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比较与思考
2016-03-16俞世伟
马 莉,俞世伟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750021)
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比较与思考
马莉,俞世伟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750021)
国家宏观调控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手段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同时它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基础。而本文将通过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分析,以及国内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比较,提出解决分担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可操作性建议。
国际比较;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众所周知,全球各国发展水平良莠不齐,造成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同。其中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早已实现了普及化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拉美中亚等诸多国家地区呈大众化发展态势;西南亚地区则相对发展滞后以精英化发展为主。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体制的差异,决定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差异。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其严重受到经费充足与否问题的影响,为此要顺利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目标,分析比较国内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并借鉴吸取国外成功经验是关键。
一、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分析
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最高,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政府仍高度重视。其主要通过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向高等教育拨款资助,可见在美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为政府,也是高校教育经费的主要途径。美国高等教育由地方或州政府全权负责,直接投入研究教育资金;而联邦政府则以下拨科研等专款进行间接投资,但不会直接投入经费如提供给学生奖励资助等。可见美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为多样化政府投资。
德国: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为双元制,主要构成即高等专业学院和大学,统称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由国家投入教育经费。德国为联邦制政体,主要采取地方政府主导财政投入模式,即高等教育属于州政府管理的事务,由州政府全权负责州内高等教育发展和财政投入。同时高校基本建设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负责,包括高校科研、教育经验推广、企业职业培训试点等。
英国:英国高等教育基本运行费由政府财政拨款。而在英国高等教育年度总收入内该经费比重相对稳定,且呈逐年不同程度增长状。英国是全球实行高等教育拨款基金制最早的国家。政府通过委托独立的机构向高校拨款,即委托独立机构财政投入模式。但同时政府其他部门、地方及欧盟政府也会向高校拨付科研经费。
日本:日本高等教育以双重结构为主要特征,它在设置主体上有两个层次划分即官与私,主要格局为官私学并存。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国立学校特别会计制度直接由国家财政性投入;其二,公立高校补助金制度由地方自治体支付;其三,私立学校振兴补助制度由国家辅以财政性补助。而这种制度结构就是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体现,同时也表明设置主体的差异,政府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日本高等教育经费组成包括三个部分:国家、地方与学校法人。国家全权负责国立高校教育经费,严禁地方政府负责;私立高校则由学校法人负责,其中学费为主要经费来源,也包含收益事业收入和政府补助金;公立高校则由地方政府担负。
中国: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始终坚持包干使用,超额不予补拨,剩余可留用的原则,主要采取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投入模式。而随着中国不断革新经济、财政及高等教育的体制,其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也进行了变革,目前主要有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分级投入和投入型的拨款模式与体、机制三种。
二、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比较
由于在高等教育性质认识方面的差异,以及依据原则的差异,中外高等教育投入制度截然不同。例如,日本通过文部省采取中央地方两级的管理方式,对高等教育财政实行特别会计制度激励投入,其经费来源还包括校产收入与捐赠。而美国则通过联邦、地方和州政府,实行三级管理法,对其进行基数加优先激励投入模式,同时经费来源还包括留学生、教育彩票等来源。英国则通过高等教育基金会,实施中介机构管理法,对高等教育进行核心和边际拨款投入模式,当然也包括留学生、民间捐赠等经费。此外,德国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与美国较为相似,均以联邦、地方和州政府三级管理,对其进行财政投入。反观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一般是通过财政部采取政府财政预算管理法,对其进行基本项目支出预算投入,以及联合办校筹资等。
而通过对上述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比较,可得出这样的两个结论:第一,从教育成本分担原则方面来分析,高等教育最大获利者即国家,所以政府基本承担了其基本经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来看,更侧重于中央政府财政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政府财政投入模式。并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财政不断增加了对其的费用投入,同时国家生产总值中其经费比例更是呈逐年增长态势。第二,高等教育经费要采取国家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能够有效补充其财政投入,利于办校规模扩大和教育水平提高。一般高校融资渠道包括家庭、学校、个人等多方面,比如,社会捐赠、高校有偿服务、招收海外留学生、加大家庭资助等间直接融资法。
三、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自创校办企业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推进了高等教育校办企业热潮,其一方面带给学校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面还能让在学生进行实训实践。高校自身就极具人才知识等资源优势,同时还能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倡导高校创办相关企业,通过各类经营活动如社会培训、后勤服务等促进高校增收,能够较好的改善高校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其包括减免学费、勤工俭学、绿色通道及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等。然而,各种资助政策执行期间仍存在较大困难,比如,缺乏判断资助受益对象的有效标准,造成原就紧张的资助经费被滥用,而无法真正流入有需要的学生手中;再加上资助体系缺乏合理性、系统性,各类资助形式过于独立等,均会在资助政策执行时产生影响。
所以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资助体系的完善。由于高等教育资助涉及面广,这就需要针对其进行合理立法,加强法律层面的制约规范。同时再加上其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特征,还需要明确其主体和实施组织者,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运行管理、体系建设等,促进高校落实资助政策。
(三)采取绩效拨款模式
由于我国以政府投入为高等教育财政主要投入,但在拨款模式上长期采取灌注支出和投入,护理监管与效益的模式,这使得高校实际办学成本无法得以真实的反映,更不能有效合理地监督其办学行为,体现不出政府拨款的效益及公平。而从国际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方面更倾向于绩效拨款,其拨款计算公式中绩效因素比重极高。所谓绩效拨款即通过产出指标来分配资源进行拨款。在这种拨款模式下高校要获得政府拨款,就必须进行有内涵的竞争,加速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改革发展,方能得到政府更大力的资金支持。
结语
虽然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截然不同,但却不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及共同规律,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如今,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使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越来越多元化,不过由于我国国情所致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中外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模式的分析比较,本文认为我国还应推动校办企业的发展,采取绩效拨款模式,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等来拓展高等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
[1]姚峥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14(6):77-79.
[2]洪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4):78-80.
[3]谭旭红,陈光铭.中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途径对比分析及启示[J].北方经贸,2014(11):94-96.
[4]任健.中外高校经费筹措机制的比较及对我国高教事业的启示[J].科技风,2013(9):252-252.
[5]洪柳.美英德日高等教育经费筹资途径的比较和借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1(2):15-20.
Comparison and Thought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Modes of Higher Education Among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MA Li,YU Shi-wei
(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750021,Ningxia)
Higher education’s financial investment is the leading means in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higher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base and the premi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Through financial investment model analysis of foreign higher education,as well as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investment comparisons,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olution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higher education finance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higher education;financial investment
G647.5
A
1671-5004(2016)03-0102-03
2016-8-20
马莉(1983-),女,陕西米脂人,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建设。俞世伟(1957-),男,回族,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