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经典名言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2016-03-16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史记

曾 馨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蓓蕾园地】

《史记》经典名言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曾馨

(渭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史记》开先秦史传散文之先河,其经典名言更是言辞典雅精炼,其英语译文也非常精妙。然而,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中国古文和当代英语在互译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文化缺失现象”。文章以《史记》中的经典名言英译句子为语料库,剖析其英译译句,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方面,联系上下文方面,以及从当时的风俗、文化方面突显英汉互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并由此提出“异化加注”“归化异化并用”“文化移植”等方式,来避免英汉互译中出现“文化缺失现象”。

关键词:文化缺失现象;异化加注;归化异化并用;文化移植

一、引言

《史记》 经典名言译文中有许多有特色的英语词汇,这些英语词汇不仅融入了中国不同事物的特点,而且还将《史记》某些时代的风俗、文化等一并移入译文中。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句话“腊月,陈涉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以降秦。”[1]334其中的特殊词语“腊月”就含有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都知道古代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而古时候腊月期间会举行许多汉族民俗的活动。这种对时间的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与古代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要举行祭祀活动。而根据司马贞索引记载,“腊月在十二月,故因是谓之腊月也。”[2]这就是本土古代遗留至现代的一种传统说法。而古代会在年终的腊日举行对祖先、百神的祭祀,因此称为“腊”,又因腊祭在十二月,故十二月又称腊月。华兹生将“腊月”英译为“In the twelfth month ,at the time of the winter sacrifice.”[3]7-8在这句翻译中不仅从翻译中指出“腊月”是“第十二月”(In the twelfth month),还措词“winter sacrifice(意为“冬祭”),准确到位地传达这词语所含带的文化现象,同时也让读者真正地了解“腊月”这词语在中国文化中所隐藏的含义。又例如《项羽本纪》中 “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1]62其中的“南面”这词,在 《易·说卦》中也出现过,“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因此“南面”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然而在《史记》中也是体现了古代君王时期的一些习俗。因为古代君王时期,都是天子诸侯皆南面听政,面向南面而坐。所以现在用“南面”以喻君主或侯王。[2]105而华滋生教授将其直译为“face south”, “The Chinese sovereign when he sits upon his throne faces south; hence, to “face south” means to become an indepedent ruler.”[3]26在这里“南面(face south)” 面向南坐就含有成为统治者的意思。又因为译文中出现了太多词汇,都带有不同的中国文化、中国特色,所以出现了“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又和其他国家英语不同。“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或称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诸领域的特有事物,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英语变体,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4]12它受中国各体英语音位、词汇和语篇等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中国英语”是一种规范、合理、适用的标准英语。在词汇、语法方面都符合标准英语的规则,同时能够用规范英语反映出中国社会文化、风俗和中国古代万物的特色。“中国英语”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它依赖语音、词汇和语义的结合。

正确规范的“中国英语”主要有四种形式,主要分别体现各特征于词汇层面,以下为其四种形式:

(1)音译(Transliteration)。“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和短语是按照中国普通话发音直接转化生成的,也有把外来词连音带义完整地借用过来。[2]19例如, xiucai“秀才”、yamen“衙门”、pipa“琵琶”、 Tai Chi“太极”、qigong“气功”等。

(2)意译(Free translation)。意译是把外来词的每一个词素和词对等地翻译成本土语言。从国语的角度来翻译汉语,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偏向归化翻译,不考虑语音问题。意译的“中国英语”词汇明确,能够表达出借词的含义。例如:lose face“丢脸”、《陈涉世家》“腊月,陈涉之汝阴,还至下城父。”“腊月” (In the twelfth month ,at the time of the winter sacrifice)等。

(3)混合借词(Loan blends)。混合借词是指将外来语成分与本族语成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借词。[2]例如Chinatown“中国城”、 Confucian“孔子的”、Manchurian“满族人”。

(4)语义再生。在翻译形象化语言时表现出明显的中国名族文化特色。[4]20例如:the Great Wall (长城)、《陈涉世家》“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血食”译为“enjoy the blood and flesh of sacrifice”。对于翻译研究中类别问题,主要看评价者对于翻译研究持有一种什么样的学科观,将翻译研究视为一种什么样的学科。分为三类不同的翻译研究:第一类是应用性的翻译研究观,翻译研究是为了社会,为了译者,为了跨文化交流;第二类是阐释性的翻译研究,将翻译研究视为人文学理论、哲学概念;第三类是实证性翻译研究观。[5]“中国英语”产生了,当然也会在某些译句中出现“文化缺失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分别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方面,从联系上下文方面以及从古代的风俗、文化方面探讨《史记》经典英语译句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二、《史记》经典名言英译句子中  的“文化缺失现象”

从分析 《史记》的特色词汇到提出规范“中国英语”的特点和形式,并分别从“中国英语”的四大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也列出了相对应各种形式的相关词组。本文将重点研究《史记》经典名言英译例句,从三大方面分析这些经典英译句子中存在的“文化缺失现象”。因为很多经典例句中含有古代风俗、文化等特色,非常值得研究。我们知道,《史记》是一篇由文言文写成的典籍巨著,语言特点明显。《史记》中的语言用词精炼,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美国汉学家华滋生在英译 《史记》 “文化万象”词时,采用意译、加脚注、替换和改写等多种方式,尽量保住原文文化的内涵,其意在用归化方式保留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英译句子时候,我们都要遵循三个原则,分别是语法原则、语义原则和认知参照的原则。[6]但在遵循这些原则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英译句子中出现“文化缺失现象”以及漏译等。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其文字简练、含蓄,同时还有古文的文采和特色。尤其在中国古文(俗称文言文),古代人们常借中国特有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喜怒哀乐、多愁善感、爱国情怀等思想感情。当然,我们用规范的英语翻译中国古文时,译者既要注意到还原本意(也就是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体验以及作者当时的一些经历等),同时也要翻译其中的一些特殊事物,不仅要查阅资料,还要带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我们知道,好的译文通常要达到“信”“达”“雅”。所以当以规范的“中国英语”对《史记》的任何一部古代文献进行翻译的时候,必要时要提供一定的解释,并在译句后面加注法进行解释说明。从翻译方法中的异化方法角度来解释,则是要保留原著的原有风格翻译,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我们尝试用规范英语来翻译《史记》句子的时候,不仅要基于对原著的理解,同时从深层次方面对句子进行意译。我们可以结合“归化异化并用”的方式、“异化加注”的方式、“直译意译并用”方式等进行翻译。现在我们从三大方面来看以下经典例子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1.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

例1是时范雎亡魏相秦。

译文:At that time Fan Sui had fled from Wei to become the prime minister of Qin(Fan Sui, traveling politician who was humiliated by a minister of Wei).[6]

范雎在古文中只是一提,对于熟知《史记》的读者来说,固然知道范雎的事迹。但对于《史记》很陌生的读者来说,他们很可能并不知道范雎这个人,更不用提他的事迹,所以译者在后面有加注解释说明,但是这个加注解释得很仓促。我们来看译文中 “亡魏相秦”这一句,译者将其翻译为“fled from Wei to become the prime minnister of Qin”,可以看出对于“亡魏相秦”这一词,译文只是书面进行直译,而并未深入分析这一词语背后的古文意义,也未很好地将文章原有意思译出,其实可将“亡魏相秦”这一词的背景用加注解释说明的方式在译句中以插入语的形式进行解释说明。也可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概括范雎当时的社会背景,附注在句后。但是对于不熟悉《史记》的读者来说,若他们单方面看此译文,在译者的附注上可能会误解范雎,认为范雎是一个背叛自己国家,背叛自己民族的小人。然而这并不是事实,范雎之所以“亡魏相秦”是有原因的。所以在这里出现了“文化缺失现象”,并且译文未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方面来译,导致文化的缺失,从而造成读者对范雎的误解,也会影响读者对后文的理解。现在我们来看文化缺失的部分:首先我们分析下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亡魏相秦”的意思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时范雎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敌。”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范雎是魏国人,专事游说诸侯,是一位难得的人才。起初,范雎欲事魏王,但因家贫无以自资,所以不得不先欲事于魏国的中大夫须贾。一次难得的机会,须贾受魏昭王派遣出使齐国,范雎也随从去了。齐襄王一直都欣赏范雎的辩才,所以秘密地邀请他出任齐国的官职,但范雎不愿意背叛自己的国家,所以拒绝了。虽然齐王失望,但随后赠予范雎黄金十公斤和酒菜,而范雎只接受了酒菜,并未接受黄金。然而须贾听说这件事后,又嫉妒又愤怒,便一口咬定范雎泄露了自己国家的重要机密。回国后魏王不分青红皂白,派人将范雎抓来,下令酷刑拷打,从而使范雎肋骨折断,牙齿脱落,受尽种种屈辱,最后被扔弃在厕所。范雎许诺看守的侍卫,若将他救出,以后会好好地酬谢他,侍卫这才将范雎从厕所拖出,抛于荒郊野外。从此范雎对魏国极度失望,当秦昭襄王出使魏国时,范雎便投奔了秦国。这就是“范雎亡魏相秦”的典故,其背后所含的内容很多,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但是在译文中,并未将这个典故加注解释清楚,并未告诉读者当时范雎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未将原著文化移植到译文中,只是根据字面意思用直译的方法将原文进行翻译,然后在译文后附脚注简单仓促地描述了范雎(Fan Sui, traveling politician who was humiliated by a minister of Wei)。当深入了解这个典故,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就知道范雎是魏国人,他曾很忠于自己的国家,只是因魏王非但没有很好地任用他,而且还凌辱迫害他,逼迫他不得不投奔秦国。在这里译文并未译出原文中范雎为何会背叛自己国家(魏国)而辅佐秦国的具体原因和当时复杂的时代背景,从而造成译文中出现“文化缺失现象”,这样译文很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其实在译文中我们可以用加异化、加脚注的方式来解释说明范雎和亡魏相秦的典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而避免造成文化缺失现象,也避免读者对译文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2.上下文联系不紧密

例2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译文:So it is only right,great king ,that you too should fast for five days and then prepare a grand court reception. Only then could I hand it over.

在译文中“you too should fast for five days and then prepare a grand court reception”[6]意为大王也需要斋戒五日,什么是斋戒呢?为什么秦王被要求斋戒五日呢?译者只是按照古文的字面意思进行了翻译。但是在这里秦王为何要斋戒五日并未解释或异化加注,也没有进行文化移植将原有文化移入译文中,从而造成译文出现了“文化缺失现象”。在这里所缺失的文化主要是因为上下文联系不紧密。古代时候的斋戒是指,在古代祭祀或有重大事件开始之前,要事先进行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称之为“斋戒”。而在文中秦王要看和氏璧之前,是有前文的,因为怕秦王看璧后不归还,秦国又太强,蔺相如只好想出此计策,让秦王斋戒五日。在秦王斋戒时,令人将和氏璧抄小路送回,这才是后来蔺相如要求秦王斋戒五日的原因,即为送璧争取时间。译文前后文联系不紧密,事先因赵王听闻秦王要看珍宝又恐看后不归还和氏璧,而令蔺相如奉璧西入秦。蔺相如也深知秦王不守信,所以打算在秦王看璧后,将和氏璧私下送回。则以斋戒五日为推辞借口要求秦王斋戒,从而拖延时间。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就是为何蔺相如要求秦王斋戒五日的原因,但译文中译者只是用“you too”来表述,过于草率。对于《史记》不熟悉的读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层意思。译文未译出原文真正的含义并提示读者联系上下文理解,也未将原著想表明的真正意思译出,从而造成一些“文化缺失现象”,同样因为上下文联系不够紧密,让读节选译本的读者会产生一定的困惑,不知何来的“you too”,也不知何来的“斋戒五日”。这就是我们所讨论的此句子中出现的“文化缺失现象”。产生“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则是因为译者翻译时未联系上下文,将上文中有联系的事未译出,也没有提醒读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而只用“you too”一笔带过,未从译文中解释说明何为当时的“斋戒”,让读者读得十分困惑,这并不符合真正翻译中的“信”。同时也未曾从当时赵国、秦国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人物特征方面深入分析。当我们用规范英语表述中国特殊事物时,还是要在翻译时先从词性、句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这些方面来了解中国的特有文化,再结合自己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再将这些方面通过文化移植或者异化加注等方式译出。

3.古今风俗、文化的差异

例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或五彩,此天子气也。

译文:I told a man to watch his halo,and it takes the shape of many coloured dragons and tigers—the halo of an emperor.[6]

在这译文中,很明显,过于书面直译。译者并未深入了解古文的风俗文化。一个好的译句,需要做到“信”“达”“雅”,其中的“信”就是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著,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原著真正的意思。而在这句译文中,最典型文化缺失现象,在于译者对于古文的“望其气”的翻译。通过查阅一些书籍,我们可以知道,“望其气”是古代的一种迷信说法,它属于中国古代占候术中一种名为“云气”的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云龙风虎”。也有传言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在那时刻,天空会有异样的云气,占卜测望的人则能够看出。这里我们就发现了译句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望云气”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译者不应直接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watch his halo”在这里要深入古代文化风俗、文化及当时的占卜术,再择相对应的词译。我们可以结合意译和直译的方法来避免在翻译时出现“文化缺失现象”,一句好的译文需要细细斟酌,不可很直接很草率地翻译,不然会误解了原著意义,也会误导读者。在此译文中,我们可以结合异化归化并用、异化加脚注、文化移植等多种方式进行翻译,从而避免造成译句出现“文化缺失现象”。

三、避免文言文中出现   “文化缺失现象”的策略

从以上例句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风俗等对于译文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所以针对避免文言文翻译出现“文化缺失现象”,提出了四种策略:

1.异化加注

异化,异化即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同时也指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中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但对于不熟悉源语及其文化的读者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若原先对于目标语读者很陌生的词句变得越来越普遍,即异化的程度在逐步降低。文中像“亡魏相秦”这一例子,就可以通过异化加注的方式将范雎的人物形象、当时社会背景进行一一托出并解释说明,这样就不会误导读者,也让译文更忠实于原著作品。

2.归化异化并用

“归化翻译”是指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和读者所习惯的一些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标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若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也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而“异化翻译”中的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具体体现于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并且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我们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将“异化归化并用”更是将目标语和译文表达的方式结合,使其更符合读者所惯用的语言,也让译文具有异国情调,不同的原文可采取不同的方式,也可相互结合。同时翻译要求我们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翻译法是必然的;但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要的。在用归化的时候,将文字带有中国特色的事物、风俗等用异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会在翻译的过程中流失掉中国特有的事物背景、情感、风俗等。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对立统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的作品背景、作品的语言特点、结合作品里面各种描述人物的语言特点、文章目的、风俗文化等,来恰当运用两种策略,达到动态的统一。

3.意译直译并用

“意译” 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概意思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时使用较多,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意译的优点是让人能够很容易就明白、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简洁明快。而“直译” 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文字。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它们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相互关联又相互补充。例:“秦王应斋戒五日……”中带有中国特殊事物的词语可以用意译直译并用的翻译策略。

4.文化移植

“文化移植”是指一个地域会因为其地理条件、当地的民风习俗、民土风情、当地人的信仰、习惯等因素经过时间洗礼、历史的沉淀而演变出固有的历史文化。当另外一个地域的某种固有历史文化随着媒介传到这个地域的时候,这个“另外的文化”就会随着媒介而传递过来,并且是无目的文化传播。国译中的文化移植是将另一国文化介绍给本民族的一种有效手段。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思想内容的严肃文学作品,除了它的欣赏价值之外,还应该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7]同样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应该同时体现原作文化相互移植的过程也正是语言相互移植的过程。例如文中的“望其气”这就是带有中国本民族古代习俗、古代人们信仰的词语,它涉及古代的一种占候术,具有中国特色。所以当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文化移植这样的策略进行翻译,并顺势将本土原有的文化进行传播。

四、结语

文章对于 《史记》 经典名言英译译句中的“文化缺失现象”探究,主要从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词汇开始,到探究正确规范的“中国英语”,从规范的英语到中国英语需要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规范表达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历史文化的词或句,需要细细斟酌,谨慎选词。真正的中国英语是用规范的英语为核心来表达中国的特殊事物、特色风俗、民族文化、风情等。从了解中国英语的形式,我们总结了主要的四种形式,有许多词语形成分别体现在音译、意译、混合借词和语义再生。了解真正意义的中国英语,并从中国古汉语《史记》经典名言英译的译句中发现了“文化缺失现象”,造成这些“文化缺失现象”有许多原因,且与翻译方法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和译者翻译时并未深入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文化有一定的关联。本文研究的“文化缺失现象”是分别体现在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上下文联系和古今风俗、文化差异这三个方面,我们用《史记》英译句子相应例证,也从中分析了如何产生的“文化缺失现象”。在例句的引导下,相对应地提出四点翻译时应注意避免造成“文化缺失现象”的策略。本研究希望从例句中突显出的“文化缺失现象”,使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读透古文一定要深入其中,翻译也是如此。同时也感受中国古汉语文化的魅力,体会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以吸引更多外来学者了解中国特色古学文化,更深入地探究中国古学文化的奥秘。

(指导教师牛小艾)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吴涛,杨翔鸥.中西语境下华兹生对《史记》“文化万象”词的英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2,(3):102-108.

[3] Sima Qian.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Han DynastyⅡ[M].Watson Burton,Hong Kong,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4] 范勇.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 黄朝阳.文本旅行与文化语境——华滋生英译《史记》与倪豪士英译《史记》的比较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2-155.

[6] 陈吉荣,刘莹.《史记》英译过程中的默认值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12,(3):178-185.

[7] 贾雪池.浅谈翻译中的文化移植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69-70.

【责任编辑贺晴】

中图分类号:p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16)14-0086-06

收稿日期:2016-04-20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史记》经典名言英译中的“中国英语”现象研究 (201510723652)

作者简介:曾馨(1994—),女,四川泸州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3级本科生。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efault in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 Saying in Historical Records

ZENG Xi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Records is the most famous prose in historic literature about Pre-Qin period, the classic saying of Historical Records is short but elegant, and the English version is very graceful. But, with many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 are some problem in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into current English. That is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default.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saying into English, to analyze the sentences, the phenomenon is caused by many aspects which are soci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custom and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connection of context and historical custom and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n this condition, the paper finds many ways to avoid it, which are foreignization plus a not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Key words:cultural default; foreignization plus a note;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猜你喜欢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