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2016-03-16龙芙蓉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整理

龙芙蓉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探析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

龙芙蓉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建设成功的前提条件。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也是融资的重要工具。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与稀缺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要求以及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与土地利用的方式,对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促进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建设;要求;土地管理;土地利用;问题;措施

1.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城乡规划建设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2.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与土地利用的方式

2.1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求。

2.1.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2.1.2 依法报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增加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库;将已经报废的工矿企业用地、废弃的学校用地都置换成城乡建设用地。通过土地整体的改革管理,新增的耕地可以直接用于农用地转用指标。

2.1.3 实现城乡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土地收购整理机构,先征收集体土地,纳入政府用地储备,并制定相关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实现城乡土地管理、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统筹。

2.2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方式。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3.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1 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

3.1.2 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3.2 从业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问题。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4.城乡规划建设中加强土地管理的措施

4.1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要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4.2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需要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4.3 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投资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

结束语

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管理,打破了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时要不断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民权益,才能更好的实现城乡规划建设,实现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

[1]张晓芳.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冯海洋等.思考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基层建设.2014

[3]鲁长亮,唐兰.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整理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城乡规划
三维仿真在城乡规划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