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督教爱的思想在小说《爱》中的体现

2016-03-16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希德托尼莫里森

郑 侠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基督教爱的思想在小说《爱》中的体现

郑侠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小说《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非裔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创作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托尼·莫里森想要表达的是:非裔黑人应正视自己所受的历史创伤,更要寻求一种方法,摆脱自己在一个白人为主体的社会文化中的边缘化地位,重建美好的家园。这种方法就是要重视本种族之间的爱与协作,特别是与基督教教义《圣经》中的宗教之爱结合起来的爱。托尼·莫里森通过这种方式,把作品的主题与宗教思想融合在一起,在小说中体现了基督教的爱的思想。

托尼·莫里森;爱;宗教;宗教思想

小说《爱》(Love)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完成于2003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黑人与女性的双重身份使得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不仅体现了黑人的文化,也对黑人女性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根植于美国文化、黑人文化和女性文化三种背景,基督教的思想和教义对她的思想和创作也起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每部作品都和《圣经》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体现了鲜明的宗教思想。笔者认为,《爱》这部小说延续了托尼·莫里森作品中一贯关注的对象:黑人和女性,并且更多地把黑人女性的命运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开始探讨通过宗教的爱与救赎帮助黑人群体,特别是黑人女性,使她们得以成长。本文试从宗教的角度来研究基督教爱的思想在这部小说中的体现。

1 基督教爱的思想与小说主题的相合之处

在《圣经》中,爱既是基督教的一个恒久的教条,也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这一思想以诫命的形式,告诉世人要无条件地爱上帝,不仅要爱上帝,也要爱自己、爱别人,这样一来,世人就有了必须要遵守的教条,它是总领一切的。在《新约》中,耶稣更是提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路迦福音》6:27-35)由此可见,基督教中的“爱”是一种大爱,它显示了在全能的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乃至你的仇敌,都要显示仁慈,给予宽容,展现博爱,即要“爱人如己”。可以说,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基督教都把爱作为它的价值指向,上帝爱世人,因此犯了“原罪”的亚当和夏娃虽然被上帝惩戒,亦可以赎清自身的罪,死后进入天堂;人类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也可以通过遵守诫命,与人为善,爱主敬上帝,赎回自身的罪过,以享来世的美好。耶稣更是为了世人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显示了他对上帝的敬爱,和对世人无条件的爱和宽恕。

这与托尼·莫里森在文学创作中所探索的爱的主题是相合的。托尼·莫里森曾经说过:“《圣经》不只是我读物的一部分,而且是我生活的一部分。”[1]211《圣经》对托尼·莫里森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她的写作。她的作品关注美国社会边缘的黑人,记述黑人女性因历史原因所遭受的生理与心理的创伤,继而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她也在作品中借鉴《圣经》中的意象,把《圣经》文化、黑人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以更好地突出其主题,即,要改变黑人女性群体的命运,基督教爱的思想,能起到强有力的作用。它能够使黑人女性群体意识到本身的局限,正视自身的不足,互相关爱,并使她们自己主动融入以白人为主体的主流社会,实现黑人与白人的社会平等。

从创作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开始,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一直都和基督教爱的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爱》这部小说中,托尼·莫里森更是直接以“爱”命名,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她把传统意义上的爱同基督教爱的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并探讨黑人群体之间的互相关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爱》围绕着男主人公科西(Coesy)周围的女性展开,以细腻的笔触、离奇的故事情节、各异的人物形象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描写了一群黑人女性在特定地域的情感纠葛和爱恨情仇。实际上,托尼·莫里森想要强调的是,要改变黑人女性自身的悲惨命运,只有无私的爱,才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打破不同民族之间的藩篱和种族之间的壁垒。也就是说这种爱不应囿于父母之爱,情人之爱,应升华为宗教之爱。人终有一死,而宗教是永恒的,这种永恒的爱才能使人们忘却自私自利,宽恕自己的过去,宽恕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最终的救赎。

可以说,在“爱”这一主题方面,托尼·莫里森的思想确实和基督教“爱”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也许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托尼·莫里森为什么直接以“爱”命名这部小说。在她的心中,爱是宗教的爱,基督教中的爱的观念可以弥合不同种族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裂痕。

2 小说《爱》中所体现的博爱思想

在小说《爱》中,托尼·莫里森展现的是一种博爱的思想,这种爱不分种族,不分阶层,也不求回报,只是“尽心”“尽性”“尽意”。

L这一人物的完整名字在小说中没有出现,但是假如读者能够和托尼·莫里森一样对《圣经》足够熟悉的话,就不难从中发现端倪,因为在小说中作者写道:“假如你的名字是《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主题,它自然就是你的分内事了。”而在《圣经》中,《哥林多前书》第13章的主题正是爱。托尼·莫里森为L设定的身份是科西家里的厨师,为这个家的成员提供食物,在《圣经》中,耶稣为他的信徒提供食物,两者的身份是相似的。由此可见,托尼·莫里森对L身份的设定意味着这个家里是有一个救世主的角色,她像耶稣爱他的门徒一样爱着这个家庭小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L很好地完成了作者对其身份设定的使命。

L在科西家最初的任务是照顾母亲因病去世的科西的儿子。可以说当时的L的使命相当于一位母亲,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的发展,读者们会发现L不仅充当了科西儿子的母亲这一角色,对这个家庭的其他女性同样是爱护的、照顾的。年幼的克里斯汀因其母亲玫忙于照顾家族事务而被忽视的时候,是L给予其母亲般的关怀和照料,使得克里斯汀的童年还有一丝慰藉;当希德希望破灭,离群索居、孤独无依的时候,L在一旁给予其必要的照料和帮助;甚至当克里斯汀的母亲玫年老体弱时,也是L对其进行照顾。L对科西家族中的每一位女性的照顾都是尽心尽力,这体现了基督教中的“博爱”思想。她尽自己的最大所能保护科西家族的每一位女性,这种爱已经超越了平凡的感情,升华为一种宗教的爱。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扭曲,是因为爱的缺失,而解决种族问题和性别问题要从爱入手。莫里森的《爱》引导读者思考爱的多面性,思考其定义,思考其简单拼写中所包含的力量。”[2]211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托尼·莫里森把这部小说直接命名为《爱》,正是想通过平凡的词语来探讨其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她通过塑造L这一人物形象,在她的身上完美地展现了《哥林多前书》有关“爱”的描写:“‘爱’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13:6—7)托尼·莫里森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从L的形象创作中让读者领会到这种无私的爱能够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托尼·莫里森通过小说《爱》探讨的问题是爱,尤其是宗教之爱能使不同的个体形成一个互爱的群体。

3 爱的延伸意义

在小说《爱》中,作者托尼·莫里森展现的不仅是“博爱”的思想,更是把“爱”这一主题拓展开来,探讨了爱能够宽恕他人、救赎自己的话题。

这在克里斯汀和希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两人曾是童年的玩伴、最好的朋友,随着克里斯汀祖父科西的介入,两位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逐渐展开。希德嫁给科西,两人的友爱逐渐有了裂痕,并最终发展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克里斯汀认为希德是因为想要过有钱人的生活,才和自己的祖父结婚,因此对她生了厌恶之心,并且想方设法与希德作对。在自己的生日派对上,克里斯汀更是借故侮辱希德,愤怒的希德在克里斯汀的床上放火以示反击。其后果就是,克里斯汀离家,经历各种磨难困苦,最终身心俱疲、走投无路回到原来的家中,同希德争夺科西的遗产。

随着另一小说人物Junior的到来,三人之间形成了新的冲突。克里斯汀和希德都希望借助Junior的力量使自己得到继承权,而Junior则慢慢地开始觊觎得到这家的财产,三人各怀心思。最终体弱的希德受伤而死。临死前,希德同回忆起两人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这种美好的回忆,唤起了两人之间儿时的友爱之情,并因此获得和解。这种爱使她们宽恕了彼此造成的伤害,也使各自得到了救赎。

英文中基督教的拼写是Christianity,Christine(克里斯汀)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宗教的意味。托尼·莫里森似乎想通过名字来表明克里斯汀是信奉基督教的。克里斯汀为失去自由行动能力残疾的希德提供食物这一行为本身,就似乎意味着她希望借此使自己从曾对希德犯下的罪中得到救赎。实际上,当希德最后从楼梯跌落受伤严重时,她又前去施以援手。这些做法说明,尽管她认为遗嘱中所谓的“孩子”是自己,希德作为科西的妻子这一身份,不应该取得所谓的“遗产”,但并非想要置希德于死地。

而希德,她嫁给科西后似乎过上了好的生活,但作为一个未成年的新娘,她本就承受了极大的身体上的创伤;她还希望借此可以进一步拉近和好朋友克瑞斯汀的距离,使两人之间的友谊能够更进一步,但随着克瑞斯汀对她的厌恶乃至离家出走,她更是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尽管如此,当两人最终被Junior抛弃在破旧的旅馆时,谈论起之前对彼此的伤害,并互相拥抱彼此,在最后的时光里,她们重温了儿时美好的友谊。突然飘来的弥漫满室的食物的香味让她们想起了L,实际上是暗指她们想起了“爱”的主题。而这也意味着之前L、亦即是“爱”在两人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看完这一部分,读者有理由相信,两人最后终于互相宽恕、互相谅解。

托尼·莫里森通过述写两人之间一系列的感情的变化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把爱的主题延展开来,进一步阐释了宗教的爱能够使人得到宽恕,也能使自己犯下的罪得到救赎。

文学研究和宗教、文化等学科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基督教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是巨大的,对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更是如此。在托尼·莫里森看来,美国黑人群体要正视历史上所经历的悲惨遭遇和依然处于边缘化的现状,通过寻找其心目中的真正的宗教——以爱为核心,以爱为价值导向的宗教救赎来解决。

(责任编辑 杨文忠)

[1] Danille Taylor-Guthrie ed., Conversation with Toni Morrison[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4.

[2]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The Embodiment of Christian Love in the Novel Love

ZHENG Xia
(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

Love is a novel written by African-American novelist Toni Morrison, a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winner. In this book, Toni Morrison attempts to express such an idea: the African-Americans need face up to the historical trauma they suffered, besides, they need explore a way to escape from the marginalized status and restore their homeland. To achieve this, they need value love and cooperation among their own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love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at in Bible. By this way, Toni Morrison combines her theme with her religious thought, and shows her understanding of love in Bible.

Toni Morrison; Love; religion; religious thought

I207

A

1008–2093(2016)04–0061–03

2016-05-23

郑侠(1980—),女,河南夏邑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希德托尼莫里森
托尼找马
臭希德
莫里森酒吧拉票遭民众痛批
理发师托尼
诺贝尔奖得主、作家托妮·莫里森逝世,享年88岁
加拿大游客穿T恤:我不是莫里森
论莫里森《孩子的愤怒》的艺术张力
我想自己做
托尼逃跑
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