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调查及路径选择
——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2016-03-16阮晓莺
阮晓莺
(闽江学院法律系,福建福州350108)
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调查及路径选择
——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
阮晓莺
(闽江学院法律系,福建福州350108)
对福州地区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态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分析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现状及产生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四条路径。
生态素养;大学生;现状;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既是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又是生态建设的实践者,他们的生态素养高低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程度。近10多年来,福建省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在全国的生态保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以福州地区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生态素养现状及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对于推进福建生态省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福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
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环境学教授大卫·奥尔在1992年出版的《生态素养:教育与向后现代社会的过渡》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生态素养是人要具有系统关联性的知识和对自然关爱的态度,并为人类、自然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采取实际行动的能力”。我国学者朱群芳等人认为“生态素养强调通过生态知识、情感,特别是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哲学世界观的建立,掌握环境技能,改善环境行为,形成自觉自愿有利于环境的生活行为习惯”[1]49。它包括生态知识素养、生态伦理素养、生态情感素养、生态法治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我们的问卷调查以福州地区各大高校在校生为对象,采用随机调查,无记名填写方式。总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75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无效问卷28份,有效率为92.5%。检验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一)生态知识素养
即个人对生态知识了解和把握的程度。包含对基本生态常识的了解及随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的认知能力。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态常识的了解较多,但对生态政策认知停留在较浅层次,更新速度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有82.4%的大学生了解“哪一个是工业‘三废’”这些具有常识性的问题,有81%的大学生知道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宏观政策了解不够,如只有25.6%的大学生知道中国在十七大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对2001年福建提出生态立省的政策,有87.9%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
(二)生态情感素养
生态情感是指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体验。包含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欣赏和敬畏。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当代大学生在情感上对生态保护持认同态度,但是大多停留在意识层面,观望态度浓厚,自觉纠偏能力欠缺。如关于“如果发现同学或朋友随地扔垃圾,你会怎么做?”只有19.3%的大学生选择“阻止他人的行为,并教育他人”;更多的人“觉得这种行为不好,但不采取任何行动”,占到了45.5%;还有11%的人选择了“无所谓”。当被问到“看见寝室同学大开着水冲洗衣服,你会怎么做?”只有23.9%和27.7%的大学生选择“自己过去帮他关掉”和“过去请他把水关掉”;32.6%选择“很想请他关掉,但是有所顾忌,不表态”;却还有15.9%的大学生觉得“无所谓,自己平时也是这么做的”。
(三)生态伦理素养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道德观、发展观和世界观。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大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伦理意识,但缺乏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深层支撑,无法准确认知和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伦理关系。如当被问到“你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时,74.1%的大学生认为“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存”;有8.1%和13.8%的大学生选择了“人定胜天,人可以征服自然”和“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类无法征服自然”;还有4%的人觉得“人与自然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在“您了解可持续发展吗?了解的程度如何?”这个问题上,只有18.2%的大学生“了解,且能较准确地掌握其内涵”;选择“了解,但是很肤浅”占到了53.3%。
(四)生态法治素养
生态法治是“国家借助法制手段调节人们之间的生态利益、生态关系,以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法治过程”[2]。问卷中我们看出大学生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等还知之甚少,遑论深入地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如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只有30%的大学生选择了正确的选项。在“《京都议定书》制定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知道是“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68.9%;其余的31.1%的大学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当被问到“你了解几部关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时,64.6%的大学生选择了A.0~2;19%的大学生知道3~5部;6~8部的只有11.2%;8部以上的更是只有5.2%。
(五)生态行为素养
生态行为素养是指“能够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化为自觉的稳定的行为习惯,并以此影响社会”[3]。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的大学生具备初步的生态行为习惯,对直接影响自身生活质量的生态问题会采取积极行动,但对通过学习内化和修正自己的生态行为方面主动性不足。如当被问到“平时到超市购物时是否自己准备购物袋”时,15%的大学生选择了“从不”;关于“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上,21.6%的大学生“随便扔到垃圾桶里或垃圾袋”;“投到废旧电池回收箱”的大学生有31.4%;关于“所在大学是否有环保宣传方面的学生社团?您是否加入其中”的问题上,只有13.5%的大学生表示“有,自己也参加过”;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有,但没参加过”,占到了51.6%。
总之,从上述五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已初步形成自觉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但在生态知识的掌握上还未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知与行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大学生在生态素养的培育上任重而道远。
二、大学生生态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未能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大学生生态素养缺失的直接原因
1.高校普遍缺乏生态教育的系统设计
我国在1996年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明确规定高校须将环保课程纳入到必修课或选修课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环保教育。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学校都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即使按照该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开设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但是缺乏系统性设计、课时安排少,收到的效果甚微。在调查结果中发现,大学生获得生态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并不是学校教育。生态学课程不仅没有列为高校非生态专业、生物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甚至生态教育选修课、专题教育环境讲座在课程设置中都寥寥无几。总体上来说,高校并没有把学生的生态素养教育纳入学生素质的一个要素来考量。
2.大学教师生态素养教育意识普遍淡漠
大学教师是知识文化的主要传授者,是大学生思想的领路人,在生态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普遍缺乏生态教育师资,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生态思想的很少,认为“很多”的只有7.8%,其他的占到了82.2%。由于当前学校的生态教育工作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这些教师本身难有充沛的精力去研究相关工作,也没有受过专门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缺少从事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大多数教师对生态文化、环保知识等方面了解比较有限,理性说教多,学生情感体验少,出现只喊生态保护口号,缺乏正确知识和行为等现象,无法做到把生态教育融入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在生态素养培育的过程中未能发挥其引导的重要作用。
3.教学方式创新不足,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实践性
目前各高校教学模式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参与性不足,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能。根据调查所得,在大学中有环保宣传的学生社团并加入其中的只有13.5%。在大学中选修过生态环保课程的大学生只有7.5%。在平时购物时经常自备购物袋的也只有26.5%。可见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缺乏实践性;大学生参与生态教育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不高,教学实践环节也缺乏相应的设计。
(二)社会缺乏正向的价值塑造是大学生生态素养缺失的客观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发展的阶段,飞速的物质化进程直接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市场经济崇尚的利益对等原则及其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同,强化了对合理利益的追求,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构成严峻挑战。由于社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人类对物质需求不断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也就相应增加,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无法挽回的破坏。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特别是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在经济上大多采取纵容和迁就的态度,加上大学生自身消费心理不成熟,极易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加剧了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行为,大学生尚未普遍养成勤俭节约的绿色消费习惯。
(三)政府及相关组织宣传引领作用不到位是大学生生态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
虽然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上还有许多不足。通过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74.4%的大学生不知道“生态文明”提出的时间;在获得生态信息中也只有27.7%是选择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得到的;在生态法律上,有64.6%的大学生只了解0-2部关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这固然有大学生在法律法规学习中的不作为,但更多的是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未能发挥生态知识的宣传引导作用。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生态素养的路径选择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要求:教育要“对环境友好,要在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环境关心、环境伦理、环境能力、环境行为、环境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进步[4]92-93。由此可见,生态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同时也承担着生态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目前各高校在生态文化素养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宣传教育的阵地不断扩大,但总体上成效不明显。如何提升大学生生态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1.以制度建设为前提,构建生态教育的保障机制
没有制度的规范和保障,生态素养培育无法进入到广阔的实践空间。而作为社会交往的边界与框架,制度建设提供了行动的依据和准则。我国目前虽然建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但终究不是一部独立的生态教育法律文件,其中只对生态安全教育作了原则上的规定,因此,亟待制定一部完备的生态教育法“从法律上保证生态安全教育的贯彻落实,建立面向大众的、终身教育的生态安全教育体系,通过生态安全教育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和意识,树立生态安全价值观”[5]。
教育厅可将生态教育列为学校的必修课程,提出规范性要求;将生态教育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和评估内容中,规定合理的生态教育课程比例,设置一定的分值,进行督导和考评。构建包括美丽校园环境、和谐人际关系、规范管理制度在内的大学内部生态系统建设,把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渗透到教育的全程中,不断拓展生态教育的社会维度;高校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学校实际,加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大学生生态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学校重要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要提出相应的工作目标、计划、实施措施、内容、途径和方法,对教师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训,营造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的全员育人环境。
2.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构建生态教育课程体系
世界多个国家已经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美国在1989年通过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把生态教育列为高校必修课。在1990年在法国举行的“大学在环境管理和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绿色大学”的概念,到目前全球已有300多所大学加入其中。在我国,清华大学于1998首次提出建设绿色大学,“提倡用‘绿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5]。各高校应严格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有关规定,遵循各学科知识构成与演进的规律,将生态素养教育的内容贯穿到专业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中去。通过设置“专业+生态文明”的课程模块,开设与生态教育相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如各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生态专业教育和生态普及教育。对于旅游、地理、林业、环境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可着力培养具有系统的生态知识,掌握生态保育和改善环境的技能,能够从事生态科研、教育、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着力培养拥有必备的生态知识,能够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和义务的理性生态人。同时各个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校园环境和专业特色,建立富有个性化的生态教育体系。
3.以师生双向互动为形式,搭建多元化生态体验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去学习。生态文明的教育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更新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6]教师可根据课程建设中丰富的生态课程资源,设置有关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绿色产业等场景,着眼于学生的情绪体验,获取公共生活中的生态规范的认知并形成价值认同感。实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感悟大自然、提高生态素养重要的教育方式,寓学于行,躬身践履。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与学校的环保社团合作,组织学生在校内外通过多渠道和形式开展生态实践活动,如各种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增设生态建设方面的调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观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可通过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大学生生态教育基地,如森林公园、动物园、湿地公园等,为大学生开展生态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载体。
4.以宣传引导为重点,传递生态保护正能量
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养成有赖于社会生态环境的优化。学校应“积极组织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公益性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保护的氛围”[7]。学校学生部门与宣传部门可通过开展“生态法治宣传月”、“生态法治校园行”等活动,加深大学生的生态法治意识,让每个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上知法、懂法和守法。另一方面可通过有计划地开展以科学消费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倡导理性消费,建立节约型校园。要加强引导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明确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鼓励学生改善消费结构,提升精神消费品位,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高校应加强生态素养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理性的生态人,才能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和谐的生态社会。
[1]朱群芳,王雅平,马月华.环境素养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郭珉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民主与生态法治[J].社科纵横,2012(3).
[3]袁碧欣,姚林如.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
[4]万以诚,万岍.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张平,陈国生.论生态安全建设的教育保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6]郭岩.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J].世纪桥,2010(11).
[7]黄香.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8]阮晓莺,陈湘舸.自觉社会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3(9).
An Investig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Awarenes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RUAN Xiao-ying
(Law Department of 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give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in Fuzhou area,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ecological awareness,analyzes its causes,and puts forth four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ecological awareness.
ecological awareness;college students;current situation;strengthen
G640
A
1671-9743(2016)12-0114-03
2016-06-23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化的社会机制研究”(12BKS045)。
阮晓莺,1972年生,女,福建宁德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生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