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意思”词义转移的动态语义学解析

2016-03-16樊亦敏

关键词:语义学词义含义

李 丹 樊亦敏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汉语“意思”词义转移的动态语义学解析

李 丹 樊亦敏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极具中国特色的汉语词汇“意思”,频繁出现日常生活中。从动态语义学角度,解析“意思”词义转移的不同类型,不同语境下的词义转移表现形式,并探讨其动态语义的基本成因,旨在通过该词分析揭示汉语词汇使用的普遍规律,推进汉语的动态语义研究发展。

意思;词义转移;动态语义学

“意思”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表示不同的含义,不仅表示字面意义,同时也有变化语境下的深层意义。动态语义学是以语境或“信息状态”的转换为基础,将语义研究处于动态变换中,通过认知动态的语境解释词义,为研究“意思”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提供了该词语的使用背景,也为现代汉语的词义转移的探索提供了有效途径。

1 动态语义学

动态语义学是通过动态、变化的方式来理解语言,强调语境作为话语的输入和输出。其核心在于一个句子的意义等同于它改变的信息状态的潜能。20世纪70年代,蒙太古确立了形式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他将自然语言的处理当作一种静态系统。之后,Kamp,Heim等突破性的文献出现后,打破了以往的格局,人们渐渐意识到没有“动态”支撑,就无法完美诠释自然语言中的照应结构。随后,Kamp建立的话语表达理论,介绍了如何在形式语言学的框架内实现动态转向。其后,Groenendijk & Stokhof等创立了动态谓词逻辑,其背景是在严格意义上的模型理论范围内实现的,同时具体分析语言中照应结构的意义。而后,Barwise&Perry设计的情境语义学作为模型理论语义学的“替代者”,实际上是动态意义系统的另一种形式[1]。语义学转向的基本思想是,语义的理解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语境既是话语的输出,又是话语的输入。

动态语义学将语境和信息状态作为基本概念研究,语境有时就是信息状态,而交际会改变信息状态,动态语义学便是解释这些改变。理解信息状态的转变及交际的改变,按个人的理解而言,语境存在于人脑中,动态研究便是研究对象的转变,考虑话语的产生和理解的具体背景;从社会的理解来看,语境在群体中产生,代表社会群体的状态,动态转向则是考虑社会交际过程而非认知过程[1]。所以,结合个人理解和社会理解,将动态语义学这一理论应用于词义研究,探讨其动态词义转移的发展演变。

2 “意思”的词义转移

“意思”是很有趣的一个词[2],其词义的变化和转移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不断发生变换,为避免语误和理解不当,梳理归纳其词义转移变得尤为重要。例如:

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 下属:“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老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下属:“小意思,小意思。”

老板:“你这人真有意思。” 下属:“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老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下属:“是我不好意思。”

上述对话中“意思”的频繁出现,所带来的含义各不相同:第一句“意思”表“意图”,第二句表示“感谢”,第三句表示“达不到某种标准”,第四句表“心意”,第五句表“有趣,懂味”,第六句同第一句含义相同,第七句与最后一句同义,乃一种客气的谦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一词的动态变换致使词义发生转移,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名词,用语言文字等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例如: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2)名词,意义,道理。例如,我们怕的不是死,是怕死的没有意思。

(3)名词,情趣,趣味。例如,提起那一夜在山上睡,可有意思了。

(4)名词,心意。引申指礼品所代表的心意。例如,这些也就是点意思。

(5)名词,意见,想法。例如,队长来了,把你们的意思谈谈吧。

(6)名词,迹象,苗头。例如,天空乌云密布,这是要下雨的意思了。

(7)形容词,慷慨,讲义气。例如,他这人很够意思,说一不二。

(8)动词,为对方表示一下心意或感谢。例如,我们都不能饮酒,举起杯意思意思吧。

3 词义转移的动态语义分析

通常词义指向的是客观事物的理解,也概括着客观事物的特点。在句子中,词汇是处于动态变换中,句子作为语境的变换函数,给语境带来一定的变化,当出现一个新的句子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语境。动态语义学强调语言对一定情境的依赖作用,将信息定义为:对象a1,…,an适合/不适合关系P。P代表性质;a1,…,an是个体对象,分别适合于关系P的不同论元位置[3]。在动态模式下的“方便”词义,就是词义内在系统的自我调整为适应客观外界的结果。

“意思”在中文交际中使用十分广泛,结合动态语义学理论分析“意思”一词:

3.1 高频异语境使用的动态词义

“意思”高频率地使用在各异的语境下,会使人们的理解发生偏离,只有注重不同的情境背景,按语境理解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含义。如:

例1:这个女孩的舞蹈跳得真有意思。

例2:这点小意思就收下吧。

这两个例句中的“意思”,不同的语境下,所涵盖的意义不同。按照动态语义学的观点,关注的不是信息本身的性质,而是信息处理和信息流动的方式,在句子中强调“情境”的本体地位,而此处的“意思”则是变换了情境,成为信息项的成分,即:

《跳,舞蹈,s,l,t,1》

《收下,意思,s,l,t,1》

其中的s是说话的场景,l是说话者所处的位置,t是说话者动作持续的时间。

3.2 心理情感表达的动态语义

词语意义的动态性是抽象意义和使用意义的链接,词义中蕴含的心理情感因素也随着语境而变换。在汉语丰富的大语境下,往往“意思”涵盖的心理情感也异常丰富,如:

例3:自从他俩旅游回来,互相好像有了那么点意思。

例4:这幅画还是有点意思的。

词语在动态语境下,考虑两种不同的解释:脱离语境的意义和使用中的意义。使用意义是抽象意义的一个具体实现,话语输入时使用意义生成新的含义,而又成为后一句的语境,从而“意思”的心理情感表达在情境中处于动态变换之中。具体表示成:

语句α的抽象意义表示为M(意思),α的使用意义表示为║意思║。

例3中使用意义在句中表示男女之间暧昧或情感的产生,其心理情感表达是含蓄的;例4中的“意思”在使用意义中表达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该句话是长辈对晚辈说的,长辈喜欢这幅画,但不想让晚辈过于骄傲,便含蓄地称赞。可以看出,动态语义学下“意思”的心理情感表达是通过语境来实现的,这需要结合语境和语言经验作出正确的反应。

3.3 动态词义转移的语言效能

动态理论下的不同语境中,相同的一个句子传达的是不同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语言效能[3]。相同的句子,不同情境下信息状态含义相异。如:

例5:

甲:我不是惦记着这几千块钱,只是我帮了你,你也没什么表示,这……

乙:(警惕地)你什么意思?

例6:

甲:我昨天看见一个男的送你回家。

乙:(皱着眉)你什么意思?

情境一可表示成:

说话时的嵌入情境为:

e╞《惦记,甲,钱,l,t,l》

几分钟后的嵌入情境为:

e’╞《给,甲,钱,l,t,l》

情境二可表示成:

说话时的嵌入情境为:

e╞《看见,甲,乙,l,t,l》

几分钟后的嵌入情境为:

e’╞《男的,乙,送,l,t,l》

在语言使用中,语言表达与各种语境因素紧密相关,情境的不同为话语含义带来了另一个情境,即话语情境,这是话语产生和接受的现场情境,而与话语直接相关的部分世界就是嵌入情境。嵌入情境是话语表达后的动作行为,由此结合情境正确理解话语含义。例5中,乙的话实际上是包含着防备的语气,透露着“你是在向我勒索”的信息状态;例6中,乙的话则包含着反感的语气,试图反问拉开彼此的距离,关于私人隐私不愿向甲透露。由此两者的嵌入情境各自发生转变。

3.4 词汇搭配的动态词义

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一词往往形成了词汇搭配来表示其特定的含义,词汇搭配所形成的动态语义现象也不断通过语境看待其动态变换意义。

例7:周末我生日,到时,请大家来意思意思。

“意思意思”在此处是叠词,在具体语境下表示请客吃饭或送礼,但有些话语不便直说,通过该词表达出来,更能让听者意会而接受。

例8:不好意思,我来迟了。

“不好意思”在此处形成词汇搭配,作道歉或谦虚或致谢的谦词。而与之相近的“好意思”则表示情绪或语气的强调。在社会语境中,不好意思和好意思已约定俗成而使用。

例9:这件事儿他做得太不够意思了。

动词“够”后接“意思”,作对某事某人的评价或态度,表达着一种隐性含义,传达出说话者的情绪。在短语搭配中,“意思”的含义发生了明显的转移,致使表达出该短语独特的意义,因此,熟悉短语搭配的含义,不同情境下才能理解句子。

4 结语

综上所述,“意思”的词义通常比较灵活,在具体的语境下其词义不断变换,从动态语义学视角梳理归纳“意思”词义转移的类型和表现形式。探讨“意思”在不同情境下的词性类型,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高频异语境、心理情感、语言效能和词汇搭配造成了其动态词义的转移。运用动态语义学分析“意思”,充分理解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词汇的动态词义转移规律,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一些探索。

[1]彭家法.当代形式语义研究新进展[J].安徽大学学报,2007,(7):68—72.

[2]张茜.浅谈“意思”之义[J].海外英语,2011,(7):349—353.

[3]文卫平,方立.动态意义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2—144.

[4]柴生秦.论“可能世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6—90.

[5]张立驰.略论“意思”的语用义[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3—57.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6.064

2016-09-14

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英政论文词汇—语法标记的历时对比研究”(12WLH27)

李丹(1978—),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H030

A

1674-6341(2016)06-0154-02

猜你喜欢

语义学词义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情境语义学论的语义质朴性原则探析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情境语义学能否替代可能世界语义学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字意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