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用主义视角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016-03-16

关键词:实用主义大众化大众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基于实用主义视角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黎 欢

(西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题中之意。鉴于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寻求新的视角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路径已成为必然和应然。借鉴实用主义实践观、真理观与价值观的合理内核,企图从中寻求思维火花,以此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实用主义于上世纪产生于美国,公开主张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经验论与唯理论,并主张建立有实用价值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而非建立虚无缥缈的理论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它强调现实行动和效果在哲学中的重要意义。它把现实生活看作哲学的立足点,把确定信念看作行为的起始点,把采取行动看作谋生存的联结点,把锐意进取看作基本的创新点,把实际效果看作生活的终止点。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作为同时代的哲学,共同的时代背景与哲学背景使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共通点,比如,二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且对经验的理解具有一致性。正是源于此,需要我们以理性的态度重新审视实用主义,以科学的视角看待实用主义的实践观、真理观和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试图从中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从实用主义的实践观中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一)实用主义的实践观

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同其他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晦涩难懂的玄思和令人憎恶的诡辩,而是力求用朴实的话语和直白的叙述阐明道理,使其在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同时释疑人生的困惑和难题。为此,实用主义抛弃形而上学的积习,大力倡导实践哲学,着重突出实践的作用和价值,强调以行动为实际准则,而非依据僵化的原则;以效果为评判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的基本标准,而非依据理论的存在。因为思想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其所产生的实践、效果的不同。换言之,任何理论和概念“除了实践的意义以外,并无别的意义可言”。[1]

(二)“效果-对象-方法”路径

实用主义这种讲究实效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单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大多数只是单纯地从理论传播者的角度出发来宣传和普及科学理论,认为受众应该接受怎样的知识和理论,而非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宣传理论的内容和手段是否能被受众所接受,受众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被答疑等一系列疑问无从回答。这也造成理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鸿沟。基于实用主义讲究实效的精神和准则,可找到途径解决上述问题。任何一种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和掌握,传播才能有实际效果。因此,从受众的心理特点出发,不断地调整和改进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才不会引起受众的厌倦,反而会激起受众的兴趣。从受众的求新心理来看,则是话语方式上要接地气,建构大众的话语体系;传播载体上要跟进时代潮流,报纸等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等新媒介结合使用;传播方式上要将灌输转变为互动,建立传播者与受众的双向信息交流。从受众的求实心理来看,则要注重理论的实践性。从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出发,用科学的理论帮助老百姓分析困难的成因,并帮助其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加深老百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这恰如胡锦涛所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靠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谋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2]。

综上所述,实用主义的实践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可开辟一全新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施策略,以讲究实效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与受众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态度。因此,基于实用主义的实践观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的出发,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满足出发,以“效果-对象-方法”为逻辑路线,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

二、从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中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一)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实用主义在继承他人真理观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真善美相统一为视角对真理进行了颇有深度的剖析,并建立了着重突出实践效用的真理观,其核心要义则是“有用即真理”。具体来说,真理既具有“真善美”的本质,又具有实践的特性。它不再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观念和概念,而是同实在相符合的能被我们所确定和核实,并使之生效的存在。而理论、概念的真理性并非体现在它是否与客观相符合,而体现在它能否有效地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皮尔士将真理具体地划分:表象或命题同其对象相符合;抽象命题同理想极限相符合;抽象命题在实践中引领人们意见相一致;同人们满足的效果相符合。基于此,实用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是反映人的适应行为和反应的一种方式,是人为了追求适应环境、使生活愉悦和满足而作出的满意的效果。

(二)“利益-机制-策略”路径

实用主义这种求真务实的特性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让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指导大众的实践,使大众少走弯路和错路。因而,如何让大众充分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实用性,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应是为群众谋求利益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义是利益的大众化,而利益则导致需求的形成。“大众的需求是理论的大众性,没有大众性的理论需求,就没有理论的大众化”。[3]当前,马克思主义在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既遭遇着效果不理想且举步维艰的困境,也面临着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说到底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未能满足大众的利益。这必然影响着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熟知和理解。因而,要鼓励大众进行利益表达,要建立和健全利益表达的实施机制,使得大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的制度保障。例如,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村委会、居委会要充分利用同大众紧密联系的优势,密切关注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并通过会议等形式,既让大众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又让其了解到他人所关心的利益问题,达到平衡和协调利益冲突和实现利益认同的目标。除此之外,还要拓宽利益表达的方式。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不只是利用会议等制度化的表达方式,还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渠道来拓宽大众的利益表达方式,使得群众更方便、快捷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

总而言之,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在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路径可从利益认同的视角出发,以大众利益为基准,既要鼓励大众进行利益表达,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以拓宽利益表达方式,并开辟出一条基于“利益-机制-策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三、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中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一)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实用主义的价值观贯穿着实用主义哲学发展的始终。分析和归纳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可将其主要内容归为三大部分:活动与价值、观念与价值、方法与价值。具体来说,在活动与价值方面:实用主义者看来,活动与价值是双向互动的。活动需要创造价值。反之,若要创造价值,则必须要实践活动。这也说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能确切地解决问题,才能满足人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在观念与价值方面,观念之所以成为帮助人们改造环境、排除困难的工具,是因为它的功用与价值。而观念的价值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在方法与价值方面,实用主义者认为环境瞬息万变,因没有普遍适应环境和解决各项具体问题的工具,故必须开拓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有恰当的方法则必须有与之相当的价值标准,这样才能激励大众既要讲求方式与方法,又要敢于求新、奋勇向前。这三部分的内容,则具体展现了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特性,即实践性、主观性与针对性。

(二)“对象-方法-目的”路径

实用主义价值观这种不拘泥于经验而针对具体问题寻求恰当方法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不能统一地“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众有区别地、有策略地进行理论宣传。举例来说,在民族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阻碍着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地区的传播。全面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要正确地处理民族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间的关系。既要准确地把握宗教特性,循序渐进地处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又要利用宗教道德、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其适应社会主义。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第二,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民族地区,对当地的文化、群众心理等方面比他人要了解,并且当地群众对他们比较信任。对于少数民族干部,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又要加强国家对民族宗教的政策教育,使其能够正确地向少数民族群众传播理论。第三,要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因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众化,则要用富民的实际行动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得大众在解决就业、扶贫解困的实惠中认同马克思主义。

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路径具有借鉴意义。根据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特性,归纳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可用因素。针对传播对象的差异性,进行有区别地理论宣传与教育,进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实际上,这种路径可概括为以“对象-方法-目的”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路。

(责任编辑 远 扬)

[1] 沈铭贤,王淼洋.科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1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20.

[3] 任新民.大众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J].学术探索,2010(4)∶1-5.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5.

A85

A

1671-5454(2016)06-0061-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17

2016-10-09

黎欢(1990-),女,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大众化大众
实用主义电动车 体验一汽丰田BZ4X&BZ3
现实与虚拟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北欧经典”
——充满艺术的实用主义者Eva Solo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