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环境下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

2016-03-16刘瑞军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计算机大学

刘瑞军

(武夷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MOOC环境下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

刘瑞军

(武夷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出发,通过实际调研,就当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学生层次、课程缩短等问题,分析了MOOC的教学理念和特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在MOOC模式下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及教学评价制定等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

MOOC;应用型;大学计算机;改革

中国的在线教育随着网络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前行,MOOC是这个时代在线教育发展的一个新模式、新产物,它以规模大、开放性、在线性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和探讨,并逐步走向完善。从2012年MOOC“问世”以来,国内外的一些高校、研究机构已经实现了相对完善的MOOC教学平台,如美国的Coursera、edX,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爱课网的中国大学MOOC等。MOOC的大规模应用,意味着它有机会创造一个全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这也开启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之路,其影响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

相对于教学辅助技术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公共教学在理念、模式、评价等诸多方面还显得比较滞后,存在整体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1]。教育部于2015年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如何能让大学计算机更好的为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面对的问题,而MOOC模式的出现将为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诸多启示。

1 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状况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科学通识课,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开展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的是帮助非计算机专业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计算机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为专业服务,对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社会活动的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2]。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在各行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大学计算机课程逐步成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随着课程重要性的提升,我们意识到了原有课程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研室先后进行了“文理分类教学改革”、“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武夷学院被列为福建省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示范院校,学校在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学计算机教研室也正在尝试结合MOOC做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尝试,以满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1.2 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

各个高校近年来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关的课程改革尝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此以武夷学院大学计算机课程为研究对象,列举一些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次不同的问题: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一直面临着学生“非零起点”和“非同一起点”的“两非”状态[3],这给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多困扰。学校在“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入学前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全校学生打乱,分为两种类型的快、慢班,设置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带来的弊端也不少,一是对学生的不公平,同样的课程,授课内容却“因人而异”,二是简单的测试分班对学生心理造成压力,三是给教学管理带来压力,将全校学生打乱进行,排课过程要兼顾不同班级的学生,给排课带来了很多不便。可以看出“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2)课时缩减的问题: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增加了专业课程实践和实习教学环节,对公共课程的课时进行了大量删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由最早的72课时,减到只有34课时。课时的缩减让本来教学时间就紧凑的课程教学更加“捉襟见肘”,通过两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移除以前大部分的理论内容;二是减少理论授课。

(3)教学内容的局限性问题: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计算机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受到课时减少的问题,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主要以学习操作系统+Office基本操作为主,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及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没有为学生后续学习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等课程做好铺底、引导的过程。

2 MOOC的特点

MOOC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转移到网络的一种模式,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MOOC在本质上“把人的重要性置于教学内容之上”,解构了传统课堂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体系中的“教与学行为链”,并通过流程再造,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交互体系[4]。实现了平台、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资源四大元素的联动[5]。相对而言,MOOC比已有的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在教学功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

MOOC综合运用了人本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7],相比传统教学模式,MOOC在授课人数、课堂时空、学习动机、学习主体、交互方式、课程设计及评价等环节上都有本质的区别,其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受众广、规模大。大规模是MOOC的一个显著特点,传统教学都是以班级为教学单位,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人数有严格限制,但MOOC可以轻松吸引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众多学习者,教学的受众面得以扩增。

直线方程(7)和(8)构成对参数xA的线性约束。将点集SFA和SCD内点的坐标转换成新坐标系下的坐标,为简化符号,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这里仍用(xP,yP)表示点集内的P点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

(2)课程具有开放性。MOOC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时间、空间等局限性,提供的是一个网络开放性的平台,来自全球各地的MOOC课程学习者依托互联网,只要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参加MOOC平台上的课程学习,这使得教育资源得以最大化,使教育更加公平。

(3)平台具有较强的交互性。MOOC平台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还为学员提供了实时交互的空间,使参与者能够交互参与和实时反馈,这是MOOC对之前的E-Learning学习平台、网络精品课或远程教育的革命性突破。

3 MOOC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探索

MOOC的出现可以为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在MOOC环境下引导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8]。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思想,结合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MOOC的优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改革尝试。

3.1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MOOC环境的出现和成熟,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尝试了以下两种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课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如果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予以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必将影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反之,如果只重视实践,同样也会会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可以借助MOOC平台,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提前学习理论知识,课堂中,对理论知识做适当补充即可,更多的时间以项目或案例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MOOC发展过程中,甚至有人认为MOOC将取代课堂教学,但通过几年的发展来看,MOOC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而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续。在MOOC模式下,基础理论性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MOOC平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职能更多的向引导模式转变,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而学习的过程交由学生掌握和控制,教师更多是起到引导、监管和反馈的职责。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相应的测试、练习、作业等多种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及时通过自动或手动评阅方式,通过线上反馈、线下课堂点评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在解决学生层次不同带来教学问题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影响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呈现、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

(1)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拓宽课程知识面:以往制定教学大纲时,经常会受限课时缩减问题,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只保留了核心内容。教学过程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培养。而MOOC平台的优势恰能解决此类问题,通过平台则可以放置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之内和课程之外的拓展知识,供学生课外学习,这既解决了目前“课时少、学生基础不齐”的问题,也可以拓宽课程的知识面,使课程体系更加健全。

(2)精细化设计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平台是基础,教学资源才是核心要素,MOOC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进行互动式学习。在制作教学资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以及知识的落脚点。MOOC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以微视频为主,将各模块按小知识点进行统筹、规划和制作,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各知识点之间设计相应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中不仅应该合理安排课程知识点,更应该通过这些知识的内在连贯性,设计交互练习将所学的知识点和知识单元串联起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达到融会贯通,增加成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3)充分发挥平台功能,改变教学评价机制:学习效果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某门课程效果的最终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可以间接的反映课程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课堂表现等方式来评判。对于大学计算机这种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考试并不能做到完全、准确的评定学习效果。通过MOOC平台的功能,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真正实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全面、客观的评价。

4 结语

从目前应用型本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MOOC模式的优势和特点,最后给出了课程改革的相应思路。MOOC为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MOOC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构造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种理想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二者协同才能做到优势互补的最优化教学。

[1]刘冰洁.MOOC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16-118.

[2]孔德宇.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MOOC课程模式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1-10.

[3]丁琳,王颖,马淑萍.MOOC支撑下的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9):30-33.

[4]邹景平.MOOC的精神重于形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8): 25-28.

[5]陈冰冰.MOOC课程模式贡献和困境[J].外语电化教学,2014(3):38-4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0.

[7]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13-21.

[8]张忠磊,李秀芳,张志旺.MOOC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5):87-89.

(责任编辑:叶丽娜)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 MOOC Environment

LIU Ruijun
(Center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his article from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schoo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through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courses;then,analyzes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OC;finally,according to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based on the MOOC mod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 mode,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on the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teaching,making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in many aspects.

MOOC;applied;university computer;reform

G642.0

A

1674-2109(2016)12-0092-04

2016-05-2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Z160205);武夷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2014007);教育部高等院校文科计算机教指委文科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项目(2014-B029)。

刘瑞军(1981-),男,内蒙古族,讲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计算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计算机操作系统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