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计教育与农业改造及启示—以徐公桥乡村建设为例
2016-03-16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00
王 燕(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计教育与农业改造及启示—以徐公桥乡村建设为例
王燕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村衰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徐公桥建立乡村试验区,贯彻“生计教育”理念,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开源节流资金、优化生产方式,开展农业改造活动,开辟了一条有别于其他乡村建设之路。“生计教育”理念在促进职业教育的进步和推动乡村农业建设的革新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有重要启示。
中华职业教育社;生计教育;农业改造;乡村建设
民国时期,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农民负担沉苛,挣扎在温饱线之下,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很低下[1]。为改变中国农村的这一窘状,乡村改进人士认为:“苟农业能改进,则农民生计裕如,各项文化事业,一定推行便利。”[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股改造旧农村、树立新风尚的乡村建设运动热潮,产生众多的乡村建设模式,最典型的便是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业改造。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军人物黄炎培认为,“今之策国是者,莫不重教育;策教育,莫不谋普及”,普及教育“当为适于乡村生活之教育”[3]。中华职业教育社通过一系列乡村农业调查,制定了试验选区要具备交通便利、局势稳定、领军人物帮同办理、财力自治四项条件。于是最终选定徐公桥,认为其最符合这四项条件,尤其是有许多热心公益的领军人物愿意合力进行[4]11。
徐公桥作为乡村建设试验点,“改进区域东西为五、七里,南北为七、三里,凡三一方里”[5]1,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徐公桥进行的农业改造活动为出发点,探讨其生计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计教育与农业改造
1.发挥人才优势
注重对徐公桥当地人才的选取和培养,并认为,何谓培养人才?乡村改进成功,即地方自治成功,地方事,端赖地方人自觉自动自主[6]70。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军人物凭借自身丰富的农事知识,调动民众的改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耕作热情。
(1)计划报告,提供生产范例。徐公桥的主要农作物出产量固然多,但由于耕作与收获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成效甚微。中华职业教育社农业部主任杨懋青认为,农作产量低的原因有农作不良、肥料不足、人工缺乏和病虫害损失,进而在试验场、农作品种、农具和实验方法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制定的农家历分12个月,规定耕种、禽畜、蚕桑和其他各项杂事。杨懋青在改进会的报告中指出,从去年十月间,租地数亩,自行试验,全场2/3为麦作试验,内分品种试验与病害试验两种,余下1/3为蔬菜试验[4]34。详细的农作报告让农民学会了科学规划农作。
(2)特约专家,教授农事技法。农民知识闭塞,墨守成法,对于农业改良,不仅不能自动改革,且不能接受他人之指导,农业机关每苦于输入改良新法之困难[7]39。特约专家的指导能及时发现改造中存在的问题,让农民掌握农事新技能。专家们“有时召集开会研究并介绍优良种子”[5]44,主要负责徐公桥及周边地区的农田建设,每人负责的田亩数约一亩,多则一亩六分,少则六分。特约专家帮助农民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如除害虫、换种子、指示耕作方法等[4]61。
(3)农耕赛会,激发劳动热情。每届收获之际,改进会都会举办农作展览会,陈列作物,供众展览,以资比较。民国二十年(1931年)六月,试验区举办了长达1周的麦作展览会,前后与会参观的农民达300余人,“对于选种宣传,影响不小,其成效特优者,由会给予奖励。”[5]44
2.开源节流资金
充足的资本对农业生产发展至关重要。合作社的建立提供了自给自足的农事资金渠道,立体农业的兴起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道路,时节风气的改善截留了农事生产的资本。
(1)办合作社,确保生产资金。农村经济凋敝,资金匮乏。许多农民往往会在麦作收获后出售多半换取资金。合作社“业务以生产为先,储蓄为辅,借款乃一种补助事业”[7]17,于是,改进会“指导组织各种合作社,以调节经济,提倡储蓄,防止垄断,减轻负担”[5]4。合作社的贷款额以每户农家所种田亩数为标准,“惟每人至多不得超过十元”,利息每月7厘,贷款期限5个月[5]46-47。1928年徐公桥相继成立信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花边合作社、有光合作社和珠翠合作社,“该村之农村经济,总算是自给有余”[8]。凌莘子等认为:“用科学方法来增加生产,抱牺牲精神去建设农村,这是他们改善乡村的标语。对于救济农村经济的衰落,他们认为组织合作社是最好的方法,所以竭力指导和提倡。几年来已见大效,农民经济平均充实,大豆自给有余,所以全区竟无一乞丐。当一二八时,接济我军食米达五千余石,亦可证实他生产量的增加到如何程度了。”[9]
(2)立体农业,拓宽富农渠道。徐公桥桑蚕、水果种植者较少,且果品种类单一。在黄炎培看来,森林、渔业、畜牧等易被人们忽视的农业,其实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好好办起来可以把教育和事业联为一体,便于开发地方产业,安插人才,解决生计[10]188。改进会在维持原有副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行新式可靠的副业,先后饲养格亨种鸡,派员前往昆山养殖场指导养鱼方法,开辟苗圃,提倡植树造林。民众积极响应号召,亦投身到副业的生产中。有参观者记载道:“在王家库村的西首,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桃园,叫明之桃园,园主陈明之先生原是一个小学教员。据他说:他办了十多年的教育,觉得始终是分利,绝没有生产,所以就想办一个桃园来试验他的生产计划。并且,种桃是很好的副业,一般农民因为不知培植的方法,所以没有好的结果,他就以身作则,利用科学方法,种植桃树。起初时农民都笑他发痴,但是没有五年工夫,明之桃在京沪线的安亭南翔一带已经和风华桃有着同样的声名,他的试验是完全成功了。”[11]
(3)改良习俗,截留农业资本。改进会认为:“开源之方虽多,而往往收效迟缓,节流苟能得法,亦足救农村之穷。”[6]23于是,在婚嫁、时节和烟赌方面进行了改良:简化婚嫁程序,改进会主席蔡望之先生以身作则,嫁女仅宴客一日。废除多余节日,仅保留清明节。拒绝烟赌,首先采用完全感化的方式,“凡足为民众领袖而嗜烟赌者,恳劝其戒绝,使一般人取法”[6]24。若仍有触犯,则辅之以行政力量,待戒绝后,随时勉励注意,确保肃清。
3.优化生产方式
黄炎培认为,找到“深入民间”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与农民合作”“农民自动改进”,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当地社会需求的目标“总以不脱离当地的特殊环境为惟一条件”。
(1)划区试验,成为合作农家。农艺部与当地农家合作,把农民自有田划出数亩作为指导区。试验场共分稻作二区和棉作三区。稻作选取本地良种,棉种有百万华棉、鸡脚棉和江阴白籽棉。棉花种植采用条播的方法,选定的试验区域都在路旁,方便往来农民参观。农艺部颁布的悬赏劝农章程,“使本区村民,注重种植,并提高其研究兴味”[4]67。该章程规定,满足亩产高、品种优良、耕种勤劳三项条件的,由农艺部颁发奖品。划区指导改良旧式耕作方式的同时也培养了农民的合作意识。
(2)良种农具,提高耕作工效。徐公桥“主要农作物为稻、麦。其出产固甚丰厚,然而所用种籽并未运用科学方法加以选择,苟有试验有效之改良种籽散布农民,广为栽培,则一切产量必能大增,此实轻而易举之推广事业。”[12]于是,改良麦种大力推广金大二十六号,稻种就地择优推广,棉种介绍白籽棉和济南棉。试验区优先引进使用新农具,成效明显的有打稻机、砻谷机、打水机、碾米机和弹花机等。农民对新农具的使用能力,居生产发展之要,“今后谋进一步之推行,一方面训练其有使用机械之技能,一方面指导组织自备机器合作机关,则于农作之改进,经济之发展,当有更大之影响也。”[5]44
(3)公共仓库,保障生产资源。冬季米价较平时为贱,农民急需用款,不得不以贱价出售,待到来春,又以贵价粜入,此种损失,为数甚大[7]18。针对此种问题,改进会在徐公桥设总库,在珠翠庵、杨家角、固巷各设分库。储米方式分为存库储押和保证储押两种,农民向改进会押款利息,会员至多一分二厘,非会员至多一分三厘。用于典押的米粮主要是本区农民田地自产的,每户押款至多不得超过一百元。每袋米给存单一纸,农户取赎概凭存单。公共仓库的设立确保了米粮的有效供应,有效地防止了农户经济上的损失。
二、“生计教育”理念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生计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之一[13],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军人物吸收西方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徐公桥农业改造活动中,深入贯彻“生计教育”理念,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生计教育”理念,对现代职业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职业教育的进步和推进乡村农业建设的革新两方面。
1.促进职业教育的进步
职业院校是培养职业专门人才的摇篮,应尽可能适应当前和未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职业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社会生产的专门型人才。
(1)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学生大多只有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缺乏,如农业职业院校的农学生“往往缺乏实习,不适于田野生涯”[10]105。职业教育要做到“知”“能”结合,同时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生活的习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必须根据专业需要,加大实习实训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将技能培训和实习贯穿始终[14],真正成为理论与技术兼备的专门人才。
(2)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团队。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10]184“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双师型”教师一般具有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能胜任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任务,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应完善和修塑自身专业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成为专门型人才的培育者和塑造者。
(3)职教理念与时俱进。中华职业教育社对徐公桥乡村建设做到了实时引进先进农作理念,科学规划建设方案。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职业教育更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市场的变化,相应调整教学策略,做好社会人才需求预测,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发新兴的专业,在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如开展多样的短期培训,推进与国外名校的联合办学和积极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等。职业教育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2.推动乡村农业建设的革新
农村,作为“三农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要想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必须解决好农民的生计问题,所以对农村实施职业教育尤为重要。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改善现代农作技术和坚持因地制宜是关键。
(1)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军人物在徐公桥农业改造活动中始终坚定自身立场,并认为:“徐公桥是徐公桥人的徐公桥,我们站在客位上帮助他们建设成功,我们是客卿,是剧场的票友。”[10]208中华职业教育社始终站在“客位”进行乡村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区农民主体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也应立足于此理念,农民才是农村建设的主角,是“剧场的演员”。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者要培养农村社区领袖,发挥“骨干成员”的领导作用,让他们利用自身的经验、能力教育普通民众,以便普通民众从身边人的成功经验中掌握农作技能,在自我学习和实践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2)改善现代农作技术。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传统农业具有封闭、半封闭的特征,生产技术都是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直接经验,世代相传,言传身教[15]。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对徐公桥的农业改造中,引进先进的农作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培养农民的农耕机械化意识。徐公桥村民大会陈列着众多新农具,其中“场中灌田机开机,吸水效力极大,打稻机任人踏动用以打稻打麦,轻便迅速,经姚惠泉蓝宝禾在旁指导,并加说明,村民无不信服。”[16]现代农民必须具有现代理念,掌握现代农作技术,如操作农机、经营管理农场等。推进现代农业的技术化操作,政府部门必须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型升级。
(3)坚持因地制宜。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调查农业生计的基础上,针对特定乡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改造政策。划区试验、农村副业和公共仓库等措施无不立足于徐公桥的农村实际。西方的农业生产大都依赖先进技术,进行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益显著。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土质、人口分布差异较大,农村工作者脱离实际,完全照搬西式业已有效的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国的乡村农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开展中国式的农村教育,这也是贯彻中华职业教育社“生计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
中华职业教育社通过在徐公桥开展乡村农业改造活动,实行因地制宜的策略,深入贯彻“生计教育”理念,培养了农民自助、合作意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衰败的场景,开辟出一条有别于其他乡村建设改进之路。“生计教育”理念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如何规划好现代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探索。
[1]朱考金.民国时期江苏乡村建设运动研究[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3.
[2]黄炎培,陈选善.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2.
[3]黄炎培.宣言书[J].职业与教育,1917(1):1.
[4]江恒源.徐公桥[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
[5]陆叔昂.三周年之徐公桥[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1.
[6]姚惠泉,陆叔昂.试验六年期满之徐公桥[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4.
[7]昆山徐公桥乡村改进事业试验报告[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
[8]周浩如.回转隔别二年的徐公桥[J].教育与职业,1933(2):676.
[9]凌莘子,徐因时.参观徐公桥新村记[J].江苏教育通讯,1933(4):29.
[10]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11]一夫.吴淞江畔一新村:徐公桥[J].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1937,1819:117.
[12]乡村社会卷[M]//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李文海,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553.
[13]彭干梓.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核心价值体系[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31-34.
[14]怎样办好职业教育[M].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25.
[15]焦守田.培养现代农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
[16]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劳农学院研究部.徐公桥村民大会[J].教育与民众,1929(3):10.
[责任编辑:马斌]
Livelihood Education and Agricultural Reform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A Case Study of Construction of Xu Gong Qiao Village
WANG Yan
(School of Socie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evel was low and the rural area was declining.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established a rural test area in Xu Gong Qiao village. It implemented the concept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brought into the full play of the personnel, broadened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d expenditure, perfected the production, launched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reform and paved a way different from other rural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 of “livelihood edu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nspiration to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self-progr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pting th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Livelihood education; Agricultural reform; Rural construction
G719.29
A
1671-4326(2016)01-0035-04
10.13669/j.cnki.33-1276/z.2016.009
2015-09-20
王燕(1991—),女,江苏太仓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