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2016-03-16向玉勇柴新义孙艳辉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指导书应用型体系

向玉勇,柴新义,孙艳辉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向玉勇,柴新义,孙艳辉

(滁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针对地方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块化、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方式的优化、增加毕业实习经费的投入等措施对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就对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1].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2].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具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3].

许多地方院校都开设了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积极探索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4-9],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改革还相对滞后,教学内容陈旧,经费投入偏少,实训强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离社会需求的标准差距较大,实践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改革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笔者在对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优化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促进了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1.1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

生物科学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依赖于理论教学,主要是一些根据理论课开设的实验,如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课外实践比较少,只有动植物野外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这种依附于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衔接性差,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学生被束缚在限定的时间里来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不能融会贯通各种实验技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中,对应岗位群所需能力与素质,提炼和整合了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适应于行业需要的新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设置为3大模块,即通识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和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模块.通识基础实践模块主要包括一些专业基础实验课,如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植物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该模块主要是训练学生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奠定基础.专业实践模块包括动植物野外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训等,是让学生在掌握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素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包括创新实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专业技能竞赛等.创新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实验室全部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按照学科方向建立科研团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经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后给予立项资助,并配备科研能力强的老师进行指导.滁州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自2012年来,共有10个项目获得校级立项资助,4个项目获省级立项,6个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20多名学生参与了项目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一般在大三暑假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深入生物相关企业进行专题研究,了解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然后写出专题报告.毕业实习主要是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真正参与实际生产过程,训练岗位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在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中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学院每年精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滁州学院“创意杯”生物专业技能竞赛、安徽省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近年来,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科技作品在竞赛中获奖,如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1项,获安徽省动植物标本制作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3项.

1.2 完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要完成实践教学目标,必须以实践教学平台作为根本保障,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主要是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没有,校外实习基地也很少,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加强了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建立了创新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

创新实验室是针对科研兴趣小组的创新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而建立的开放式实验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课题的研究现状,设计研究方案,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通过专业审查后开始实施.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科研实践,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校内实训中心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实验技能训练的场所,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彼此独立,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的综合实验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我们成立了校内实训中心,设置实训课程,将各种实验技术予以整合,规划实训项目内容,如动植物标本的制作与识别、无菌操作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草莓种植技术等,系统训练学生的生物实践技能.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实训,既能受到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又能系统地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为以后的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校外实习基地是现实学生与社会对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所.近年来,我们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了滁州市水产研究所、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滁州市(华润)雪花啤酒厂、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滁州市凤胜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通用生物系统(安徽)有限公司6个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1.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执行者,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重大.由于师资数量的限制,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往往是由理论课教师来担任,理论课教师更偏向理论知识的研究,其实践能力却有待提升.因此,要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就必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

为了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实践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一方面,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探索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提高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可以从科研机构或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到实践教学队伍中来,如我们已从嘉吉动物蛋白(安徽)有限公司聘请了3位技术人员作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通过建设,已形成一支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队伍.

1.4 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

实践教学指导书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行动指南,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前,生物科学专业的实验课都有实验指导书,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书缺乏,导致实践教学的目的性不强.因此,我们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编写了动植物野外实习指导书、专业认知实习指导书、专业实训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实习指导书等.指导书中规定了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内容、安全注意事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实习报告撰写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实习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1.5 优化实践教学方式

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实验课教学,教学方法基本上以注入式为主,老师十分详细地把实验步骤讲解一遍,然后学生只需照着给出的步骤操作就行了.这样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印象也不深刻.因此,必需优化实践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上实验课,老师确定综合性实验项目后,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转变为主动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全部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这样导致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与毕业实习相冲突,学生忙于实习没有时间来做毕业论文.因此,我们对完成毕业论文的方式进行改革,不再要求全体学生在学校进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指定课题,安排学生在实习单位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工作.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指派有经验的教师到实习单位和技术人员一起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提出各阶段应完成的任务,由实习单位负责监督,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技术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定期指导和检查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这样解决了时间上的冲突,使学生在实习的同时又完成了毕业论文.并且,能使学生更早地了解和熟悉企业,掌握企业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情况,为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企业打下基础.

1.6 增加毕业实习经费的投入

充足的实习经费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保障,由于很多地方院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比较少,生物科学专业一般是采取让学生自主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毕业实习.这样的毕业实习流入形式,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去实习,随便找个单位在实习鉴定上盖章就交差了.并且很多单位担心生产受到影响,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实习单位,学生并没有参与实际工作流程,毕业实习也就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锻炼.因此,我们增加了毕业实习经费,按照实习人数划拨实习经费,包括实习学生的来往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实习单位指导费等,切实保证学生整个实习过程都在实习单位进行,全面参入到实习单位的工作中.

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了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更加系统和规范化,提高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了实践创新能力

优化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进入创新实验室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或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学科专业竞赛,多方面训练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广泛接触生产实际,提高了独立操作能力,如2012级学生到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实习期间,除了掌握獭兔养殖的相关流程外,还参与饲料配方的研制、獭兔常见疾病病原检测等课题研究;在滁州市凤胜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实习期间,除了熟悉香菇栽培相关技术外,还参与优质菌种筛选及驯化等课题研究.达到了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

2.2 规范了实践教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后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操作性强,保证学生在大学4年学习过程中能够连续接受各层次的实践训练,符合培养应用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该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以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比以往更加扎实,全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近5年来考研录取率在50%以上,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教学、科研及企业事业单位,毕业生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总之,优化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连续的系统工作,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整个过程中要贯穿创新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1]陈小虎,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22.

[2]梁娟,周红灿,孔繁磊.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7):61-63.

[3]黄少波,李幼平.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29):366-369.

[4]周亚平,金卫根,陈传红,等.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87-90.

[5]刘桂林,柴素芬,周立斌,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4):98-101.

[6]胡廷章,肖国生,黄小云,等.优化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4):68-69.

[7]张义贤,王兰,谢树莲,等.生物科学专业“四层次”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1):39-43.

[8]史玉敏,陈洪国.生物科学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2012,32(10):111-112.

[9]王静,李璟琦.新建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347-348.

Optimiz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peciality for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XIANG Yu-yong,CHAI Xin-yi,SUN Yan-hui
(School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Anhui 239000)

Practical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pecialty,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optimized by the measures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modularization,improv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writing practical teaching guidebook,optimizing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increasing the funds of graduation practice.By doing this,a good teaching effect was achieved and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s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peciality was improved.

biological sciences speciality;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optimization

G642

A

1671-9743(2016)11-0090-03

2016-06-07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5jyxm360);滁州学院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jyz006);滁州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3zysd02).

向玉勇,1974年生,男,苗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指导书应用型体系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编制思路和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加强铁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浅谈标准作业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行
机动车安检机构作业指导书编写策略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