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

2016-03-16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文化

许 文

(梧州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广西 梧州 543002)

“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路径研究

许 文

(梧州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室,广西 梧州 543002)

面对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局面,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意识形态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传播要创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建设意识形态传播阵地,加强传播话语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意识形态;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带一路”为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是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大通道,是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大平台;“一带一路”也是意识形态传播、对话与碰撞的动态过程,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工作在这一战略构想的成功实现中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今天,试图不加分析地“去意识形态化”的做法,都是一厢情愿的。这样做的结果,安抚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1]“一带一路”沿线经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政治制度不同,风土民情各异,文化传统有别。特别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新闻宣传、对外传播工作中的渠道问题、话语问题、策略问题、姿态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当下中国的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着“一带一路”的新背景和新局面。

一、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理念

(一)积极实施公共外交战略

公共外交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总结教训、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才能够使公共外交更为成功。公共外交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要向整个世界宣传中国,使世界能够进一步了解并认识中国,使更多的国家能够真正意识到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偏见与谣言,进而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形象,并为我国创立起良好的生存环境。[2]因而我国要树立起爱好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形象,证明中国威胁论是十分荒诞的言论;在经济上,要积极树立起互利共赢、互利互信的国际形象;在政治上,要树立起鲜明的民主形象;在文化上,要树立起共存和包容的形象。要想制定出合理的外交政策,并使其得以有效的实施,通常都需要从政府主导向民间主导进行转变。其中政府主导指的并不是在外交上的主导,而是指政府对民间组织乃至商业企业的支持或帮助,例如政府进行的慈善救济、文化交流以及在国外举办一些属于我国特有节日的庆祝活动等。我国要设立相应的外交基金,对一些学术研究、介绍我国形象的研讨会及其他文化活动等给予资金支持,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二)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处于当今的信息时代,我国要落实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事实上,文化“走出去”战略就是为了我国文化产业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一方面,要打造出国际高水平的媒体,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对国家文化的发展规律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升我国媒体的竞争力,进而建设出一支受众广泛、影响力强、信息量大的媒体队伍。同时,还要最大程度发挥国家与人民的力量,通过对国外较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收购来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步伐。例如2006年王伟胜购买了阿联酋某国的有线电视台,并在当年8月正式开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间力量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并对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必不可少的方面。近些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需将传统的制度和机制予以破除,加快文化产业的改革,对市场主体进行重塑;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法规,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影视发展基金、文化振兴基金等。同时,要使我国文化真正地“走出去”,还要重视文化品牌的重要作用,着力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进行培育。努力提升文化产品在质量上与国际市场的契合度,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营销方式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与国际公司进行合作,搭建起我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国际通道。

二、利用新媒体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也有人称之为“后网络传播时代”。新媒体传播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等特征,有效利用这些特性,有利于创新“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

(一)借助新媒体增强意识形态的整合力

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旗帜和向导,利用新媒体传播个性化信息的同时,实现意识形态整合与多样共存的辩证发展,从而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路径,扩大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空间的影响力,利用新媒体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

(二)创新新媒体条件下意识形态传播途径

新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要利用好新媒体,开发并创新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产品,根据不同终端打造与之匹配的新兴媒体产品形态,为受众提供差异化、分众化、精细化的新闻信息,使主流媒体传播内容既适应各类终端要求,又符合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要。

(三)利用新媒体扩大意识形态传播的影响力

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把握信息时代的特点,及时掌握受众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与利益诉求,同时对受众参与范围、受众间的交互性和受众与媒体间的交互性进行研究,努力实现意识形态传播由单一封闭型向双向开放型转变。当前,微信和其他一些移动新媒体表现出空前的传播力和惊人的发展速度。主流媒体要善于利用微信等移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草根性,发挥增强沟通、缓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形象的积极作用,扩大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空间的影响力。

三、建设“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阵地

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推动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时代的产生,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全新的意识形态传播工具。如果我们不能利用网络构筑一个新的意识形态传播高地,那么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着力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阵地

网络虽然具有虚拟的特性,但却与现实紧紧相连,并且对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国一定要充分重视网络的力量,集中主力,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打造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网站。[3]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网站建设亦是如此,既保证学术作品的质量,又传播正能量,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更好的途径。

(二)进一步鼓励质量较高的网络作品的产生

党和国家要对网站的开发与建设给予充分的重视,避免门面化和形式化的建设与开发,将商业化机制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相关部门依据相应的标准为网站分类分级,对于发表原创性作品的人员,网站应该对其发放相应的稿酬,切实保障著作权,从而充分调动这些人员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文化。

(三)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

网络空间及时性与匿名性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比现实世界更为复杂。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网络安全,加强防范,以防止一些重要信息的泄露;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加强立法,进而将网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例如可以参照设立“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分署”或“电子隐私资讯中心”类似的机构来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

政府要对网络运营商加强管理与监督,使运营商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实现诚信、合法经营。同时强化网络文明建设,增强网民的自觉性,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营造一个和谐而健康的平台。

四、加强“一带一路”传播话语体系建设

“一带一路”强调的“互联互通”和互联网思维的“互联互通”是一致的。我国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在把握好意识形态领导权这个总开关、总阀门的立场和前提下,加强“一带一路”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自己能说清楚的话

自己能说清楚是一切沟通、传播的基础。结合世情和我国国情民情社情,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用自己的话清楚深入报道发展中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事件,以及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事件,才能在话语构建上赢得信任。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堪为表率,他的每一次讲话,都讲群众听得懂的话,他善于用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惑释疑。大家普遍感到,他的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质朴、很简单的语言,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5]

(二)讲别人能听懂的话

以我为主,同时要讲别人都能听懂的话,要有倾听的意识和姿态。要相信不同的背景总能找到沟通理解的接口。别人能听懂才是检验自己的话有没有说清楚的一个标准。新媒体应该发挥其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将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联系起来,把政府的心和民众的心联系在一起,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讲

新闻宣传是沟通的工作、交心的工作。意识形态的传播要形象、生动、可感、可知,新闻工作者要寻找与受众沟通的“最大公约数”。具体到“一带一路”战略而言,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加大对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历史、思维方式的研究力度,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讲。

(四)发挥大宣传工作格局在话语构建上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大宣传理念为引领,要积极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党委宣传部门在统筹意识形态传播等方面的职能,将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要求落到实处。在全球竞争日渐加剧的今天,维护大国尊严需要真抓实干,也离不开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张国祚.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J].红旗文稿,2015(8):4-8.

[2] 侯惠勤.我们为什么必须批判抵制“普世价值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5-12.

[3] 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1-104.

[4] 蔡名照.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6-09-10].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3/1010/c40531-23145047. html.

[5] 景玥.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哪些素质 看习近平怎么说[EB/OL].[2016-09-12].http://cpc.people.com.cn/ xuexi/n/2015/0108/c385474-26347600.html.

G206.3

A

1671-5454(2016)06-0033-04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6.009

2016-11-06

许文(1980-),女,河南信阳人,广西梧州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执政党建设、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谁远谁近?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