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模式下卓越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探析

2016-03-16夏冠辉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6期
关键词:权威性民主监督卓越

夏冠辉



规范化模式下卓越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发展探析

夏冠辉

2006年前后,教育研究者将卓越学校理念引进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体系。这一理念的引进,为高校制度改革瓶颈的解决提供了发展思路。本文在规范化模式框架内,将卓越高校建设与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进行了制度发展的研究工作。

规范化;卓越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发展

我国高校科学素质教育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积极吸取国际先进教学经验,以发展与传统并存的教学理念提高我国高校各项教学工作质量。其中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学校建设理念,为我国高校发展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我国的多所高校结合自身特点,以建设卓越高校为目标开展了教育改革工作。信息公开制度是否完善,成为了建设卓越高校的重要标准。规范化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必将为卓越高校建设提供支持。

一、卓越高校理念建设简介

卓越学校理念最早由新加坡教育部于1999年提出,并于2004年开展了全国性的卓越学校评选工作。经过多年的教育经验积累,卓越学校建设理念被台湾、香港等亚洲地区教育研究者接受,并开展了研究实践工作。2010年,我国高校教育理论研究者引进了卓越高校理念,并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内容提出了卓越高校建设理念。卓越高校理念与传统的高校教育相比较,其核心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卓越高校建设的三大支柱包括:学校文化建设、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优秀的高校领导者三项内容。卓越高校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更加重视教育评估与绩效评估过程。而卓越高校各项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其各项数据信息的公开性。

二、当前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制度内容未与课改过程进行有效结合

课程改革作为卓越高校建设的重要支柱,其改革过程促进了高校教育信息的整体发展。如课程信息的丰富化、学生成绩信息综合化等现象,都是由于课改过程产生的。但是由于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延后性,造成了其制度内容无法与课改过程有效结合,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1)课改效果降低。课改工作需要大量数据与信息支撑,以便为课改完善过程提供帮助。但是由于公开制度的不完善,部分教育者与学生可以对部分数据信息进行“隐藏”处理,降低了课改数据质量,进而降低了课改效果。(2)总结难度提升。对高校课改进行总结,有利于课改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课改经验的推广普及。但是由于信息公开制度的延后,造成部分课改成果难以通过数据信息方式表达,提高了课改总结难度。

2.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但是当前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等因素影响,信息公开制度执行缺乏民主监督支持。(1)缺乏固定的民主监督会议体制。当前高校的民主监督模式,处于一种临时性监督措施状态,缺乏固定的监督会议体制。部分高校只有在财务审核、制度制定以及重大决定决策过程中召开临时性的监督会议,并不是定期的。这种临时性的监督模式,难以对公开制度的整体执行提供全面有效的监督。(2)民主监督构成比例失误。部分高校民主监督小组中,学生比例较少,甚至没有学生参与。这种比例失调问题,造成了学生无法参与对信息公开制度监督的过程,或是监督效果较差,影响了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执行。

3.公开内容质量与权威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高校教育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为高校教育质量评估(如卓越高校建设评估)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所以信息公开的质量与权威性保障,是公开制度制定的主要目标。但是在高校信息公开过程中,其信息公开内容质量与权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首先,存在信息失真现象。部分高校信息管理者,在信息发布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审核过程、信息误差较大,甚至出现人为修改信息的情况,导致了信息失真问题。其次,信息发布延后。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各类网络平台为信息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之相比较,由于高校信息发布需要一定的审核过程,造成了部分信息公开出现了一定的延后性特点。特别是部分高校新闻性信息的延后,极大地降低了高校信息公开的权威性。第三,学生对高校信息缺乏信任感。高校信息公开内容的权威性,建立在学生对信息信任的基础上。但是高校调研过程显示,部分学生受到社会自由舆论影响,缺乏对高校官方信息的信任感,进而影响了高校公布信息的权威性。

三、卓越高校模式下的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策略

1.利用“共进共赢”模式,紧密结合信息公开与课改建设

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课改过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卓越高校建设过程中,利用“共进共赢”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两者的紧密结合。“共进”主要指课改与公开制度的共同进步。一方面管理者可以将信息公开制度发展并入课改过程,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如课改方案中明确规定,定期对课改数据进行公开;对于部分信息强制化采用数据信息模式进行统计等内容,促进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理者利用将课改过程公开化,促进信息公开制度的结合。如多召开课改公开课、研讨会,拓宽课改信息公开渠道,就是很好的改革模式。“共赢”主要是指同向进步过程。如课改方案的制订,需要大量的教学数据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方案制定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数据挖掘,通过网络中公布的课改数据经验完善课改方案。同时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也可以吸取课改中制度性内容,促进制度改革的合理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改具有不完善性的特点,所以其与公开制度的结合过程也需要不断磨合完善,以保障进步质量。

2.合理采纳各方意见,建立信息公开监督小组

专业化信息公开监督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提高信息公开的民主监督质量。首先,确立小组构成比例。信息公开小组人员构成应采用1:4:5模式,即有10%的教育管理者、40%的教师以及50%的学生。学生在监督小组中人数构成比例的提升,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信息公开的关注程度与信任感,保证其参与到信息公开监督体系内。其次,确立定期监督会议模式。定期的监督会议模式,有利于监督工作常规化的实现。在规范化教育模式下,常规化的民主监督会议对信息公开的内容、质量以及效果进行整体与全方位的监督。民主监督会议的周期应定于10~15天,同时对于重大信息公布过程组织临时监督会议。但管理者需要注意,这种临时性监督会议的召开只能应对特殊重大问题,不能成为常态性工作模式。第三,提高监督小组权限。监督小组作为一级监督机构,不仅需要发挥监督职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如对信息公开中出现的问题行使责任倒查的权限;对于错误信息具有收回、重发审核等权限,这些都是监督小组模式促进提高信息公开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

3.结合数据化高校建设,提高信息公开质量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信息公开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其工作质量。首先,建立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络技术支持下,计算机、手机等新型信息平台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公开发布效率的提升。为此大量的高校管理者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了信息化的信息公开平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微信公众号、APP等无线网络支持下的手机信息公开平台。这类平台在使用中,具有信息及时发送、学生关注度高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公开发布质量。其次,信息审核技术的应用。信息数据检索技术可以对信息中存在的病句、违法内容、抄袭问题进行自动检索,完成初步的审核工作。这种信息审核模式与人工审核比较,其审核质量、效率都有很大提升。第三,信息反馈效率的提升。新的高校信息公开模式,不仅注重信息发布质量,同时还注重受众群体的信息反馈质量。信息平台具有开放性、舆论自由性等特点,受众在这一平台中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自由、广泛的讨论,实现高效高质量的信息反馈过程。

4.在法律与高校法人制度支持下,提升信息公开制度权威性

高校信息公开内容的权威性,主要取决于信息发布责任与发布者的权威两个主要因素。在发布责任因素中,法律制度的约束性实现了信息发布责任制度的落实。特别是随着我国信息法规的不断完善,法律在保护公民知情权、信息发布自由权的同时,还加大了对发布虚假信息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新信息法规支持下,高校信息发布责任制度得以落实,提高了受众对信息内容的信任感,信息内容的权威性。同时卓越高校建设三大支柱中优秀的高校管理者因素,使学校法人的权威性得到了院校师生的广泛认可。为此,信息管理者可以将这种权威性运用到信息公开过程中,如重要公开信息有法人签章、承担责任等措施的应用,都可以提高发布信息的权威性。

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与卓越高校建设的开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全国卓越高校建设热潮中,高校管理者在三大支柱的支持下利用规范化模式,配合高校评估过程开展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卓越高校建设与信息公开质量、效率的提升。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6.047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校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编号:2016DJ35)】

[1]张新平.系统领导理论:致力于卓越学校建设[J].中小学管理,2012(02):32-34.

[2]赵东海.论我国高校信息公开制度[D].上海:华东法政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权威性民主监督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七个重要关系辨析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权威的证成困境及其解决——对《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的评析
卓越之梦
“全媒体”语境下党报更应坚守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