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及启示

2016-03-16郑振宇余晓青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福建

郑振宇,余晓青

(1.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7;3.福建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及启示

郑振宇1,余晓青2,3

(1.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7;3.福建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是我们党的地方生态建设理论的重要成果,其产生背景具备历史渊源和理论依据,扎根于实践土壤之中。其思想内容包括在价值判断上,坚信生态建设是福建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战略定位上,要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设主体上,强调生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实施策略上,坚持全面规划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思路;激励保障上,注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启示是重视长远规划,坚持求真务实、为民情怀,遵循科学方法等。

关键词:习近平;福建;生态建设思想

从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同志一共在福建工作了近18年,始终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福建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研究习近平在闽期间生态建设的思想,不仅可以为福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目标提供行动指南,还可以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支持。

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形成背景

(一)它是对党长期坚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遵循与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面临着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脆弱等基本国情。党的几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毛泽东同志是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奠基者。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指出要防止水土流失。建国后,毛泽东提出“消灭荒山、绿化祖国”的绿化观,号召进行江河、水库的水治理等。邓小平同志继续高度重视植树造林,要求“植树造林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他还科学阐述了治理污染和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支持制定《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生态法制建设。江泽民同志在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生态建设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世纪之交的国内外形势,“第一次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执政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具有开创性意义”[2]。胡锦涛同志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而在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我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是福建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所形成的生态建设思想一方面来源于党长期坚持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遵循和落实;另一方面,也是习近平同志结合福建地方实际进行生态建设的创造性探索,闪烁着前瞻性和思想性的光芒。

(二)它是习近平对中西生态建设思想文化兼收并蓄的产物

习近平在闽期间的生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同志在主政地方的同时始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应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它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非正常关系,提出了人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双重关系的应对之道,对于21世纪的生态治理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为其在闽生态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习近平倡导“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3]。他本人就是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楷模,善于汲取中国古代生态思想文化精华。我国古代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和制度基础。古人不仅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还从制度层面进行生态建设,设置了“林官、湖官”等管理职位,出台了禁止伐林等规定。这些构成了习近平在闽生态建设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三)它是习近平同志人生体验和对福建生态治理经验升华的结果

习近平同志出生于建国后,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求学和工作主要是在中国北方度过的。那时,北方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容乐观。习近平曾回忆说:“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了16岁那年,习近平开始陕西延川县的6年知青生活。长期在北方生活、工作的经历使得习近平对于生态恶化的危害认识尤为深刻。这使得习近平来到福建工作后,越发珍惜八闽大地青山绿水的不易,增强了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2002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曾动情地说,“我曾在西部生活过多年,深知环境恶化的灾害,拥有秀美山川而不知道珍惜,无疑是暴殄天物!”[4]

习近平在闽生态建设思想的提出也是对历届福建干部和广大群众生态建设实践的历史继承和发展。在1999年刚任代省长时他就强调自己要在前任的基础上做工作,还说“这是个接力赛,要接好接力棒,跑好自己这一棒”[5]。习近平深知生态建设成效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弘扬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持之以恒。长汀水土治理就是一个典型。习近平担任福建省长期间,继承前任的治理经验,明确指出:“项南同志在福建工作时,就十分重视抓长汀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我们应继续做好这项工作”[6]。他要求同志“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推动长汀水土治理成为今天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典范。

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主要内容

(一)在价值判断上,坚信生态建设是福建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首先,这个科学论断来自于习近平对福建内外形势的客观分析。他始终认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7]习近平强调,“福建做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8]。实践证明这个决策是发挥福建比较优势实现福建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体现了习近平科学的发展观。

其次,这个科学论断源于习近平对政府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准确把握。习近平要求福建各级政府“既要安分守己,该交给市场解决的就大胆放手,防止政府越俎代庖;又要守土有责,该进行调控监管的就认真管好,杜绝政府行为缺位”[9]。加强生态建设就是习近平认为政府应管好的职责之一。他指出环境保护是老百姓的大事,政府应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向全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

(二)在战略定位上,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间协调发展的关系

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皆是人类社会存续的基本元素,存在着经济、社会和生态辩证统一的客观规律。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牢牢把握发展为第一要务,自觉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宁德时,习近平就如何发展林业问题指出“转变单一经营,实现综合开发,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0]。之后,无论是在福州还是在省里工作期间,习近平在文章里、会议上、调研时等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环境质量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要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等。

(三)在建设主体上,强调生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发挥社会的参与作用

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要求在建设主体上必须强调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才能发挥出各主体间的最大作用。习近平同志历来尊重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主体地位,创造各种条件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发挥人民的创造性作用。在宁德时,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增强林业自我发展能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办林业”[10]。1999年11月,习近平视察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指示要充分发挥政府、科技人员、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从此长汀水土治理找到了一条协同治理的正确道路。在福建“生态省”建设过程中,习近平还要求积极探索开展绿色乡镇、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等,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在实施策略上,坚持全面规划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思路

生态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在福建“生态省”建设过程中,习近平着眼长远,指导编制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全面谋划了未来20年内福建“生态省”建设方略,强调要建设生态效益型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等六大体系,成为福建“生态省”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还立足当前,分阶段分重点推进福建“生态省”建设。一是合理设定阶段目标,“福建生态省建设将分为2002-2005、2006-2010和2011-2020年,分别为启动、推进和提高等三个阶段,共34个评价指标”。[11]这有利于落实各阶段的责任制,确保一项一项任务实现。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建设,确保取得实效。如在人居环境体系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要首先把厦门、福州、泉州建成“国际花园城市”,以此作为全省城市建设的样板。[12]在生态效益型经济建设方面,习近平重点开展产业结构升级和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等。

(五)在激励保障上,注重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外部性特征。习近平注重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生态建设取得成效。一是理顺生态建设的管理体制。2002年,福建省政府成立了由习近平担任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领导和协调,有力地保证了相关工作的落实。二是建立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习近平在福建较早探索建立海域资源有偿使用、流域生态补偿等市场机制,体现了他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作风。他还致力于建立健全生态建设考核机制,狠抓落实。从1999年开始,习近平每年都要求强化政府领导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指标,明确考核要求,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的任用依据等。三是完善生态建设的制度。习近平推进生态立法,体现了其法治精神。例如福建省政府相继出台的《福建省九龙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办法》《福建省农药管理办法》等两部地方法规,为治理水和餐桌污染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习近平还要求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包括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严肃查处和坚决制止各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等。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启示

(一)重视长远规划

规划是执行的前提。战略规划考验着领导者的眼界和决策水平。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解放思想,始终把生态发展视为地方发展的一种核心竞争力来看待,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重视调查研究,坚持虚心学习、凝聚智慧,对生态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早在厦门工作时,他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厦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当福州市委书记时,强调“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领导编制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担任省长期间,不仅前瞻性地提出“生态省”建设的战略构想,还科学谋划了未来20年《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首次以五年计划的方式制定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计划等,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生态建设的远见卓识和甘做铺垫的“功成不必在我”境界。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仍然不能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关系,只注重短期的局部的经济效益,对生态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导致城乡生态建设资源严重不均衡,发展不具可持续性。因此,必须重视长期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全面推进生态建设。

(二)强调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所在。习近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省情科学决策。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就有专门论述:“我们需要研究未来的发展战略,但它的科学性应建立在对区情、省情乃至国情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并依此来确定‘宏图大略’”[13]。在福建生态建设中,习近平立足当时我国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主动调研、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福建省情,做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既能充分发挥福建的生态优势,又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福建的具体实践,切合福建实际。习近平素以实干著称。在生态建设上,他强调干部群众要真干实干,发扬滴水穿石的韧劲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生态建设的规划出来后,他就狠抓落实,要求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生态问题,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例如习近平曾多次指示长汀水土治理“要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地抓下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从2000年开始多年成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另外,福州西湖整治工程、治理“餐桌污染”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也在2001年和2002年成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习近平同志强烈的务实性奠定了福建生态建设良好的基础。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生态意识仍然缺乏,存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施政行为。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领导自身的思想认识,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确保环境监管持续有效,以保证生态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为民情怀

浓厚的人民性是贯穿在习近平福建工作时期的生态建设思想中的显著特征,也是正确理解其思想本质的关键所在。习近平坚持群众观点,指出“我们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对群众的悲欢冷暖感同身受”[14]。他始终树立对人民负责的生态责任意识,多次表示“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把建设“生态省”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习近平还常说“关注群众疾苦,还要善于从影响群众日常生活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增加放心感、安全感。”[15]在福建时他很好地抓了江海堤防建设和治理“餐桌污染”等几件和群体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态建设,展现了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执政为民情怀。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将人民长远利益摆在第一位,全面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村”的建设,为人民提供宜居环境;同时强调建立常态化和激励性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补偿标准,探索建立跨区域污染赔付补偿机制等,通过生态治理市场化运作,促进生态环境优化、人民增收[15]。

(四)遵循科学方法

首先,辩证的统一性。习近平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福建生态建设环境,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准了一条“生态省”建设之路。习近平还科学把握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摸清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相统一与协调发展规律。其次,综合治理的系统性。生态建设的相关工作和要素相互交织,习近平坚持系统思考、科学统筹、综合治理的工作指导方法,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制机制。如在长汀水土治理中,习近平强调“要有系统工程的理念,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山田水林路综合开发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结合起来”[16];在治理餐桌污染时,习近平指出“目前福建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等。再次,把握关键性。生态建设千头万绪,要善于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在推进“生态省”战略时,习近平要求“优先抓好一批近两年可实施的、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重点工程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的建设”[17],争取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些科学方法论是生态建设总体目标实现的关键。各地要辩证看待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瓶颈,加强生态文明机制和制度建设,因地制宜设计本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之路;优化产业结构,抓好关键、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注重区域之间、部门与各行业中间的协调配合,构建生态文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发挥人民与社会组织的作用,激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致力完成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伟大系统工程,以不断推动福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

[2]杜林尧.江泽民生态思想探析:学习《江泽民文选》[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6):25-27.

[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5).

[4]田雨.关于“生态省”建设的对话[EB/OL].(2002-09-11)[2015-11-11].http://www.cas.cn/xw/zjsd/200906/t20090608_6 41603.shtml.

[5]习近平.我是如何跨入政界的[J].领导文萃,2000(11):62-67.

[6]邱荣,黄姚,王风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纪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06-25(4).

[7]兰锋.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优势[N].海峡都市报,2012-03-08(A02).

[8]潘绣文.习近平:福建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搞经济建设[EB/ OL].(2002 -06 -06)[2015 -11 -12].http://news.sina.com.cn/c/ 2002-06-06/0706597311.html.

[9]习近平.当前福建经济形势和主要任务[J].发展研究,2001 (1):5-16.

[10]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11,113.

[11]赵鹏.福建出台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EB/OL].(2002-07-04)[2015-11-12].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 55/20020704/768091.html.

[12]习近平.我们在绿色中前进[J].国土绿化,2002(4):10.

[13]习近平.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9(5):35-38.

[14]廖文根,宣宇才.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N].人民日报,2002-03-04(5).

[15]余晓青,郑振宇.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3-18.

[16]钟柄林,詹鄞森.高瞻远瞩生态情怀:记习近平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J].炎黄纵横,2013(9):4-6.

[17]习近平.正确把握发展大势加快福建经济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5):2-10.

(责任编辑:陈虹)

Preliminary Study and Enlightenment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when Working in Fujian

ZHENG Zhenyu1,YU Xiaoqing2,3

(1.School of Public Affairs,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2. School of Marx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7;3. Department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Fujian Police Academy,Fuzhou,Fujian 350007)

Key words:Xi Jinping;Fujian;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ought;enlightenment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ough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n Fujian is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local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ory of our party. It has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oretical basis and roots in the soil of practice.Its ideological contents include in the value judgment:firmly believing tha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Fujian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strategic positioning: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bout economy,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ubject construction:emphasizing the coordinating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implementation strategy:adhering to the ideas that combining overall planning and focusing on promoting;stimulated security:paying attention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system and stitution of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it are the long-term planning,pragmatic,feelings for the people and follow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etc.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4-0017-05

收稿日期:2016-01-06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特理论研究中心项目(2014B014);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332);2016年福建省软科学项目(2016R0022)。

作者简介:郑振宇(1978-),男,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治理研究。

猜你喜欢

福建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十月)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七月)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福建每个村(居)将配备1名“儿童主任”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