 000人,这也是《西德侨报》主要面向的群体。该刊以定期订阅者为主要对象,将当期刊物免费邮寄给读者,刊物与读者的关系更加自然密切。根据高关中在博文《张晓筠:〈德国侨报〉顶梁柱》中的介绍,该刊1994年更名为《德国侨报》后,发行“双月刊,每期约92页,发行2 000册。双月刊,每期约92页,发行2 000本,采用邮寄方式,以德国为主,另有400本寄往其他国家。读者为华侨、留学生、中餐馆业者等”。其发行量之大、影响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成册装订的小开本,保存性更强,也利于传播。但钢板刻印导致其文字和图片的传真度不高,影响长期保存。
第三,广告版面较大,广告持续性较强。《西德侨报》每期最后多有1-2页广告版面,内容主要涉及机票订购、旅游、餐饮和中餐馆转让等。广告均以半版或整版形式出现,版面充实,图文并茂。此外,该刊广告具有较强持续性,如大韩航空和中华航空公司都曾长期包版。
第四,服务于华人社会,沟通中欧思想文化交流。《西德侨报》始终坚持其办刊宗旨,即“服务及团结侨社,交流侨情,脚踏实地,不唱高调”。从创刊之日起即为免费邮寄,贯彻其服务性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4]以笔者掌握的最早一期《西德侨报》(1975年12月,第30期)为例,除“读者·作者·编者(编者的话)”“侨情报导”“游学走廊”“海外诗词”和“鸣谢捐款”等5个固定栏目外,共登载稿件22篇,其中“关于侨居地经济、生活与文化”的稿件4篇,“关于中欧思想文化交流”的稿件6篇,时政评论1篇,纯文学创作8篇(包含作家专栏2个,文学作品连载2篇),侨报食谱(3道菜)1篇,奥地利与西班牙通讯各1篇。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既不乏实用的生活信息,亦不缺少政经方面的报道和思想上的深度思考。尤其在沟通中欧思想文化交流方面,更是突显了它的跨文化特质和独特的思维视角优势,从华侨视角看中国更为客观,以中国人的思维研读欧洲更为辩证。
三、结语
《西德侨报》作为20世纪70-80年代的德国重要华文刊物,始终坚持其“服务及团结侨社,交流侨情,脚踏实地,不唱高调”的办刊宗旨,在受众定位、选准信息、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坚持信息权威性与内容多样性,服务于华人社会,搭建与侨居地主流社会思想文化沟通的桥梁,为华人即时发声,在德国华人社会中认可度高,相对发行量大,传阅率高,广告持续性强。此外,它也为欧洲华人作家协会的早期会员提供了重要的展示舞台和成长空间,为欧洲华人文学的崛起与繁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的来说,20世纪70-80年代发行的《西德侨报》向世人呈现了这一时期在德华侨的生活和文化全景,从媒体特征角度对该刊进行研究可以为今后德国华侨史以及欧洲华人作家群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4]徐能.《西德侨报》是属于欧洲全体华人的[J].西德侨报,1981,(100):25-32.
[2]黄文采.调记满江红——贺《西德侨报》发行届200期[J].西德侨报,1990,(200):3.
[3]董悦.从民族学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在德华侨的生活及融入——以《西德侨报》为例[J].卷宗,2016,(6):100-101.
【责任编辑:周 丹】
G219.5
A
1673-7725(2016)10-0089-03
2016-08-05
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从《西德侨报》看二十世纪70-80年代德国华侨史”(项目编号:QW2014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丽娜(1984-),女,山东青岛人,讲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与中德跨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