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2016-03-16殷祥廷

文教资料 2016年3期
关键词:陶诗田园诗陶渊明

殷祥廷

(甘肃省张掖中学,甘肃张掖 734000)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殷祥廷

(甘肃省张掖中学,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田园诗是其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一类诗歌。清真自然,淳朴平实是这类诗的最大特点。其诗无假话,无虚语,没有雕饰,率意而发。凡是见闻感受之内,天地万物之中,都可以进入他的诗中,并且都有独特的感情和深邃的含义。言浅意深、朴素自然,一切都是在“不隔”的境界中自然涌出的。从中可见其人生理想和现实生活。其由理想而生活而诗文,其真、其实、其新,对自唐而始的后世影响颇大。

关键词:清真自然语近旨远情景交融朴素清新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其成就可与屈原、李白、白居易相提并论。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韵味醇厚,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在他现存的一百二十多首诗中,田园诗所占比例最大,艺术成就也最高。这些诗的内容多以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代表作品有《时运》、《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这些诗歌的品位之高、影响之远是值得仔细研究和细心体会的,它对田园诗的开创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现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与内在的神韵之美试作讨论。

一、清真自然,豪华落尽,诗如其人

陶渊明之后的人对他和他的诗评价最高也是最多的地方在于其人其诗的“真淳”。这种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推崇陶渊明并极爱引用陶诗的大词人辛弃疾在一首《鹧鸪天》中写道:“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元好问在《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中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去雕饰,真赝殊相悬。”且高度评价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今人叶嘉莹的评价说:“在中国所有的作家之中,如果以真淳而论,自当推陶渊明为第一。别的作家,你常会发现他的一两句或一两篇是虚浮的、或不够真诚的,可是陶渊明却没有。”陶诗的这种得到很高评价的风格在其田园诗中尤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语近旨远,言浅意深

陶诗中深厚的旨趣,常常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感受之中,语言虽平淡但必须细心发掘,才能领略他的深意。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中引用苏轼的话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趣。”这奇趣就指诗意的深厚、含蓄。

首先,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蚕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例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和郭主簿》)写夏日闲居的恬适心情。诗中“贮”字用得多么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南风也体贴人意,为人撩起衣襟,送来凉意。

其次,他的诗歌语言虽然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生活,都有深厚的社会现实生活基础。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景象,生机盎然。这是只有经过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

再次,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省。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这是很中肯的评论。

陶诗都是抒情之作,诗人的感情像一股清泉,渗透在诗中,景物也总是饱含感情。那些在南风吹拂下张开了翅膀的麦苗,陪伴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及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无不富于情趣。他的诗不但富于情趣,而且富于理趣。他常在抒情写景之中,用朴素的语言阐说人生的哲理,给读者以启示。他的诗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反映他的世界观,而是更高的层次上,表现他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是探究人生的奥秘和意义,认真思索和实践的结晶。这一切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加以表现的。

三、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是苏轼评价王维诗歌特点的,这个评价是很准确的。同样,用它评价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不为过。作为后继者的王维能在诗中展示这个特点,作为开创者的陶渊明在诗中表现出诗画一体的特征也是很正常的。清代有个评论家曾用五个字评价陶诗的《归园田居》之“少无适俗韵”:一幅村居图。高度概括出了它所具有的图画美。从《饮酒》之“结庐在人境”一句,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幅“东篱采菊图”:悠然的作者、平和的心态、喜悦的沉吟、幽静的环境、和谐的气氛、美丽的野色、落日的黄昏、相约还家的鸟儿、安闲入定的、醉心享受的诗人。这奇妙奇绝的画面正是陶渊明田园诗内在神美的外现。

2.情景交融,互依互生。

陶渊明诗歌中的感情不是单独存在的,多是附于景的,情与景互依互生,相辅相成。一种是见到景物之后,联想到现实情况和自己的境遇,于是就产生了许多思想和感情。他见到一只“栖栖失群鸟”就想起自己的经历,于是有了许多感叹之气,同情顾影之悲,虽在“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表白之后已渐趋缓和,但是凄凉痛苦的感情依然存在,而且是难以磨灭的。这就是情因景生。另一种是景因情美。许多普通的事物、景物在他诗中展现得很真切,原因就在于他的心中有情,再把这看似平淡、实则醇厚的感情赋予无生命的景物之上,于是景物有了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同样的山、鸟、氛围,如在跋涉者眼中定是无美可言,只有辛苦与险峻,但经陶渊明一写,则妙不可言:有飞鸟,有悠然,有落霞,有夕阳,静谧安闲,生机无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就是因为他看景之前已是真情满胸。他此时已经解决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对归隐田园,躬耕陇亩已经真心热爱了,这种情意被注入了景物,于是景物因此而美丽。

3.选景融情,因情定景。

陶渊明隐居躬耕期间,山林野地、乡村风光、躬耕苦乐、家境贫荒,这许多内容都可以进入诗中,成为有用的材料,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事、每一物、每一景都被写出了独特之处,其主要原因在于:选取何景才能最恰当、准确地表达当时的情感。情不同则景必异,因情而别,依情定景。为抒写田园之乐,他有“榆柳荫后檐……鸡鸣桑树颠”的选择;为表达交往之乐,他选择了“白日掩荆扉……披草共往来……但道桑麻长……”的交往画面;在选择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景致之后,他的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对隐居躬耕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唯恐不能终愿的思想和感情,都跃然纸上。陶诗的这种诗画一体,情景交融的特点正是使其诗魅力常在的原因之一。

四、朴素清新、自然简洁的语言

陶诗朴素清新、自然简洁的语言,给人以意味深长、玩赏不尽的美感享受。这不仅在东晋是独树一帜的,而且在我国全部古典诗作中,也焕发着独有的光彩。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曾谈到陶诗对唐代诗人风格的影响,他说:“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之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司左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陶焉而其性之所近。”

其一,陶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毫无斧凿之痕。如:“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不乐复何如?”完全是白描的手法,语言十分平淡,使人读来毫不吃力,只觉得接触到一片生活情景,而这些情景、生活及诗人的志趣和心情,无一不是诗人真实的感受,所以写来十分亲切。

其二,陶诗不用比兴,不用典故,不掉书袋,诚实坦率地“流泉”,信笔而为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没有着重描绘画面,而是采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个典型的环境,在凄清宁静的山村夜景之中,融进自己新鲜、愉快的劳动感受和复杂微妙的思想活动。画面清晰、简单而意趣盎然。写得坦率、诚实,不避丑拙,有什么写什么,与读者开诚相见,感情亲切、淳真,语言朴实平易、简洁明快,不用比兴,不用典故,于平淡散漫之中蕴含着奇趣,可谓“用常得奇”,余味无穷。

五、诗是生活,生活是诗

诗是抒情言志的作品。一般地讲,虽然可以从诗中找到一些作者本人生活的影子,但不一定能比较完整地以之为依据勾勒出作者的生活图景。相对说来,陶渊明的诗则有所不同。他的诗就是他的生活的缩影,他的生活也是浓缩了的一首首诗:其间有经历、有思想、有感悟、有认识、有悲伤、有欢娱、有表白、有憎恶。后人对陶渊明的研究大多是以其诗为本的。他的主要生活经历是在山水之间、田园之内度过的,所以这些方面的生活特点就成了他这个方面的诗的特点。在这段时间内,他已经从决定隐居转向了乐于隐居,刚开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思想斗争已经化为圆融:既然不能兼治天下那就独善其身。田园生活中的那些真正乐趣使他也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思想问题的解决,现实生活的结果使他的生活越来越质朴,其诗也如生活一般地质朴。这个质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质朴,不是简单的、单调的,而是一种大彻大悟式的,与自然天地和谐统一的,物我一体的质朴:无事不可言、无情不可抒,凡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想,皆可入诗,而无须雕饰。所以,在田园诗中,他可以向别人展示他回首经历,憎恶污浊社会的情操;也敢于表现生活窘迫,饥寒交加的惨淡;如《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有抒发对纯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的;有表现与雅士、田父相交往的愉快心绪的;有回忆少壮时志向远大、气概非凡,转念现在已年老力衰,多忧寡欢、志气减损,提醒自勉的《杂诗·之五》;也有感叹自己努力躬耕,所求不多而不得温饱,于无可奈何之中流露出对社会的不平的《杂诗·之八》……这些诗的内容和抒写都是自然而然地展示的,是真实而质朴的。这些不同层面、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作品和生活,就构成了陶渊明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生活经历,在这里,诗就是浓缩的生活,生活就是展开了画卷的诗。

陶渊明作为能与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风格是很突出的,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诗以真淳独立,以操守为基,以真正的自然为材,以真挚的感情为线,展示了高尚的情怀和文采。他确实无愧于“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誉。

参考文献:

[1]袁行濡.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华选.陶渊明诗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徐应佩.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4]叶嘉莹.中华文化集粹丛书·诗馨篇[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5]王瑶.陶渊明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6]林俊荣.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选[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陶诗田园诗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试论儒家“乐”文化对陶诗的影响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