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也可以唱大戏
2016-03-16谢承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惠州附属小学校长
谢承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惠州附属小学校长
小学校也可以唱大戏
谢承志/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惠州附属小学校长
构建愿景目标,实施精神文化引领
为提高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组织开展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多层次召开学校发展头脑风暴会议,逐渐地,教职工心齐了,发展愿景一致了。这时,我们将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为“创办介于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之间的均衡教育”,创建具有“两性四化”(实验性、示范性,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社区化)的品牌学校。确定学校精神文化的精髓:“人人发展,发展人人”的办学宗旨;“扬弃传统,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追求高雅,追求卓越”的校风;“诚信探究,健康第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校训等。学校对教职工工作的考核,首要看学校精神文化是否在其工作中落到实处。
研制学校章程,规范教职工办学行为
学校章程涵盖办学思想及发展规划、组织规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管理等九个方面。它反映了学校在精神文化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规范底线的约束与对人内在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每位教职工都要遵守章程,并且按照章程的精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章程的使用,规范了教职工的办学行为。
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能
学校创办初期,设置有校务办、研训部、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和安全办六个部门。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导致一线教师重复性工作。
为把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学校把六个部门合并为了校务管理部、教研教学部、学生工作部三个部门。新的项目式管理,要求部门干部直接对校长负责,尽最大可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劳动,同时要求校长参与到学段组、教研组等基层团队工作中去。
管理层级的减少与优化,确保了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与教科研工作,确保了学校核心办学团队的办学思想得到贯彻落实。
强化教师培训,践行名师强校工程
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创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改革了教师例会内容,建立了教师培训领导团队。校长是教职工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培训内容注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先进经验、学校重点工作、教育改革创新、工作技能与专业素养提升等方面,并强调分层培训与级段自主培训。
除了重视校内业务培训,为拓宽教师视野,学校每月都外派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到教育发达地区参观学习。
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2008年秋季学期,结合教学调研,学校推出了“师生主动、有效互动、活动建构——动态生成” 的“四动有效”教学模式。并且根据这一模式研制了“四动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四动有效”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如何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章节、阶段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如何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如何打通学科界限,实施课程整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在保留原有“四动有效”教学模式优势的前提下,2012年初提出了整体建构发展教学模式,制定了“整体建构发展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改革课程设置,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支持
课程是什么?有各种定义。我们认为,任何一种影响人的活动都是课程,支持学习发生的环境即是课程,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皆为课程。我校从2011年开始推动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在借鉴他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优化并完善了课程设置,将课程系统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类,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办法。
基础型课程以国家统一课程为主。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延伸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周围世界和日常生活为参考对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课程。这三类课程,既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