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长安十年干謁诗看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

2016-03-16

关键词:人生态度长安杜甫

郑 莉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从长安十年干謁诗看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

郑 莉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在长安十年(746-755)期间,杜甫所作干謁诗篇目较多,篇幅较长,既有赞扬权贵之说,亦有自我遭遇之诉。而后公元755年杜甫直言“独耻事干謁”。从早年渴望通过干謁进入仕途到后来以干謁为耻,体现了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

杜甫;干謁诗;人生态度;影响因素

杜甫一直以来为人熟知的形象是“诗圣”,其流传较广的诗篇多与人民现实有关,所以杜诗也被称为“诗史”。然而,在学习杜诗以及了解杜甫生平之后,不难发现,杜甫也曾写过干謁诗。在长安十年期间,杜甫所作干謁诗不少,且具有一定的价值。一方面,与其他诗人相比,杜甫的干謁诗篇幅较长,在内容上除赞扬权贵、委婉表达心迹外,还叙述了个人遭遇,是深入了解杜甫的很有价值的资料;另一方面,从科举不第到献诗干謁,从早期干謁到后期干謁,从事干謁到“耻干謁”的这一发展过程,也可看出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

一、杜甫干謁之旅

(一)科举不第

科举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开始于隋朝而形成于唐朝,在唐以后的选士上占据重要地位。唐代读书人的主要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而参加科举考试的目的便在于入朝为官。杜甫第一次参加考试,据《杜诗详注》记载,应该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自吴越归,赴京兆贡举,不第” ,[1]12关于此次落第的外部因素,大抵是与当时的主考官有关系。

《唐会要》卷五九《礼部侍郎》:开元二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以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所訟,乃下诏曰:“每岁举人,顷岁以来,惟考功郎所职,位轻务重,名实不伦。欲尽委长官,又铨选委积。但六官之列,体国是同。況宗伯掌礼,宜主宾荐。自今以后,每年诸色举人及齋郎等简试,并于礼部集。既众务烦杂,仍委侍郎专知。[2]《唐国史补》卷下亦云:“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昂为士子所轻詆,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3]《封氏闻见记》卷三《贡举》:玄宗时,士子殷盛,每岁进士到省者常不减千余人,在馆诸生更相造诣,互结朋党以相漁夺,号之为“棚”,推声望者为棚頭,权门贵盛,無不走也,以此荧惑主司视听。其不第者,率多宣訟,考功不能御。开元二十四年冬,遂移贡举属于礼部。[4]16

杜甫下考功第,是在开元二十三年。在其落第的后一年,贡举主考官发生了改变,这其间是有一定关联的。这次考试虽然失败,但对杜甫的打击并不大。杜甫《壮游》曰“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1]1441可见之后又再次出游,行为仍颇为洒脱。到了天宝五载,杜甫前往长安,准备参加来年的考试。开元初开始,举行制举时不断诏令自举。这第二次考试就是天子自诏之制举,不定期举行。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正月,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及以上的士人到京师就选。而天宝年间确定下来的进士科以诗赋取士,对于“七龄思即壮,开口詠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1]1438的杜甫来说,难度并不大。但这次主持考试的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运用各种手段来扩大自己的权势,为巩固势力,常与嫔妃宦官勾结,刺探玄宗机密。据《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载》记载,此次制举考试,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5]6876对玄宗说“举人多卑贱愚聵,恐有俚言污浊圣听”,[5]6876乃禀明人主,以为野无遗贤,结果无一人录取。所以杜甫赴京赶考、进入仕途的希望,又因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在考试中设置障碍而破灭。

从两次考试情形来看,外部因素对于杜甫考功名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壮游》),[1]1438从杜甫对以往的回忆来看,他对自己的才华具有信心。所以虽然两次考试都没能及第,但杜甫仍旧没有放弃仕途道路。并且此时的杜甫在生活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父(杜闲)病逝于奉天县令任上。[1]3也就是说杜甫不仅要快马加鞭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更急需解决当前生活的困顿。这就需要另谋他路,也是唐代多数诗人会选择的道路。

(二)献诗干謁

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意思是三十岁考明经已经很老了,而五十岁考中进士还很年轻。可见,在唐代考进士是没那么容易的。并且科举取士非全凭考试决定,隋唐的选士乃是科举推荐并重,即允许甚至鼓励自我推荐。此外,在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是不密封的。因此,主考官能够看到试卷的作者,此时要录取谁,就不单单是答题的优劣,更有参加考试者的声望、名声以及举荐人等因素。为了能够考上,许多应试者都注意提高自己知名度,写作干謁诗。

干,求也;謁,拜见也。现存文献中,干謁一词最早出现于(梁代)沈约的《宋书·臧质传》,其载曰:“干謁陈闻,曾无纪极,请乐穷太子之英,求器尽官府之选。”[6]到了唐代,干謁一词使用普遍。“干謁”,《辞海》释为“有所干求而请见”。干謁诗就是古代文人为寻求入世门径而向当朝达官贵人或有名望者所呈送、进献的诗作,以此来求得援引。

唐代兴干謁,许多诗人都作过此类诗,包括诗圣杜甫。在考试失败以后,杜甫试图通过其他的途径进入仕途,一是向朝廷献赋,希望能直接引起皇帝的注意;二是向达官贵人投赠诗篇,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诗人作干謁诗,目的在于能够走上仕途。而杜甫的干謁诗,不仅有其政治目的,也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更是深入了解杜甫人生态度的资料。

二、杜甫长安十年干謁诗主要内容

杜甫的干謁诗主要集中在长安十年里。杜甫在长安的十年,据《杜诗详注》记载,大约是从天宝五载到天宝十四载。而在这期间杜甫所作干謁诗主要有《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赠比部萧郎中十兄》、《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等十六篇,且所作之诗,篇幅较长,字数较多,既有赞扬权贵之说,亦有自我遭遇之诉,更包含了杜甫的心历路程。

(一)赞扬权贵

干謁诗,既然有求于人,则难免会有赞扬之词,甚至有阿谀奉承之意。杜甫投赠给韦济之诗最多,有《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赠韦左丞丈济》、《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以及《上韦左相二十韵》。韦济,宰相韦嗣立子,据《旧唐书》记载,“济,早以辞翰闻”、[7]1820“试者二百余人,独济策第一”、[7]1820“制《先德诗》四章,述祖、父之行,辞致高雅”、[7]1820“济从容雅度,所莅人推善政,后出为冯翊太守”,[7]1820从中可以发现韦济文采奕奕,家世显赫,为政从善,奋发有为。所以杜甫在《奉寄河南韦尹丈人》中赞扬他“鼎石分门户,词场继国风”,[1]68在《赠韦左丞丈济》中称“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1]71这些说法显然是符合人物特征的。

虽然杜甫为诗圣,其诗为诗史,但是这些都是慢慢成长起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杜甫干謁诗中也有阿谀奉承之句。鲜于仲通,杨国忠亲信,据《旧唐书》记载,“国忠无学术拘检,能饮酒,蒱博无行,为宗党所鄙”,[7]2060《新唐书》记载,“国忠素德仲通,使讨云南,举军没,以白衣领职。未几,国忠引为京兆尹”。[8]5846一方面杨国忠专权误国,行为不检,甚至杜甫也曾在《丽人行》中也对其行为进行讽刺;另一方面,杨国忠与鲜于仲通关系匪浅,而杜甫向鲜于仲通投诗献媚,甚至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说“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1]140这样的赞誉是不恰当的,可见杜甫的内心是矛盾的。

(二)叙述自我遭遇

许多诗人的干謁诗短小精悍,目的明确。而杜甫的干謁诗一般都是长篇,其内容不仅包含了对权贵的赞誉以及自己心迹的委婉表达,而且还有杜甫自己人生遭遇的叙述。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1]74

这首诗杜甫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来概括自己的生活,然后以“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为开场,接下来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遭遇。年少时勤奋读书,才学上学识优敏,足以驰骋古今;理想上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几经波折,仍未实现理想。在长安十三年,生活难以维持,甚至只有残羹冷炙。这段关于杜甫自身遭遇的描写,情感真挚,催人泪下。

(三)杜甫人生态度的转变

杜甫在长安十年里,既目睹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局势,也经历了仕途上的坎坷、生活上的困顿以及疾病缠身的痛苦。杜甫对于人生,对于仕途,对于很多其他事物的态度,也在这其中慢慢转变,最终转向人民性的视角。而这些态度的转变,在杜甫干謁诗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据《杜诗详注》记载,从天宝五载至十一载期间,投赠了约八篇,投赠对象主要有李琎、从姑之子、韦济、张垍、郑虔、崔国辅、于休烈。此外,天宝十载正月玄宗举盛典时,杜甫在此间献了《三大礼赋》,结果“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8]5736从天宝十一载至十三载期间,投赠了近八篇,投赠对象主要有鲜于仲通、郑潜曜、田梁丘、哥舒翰、陈补阙、田澄、张垍、韦济。从时间分布上来看,早期(相对于长安十年来说)杜甫干謁诗的篇目分散比较均匀,后期比较集中;从投赠对象来看,早期杜甫投赠的多为熟知的朋友,后期杜甫投赠的多为一些品行存在争议的权贵。

唐朝盛世的每况愈下,也让杜甫的内心哀痛不已。早期“裘马颇轻狂”的洒脱行径早已不复存在,转而变成了“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1]107的年老沧桑心态。早期投赠对象李琎,不仅姿容俊美,且精通音律;韦济从容雅度,文辞高雅;郑虔为官清廉,才名远扬。后期投赠对象张垍,曾谗言陷害杜甫好友李白;鲜于仲通,攀附杨国忠;哥舒翰,穷兵黩武。如此看来,杜甫早期对自己的献诗干謁,是有一定的原则;而其后期的干謁诗已经走向不保留。但是杜甫并没有沿着后期干謁诗的方向继续走下去。杜甫在经历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在对自我的反思过后,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幡然醒悟。天宝十四载,杜甫前往奉先县,路过华清池时,颇有感慨。于是乎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直抒胸臆,道出“以兹吾生理,独耻事干謁”。[1]266

三、杜甫人生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杜甫的人生选择,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家族文化的熏陶,政治环境的影响,是杜甫需要走向仕途的重要因素。而无奈的实现,则是促成杜甫干謁的直接原因。最终摒弃干謁,写作关注人民的诗篇,则是杜甫性情之中的必然选择。

(一)家族文化塑造的理想

杜甫出生于书香门第,家族素来有为儒为官的传统。先祖杜预,博学多才,能文能武,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曾经是晋灭吴之战的统帅之一,战功赫赫;功成之后,钻研经籍,颇有建树,人称“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祖父杜审言,唐高宗咸亨进士,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杜甫远祖杜预和其祖父杜审言,对其影响颇深。正如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所言:“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矣。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1]2172可以说杜甫对先君的态度是崇拜的,并且以他们为榜样,如此便希望自己也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成为有用之才。

(二)自古而来的政治思想

我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所以政治是以君主为政治轴心。君主有着独特的地位,拥有巨大的权力,是统治的象征。有统治,则存在下层服务人员,为君主排忧解难的就是臣。君臣系统是古代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思想文化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而儒家思想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忠君思想,孔子曾在《论语》中多次论及“忠”,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9]而这一点在杜甫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新唐书》记载杜甫“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8]5738也就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几经战乱,杜甫仍坚守节操,不忘己君。君主是国家和人民的代表,杜甫的忠君不只是忠于君主,而且也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三)性情之中的理念

在长安十年里,杜甫生活上已经到了“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1]75的境地,身体已经是“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1]198的情况。而即便如此,杜甫也没有就此选择退缩,没有选择归隐休养。他仍然关注社会,关注人民。杜甫自身的政治经历让他看到了统治阶级的腐朽,他在长安的生活体验让他明白了人民的疾苦,而他在性情之中的执着理念,让他选择了写作现实主义诗风的诗篇,而不再是无病呻吟、口是心非的干謁诗。

杜甫在长安的十年里,一直在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在家族“奉儒守官”的熏陶下,不忘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1]74的政治理想,踏上长安的征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杜甫同样有着纠结的心理,他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才华实现理想抱负,但也抵不过残酷的现实,而选择献诗干謁。但最终他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责任编辑 远 扬)

[1] 仇兆鰲.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71.

[3] 李肇,等.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6.

[4] 封演,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6] 沈约.宋书:卷七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4:400.

[7] 刘煦.旧唐书: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 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I206

A

1671-5454(2016)06-0071-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20

2016-11-05

郑莉(1992-),女,安徽滁州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长安杜甫
我们长安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水VS火
杜甫改诗
世界观(二)
西游新记 2
杜甫与五柳鱼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论伊拉斯谟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