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强化合作育人,助力制造业转型发展
——基于“达尔文死海”的探讨
2016-03-16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67
孙 逊(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67)
高校强化合作育人,助力制造业转型发展
——基于“达尔文死海”的探讨
孙逊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67)
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达尔文死海”的存在,说明技术成果转化困难重重,而人才短板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学校与企业合作、学校之间相互合作、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成为微观层面破解制造业转型难题的“抓手”。
校企合作合作育人制造业转型达尔文死海
一、“达尔文死海”考验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徐旭东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达尔文死海”。在他看来,涉及能源、环境、健康、先进制造等方面更多的技术成果,从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中试放大、批量生产,达到各类检验标准、满足用户体验,需要长时间反复的研发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学术内涵在早期已被揭示和公布,之后难以得到研发资金投入,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尚未形成可盈利的产品,企业得不到盈利却要承担创新风险,除极少数超大型企业外,一般企业也无力涉足。这个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就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1]。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不可或缺的支撑,技术转化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系。之所以出现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两不管”的“达尔文死海”现象,其关键在于,对前者而言,已经失去了发表相关成果的研究价值,对后者而言,市场化之前需要大量投入,而且存在风险。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技术改变生活”变得并不容易。
从科研规律出发,一项技术成果,从理论萌芽到试验成功,从技术发明到应用开发,从市场调研到批量转化,其周期之长、成本之高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急于推出去,就可能牺牲用户的体验和技术产品的质量;如果成熟后推出去,则也要承担其中的创新风险和市场压力。
这个空白地带,考验着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定力;考验着企业面向技术和市场的选择眼力;考验着一个国家对科技成果的保护力和支持力;当然,从技术发明到产品转化,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高素质人才,因此,“达尔文死海”更考验的是高校究竟能够为社会提供怎样水平和程度的社会服务。
要想避免“达尔文死海”的存在,从长远来看,探索从机制上形成高校院所与科技企业的“联姻”格局,甚至以国家的名义对相关先进技术予以更有力的保护,政府搭台,创造条件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同机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设立专门的基金,也有利于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市场化进程。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等这些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达尔文死海”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困局的缩影。技术转化需要政策支持,当然也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人才的结构性失衡,已经让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诸多行业感受到危机和压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1月4日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员达2亿多。但是,一线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高,人力资源市场上高技能人才紧缺。没有一流的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些严峻的现实问题,都是“制造业转型”必须跨越的门槛。
二、“制造业转型”要求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复杂问题[2]。首先,尽管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方面稳步提升,但创新能力不强,水平有限,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其次,长期的“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导致机械产品附加值低,忽视品牌价值;另外,能耗高、利用率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不足,在未来的竞争中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制约也将进一步凸显。
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我国的制造业目前面临短板:制造业是创造人类财富的支柱产业,但同时大量消耗掉人类社会的有限资源,并且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根源,为此制造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势在必行。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型,以德国工业4.0计划最为典型和抢眼。从国内外发展的需要和经验出发,“中国制造2025”,即是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人才、资源结构好发展理念的转型,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3]。
制造业转型,“绿色制造”的理念与行动是重要抓手。有学者指出,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4]。
制造业转型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才是否满足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根本在人,质量保障根基在人,绿色发展内涵在人,结构优化的基础也在人[5]。
由此可见,大学必须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够充分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学都主要是一个高等教育的机构而不是高深知识的机构”[6]。在创新大潮席卷而来的过程中,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不能作壁上观,而应率先行动。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重心战略性转变和提升培养质量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明确提出要“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目前,正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次转型期,产业升级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的人才培养状况与社会发展要求却存在很大差异。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2000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表明:中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数量位于世界第一,但“国内市场上是否有合格的工程师?”的调查显示,在参与排名的49个主要国家中,中国排在末尾;万人的专利产出排名倒数第一。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在学校与各方力量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工夫。
首先,继续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采用的形式,也更具操作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输出地以地方和国内企业为主,企业便成为高校社会合作的重要搭档。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全面开花”,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产学研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第一,人才交流。企业派工程师参与教学、担任教学改革顾问等,企业提供平台为高校教师进修、应用型科技开发等创造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第二,共同育人。根据行业需求共同培养战略人才和紧缺人才。如加拿大的布罗克大学在联邦和省政府的支持下与当地的酿酒企业结成联合体,创建了寒带酿酒与葡萄栽培技术学院,培养葡萄种植和酿酒的人才。建立实习基地、企业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亦是常见的合作育人方式。第三,联合研究。通过产学研基金、横向课题等途径促进校企之间联合攻关应用研究领域的重大难题,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校企共赢局面。在校企合作中也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加拿大高校实行的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是一种高校、学生和雇主三方的合作,特别重视学生的“学”,学生在企业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奔赴各地,各自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其次,鼓励学校间相互合作。从理论层面来说可以是境内和境外合作,但教育界主要尝试与境外高校合作较为普遍。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与英国的诺森比亚大学、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爱尔兰都柏林格里菲斯学院、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等开展本科生培养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行业性、社会性和国际性也因此有了明显提升。
最后,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创业。高校教师创业,对大学和高校是双赢。无论高校还是企业,都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这个一致性目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进一步通过完善创业平台,建设“众创空间”,鼓励大学教师参与创业创新,有利于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2016年初,江苏省人社厅、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有关人事管理的意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有利于促进其重返讲台之后的教学能力提升。近距离接触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能够有效拓宽教师的教学信息来源渠道,改善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无论是从全国的整体情况看,还是从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情况看,高校加强与各方合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升级转型需求,都是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先选项。
[1]http://www.js.xinhuanet.com/2016-03/06/c_11182481 68.htm.
[2]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机械工程,2010,2月下半月:381,VOL21(4).
[3]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9).
[4]刘飞,曹华军.应绿色制造的理论体系框架[J].中国机械工程,2000,9:961,VOL11(9).
[5]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
[6]王建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4(2):4.
南京工程学院高教研究项目“工程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Y2013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