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ERP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6-03-16骆瑞玲朱东芹
骆瑞玲,陈 敏,朱东芹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ERP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骆瑞玲,陈敏,朱东芹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ERP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在研究传统ERP课程教学过程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点及本人所在学院师资具体情况,在“互联网+”背景下,从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的视角,对ERP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互联网+;ERP;教学改革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现在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对财务管理及信息管理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教学内容涵盖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ERP课程开设在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第7学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先导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好的了解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基本理论,熟悉当前国内流行的ERP软件,提前掌握参与企业ERP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发生重大变化,尤其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这对ERP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ERP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如何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针对ERP课程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培养并打造出“互联网+”时代下的ERP复合型人才?这是新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为了顺养的视角,对ERP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在ERP教学教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ERP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许多学者都针对ERP的教学改革作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周泉与卓先德(2013)指出了ERP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介绍了EPR教学平台的搭建方式和教学实践的组织形式[1]。林琳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出了集课堂教学、上机操作及沙盘模拟演练三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并指出如何通过知识准备、师资及校企合作有效提高ERP的教学质量[2]。殷爱武(2015)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针对ERP知识体系的构建及ERP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设想,希望能为ERP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环节的不断改进提供参考[3]。叶怡雄根据自身多年ERP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提出了“嵌入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4]。王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为例探讨了ERP理论案例教学方法[5]。李守伟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分析ERP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导向法研究了ERP的教学改革思路,并提出进行“理论、软件和实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6]。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ERP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学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在了信息学院,09年以前本专业的ERP课程由经管学院教师承担,09年开始由本院教师承担,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或是学信息科学,或是学管理出生,经历整个ERP运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较少,缺乏实践经验。
2.教学资源匮乏,实验设施相对比较薄弱。目前,软件由于条件所限,在学院信管专业的ERP教学过程中,采用数量有限的几次电子沙盘模拟对抗赛或只是利用软件公司提供的商业软件来建构ERP实验教学,局限于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的ERP软件环境,缺少能体现ERP理念的实训资源,无法构建一个真实的企业运行管理环境,不能充分发挥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初衷。
3.教学模式单一。一般的教学模式都是按大纲要求按章节进行讲解,而ERP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及客户关系管理等,一些相关知识点理论知识可能在先导课程里面已经讲解,这会造成学生的厌学心里。
二、“互联网+”给ERP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老师的讲授,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在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学习,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传统依靠“黑板+粉笔”及“幻灯片+投影仪”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7]。
ERP正是在企业信息化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综合型很强的新型的学科,“互联网+”时代的出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也要顺应新的时代特征,对ERP教学也要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为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互联网+”背景下ERP教学模式的构思
(一)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打造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的新模式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师生关系将由传统的线下为主拓展至线下线上并重。ERP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大多以理论+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上面讲或软件演示,学生在下面听,学生在被动的接受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人在ERP教学中,借助本校网络教学平台将《企业资源计划》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PPT、教学大纲、教案、案例分析及模拟试题、一些名校教师的讲课视频挂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供给学生进行线上自我学习,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将问题进行记录,然后回到线下课堂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解决疑问。由于ERP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部分知识点可能在先导课程里面已经出现,我们在课堂上就少讲或略讲,将学生该掌握的重点、难点讲透,其余内容留给学生通过线下自主回顾和学习。同时,我们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发布,学生有疑问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或者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解答。这样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教学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在该模式下,教师“教”的有针对性,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学生学的有“目的性”,可以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和“从哪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二)借助互联网进行案例教学(理论+实践)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体会ERP知识,真正把管理思想和观念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使学生理解以企业流程为核心、以管理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ERP实质。在早期ERP课程中,本课程我们主要采用多媒体+板书+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主要是教师提供案例,提出相应的思考题、学生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最终形成分析报告。“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案例教学得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网络环境。在“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也可以在课外完成,或者将两者相结合,且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主动探究的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联网+”环境下,还可以将互联网作为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自主实践,达到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统一。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提供海量的、纷繁复杂的学习资源,学生面对这些资源不知如何选择,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案例教学过程全局的掌控能力。在案列教学中,案列选取也非常重要,不仅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本内容,还要能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使学生对ERP课程做到融会贯通。
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发生着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的ERP人才。
(三)培养专业化的互联网ERP师资队伍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学习、个性化的学习,学习方式从课堂“被动学习”到课后“主动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解惑专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广泛的信息,获取全面地答案。传统的教师只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能制作较好的课件,即可完成教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面对网上海量的、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能够很好的凝练资源的能力、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要求教师需要具备制作微课视频、监测学习平台、能够和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等信息技术的应用[8]。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也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教学改革成功与否、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应该从有较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中选拔和培养,选派青年教师去对口支援学校进行进修或访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及先进的教学技术;选派个别青年教师参加慕课、微课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或者有机会能参加主流ERP软件如SAP、金蝶或用友等ERP软件的培训,等等。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思想遍及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也给ERP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多媒体+黑板”,教师讲,尽管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获取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我国教育产业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对本身就涉及较强信息技术的ERP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师教学观念和角色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同时也给ERP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鉴于此,在总结ERP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的视角,探讨了在“互联网+”环境下ERP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思路,但这些思路是不够系统和成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实践检验。
[1]周泉,卓先德.ERP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23):143-144.
[2]林琳.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ERP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现[J].考试周刊,2009(45):141-142.
[3]殷爱武.ERP课程教学与实验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5(3):41-43,58.
[4]叶怡雄.经管类专业ERP课程建设与嵌入式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4):111-112.
[5]王彦.应用型会计本科ERP理论教学案例探讨——以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为例[J].商业会计,2013(23):115-116.
[6]李守伟.基于行为导向的ERP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14):125-127.
[7]王欣.MOOC视域中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8):157.
[8]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The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ERP about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 the“Internet Plus”Era
LUO Rui-ling,CHEN Min,ZHU Dong-qin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832003,Xinjiang)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the original teaching pattern of ERP course already can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period.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rocess of ERP course,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 and the situation of our faculty,and then the teaching ideas,teaching mode,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troops of the ERP course are further discussed from applied undergraduate cultiva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Plus”.
internet plus;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educational reform
G642
A
1671-5004(2016)03-0055-03
2016-4-14
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171)。
骆瑞玲(1980-),女,甘肃武威人,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