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分析

2016-03-16王宇飞赵海萍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农药污染使用量农田

1.王宇飞 2.赵海萍

1.河南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三门峡市环境监测站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综合治理分析

1.王宇飞 2.赵海萍

1.河南寰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三门峡市环境监测站

农药是杀灭病虫害、促进农田增产增收的重要工具,它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药使用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表明,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破坏农田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土壤的肥力,增加植物中的农药残留量,危害极大。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分析了如今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建议。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应该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使用量,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虫害能力,同时修复已经损坏的农田土壤,减少二次污染,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土壤的微生物环境。此外,还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改变农民的固有思想,降低农药使用量,保证农田土壤的质量。

一、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不断加剧的原因分析

为了减少农药对农田土壤的影响,相关部门已经列举了一些禁用和限用的药物,并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农药技术不高,很多农民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选购农药,导致甲胺磷等禁用药物使用量居高不下[1]。农民为了控制病虫害,通常会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导致土壤肥力受到了影响,出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此外,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普及,但是对于很多偏远地区来说,由于技术水平有限,当地农民还没有对农药污染做出积极地转变,思想认识不足,仍然按照常规的农药施用方法进行操作。政府宣传力度不足是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阻碍先进农业技术普及的重要原因。

二、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措施分析

1、综合使用多种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

首先,应加紧对抗病虫植物品种的研究,提高农作物的抗虫性和抗病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其次,培育培植植物,达到毒杀、驱除、防治害虫的目的。第三,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采用轮作的方式,合理种植形态特征不同、生活因素需求不同的农作物,减少病虫寄主,降低病虫害的破坏力。第四,合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进和种植病虫害的“天敌”,来控制农田内的害虫数量,降低农药的施用数量。最后,根据害虫的生态习性[2],使用光线、温度等诱杀害虫,抑制害虫的繁殖速度,发挥物理防治技术的有效作用。

2、改进农药产品结构与剂型,控制污染源

首先,应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降低甲胺磷、对硫磷等高危、高毒的农药,优化农药产品结构,积极研发高效、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减少农药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其次,增加湿性粉剂、乳剂、颗粒剂的使用量,减少粉剂的使用量,降低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药喷洒的均衡性。第三,农药可以通过微生物分解和光化学分解等形式实现降解,因此,可以通过先进的农业措施,增强土壤本身的降解能力,提高其微生物和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活性,改善其基础结构。

3、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修复农药污染土壤

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是当前农药研究领域中提出的一项新观点,从预期效果来看,它能够修复已经受损的农田土壤,将残留的农药转化为其他无毒性的物质,从而减轻污染,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可种植性。目前西方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三种。物理修复主要指的是土壤真空吸引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真空泵产生负压,吸取土壤中受到农药污染的有机成分,通过抽取井将成分排除,实现净化土壤的效果[3]。化学修复指的是通过冲洗液,将污染物从土壤中置换出来的一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相比,化学修复的局限性较大,尤其是在土壤渗透系数比较低的时候,作用过程会受到限制。

由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所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其清除农药的效果较好,适用范围广,且不会产生2次污染,是目前农药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一项题目。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菌根修复。微生物修复指的是通过人工接种制造出一种可以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将其放入土壤中,自动将农药转化为不含毒的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等。该种修复方法涉及到的技术专业性高,但是效果显著,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作用于多种农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祛除土壤中的农药成分,第一,吸收、转化和降解农药,第二,向土壤中分泌可以降解农药的酶,第三植物根部分泌有机酸,从而加速周伟微生物的生长,达到降解农药的效果。菌根修复中的外生菌丝能够增加植物根部和土壤之间的接触,提高植物的吸收能力,从而改善植物的耐受能力,减少对农药的吸收。此外,植物还可以为真菌提供养分,促进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产生出一种可以降解农药的酶[4],实现吸收和清除农药的作用。以上三种技术在我国还未大规模应用,因此其效果还有待探究,相关部门应该在积极引进和研发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和引导,将多种土壤修复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民的农药知识水平

根据上文提到的,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农民对农药的种类、危害等内容了解程度严重不足,这是造成其不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利用多种途径,例如电视广告、广播、分发宣传册、张贴宣传海报等,加强对农药知识的宣传,改变农民固有的思想观念。宣传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革新观念、推动技术创新的必要途径。

结束语:

除了必要的宣传,相关部门还应该提高监管力度,及时抽查或者监督农民的农药使用情况,根据情况给予其指导和建议,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当前的农药施用量过大的情况,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

[1]何丽莲,李元.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综合治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04(22):430-434.

[2]李志敏,傅杨,马雪涛等.滇池面源农药污染的时空分布及综合控制[J].基层农技推广,2013,11(05):35-40.

[3]樊霆,叶文玲,陈海燕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10(25):1727-1736.

[4]高纯林,朱云杰.滇池面源农药污染的时空分布及综合控制[J].云南农业科技,2012,12(05):16-21.

猜你喜欢

农药污染使用量农田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对策探讨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我国农药污染原因及防控对策
种植业生产中农药污染现状与控制对策
论新时期农村农药污染的控制方法
农田创意秀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