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学术,创新视野
——张齐政教授主编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评介刘大明
2016-03-16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梳理学术,创新视野
——张齐政教授主编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评介刘大明
(湖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摘要: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既是对上一阶段王船山研究的总结,也是下一阶段王船山研究的出发点;不仅代表了近年王船山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亦可将王船山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特点为二:一是对王船山研究进行学术史的梳理,二是对王船山研究的方法和视野的创新。
关键词:梳理学术;创新视野;王船山研究
王船山(1619—1692)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船山先生一生的著述达到100余种,400多卷,800多万字,其思想体系之博大精深,涉及到了几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的各个方面:哲学、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教育学、方志学,乃至于军事学、民族学和质测学等诸多学科。在这些领域中都有着不俗的贡献和创建:“如哲学上提出了‘元气不灭论’,阐发了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的宇宙真理;史学上提出了人类祖先是‘直立之兽’的假设,比法国拉马克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假设早了一个世纪;在伦理学上提出了‘人欲即为天理’的命题,对封建的禁欲主义提出了挑战;在民族和爱国思想上则提出了强烈的‘华夷之辨’主张。王船山的思想不仅是湖湘文化的底色,更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总结。张岱年先生说‘王船山是明清之际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对于汉唐宋明的哲学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把中国古典唯物主义提到新的高度。’”①
王船山先生是湖南衡阳人,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目前,“船山学”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研究学科。因此,对于王船山的研究,是湖湘学子们的重要责任。最近,很高兴的拜读了衡阳师范学院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哲学卷、中卷为史学卷、下卷为文学卷)(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王船山研究拾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船山研究新视野》(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船山研究新论》(岳麓书社2016年4月),感到很是欣慰。从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来看,它不仅对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王船山研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学术梳理,而且也对以后王船山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有着视野上的创新;既是一个学术史的总结,也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指南。对于从事王船山研究的学者和爱好者,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王船山研究学术史的梳理
对王船山研究进行学术史的梳理,是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的目的和特点之一。
1.在时间上,从不同时间段看王船山研究的不同特点
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是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中所选取的近300篇文章,时间跨度从1982年到2014年30多年。由于时间的不同,各个时期王船山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各个时段的文风和流行词汇不同,各个作者的层次和写作风格不同,各个作者研究的问题不同,因此如何整合和对30多年来王船山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需要主编的认真思考。作者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尽量选择一些在各个方面、各个时期研究上有代表性的文章,以显示出王船山研究的历史全貌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在编辑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文中的个别错误进行校勘订正外,基本上保持了原文的原样,以期彰显出不同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风格和行文规范。”②我们知道,每个时间段对王船山研究的侧重点、观点、方法,以及研究的语言和风格均有所不同,而从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中,我们即可认识到那个时代或者那个时间段研究王船山的特点。因此,张齐政教授在编辑中“只是对文章中的某些差错,如引用王船山原文中出现的错误,文章在一些历史事件、历史时间上的错误给予了修正外,至于文字语言、行文格式、注释方式等都一律不作修订。因此,该书基本上保持了王船山研究者们文章的原汁原味。”③
2.在空间上,从不同学科看王船山思想的博大精深
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虽然是王船山研究成果的一个汇编,其中有着明显的时间痕迹。但是,为了使读者和研究者们更好地了解王船山研究的状况,了解王船山思想的博大精深,主编者基本上是按照学科门类进行排列编辑,读者们一目了然。如《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就是按照传统的文史哲来分类的,上卷为哲学卷,中卷为史学卷,下卷为文学卷。“此种分类虽不免有些笼统,但也基本上反映了近年船山研究的全貌。……从其所收选的文章看,实乃涵盖了船山思想的方方面面。”④因此,学界对此还是认同的。至于后来的《王船山研究拾遗》、《船山研究新视野》、《船山研究新论》等,则完全是按照现代学科分类来编排:王船山哲学思想研究、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王船山美学思想研究、王船山人学思想研究、王船山史学思想研究、王船山政治思想研究、王船山经济思想研究、王船山诗学思想研究、王船山教育思想研究、王船山民族思想研究、王船山军事思想研究、王船山宗教思想研究、王船山其他研究、读书札记等,为读者和研究者们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文献和目录索引。
3.在研究上,对王船山研究本身进行学术梳理
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不但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意地对30多年来王船山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学术上的梳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有意而为之;不仅如此,所选取的有些论文本身即是对王船山研究的学术史探究。如系列论文集中的《当代船山哲学研究管窥》、《船山哲学的四大创见》、《王船山学术研究及其分类》、《三百年船山学术研究史的分期及其特征》、《侯外庐先生对船山学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王船山研究综述》、《20世纪70年代“评法批儒”与王船山研究述评》、《王船山学术思想在清代的传播》、《王船山学术思想在民国时期的传播》、《立学术之本,弘船山精神——〈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楚辞通释〉的诠释特色与其在清代的影响》、《王船山教育思想传播及其研究》、《比较视野与船山学研究的得失》,等等,都对王船山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
二、王船山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王船山研究,从清末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如何使王船山研究能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研究的创新和视野的创新,亦即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手段、研究视角的创新。这是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的目的和特点的第二个方面。
1.作者本人的观点
张齐政教授在主编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的时候,不但将后两部论文集冠名为《船山研究新视野》和《船山研究新论》,其意不言自明,而且本人也在积极地思索王船山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作者在《船山研究新论》中《湖湘文化·湖湘学·船山学——代序言》一文中的一段话即表明了他的观点:“2012年,《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有幸被评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成为第二批‘名栏工程’入选期刊。在评审答辩中,评委们曾问及到,船山学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是否还有可持续研究发展的可能性,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开创船山学研究新的局面。当时问题提得仓促,本人思考不太全面,认为船山学研究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1)王船山思想的比较研究;(2)王船山思想的当代意义;(3)王船山思想与当代各学科的发展研究;(4)王船山思想研究本身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5)王船山佚文的发掘与考证以及王船山形迹与生活居住过的旧居遗迹考证。虽然本人的研究重点是中西古典文明和湖南地方文化史,对船山学的研究鲜有触及,这只是从事该方面文章的编辑工作的心得而已,所以意见很不成熟。即使这样,这种意见还是被学者们所首肯。”⑤不仅如此,张齐政教授还身体力行,在王船山研究方面进行一些全新视角的工作,近年陆续发表了《青年学者在王船山研究原文引用中的几个问题》、《辛亥革命前章太炎对王船山的论述》、《王船山与维科的进步历史观比较》、《王船山〈南岳赋〉之南岳宗教考》、《以王船山研究为契机,促进海外及台港澳地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再论王船山研究原文引用中的问题》等文章,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2.学者们的观点
在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中,有不少知名学者对于王船山思想的研究提出了新方法和新视野,高屋建瓴,很有价值。如张立文先生的《船山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启良先生的《回到船山》、王泽应先生的《船山义利思想研究的新开展》、葛荣晋先生的《完成两个转变,推进船山学研究》、朱迪光先生的《船山学术研究的立场、方法与趋势》和《比较视野与船山学研究的得失》、萧平汉先生的《船山史学的新发展》等,都提出了研究王船山思想新的思路、视野与方法。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兴国先生提出的今后王船山研究的对象:“1.船山的生平、行迹、事迹研究,船山历史遗迹、文物的保护研究;2.船山的家庭、亲属和师友以及他们对于船山的影响研究;3.船山著作的写作和刊刻、出版情况的研究,船山著作佚文的继续收集整理;4.船山各方面学术思想的专题和综合性研究,船山生平和学术思想研究中有争论问题的研究;5.船山思想渊源、影响及其在世界思想史、中国思想史和湖湘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的研究;6.船山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和研究;7.船山思想现实意义的研究,除了船山思想品德的现实意义的研究之外,还应包括船山历史遗迹文物及船山学、船山学社品牌的开发利用研究;8.船山学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历史特点的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中一些对船山学有贡献的代表人物及有代表性的著作的研究;9.从思贤讲舍到船山学社等国内有关船山的教育和学术机构的研究;10.从民国时期的《船山学报》到当代的《船山学刊》,包括《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船山研究专栏的研究;11.国外及港台船山学的情况及其特点的研究;12.船山思想和著作的普及推广的研究;13.船山学的未来发展和展望的研究。”⑥这应该是比较全面的。
启良先生认为:“船山研究仍需继续,仍需深入而又系统地进行下去,从而使船山思想与我们现时代的生活相联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不可满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而是要进一步摆脱原有的教条化与机械化的研究模式或研究思路。”为此,他提出了两个研究思路:“第一,船山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船山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体系乃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其所解决的问题,既是中国的,又是人类普世意义上的,因而其价值更具有现代性。……因而,我们今日的船山研究,亦应将其放在人类学术史的大背景中予以定位。只有这样,船山的学术意义才可真正得以展现。第二,梁启超说,船山‘不但能破坏,而且能建设’。此种说法在今日学界虽已成共识,但船山学说的‘建设’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实质意义,学者们似无深思。”⑦这种观点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方法论上,都是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的。
3.学者们在王船山研究中的一些新视野和新思路
王船山研究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如韩国学者李哲承先生的《新世纪环保问题与王船山的自然观》、台湾学者唐亦男女士的《与现代文明接轨的船山思想》、启良先生的《船山哲学的世界意义》和《回到船山》、青年学者邓辉教授的《论王船山“自然”概念》、李明友先生的《王船山与质测之学》、许定国先生的《王船山身体美学观与身体审美体验创造》、杨旭明博士的《王夫之的编撰实践及其编撰思想》等都是从新的视野和方法进行王船山思想研究的,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进行王船山思想研究的窠臼。此外,在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中还有四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关于船山学学科建设问题,论文集中收集了几位学者的文章;二是关于王船山佚文的发掘与考证,论文集中选取了两篇,其中戴述秋先生的《船山佚文〈麦园记〉的发现与考证》中的船山佚文《麦园记》被收入新版的《船山全书》之中;三是系列论文集中收录了6篇关于王船山行迹、故居以及著作年代等的考证文章;四是系列论文集中收录了两篇研究王船山家谱的文章。这些对于王船山研究的发展以及思路创新,都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张齐政教授是著名历史学专家,也是我省历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高的学术威望。正如他自己所言“研究的重点是中西古典文明和湖南地方文化史”,但在船山学研究方面还是有较大贡献的。虽说“对船山学研究鲜有触及”,那只是谦虚之词而已。实际上在他担任《衡阳师范学院学报》主编、主持“船山研究”栏目以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更有甚的是,“船山研究”栏目由于创办时间长、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力强而被评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第二批),这在普通地方高校学报中是比较少见的。当然,正是他“研究的重点是中西古典文明和湖南地方文化史”,所以,在主编系列《王船山研究论文集》时,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如:编辑的体例问题、文章的选取问题、学术梳理的线索和归类问题、新方法新视野的理论不足问题,等等,还是值得商榷的。这些都寄希望于张齐政教授和学界同仁们不断加以修正、补充和完善。
最后,以学者们的意见来作为本人的评价:张齐政教授主编的王船山研究系列论文集“是对上一阶段王夫之研究的总结,是下一阶段王夫之研究的出发点,学术界有理由期待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一定有进一步读懂读透王夫之的新成果出现。”⑧它“不仅代表了近年船山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亦可将船山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⑨
注释:
① 张齐政:《船山研究新视野》(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代序言:《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研究王船山思想》。
② 张齐政:《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三卷本,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后记。
③ 张齐政:《王船山研究拾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后记。
④⑦⑨启良:《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三卷本,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序二。
⑤ 张齐政:《船山研究新论》(岳麓书社2016年4月)前言。
⑥ 王兴国:《关于船山学学科建设的两个问题》,见《船山研究新视野》(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5月)。
⑧ 龙协涛:《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三卷本,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序一。
Combing Academy and Innovating Vision——Review on Series of Collected Papers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Edited by Prof.Zhang Qi-zheng LIU Da-m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The series of Collected Papers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edited by Prof.Zhang Qizheng is a summary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in upper stage as well as a starting point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in next stage.It not only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but also will push Wan Chuan-shan research to a new height.There are two main characteristics.First,it is the comb of academic history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and second,it is an innovation on the approach and vision of Wang Chuan-shan research.
Key words:comb;innovation perspective;Wang Chuan-shan research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刘大明(1955—),男,湖南辰溪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世界历史和史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6)02-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