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柏拉图“洞穴比喻”

2016-03-16冯晓洁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

冯晓洁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解读柏拉图“洞穴比喻”

冯晓洁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大哲学家,在其早期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著名的“洞穴比喻”。在这个比喻中,他将世界划分为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并且柏拉图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伟大的哲学家,为政治服务,他还提出教育本质就是促进个体灵魂的转向。柏拉图提出的观点当时震惊一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洞穴比喻;感觉世界;理念世界;灵魂转向

在柏拉图《理想国》的第七卷,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中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即“洞穴比喻”。柏拉图借助这个比喻揭示了受过教育和未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的目的。[1]“洞穴比喻”在西方的思想史上影响甚远,直至今日,仍然引起许多学者深思。

一、“洞穴比喻”的内容及其内涵

“洞穴比喻”中,柏拉图做了这样的假想:有一个洞穴,它低于地面,有一条长长的螺旋式的通道与外界相连。洞穴里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他们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因为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他们背对着通向外界的通道,而且眼睛只能向前,看着洞穴的后壁。离他们背后高远处有火光,假设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具在火光前经过,他们就能在洞壁上看到这些器具的影子,他们认为这就是他们认识的世界。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被解除了桎梏,他被迫站起来、环顾四周,这时因为他的不适应,他不仅不会感到快乐,反而会觉得痛苦。有人把墙头上每个器物都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过去在洞穴内看到的全是假的,现如今他看到了更为真实的事物。但是他的内心却五味杂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他认为过去在洞穴内看到的阴影比现在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刚开始到洞穴外的世界时他痛苦不堪,因为他无法看见那些原来只看得见影子的实物,他无法直视被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事物。他不能直接看到太阳,只能看一些影子以及水中的倒影。逐渐地,他适应了外面的世界,不必通过影子和水中的倒影来看事物,他能直接观看到太阳本身,能看得清那些影子的实物,看的见真相。并且知道在洞穴里看到的那些只是事物的影子,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中,影子、器具、火光、太阳分别被比喻为幻想、事物、善、至善。[2]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分别被比喻为洞穴内外,幻想和事物都在感觉世界中,而善和至善都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对于洞穴内外的人,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洞穴里是未受过教育的人,而洞穴外的人恰好相反。另一种则认为,洞穴里的人就是我们普通大众,走出洞穴的人是哲学家和教育家。[3]

二、洞穴内外的世界

柏拉图将洞穴内外的世界分别比喻成可见世界即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感觉世界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就像洞穴里的倒影,它是一个可见的、瞬息变化的、非永恒的。而理念世界不依靠我们的感觉器官而存在,是用心灵感受的世界,理念世界是永恒的、是神创造,是永远不会毁灭的。就像荷马,他虽然是个盲人但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史是跟着荷马在走。他看不见这个感觉世界,但是却没有影响到他感知理念世界。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感觉器官健全的人,但是我们却很难或者根本就看不见理念世界,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都迷惑着我们,让我们难以分辨到底是感觉世界还是理念世界。

柏拉图理念论的核心是理念,它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是完善的。柏拉图曾经用两种方式来解释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一是“分有”说。感觉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分有了理念世界里同名的理念。就像理念世界只有一朵花即绝对的花,而感觉世界有很多花,但是感觉世界里的任何一朵花的花性只是分有了理念世界那朵绝对的花的花性。感觉世界里美的事物是因为分有了理念世界里美自身,不是因为自身美。二是“模仿”说。理念世界是感觉世界的根源,先有理念世界才有感觉世界,感觉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只是模仿理念世界里同名的事物。

从感觉世界到理念世界的过程即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依靠教育,掌握理念世界中的知识来实现。柏拉图把这个过程看成是灵魂的上升过程,他认为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而且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他认为在可见世界里最后看见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一切事物中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是因为具有善的理念,在可见世界中它就是创造光和光源者,就像洞穴比喻中的火光和太阳。

三、“从洞内到洞外”的三种猜想

既然从感觉世界到理念世界是一个漫长而且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花很多的努力,那么让我们设想一下下面三种情况。

第一种,假如这个被解除桎梏的囚徒在走出洞穴的过程中感觉万分痛苦,眼睛被光刺痛,身体也因为长期的禁锢而不能很好的走路。他觉得这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十分痛苦的过程,就像是蚕,它要通过痛苦的挣扎和不懈地努力才能破茧而出。他不知道自己走出洞穴就能看到理念世界,于是他回头又走向了洞穴,并且告诉他的伙伴,外面的世界很可怕,阳光很刺眼,在太阳之下什么也看不见。那么,同伴们听后,还会想走出洞穴吗?或许他们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恐怖,觉得自己所在的洞穴至少还能看得见墙上的倒影,可能再有人想走出去就要付出更大的勇气和好奇心。

第二种,假设通往洞穴外的道路无比漫长,有个人一辈子都行走在那条通往洞穴之外的道路上。那当时他的内心又是受到怎么样的挣扎呢?他似乎看到了比下面更真的世界,他不愿回到下面的世界,因为他不想再和洞穴里的囚徒一样做那些琐碎俗事,他的心灵渴望去探求那些真实之境。但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所以他无法更加快速和轻松的到达上面的世界,他看到了来自上面世界的曙光,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看到上面这个真善的世界。于是他用自己的一生作为代价在追求理念世界。

第三种,被解除桎梏的人到洞穴之外,适应了外面的世界,也能看的清真实的事物。他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太阳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是他们过去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有一天他回想起洞穴中禁锢的伙伴们,他会庆幸自己走出洞穴,他替那些没有走出洞穴的伙伴而感到遗憾。他不会再热衷于过去因为记住影像而得到的奖励,也不会嫉妒和他们争夺那里的权力地位。他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想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如果有一天他回到洞穴中原来的位置,他的眼睛因为从光亮处到黑暗处,还没这么快适应。他看不到墙上的影像,他遭到同伴的嘲笑,笑话他眼睛去了一趟外面都瞎了。同伴看到这种情况不会有想去上面的念头,甚至恨不得把曾经带他出去的那个人杀了。

四、柏拉图认为的教育本质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个体灵魂的转向。在看到某个灵魂发生迷盲而不能看清事物时,他会考察一下,不会不假思索的予以嘲笑,灵魂的视觉是因为离开了无知的黑暗进入了更加光明的世界?还是从较光明的世界进入黑暗,反而被黑暗迷误了呢?还是由于,较大的光明使灵魂失去了视觉呢?思考过后,他会觉得从上面光亮处到下面来比从下面到上面去更加可笑。柏拉图认为灵魂里没有知识,就像瞎子的眼睛里没有视力一样,而教育也不可能把知识灌输到灵魂里,这与某些人在自己的职业中宣扬的教育刚好是相反的。要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而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灵魂的转向是要借助教育这个外力,它不是自发的。教育的本质就是让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看该看的方向,想方设法努力使得灵魂转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得灵魂回忆起知识。教育使人摆脱愚昧,它使得我们看到更广阔,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像洞穴里的囚徒只看得见那墙上的影子。

五、柏拉图的教育目的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像苏格拉底这样哲学王,只有哲学王才能统治和管理好国家。国家是不能被未受过教育、不知道真理的人和终身完全从事知识研究的人治理的。未受过教育和不知真理的人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于一个生活目标;而知识分子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已离开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乐园了,他们不能自愿的做任何实际的事情。所以柏拉图认为作为整个国家的统治者的职责,就是要努力得到最好的灵魂到达最高的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看见善。当他们已到达那个高度并且看到善的时候,他就不愿意再下到囚徒中去。就像一个城邦的立法,它是为了整个国家和公民的利益和幸福,并不是为了任何一个阶级的利益和幸福。以最善做稳定管理的城邦里,统治者都被认定为做了不热心的权利,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未来的统治者必须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才能更好的治理一个国家。因为在这个国家里才能有真正富有幸福所必须的那种善的人来统治,而不是物质上的某种富有。那么,他们不会想要从投身公务时得到好处。

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那个走出洞穴的囚徒又走回了洞穴中最终被处死。因为在这个洞穴中有过某种选举,他坚持在洞穴内所看到的东西只是虚幻的阴影。这里囚徒的死被比喻为苏格拉底的死亡,正是因为这种选举制度所以让柏拉图对此产生了怀疑。柏拉图认为只有建立一种君主制,让像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做王,那么国家和所有公民都可以得到幸福。

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伟大高尚的,是与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作为这个时代教育的产物,我想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谈谈现在的教育。我们不可否认现代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知识时代,与世界的接轨更加的密切,也为我们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就依据现在大学的状况来说,大学教师大多依靠着点名让学生来上课,用分数来评判每个学生。只有少部分教师依靠着自己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来上课,这样的老师是被同学佩服。学生每天都游离于宿舍、食堂、教室的生活。我们似乎只注意到事物的表象,如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多少,就业人数多少,毕业以后要在哪发展,从事什么工作工资高,在哪里买房等等问题,但是我们忽略了这些事物背后的本质,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到底怎么样才过的有意义。我们就像柏拉图所说的洞穴里的人,依靠着影子来判别这个世界,我们依靠自己的感官来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要知道,依靠影子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人生是很不靠谱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受教育的真谛,这样才能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感觉世界中屹立不倒。

总之,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影响和反思是各个方面的,并且是巨大的,并没有因为距离这个时代的久远而被慢慢消磨殆尽。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欧阳芸.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J].天中学刊,2005,20(3):38-39.

[3]毕世响.灵魂的转向:教育理念[J].江苏教育研究,2009(10):3-7.

(责任编辑:华伟平)

Interpretation of Plato's“Cave Analogy”

FENG Xiaojie
(School of Educ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 zhou,Fujian 350007)

Plato was Socrates's protege who was the major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In his early works The Republic,Plato advanced Allegory of the Cave and divided the whole world into sense and idea.Besides,he put forward that the aim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great philosopher who would serve for politics.In addition,he thinks that promoting the individual soul i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These ideas shocked the public and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sense;idea;soul conversion

B502.232

A

1674-2109(2016)08-0010-04

2015-05-27

冯晓洁(1991-),女,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柏拉图洞穴比喻
勇闯地球最深洞穴
比喻
买椟dú还珠
少年洞穴救援记
柏拉图之灵魂观
“现代洞穴”公寓
为什么柏拉图强调“几何”
行星猎手:“柏拉图”望远镜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
柏拉图的战争与和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