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教育途径
2016-03-16孙小文
孙小文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论高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教育途径
孙小文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然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表现越来越明显,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必须了解其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方法,以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感恩;缺失;措施;重要性
感恩(thanksgiving),这个词在西方源于《圣经》,它的本意是信徒们对上帝恩赐的一种感激之情,后来引申为社会成员要常怀一颗宽容、感激与回报之心[1]123。在我们中国,感恩最初的意义是感怀恩德的心理倾向,具有十分浓厚的道德色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浓厚的感恩文化,从“投我以木桃,报之于琼瑶”到“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2]84,还有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典故等等,这些都表达了感恩的美好情怀。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其感恩意识会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90后”一代迈入大学校门,他们中的许多人身上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情感淡漠、自我意识膨胀等问题,这些现象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对这一代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更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
1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表现
1.1对父母及家人缺乏感恩之心
父母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大的恩人。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时时刻刻享受着父母的爱,父母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长大成人,因此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心怀感恩是理所应当的。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无论他们的家庭状况怎么样,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使他们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大学生们都崇尚所谓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而对“知恩图报”以及“百善孝为先”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缺乏学习和认识,因此经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现象。在“90”后大学生中,对父母缺乏孝心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父母的爱和对自己无私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有的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脱离了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摆脱了父母的唠叨和监管,从而过度享受所谓的“自由”, 在学业上不思进取,旷课、上网、谈恋爱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必修课,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同时,一些大学生追求高消费,不停地向家里伸手要钱,甚至不要钱不打电话,打电话就是要钱,很少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情况,很少体谅父母赚钱的辛苦,甚至有人认为父母养育自己是理所应当,并不怀有感激之情。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孝敬父母、关心父母,那么就不会真心关爱其他人,更不会对社会做出贡献。
1.2对资助和老师的教诲缺乏感恩之心
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每年都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然而,很多学生在得到资助后,并没有因此而刻苦学习回报学校、回报社会,还毫不感激。尤其在申请助学金的时候,很多人伸手申请,根本不想是否还有比自己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同学。一些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学生也来申请助学金,他们认为这些钱不要白不要。最让人寒心的是,个别没有获得资助的学生竟然不分白天黑夜、不管老师是否休息,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辱骂老师。他们认为给他们资助是理所应当,没有获得资助便是老师和学校亏欠他们的。学生的这种心态是极为可悲的。
现在有些大学生,见到老师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甚至对面走来都会低下头装作没看见;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老师在讲课,个别学生我行我素,睡觉、看手机、说话;学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可是学生似乎抓到了学校的软肋,稍有不如意就满腹牢骚,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诲毫无感激之情。
1.3对社会和他人缺乏感恩之心
每个社会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阶段,自身年龄尚小,心智不够成熟,事事离不开他人的指引和帮助;大学毕业,刚刚踏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更是要向前辈虚心请教。对于他人的帮助,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可是,一些大学生毫无感恩之心。比如说,国家给大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学生毕业后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偿还,甚至不惜自己进入诚信记录“黑名单”;还有一些学生把社会爱心人士的捐助视为理所应当,不但不心存感恩,甚至还不愿让他人知晓。
2 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方面
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说,许多中国的父母思想传统,认为对孩子所有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很多父母自己在小时候吃过很多苦,生活环境不好,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优越的生活,对于孩子提出的种种要求都一一满足,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无忧,他们任劳任怨,不图回报。但这种“无私”的爱,让许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学会感恩,甚至自私自利。
另外,许多中国的父母一味地注重孩子的成才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尤其是感恩意识的培养,即所谓的“重智轻德”。甚至有些父母自己本人也没有感恩意识,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些都造成了孩子感恩意识的缺乏。
2.2学校教育方面
在我们国家,虽然提倡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我国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主要看学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因此,这使得学校过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过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数。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微不足道,更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另外,在高校中,专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师人员缺乏、地位不高,并且在工作上都是身兼数职,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使得高校的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严重不足,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削弱。
2.3社会环境方面
当今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部分人强调金钱至上和物质方面的享受,金钱和利益的权衡、自私自利的贪婪都在蚕食着人们的良知,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等充斥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中,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则逐渐丧失,人际关系中的功利化成分逐渐占据上风。这样的社会环境、风气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影响非常大,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其价值观的建立。这样的大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不利于其感恩意识的形成。
3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家庭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虽然在某些事情上,有的孩子和父母有不同的见解,甚至有分歧,但是父母的话对孩子仍然具有很强的“威力”, 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家长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使其产生积极的作用。首先,让孩子了解父母的不易和辛苦,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孩子懂得感恩;其次,家长要转变思想,不过分地溺爱孩子,要理性教育,不能一味地宠惯孩子;再次,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教会孩子什么是感恩。
3.2学校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和“育人”,因此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理应成为学校的重要一环。所有教师都要有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寓感恩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教育的重点在于营造感恩的氛围,而其形式则可以丰富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大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感恩意识会逐渐增强。
3.3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整个社会的良好风气是大学生感恩意识建立的基础和保障。如今,我们经常可以从不同途径看到各式各样的关于感恩的宣传,这表明人们对它的重视,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大力倡导。主流媒体的宣传、电视电影作品的引导等都会对大学生建立感恩意识提供满满的正能量。除此之外,福利性质的社会机构也可以向大学生开放,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亲身经历相关的活动,比如暑期三下乡活动、到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在亲身的体验中仔细体会和品位。相信这样的经历会比说教式的课堂更发人深省。
4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4.1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必然需要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需要当代人很好地理解并且代代相传下去。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他们真正理解了感恩的精髓,认可了感恩的价值,才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2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
如果一个人贪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回报家人、回报社会,那么他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感恩教育的实施,会引导大学生重新定位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重新定位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大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做好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在团体中与他人和谐相处,感恩他人之帮助,不吝啬自己的感恩之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态面对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才能配得上“祖国未来栋梁”的美誉。
4.3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通过感恩教育,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使他们更加懂得感恩,能有效地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使大学生明确大学生涯的主要任务,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走向社会后,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杨文忠)
[1] 张韩.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及其培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2).
[2] 李书省.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J].工作研究,2013(6).
Discussion on the Lack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Relevant Education Methods
SUN Xiao-wen
(College of Education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Gratitude is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a,it is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talent today .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t, the issue that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brough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education on gratitudein the day everyone trying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reach a good effect.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e causes of the lack of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nd analyze it. Appropriate methods are necessary too.
college students; gratitude; lack; measures; importance
G641
A
1008–2093(2016)04–0032–03
2016-06-03
孙小文(1986―),女,山东聊城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