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
2016-03-16赵顺英
罗 剑 赵顺英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
罗剑赵顺英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514015)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创立,此理论一经提出对教育界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关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实践的行为,以及关怀圈层理论三方面阐述内尔·诺丁斯教授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核心观点。诺丁斯教授将关怀视为其关怀道德理论内核,其对我国当前学校师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师德建设启示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学家的杰出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内尔·诺丁斯创立。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强调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学生体验和感受的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和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并提出道德教育的四种方法: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学会关怀成为全球教育共同关注的主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并以文件报告的形式宣传开来。诺丁斯教授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发表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做“四有”教师已经成为当代教师的基本素养。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四有”教师的培养及当代师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概述
(一)关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学者看来,关怀是一种美德,但诺丁斯教授却将关怀看成一种包容性、相互性和实践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际交往关系。关怀存在于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关系之中,它始于关怀者,结束于被关怀者。关怀关系的形成首先需要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接着关怀者辨认出对方的需要,并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最后被关怀者向关怀者的关怀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这样的关怀关系才是有效的,并维持和巩固下去,形成良性循环。关怀关系并不是单向的,并非简单的一方施予,促使另一方接受的关系。在道德关怀理论系统中关怀需要双方付出,关怀关系中的双方也都会有收获。诺丁斯教授认为关怀关系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征,一是全情全身心地投入,即关怀者要全身心地、开放的、无条件地关注被关怀者,二是反馈,积极地回应反馈关怀者给予的投入。接受关怀方的意识特征是对关怀方的关怀做出接受、认可和回应。总之,关怀是一种需要投入,同时需要回应的人与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
(二)关怀圈层理论
内尔·诺丁斯教授认为关怀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构成远近不同的同心圆,“我”是这些圆圈的圆心。在靠近圆的内圈,我们是因为爱产生关怀,比如对亲人、爱人与朋友等。关怀围绕着内圈不断延伸拓展,扩展至很多领域,不同的人给予多种多样形式的关怀构成关怀圈:关怀的对象从自身出发,辐射到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进而扩展到关怀到自己有关系或者进一步上升到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随着思维认识程度的提升,关怀非人类的生命,关怀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怀环境,等等。每个人周围都存在这样的关怀圈层,关怀圈层随着自身社会实践的不断拓展而逐步扩大。诺丁斯的关怀圈层理论在其道德关怀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关怀是一种实践性鲜明的行为
诺丁斯教授特别强调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实践。正如前文所述,她从长期的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认为道德教育组成的四个部分:榜样、对话、实践和证实。榜样是关心的关键因素,学校教师无需告诫学生关心,只需与学生建立一种关心的关系,这是关怀发生的前提,进而学校教师才有机会演示如何关心。对话允许学校中的师生表达各自心声,拉进心与心的距离,从而通过相互了解,使建立充满关心的人际关系成为可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关怀实践,促使人与人有机会练习关心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发展必需的个性态度。而证实过程有助于人们获得一个理解人本质的视野和机会。诺丁斯教授提出的德育是由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部分组成的。诺丁斯教授认为关怀道德不仅是认识上的更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
二、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对师德建设的启示
(一)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良好师德建设的氛围保障
诺丁斯教授认为关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具体而言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结束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学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师生间平等尊重的关怀关系。为此,学校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不足与缺点,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在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师再也不能以学业成绩判定学生,应该认识到当代“90后”、“00后”学生存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学校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学习与求知的权利。学校教师关怀的首要环节是认清并接受学生角色,通过自身言语与行为教育学生,而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学校教师与学生呈现主体间的平等关系,尤其是我国实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在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代学生呈现出鲜明个性。他们在学校思维活跃,主动参与课程讨论与活动,这是积极方面。但同时“90后”、“00后”部分学生师道尊严观念淡薄,缺乏对教师足够的尊重,敢于挑战教师权威,师生关系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为了改变师生关系不和谐因素,诺丁斯的关怀道德理论给我们带来启示。
在关怀型师生关系的氛围下,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关怀学生。为人师表的教师设身处地理解学生处境,保护学生的情感,宽容学生的缺点。在21世纪的今天,民主平等、尊重学生成了师德的基本内涵,关怀型师生关系促使教师对师生关系有了全新理解,教师需要将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思想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努力经营好师生关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付出与用心,尊敬教师的情感才能油然而生。可以说,营造关怀型师生关系成为良好师德建设的氛围保障,对学生与教师的成长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教师广博知识体系——良好师德建设的智力支持
诺丁斯关怀圈层理论内涵丰富,包含内容广泛,作为个体需要关怀的内容是一个宏博的知识体系群,既有人类的身体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又有人际交往知识、职业知识、社会生活知识等。有学者曾将教师传授学生的知识比喻为“水”,恰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言。曾经学校教师教授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身要有“一碗水”。当代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工具的广泛普及使得学生具体信息检索、获取知识的能力。
反观当代教育领域,教师要教授给学生“一滴水”的知识,教师自己必须储备“一条河”的知识,博古通今,触类旁通方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与赞许。这对当代教师提出巨大挑战。在诺丁斯道德关怀圈层理论指导下,学校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学校未来的发展,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这就要求学校教师不仅精通所教授学科的内容,还要知晓社会生活、适应环境等基本知识,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才。学校教师良好师德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广博知识体系的支撑,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活到老学到老成为对当代学校教师的基本要求,唯有不断提升不断扩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才能让自身变成充实各类知识“河”,将源源不断的新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发挥教师榜样作用——良好师德建设的助推器
在诺丁斯道德关怀理论体系中关怀是实践性鲜明的行为。为此,现代学校教师不仅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同时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及心理素养等方面有所提升。由于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更注重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直接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教师的德育言语行为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效。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真正的榜样是以教师本人的关怀行为去感染、熏陶学生并鼓励学生把受教育者放在广阔的生活世界去实践、体验。当教师始终以树立榜样为自身行为及道德实践准则时,将助推良好师德的建设。
三、结语
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内涵非常丰富,其现实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较大。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不仅仅用于指导学校德育教育过程,对于良好师德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启示我们,教师良好师德建设需要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构建自身广博的知识体系,参与道德实践成为榜样。广大教师可以从诺丁斯关怀道德理论中汲取养分,努力提升自身修养,立志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1]赖丽.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8(20):4.
[2]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适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3):36-37.
[3]董赟.诺丁斯关心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6):41.
[4]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1):82.
[5]陈方.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德教育[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
[6]唐卓.诺丁斯关心理论对我国大学德育工作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7]张军,唐卓.关心理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实践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2):110-112.
[8]倪伟,方红.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137.
[9]龚超,陈莉.“关心贯穿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诺丁斯关心道德教育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