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2016-03-16胡婷婷
胡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隐喻的认知语用研究
胡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在人类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认知语用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尤其是格赖斯和塞尔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则弥补了早期理论分析隐喻成因的不足。当今隐喻学者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具体分类和描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语用功能
1.引言
隐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Lakoff和Johnson(1980)认为“我们用于思考和决定行动的常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以隐喻为基础的。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每天所经验的以及所做的一切都与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只是一个语言问题,人类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跟隐喻有关。隐喻作为语言表达之所以可能,准确地说就是因为隐喻存在于人的概念体系之中”。语用学的兴起使人们对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隐喻为交际理论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人们开始思考隐喻话语是怎样起作用的,为什么人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而是通过使用隐喻话语,当隐喻地说话时,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如何达成理解的。Mey(1993:63)曾指出“隐喻始终充满语用炸药,乃荷枪实弹”,可见隐喻研究充满挑战,并非是简单的修辞研究。因此,本文首先讨论早期的语用学隐喻观,然后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英语中的一些实例,对隐喻的语用功能做了具体的分类和描述。
2.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研究
格赖斯是最早从语用学角度阐释隐喻的人,他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隐喻的识别引起了语用学学者们的兴趣。格赖斯认为隐喻与讽刺、夸张一样,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或相关准则,因此听话者应认真分析其后的隐含意义。但格赖斯在阐述合作原则时并没有对隐喻的情况做翔实分析,他“只解决了隐喻理解是如何触发的这一问题,但怎样解释隐喻,人们为什么要使用隐喻,格赖斯并没有予以解决”(匡方涛、文旭,2002:43)。
莱文森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合作原则可以作为隐喻识别参考标准的语用学家。例如: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这句话违反了质量准则中“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话”这条准则,使句子产生隐喻意义。但莱文森同时指出:“这一标准只能是识别隐喻的多重标准的一部分,因为由违反准则所引起的会话含义情况不止隐喻一种,也就是说,将隐喻现象与其他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区分开来,还另外需要一套标准。”(束定芳,1996:36)。
相比之下,塞尔对隐喻问题的讨论最详尽,其隐喻观结合了言语行为理论,是对格赖斯隐喻理论的发展。塞尔在其专著Expression and Meaning中的Metaphor一章中区分了“词或句子意义”和“说话者话语意义”,提出隐喻意义必定属于说话者的话语意义。“解释隐喻实际上就是解释说话者意义如何与句子意义相分离的一种特殊情况,因为隐喻实际上是说话人何以说某件事却隐含着另外一种意义的特殊情况,隐喻中说话者意义与句子意义相异但又以不同方式与之发生联系”(宫英瑞,2008:85)。因此,隐喻和间接言语行为一样,说话者之所以能够表达与字面意义不同的隐含意义,必然存在一些为听话者所了解的原则,据此听话者才有可能理解说话者的真实含义。塞尔的理论作为对隐喻的精细分类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着重点在于隐喻的辨认和理解,对隐喻的产生或运用不予关注,因而其理论是不完整的,甚至有点模糊和牵强。
3.认知语用学框架下的隐喻分析
3.1 关联理论简介
正是由于早期语用学对隐喻的解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隐喻势在必行。Sperber和Wilson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的模糊界限提出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关联性为唯一准则,以演绎推理为途径的会话含义理论,这就是关联理论。“当且仅当某一假设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则它在该语境中关联”(Sperber & Wilson,1995:123)。同时,他们指出,关联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为语境效应或称认知效应,另一个是加工力或称心理努力。“人们为了理解别人的话必须进行信息加工,承受某些负担,但因此而获得语境效应”(匡方涛、文旭,2002:44)。语境效应和加工力与关联性的关系为:第一,相同情况下,信息加工获得的语境效应越大,关联性就越大;第二,相同情况下,信息加工所承受的加工力越大,关联性就越小。“交际是否成功就看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是否能显映和互相显映;共处的认知环境越大,相互显映的可能性就越大”(赵蓉,2002:80)。因此,在关联理论看来,交际活动描述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对话语的认知过程和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任何话语都是相联系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
3.2 隐喻的关联性解释
根据最佳关联的原则,认知语境要求在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因此关联域A和关联域B的相互作用就有规可循。“不管是隐喻还是转喻,其两个认知域之间容易被激活的概念映现为语用推理提供了必要的桥梁。关联理论提出的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又规约着隐喻和转喻中两个认知域之间所激活的概念映现”(张辉,蔡辉,2005:15)。因此,隐喻是优化关联最终达到最佳关联的一种方式,并且作为人们说话和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还具有启动效应。“隐喻通过启动效应引发联想,这种积极的联想过程构成语用推理的过程或者说类似于推理过程的一部分”(陈娟娟,白丽梅,2009:8)。在此层面上,我们认为隐喻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联想过程,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
总的来说,隐喻的理解和习得,就是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对话语进行关联、激发、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情景,弟弟的房间很脏乱,于是姐姐对弟弟说:This room is a pigsty.这句话违反了常规关系:屋子不可能是猪舍。根据关联理论,听话者可以认为该隐喻与现场语境有必然的联系,即能够产生某种语境效果。对语境效果的推导迫使听话人在关联域A(room)和关联域B (pigsty)中激活各自相应的特征集,如pigsty is dirty and messy.根据关联性假设,可以获得房间不整洁这一含义,进一步推理得知姐姐的意思是弟弟应打扫房间了。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比早期的语用学理论更有优势,它将隐喻纳入认知语用学的框架,认为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语用活动,为隐喻及非隐喻性话语提供了更科学的解释。
4.隐喻的语用功能
隐喻在语言运用中相当广泛,对隐喻语用功能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语言形式,并正确地运用其进行交流,达到期待的交际效果。
4.1 表达间接言语
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语义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上,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起类比联系,让听话人产生联想,以虚代实。“讲话人可以用虚拟概念来避免在真实空间想说而又不便说出的事情,让听话人借助虚拟空间去揣测讲话人的言外之意,于是隐喻就发挥了表达间接言语的语用功能”(陈向荣,2006:89)。例如,一位谨慎的父亲不赞同他的儿子去炒股票,于是他对儿子说:You are digging your own grave.父亲的字面意思是说儿子在自掘坟墓。但是根据最佳相关原则,在该认知语境下我们进一步得知,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批评与警告,间接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炒股票的反对态度。
4.2 增强语言的模糊性
隐喻意义的理解是始发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通过喻体间接地实现本体的意义,即喻体语义特征的转移。但当隐喻喻体本身具有多种意义时,隐喻的意义就变得很难确认。“在交际过程中,一些特殊场合下,为了达到某个特定意图,我们不得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隐喻则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语言的模糊性和交际目的”(傅文萍,2007:30)。例如,会议上旁边的女同事一直在说话,这时你可以说:“She is really a bird.”这句话既可以表示对一位女士声音清脆悦耳的赞美,也可以表示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让人厌烦。隐喻的模糊性在该语境下,既能达到提醒的效果,又不会使得对方太过难堪。
4.3 增强语言色彩
日常对话有时难免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话者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则可以让枯燥的对话变得丰富饱满起来。隐喻表达既可以抒发强烈的情感,如He was filled with anger;又可以表示挖苦和嘲弄,如钱钟书《围城》中鲍小姐被叫做“熟食铺子”;还可以进行劝说或训斥,如一群朋友闲聊时,其中两位朋友因意见不合发生了争吵,此时可以用“Oh, my dear, you know, argument is war”以缓和紧张的气氛。
5.结语
平淡的言语往往在表达上是不够准确的,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表达内在含义,人们有时候会采用新颖别致的隐喻。事实上,隐喻性言语不仅能传递字面意义,还能创造性地表达内在意蕴,使语言的描述更加丰富饱满。隐喻所涉及的推理是一个动态的、高速的过程,它帮助听话者在认知语境下利用关联理论推理出话语的隐含意义,从而顺利完成交际。隐喻的语用功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其的研究视野还应更开阔些,不应仅仅局限于本文所讨论的语用学范畴,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隐喻交际提供语用操作空间。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Mey,J.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1993:63.
[3]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123.
[4]陈向荣.隐喻语用功能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06,26 (4):88-90.
[5]陈娟娟,白丽梅.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J].现代语文,2009(11):7-9.
[6]傅文萍.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口语中隐喻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0):30-31.
[7]宫英瑞.隐喻的语用学阐释——评塞尔的隐喻理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85-87.
[8]匡文涛,文旭.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2(4):42-45.
[9]束定芳.隐喻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学刊,1996(2):35-39.
[10]赵蓉.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及其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3):80-82.
[11]张辉,蔡辉.认知语言学与关联理论的互补性[J].外国语,2005(3):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