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路径
2016-03-16钟焜茂曹冬金
钟焜茂,曹冬金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
“教育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改路径
钟焜茂,曹冬金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龙岩 364012)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质量提升已成为如今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其实,当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遇到目标功利化、形式大班化、手段简单化、评价单一化等的现实困境。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寻解决大学英语教学困境的改革路径,包括目标技能化、内容超市化、手段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评价多元化等,只有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才能使相关问题的症结迎刃而解,大学英语教学才能满足学习者的成长需求。
教育供给侧;大学英语改革;技能化目标;超市化选课;多元化评价
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与质量提升的话题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也在不断涌现。事实上,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问题,都是与“教育供给侧”相关的,都要以“教育供给侧改革”来入手,来实实在在地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无缝对接经济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很少有专家学者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究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因为“供给侧改革”是一个新出现的理念,在2016年的“两会”期间刚出现的一个热词,所以“供给侧改革”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联的研究成果或评论文章至今尚未出现。因此,本文尝试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探讨、分析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当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含义
今年的“两会”期间和会议之后,“供给侧改革”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想要解决我国教育领域的诸多难题,就是要从“供给侧”来着手进行改革。那到底“教育供给侧改革”是什么含义呢?
一方面,教育供给侧改革,是要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以及创新性,使教育供给更贴近学习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既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又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1]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教育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方式、就业指导等,都要改变原有的那种僵化、单一、缺乏个性、脱离实际、不保护学习者爱好和成长的做法。只有教育的供给端实现转型,有效的教育供给、精准的教育供给、创新的教育供给,才能让人民满意。
另一方面,教育供给侧改革,是要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服务模式等新的供给结构,改变原有的单一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评价机制等供给结构。[2]只有教育的供给实现丰富、多元、可选择,才是对学习者成长需求的最大尊重,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丰富的教育供给结构,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的教育生态,实现从“需求侧拉动”到“供给侧推动”的变革,推动教育达到新的供需平衡。
从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来看,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环境下,就是要创新教学模式,保护学习者爱好和成长,提升教学的质量。另外,由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有选择自己想要得到的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意愿,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就势必要提供足够多元的教学产品,供学习者来选择。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当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反而遇到不少的困境,这些困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功利化
早在1985年,国家教育部就推出《大学英语教学大纲》[2]次年,开始筹备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四、六级考试,在87年正式推出,每年的12月份和6月份各举行一次考试。这个评价体系,原意是要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实施效度起一个反馈作用,对学习者的英语能力进行一次终结性评测。[3]
但是,由于功利的作祟,不少的高校以追求四、六级的通过率为荣,课堂教学也紧紧围绕四、六级考试题型和内容来展开,课后练习也以四、六级训练题型为主。加之一些利益机构的商业炒作和某些用人单位的跟风,肆意夸大四、六级证书的价值,使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渐偏离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初衷和轨道,把大学英语的课内和课外俨然变成一副考前备战,大学英语课程逐渐演变成一门四、六级考试的应试课程。
2.教学形式大班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大班化、合班化早已成为各院校的普遍现象。大班化教学,就像是一群具有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消费者,走进一家货品单一的商铺,他们的消费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不少的消费者显然会败兴而归。同样的道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习者,聚集在同一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他们的英语基础不一,听、说、读、写的技能存在差异。这样的一群学习者,在一个小则八九十人,大则一两百人的课堂,进行统一的、同步的英语教学。
在这样的大学英语课堂,学英语就像听讲座一样,学习者在课堂上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极少,被教师关注的机率极低,学习与训练的效果肯定不会好。因为课堂人数众多,很少有师生互动。即便是有为数不多的互动,学习者可能一学期也很难得轮不到一次。久而久之,这样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就成互动不足、效率低下、能力很差的“聋哑英语”。
3.教学手段简单化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运用,使大学英语教学走向现代化。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具有真实感、临场感。
便捷的多媒体,一方面节省教师上课的板书时间,使课堂节奏变得紧凑;另一方面使课堂容量的增加和教学内容的直接呈现,使学习者缺乏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想象的时间与空间;甚至也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负面影响,形成惰性,使不少老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简单化,上课俨然演变成简单念念PPT上的内容。这种简单化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让学习者失去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兴趣。
4.教学评价单一化
受传统理念和评价手段的制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仅凭期末考试的笔试分数这唯一的终结性评价指标来衡量。这种评价是极为片面的,有着诸多弊端的。
总所周知,英语的语言技能应该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仅凭期末笔试分数,四、六级考试成绩也不例外,是根本无法体现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无法全面衡量学习效果的。只有改革评价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才能衡量出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才能使评价促进学习者英语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以上笔者提到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遇到的主要困境,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三、“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的启示
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既要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又要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那么,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言,应该如何来提升大学英语供给端的质量并打造出学习者喜闻乐选的教育产品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
1.教学目标技能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早就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4]”学习大学英语的原有目标,就是应该是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能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用英语获取第一手的科技信息,并能用英语传播中华文明。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大学英语应该从追求四、六级的通过率的功利性目标中走出来,回归英语教育的本真目标:技能化目标——也就是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其中,又要以听、说技能优先。应将听说技能与读写技能分开培养训练,分别设置英语听说课和英语读写课,并分别进行科学评价。
听说技能训练,除了选择适当的教材之外,还可以收集些英文影片,CNN、BBC、VOA的时事英语新闻、名人演讲、《走遍美国》或《胜利之门》等教学资源,做成教学软件,供学习者进行拓展性学习;同时,要求学习者在课外每天收听30分钟以上的英语新闻,让学习者输入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强化学习者的听说训练。在此基础上,要强化学习者的口语训练,让学习者用英文复述新闻要点、评说重要时事等。要注重对课外视听拓展练习的过程学习的检查跟踪,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听说抽查,检查学习者拓展学习的进度及成效。测验结果以较大的权重记入期末总评,促进学习的实效。
至于读写训练,也不要过多地精讲内容、分析语言点,而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快读、多读的习惯与能力,通过大量的、适合学习者水平的阅读材料来训练学习者的篇章阅读能力和速度,为他们将来阅读原版的专业英文资料打好基础。通过摘抄、摘录所读材料中的好句式、经典表达来熟悉掌握英文的表达和用法,通过训练学习者写英文日记来提升学习者用英文表达思想的能力与习惯。同时,还要训练学习者用英文拟写简历、翻译论文摘要的基本能力。
只有扎实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才能算是学会英语。
2.教学内容超市化
从“教育供给侧”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有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超市化,就是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可供学习者选择的英语教学资源。
在超级商场,各种各样的消费品陈列在一起,给消费者提供自我决定、自由选择的空间。陈列于超商的商品,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是促进消费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考虑学习者的成长、成才需要,由学习者定制,设置需求型课程,即超市式选课制。
超市式选课制,就是把大学期间所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按一定的顺序安排,如:基础、提高、特色课程的顺序来设置类别。每个类别下设置不同的课程。如:基础课程、提高课程、特色课程等。基础课程(属于过渡性课程),可以针对中学所学英语基础进行补缺、补漏,对英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强化与提升,同时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提高课程,则是在于重点提升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同时加强英语听力、口语方面的训练,旨在基本掌握这些技能,同时培养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和习惯养成。特色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设置的课程可以包括:商务英语、科技英语、翻译技巧、英语演讲、学术英语、艺术英语等。还可以根据地方的发展需求,为服务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而设置一些地方特色的人文社科、应用技术类的英语特色课程。
这种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的超市式课程设置,既能照顾到起点较低的学习者,让他们不会刚进入大学就放弃英语学习,他们可以从基础学起,从头再来;又能关注到英语基础较好的学习者的提升与发展,他们可以直接挑战难度较高的提高课程或特色课程,避免造成英语水平的原地踏步,不再浪费时间和打击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等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成为可能,学习者才能选择到想学的内容,他们才能个性化成长。
3.教学手段多样化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英语课程教学方式之外,可以尝试反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传媒,把各章节的要点做成独立的可视性强、短小精悍的微课课件,课前传送给学习者,便于他们利用课外整块的时间或零碎的时间学习每一个相对完整的小节,避免因文章过长、花时过多而缺乏耐心。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QQ等通信工具提出问题,相互解答,解决不了的,统一反馈给教师。教师收集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并组织大家讨论。课堂上不再重复讲解课前课件中的内容。把课堂变成语言交流的实践课、探讨问题的辩论课。老师也可以提些问题,对学习者的课前学习进行检查和反馈。这种反转课堂模式,使教师不再成为讲台上的圣人,而是学习者的学习引导者和监督者。
大学英语教学还应寓教于乐,以乐促教。应该充分挖掘英语语言自身的美与幽默,以及语言中承载的历史、人文、地理等文化内涵,适时地为学习者提供能体现“寓教于乐”和展示英语技能的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英语脱口秀、影视模仿、小组辩论等,让学习者体验大学英语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快乐学习。
4.学习形式个性化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应让学习形式个性化,大学英语的个性化形式主要是指:小班制教学、导师制辅导以及自主学习等。小班制教学具有针对性强、规模小的特点,便于任课教师了解每个学习者个体,从而打造出尽可能顾及每个学习者、更富人情味的高效课堂。一般认为,听力、口语训练课的最佳班级人数在10-15人之间,阅读、写作课等课型的最佳人数在20-25人之间。小班制教学可以促进课堂互动,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创造条件,为学习者的语言技能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
导师制辅导,也是大学英语学习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导师每周分组指导学习者,对学习者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面对面深化专业学习、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在小范围的指导讨论中,学习者可以得到对自己学习的直接指导与效果反馈。导师制关注学习者个体,导师在学习者面对面的指导过程中,传授英语学习的方法,纠正学习者的发音错误,练习口语,提升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导师制还充分尊重学习者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可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要建设大学英语学习平台,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学习者可以根据与指导老师一起制定的英语自主学习目标,采用个性的学习方法(独立自学或小组互助)。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安排英语学习进程(包括时间和场所),自行评测阶段性学习成效。根据自测结果,重学不确定的知识点或重新训练相关技能。等到学习任务完成时与指导教师一起评价学习效果,学习者再根据导师反馈,补充学习不满意之处。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5.评价方式多元化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应改革现有的评价方式,让评价方式多元化。首先,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评价。其次,四、六级考试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听、说、读、写、译等单项技能的测试,让学习者的大学英语学习差异化、技能发展个性化。再次,为了与此发展理念相适应,可以尝试些实践性测评,如译、写、问、答等开放式、互动式考试。毕竟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使用中更能体现其灵活性和学习者的实际能力。最后,自主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应该给予科学的评价。
多样、健全的评价机制,能全面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彰显个性和能力的需求,使他们的教育消费能享受真正的实惠。“培养学习者兴趣的考试才是好的考试,让人才脱颖而出的考试才是好的考试”[5];“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具有明确的审核性和发展性目的,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6]。以便更好地以评促教,而不是以教助考。
笔者从当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遇到目标功利化、形式大班化、手段简单化、评价单一化等的现实困境分析入手,尝试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寻解决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的改革路径。总之,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视角看,大学英语教学,既要改革现行的供给端,提升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又要改革供给结构,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这些改革就应该从包括目标技能化、内容超市化、手段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评价多元化等角度入手,找寻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才能让问题的症结迎刃而解,才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满足学习者的成长需求。
[1]李奕.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E B/O L].(2016-01-14)[2016-04-19].http://theory.people.com. cn/n1/2016/0114/c40531-28050932.htm l.
[2]陆慈.关于介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说明[J].外语界,1985(3):13-16,23.
[3]金艳.最大限度发挥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5(5):33-34.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华.英语四六级考试花钱买个谎言:访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刘润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5):32.
[6]孔德亮.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4(5):67-74.
(责任编辑:杨飞飞)
Approaches to Reform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Supply Side
ZHONG Kunmao,CAO Dongj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ongyan University,Longyan,Fujian 364012)
Topics concerning reforms and improv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ve become a heated discussion and focus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teaching.In fact,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come across such difficulties as utilitarian?objectives,big classes,simplified means and single evalu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supply side,this paper tries to discover some approaches to reform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uch as D e-skilled target,the service course selection,diversified learning ways,personalized teaching methods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s.Only when the approaches to the problems are correctly found out,could the problems be really solved and could the learners’demands in College English course be met.
educational supply side;the college English reform;D e-skilled target;the service course selection;diversified evaluations
H319
A
1674-2109(2016)08-0079-05
2016-04-26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课题A类(JA13687S)。
钟焜茂(1963-),男,畲族,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