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政治的变奏
——林芙美子的中国体验与认知

2016-03-16曾婷婷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日本

曾婷婷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文史论苑】

文学与政治的变奏
——林芙美子的中国体验与认知

曾婷婷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日本女流作家林芙美子曾多次到访中国,多次的中国体验体现出林芙美子在文学与政治的变奏中激进、彷徨、徘徊的思想状态,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寻找政治出路和文学出路时,时常伴随着他们关于民族国家与文学的想象。文学不自觉地表现政治,政治又影响着文学取向。

林芙美子;中国;越境;文学;政治

一、林芙美子与中国问题的研究文献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文学史上和中国渊源颇深的一位女作家,曾多次到访中国。1937年,她作为每日新闻的特派记者奔赴南京战场进行战地报道;1938年,她被选为日本内阁的“笔部队”成员参加武汉战役。这两次军事活动在研究文献中多有被谈及,此处不一一列出。她的另外五次中国经历在近年也逐渐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按时间排列如下:

(1)久保卓哉.林芙美子蔵釋芝峰七言絶句について[J].福山大学人間文化学部纪要,2009,(9);(2)久保卓哉.林芙美子蔵 魯迅親筆 銭起「帰雁」詩について--これまでの定説と新見解[J].福山大学人間文化学部紀要,2010,(10);(3)久保卓哉.林芙美子と凍れる大地——満州宝清への旅[J].福山大学人間文化学部要,2011,(11);(4)山下聖美.林芙美子における台湾、中国、満州、朝鮮:基礎資料の提示と今後の研究課題[J].日本大学芸術学部紀要,2012,(56);(5)久保卓哉.資料紹介内山完造宛林芙美子書簡見つかる 昭和5年満洲上海への旅[J].野草,2013,(91);(6)林敏洁.林芙美子与鲁迅、周作人交往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1);(7)曾婷婷.林芙美子の「満州」体験——紀行文「凍れる大地」を中心に[J].日本文藝研究,2012,64(1);(8)曾婷婷.林芙美子中国书写的开端——首次大陆之旅[J].スターワールド,2013;(9)曾婷婷.林芙美子的国都文化体认——1936年的北京[J].スターワールド,2014;(10)陈亚雪.林芙美子の南京視察旅行[J].内海文化研究纪要,2014,(3);(11)曾婷婷.殖民生态视角下林芙美子的森林情怀[J].日本研究,2015,(1);(12)曾婷婷.“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日本“文艺奉公队”的“满洲”慰问考述[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日关系的历史与未来论文集[C].2015,(8)等。

根据研究人员的多角度研究可以看出,林芙美子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中国这个异域空间,书写了日记随笔,结识了中国文人,构建了异域形象。这些问题联动起来可以将时间追溯到1930年的首次大陆之旅,一直延续至1941年的“满洲慰问”。多次的中国经验体现出林芙美子在文学与政治的变奏中激进、彷徨、徘徊的思想状态。

二、中国古典的文学滋养

林芙美子自幼随父母辗转于各处,直至1916年来到日本四国地区的尾道,开始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在尾道的女中就读期间,她开始阅读书籍,由于在国语作文课上表现出色,因此当时担任国语教师的森要人对林芙美子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关于这一经历,她在随笔《我的老师》[1]中如下记载到:

我十三岁时,在叫做尾道的城市入市立女中学习。班主任是一位教导森要人的年长者,教我们国语。(略)课下,和森先生学习汉文的只有我一个人,他从来不觉得麻烦,我们的学习从理科室到裁缝室各一个小时*本文中的作品引用均由笔者译出。。

可以说,尾道的生活给了林芙美子接近文学的外缘环境,森先生对她进行的一对一的汉文指导令她阅读了大量的中国汉诗和古典名作。林芙美子在散文“中国之旅”的开始这样叙述道:

作为姑娘的时候,在乡下祖父底家里,我发现了陶渊明底诗集和唐诗选,虽然不大懂,我是热心的耽读着的。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我极喜欢诗歌,陶渊明诗集和唐诗选,就成了我最欣愉的读物了。我以为中国底文字是伟大的,时常想着有了机会,到中国去看看。[2]

散文以中文刊载,翻译并不流畅,但非常清楚地表达了最初林芙美子对中国的向往,追寻陶渊明及唐诗选的愿望。关于林芙美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受容问题,在日本学者海老田辉己的论文中有详细论证*详细可参考日本学者海老田辉己的两篇文章。海老田辉己.林芙美子和中国文学(北魏·东晋时代)[J].语学和文学.1999,29(3).海老田辉己.林芙美子作品中的中国唐代以后的文学·哲学[J].语学和文学,2000,30(3).,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古典文学幻象与中国现实

1930年,林芙美子凭借《放浪记》一举成名,用稿费实现了多年中国旅行的梦想。细读林芙美子关于此次旅行的几篇纪行作品,文本的叙事空间北到哈尔滨、沈阳、大连,南到杭州、苏州、上海,文本的地理空间虽然跨越南北,然而对于庞大的中国的整体认识,即作家的心理空间则基本是重合的——失望与希望交织。

林芙美子1930年8月20日由东京出发,随后作家捕捉到的中国的现实状况是:“人群的体臭”“电车为何如此黑暗”“仿佛泥一般的苦力”“留着长长指甲的支那男人”“给了小费眼睛就放光的服务员”“皮肤干涩的支那人”[3],“脏兮兮的支那料理”,“送菜人总是将拇指长长的黑指甲伸进饭菜里”,“用手擤鼻涕的男人”,“厕所味儿如针一般阵阵扑鼻而来”,“用脏脏的河水洗菜洗米的中国姑娘”[4]等,这些描述极力表现中国人的肮脏愚昧、贪婪贫困。

视觉上的现实中国虽然令作家失望,但作家潜意识里一直在追寻并期待另一个中国,那便是作家从中国古典文本中幻化出的古老、神秘的浪漫空间:

穿过一条条街道,吧嗒吧嗒的马蹄声。穿行于柏油路的马车的古老气息……真的有春天乘着马车之感,这是多么古朴的城市啊。天空的美丽,中央寺院的圆屋顶,漂亮洒脱的烟草广告,支那料理店的房檐下,粉刷般的穗子迎着晨风将尘埃拂拭。[5]

杭州更是这种幻象的集中体现,它有如京都般风雅,满足了作家对古典浪漫的异国情调的憧憬。西湖美景、穿越西湖的长堤,郁达夫赠与林芙美子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一跃然纸上;寒山寺的古城砖瓦上犹存着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触摸着模糊的字迹,林芙美子感悟到:“这才是中国”。[6]自然风光中所蕴藏的古典韵味的诗意浪漫,对林芙美子而言,是其谙熟唐诗选等古典时所建构的古代中国的美好幻象。

总而言之,林芙美子的首次中国印象在理想—现实、古典—近代、憧憬—失望、亲近—排斥等二元对立的情感中左右摇摆。

四、三十年代前期与中国文人的交游活动

1930年,林芙美子在上海经内山完造介绍,结识了鲁迅先生。关于这段经历,林芙美子在鲁迅先生辞世后曾撰写“鲁迅追忆”来表达其尊敬之情:“鲁迅先生是一位如同日本森鸥外那样流芳后世的大作家,东洋有这样的作家是我们的幸福,是我们无尚的荣誉。”[7]

1936年,林芙美子自行游历北京,结识了女诗人徐芳、周作人、冯沅君、北平世界日报社记者林含英、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钱稻孙等人。林芙美子特别关注了北京年轻人的知识水平,她说道:“支那这个地方战争不断,就像日本的战国时代,可是学问的普及却引人注目,年轻人的知识进步之快令人惊讶。”[8]北京城的文化气息充分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独特的文化环境孕育着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沉淀着古都北京特有的历史纵深感。

三十年代中期,日本觊觎中国领土,侵略思想暗流涌动,文艺界的交流如涓涓细流一般使得两国文学关系不至于被完全隔断。林芙美子公开发表的散文游记等参与了塑造日本人中国认知、中国文化想象的过程,在向普通日本民众传递日常化中国的层面上应该说存在积极的文化传播作用。

五、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

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林芙美子作为日本《每日新闻》的特派员赴南京实地报道。1938年,林芙美子作为日本内阁情报编制的“笔部队”成员参加武汉会战;11月22日成为第一个到达武汉战场的战地记者。其间,她创作了《战线》(《朝日新闻》,1938-1939)、《北岸部队》(《中央公论》,1939)等。关于战场的描述,林芙美子对日本士兵屠戮现实的漠然态度令笔者十分震惊,例如:

我对日本的负伤士兵的那种感伤,令我终身无法忘记。可是,对于支那兵的尸体我却没有一点感觉。我不了解真正的支那人的生活,这种冷漠也许注定了我将这些尸体看成“物体”了吧。作为民族意识,这是前世就注定了的无法融合的敌对双方。[9]

这种对中国士兵伤亡的冷漠无视、对日本士兵的无限赞美映射了林芙美子在战场这一异态空间中的极端意识形态。日本的侵略思想、军国主义思想、国家主义思想侵蚀着文坛。文学形态与国家形态高度统一,文学发展的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借助战争,林芙美子受到日本各界的追捧,被誉为“功臣”,然而,两年多过去,日本称霸中国的野心未能如期实现,林芙美子似从人气之巅坠落一般,陷入了心智迷失的泥沼。

事变迎来了两周年,然而此时此刻,我却异常不安。读任何报纸都无法产生热情,政府对国民似乎尽是命令。(中略)精动、国民精神总动员等,尽是些难懂的辞令。(中略)我的丈夫出征也已有两年。(中略)汉口陷落,本以为这场战争能停下脚步,结果广东、海南岛、汕头、战事越发的激烈。[10]

在《致周作人》中,林芙美子对自己的经历做了如下表达:“自从在北京大学的教室见面以来,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岁月的推进,我们都被周围各种各样大小无数的历史漩涡卷入,下次相见,我想我们会有一肚子的话要说”。[11]

极端的战争描写过后,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冲突和关联需要重新调整。文学与政治各属于自己的活动领域,文学虽然被视为整体的社会结构之中的一个有机成分,但却有别于政治,这种内在特点促使包括林芙美子在内的日本作家开始寻求自己的文学新生之路。在1940年之后,林芙美子陆续撰写了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文学题材作品,在文学上对中国的重新观照正体现了这一点。

六、结语

林芙美子在中国问题上的思想变化,表现出中日两国的文学在经历了日益扩大的政治鸿沟后,又试图跨越不平衡的历史所造成的障碍。文学在表现共同体机制的同时,其疆界意识要低于政治意识,更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具备可跨越的条件。战后,积极承认日本侵略行为的日本作家武田泰纯曾说:“文学的力量在某些时刻可以换回良知与责任。”但愿这种文学的正面力量可以悠远流长,使中日两国不再是单纯的时空存在,而能以人类共生为己任获得世界性价值。

[1]林芙美子.我的老师[A].林芙美子全集(第五巻)[M].东京:文泉堂,1977.105.

[2]林芙美子.中国之旅[J].华文大阪每日,1940,(1):23-24.

[3][6]林芙美子.秋季的杭州和苏州[A].林芙美子.三等旅行记[M].东京:改造社,1933.268-270.271.

[4][5]林芙美子.哈尔滨散步[J].改造,1930,(11):99-104.

[7]林芙美子.鲁迅追忆[J].改造,1937,(4):186.

[8][10]林芙美子.事变的回忆[A].心境和风格[M].东京:创元社,1939.258-259.258-259.

[9]林芙美子.北岸部队[A].林芙美子全集(第十二巻)[M].东京:文泉堂,1977.283.

[11]林芙美子.致周作人[J].文艺,1941,(5):88.

【责任编辑:董丽娟】

I313.06

A

1673-7725(2016)01-0202-04

2015-10-25

本文系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金项目“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林芙美子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B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曾婷婷(1981-),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学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我们需要文学
探寻日本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黄金时代》日本版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文学病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