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信贷浅议
2016-03-16谢雅洁
□文/谢雅洁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蚌埠)
一、P2P信贷概述
(一)P2P信贷的概念及起源。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小额网络信贷交易,正常要得到网络专业平台的支持来促进借贷两边建立借贷关系和落成有关的交易手续。借款人可自己主动公布借款信息,主要包含本息、还款形式和到期日,自行决定借出金额,以此来完成自助式借贷款。简单来说,便是有资金以及有理财投资意愿的人,经过中介公司的牵线搭桥,使用网络信贷形式将资金借给其余需要借款的企业主。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尤努斯为了解决当代经济理论在解释和处理贫困方面存在的弊端,因此他在1983年创建了格莱珉银行,经过发展无需抵押的小额贷款业务和各种金融革新机制,既得到了利润,还给不计其数的贫民尤其是主妇带来了福利,形成了穷困者及扶贫者共赢的局势。同时,格莱珉银行还开展了小额信贷及小额存款等业务,然后经过格莱珉银行把那些存款发放给其他对贷款有需求的人,这便是P2P网络信贷模式的第一原型。P2P信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互联网为背景的P2P网络信贷;另一种是传统线下的P2P信贷。这里主要介绍的是以互联网金融为基础的P2P网络信贷。
(二)互联网金融下P2P信贷发展现状。信息化趋势如潮水般声势浩荡,正在以席卷之势,革新着世界和华夏,同时也影响着包含金融在内的各行各业。从互联网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改革金融行业的目标似乎也在跟着变化。以往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的金融机构一直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力量,然而近期P2P网贷平台迅速发展并且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当前,P2P网络信贷平台主要是作为信息服务类的金融机构,重点服务于民间,是民间借贷的网络版,在我国主要还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被看作民间金融或者草根金融。2012年P2P网络信贷平台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期间P2P信贷平台不仅进驻鄂尔多斯、温州等多个民间借贷服务组织,同时也有自称是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少许平台破产或者卷款而逃,一时间让P2P网贷平台变成2012年下半年金融理财行业的一个热点。现如今由于P2P网贷行业发展迅猛,激化了P2P金融市场的竞争,使得信贷管理水准成为平台之间降低投资风险水平、提高风险控制程度的核心竞争力。就当前来看,P2P行业主要以网贷信息类金融服务为主,基本特征主要有:开发品种多、管理基数大、产业链向深度发展。由于我国金融模式主要以二元金融结构为主,因此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就是从传统的正规金融机构切入,让信息化的互联网技术带动银行、保险、证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为民间借贷、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金融提供平台,让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使其发展达到质的飞跃。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网络信贷的意义
近年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从未间歇,并且由于通货膨胀导致我国居民资产保值困难。因此,互联网金融下P2P信贷的发展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既满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又保障了居民资产保值增值。P2P信贷平台虽不如正规金融机构规模大、资本实力雄厚,但是P2P信贷平台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使其受众面广、人口基数大,而且P2P信贷平台规模小、方便操作,主要在网上操作,灵活实用,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居民资产保障困难的对接口能够相通,从而保障了资产的时效性和灵活性。互联网金融下P2P信贷的意义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
(一)拓宽投资渠道,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现如今,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存在各个方面的融资困难,主要原因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以及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其主要表现有:社会经济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的趋利性和民间资本整合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信用严重缺损,企业的信用问题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担保机制不健全;风险投资资金的二级市场不活跃导致投资渠道不畅,资金利用率较低等。近年来,我国广大中小企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但其却受到自身发展规模和财务状况的限制,而得不到主流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直接投资,因此对于中小企业一直存在很大的投资空白,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因为社会信息的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因此,互联网金融下P2P信贷的发展很好地缓和了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而资金却供给不足的这一矛盾,促进市场发展完善以及经济体制健全,使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同时拓宽了投资渠道。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要求过高,例如银行贷款、证券股票、各种债券等,这样就使个人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它们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P2P自身模式的优越性而使其不受太大影响,这对于活跃我国的金融市场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P2P信贷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星,是金融领域的重要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崛起,P2P信贷的发展更加蓬勃。P2P信贷涉及的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信贷业务,是金融行业进行互联网革新的深度实践,以此为基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二)创造后续社会经济效益。P2P信贷的发展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来源更加充足和多元化,积极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间接带来了一系列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效益。积极作用主要体现为:投资者把闲余的资金通过P2P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寻找到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并且需要资金的企业主,以此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企业获得充足资金,扩大投资规模,增强自身经济实力,这样为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对资金有需要的贷方在P2P网络信贷平台只需点击鼠标输入有关信息便可实现借款请求、检查进程和清偿借款等相关操作,这样一来便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效率;对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来说,此种P2P网络信贷模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所有平台交易数据的公开性保证了其检查时间的灵活性,因此在利息税收和借贷利率各个方面能做到更加有效的监测;对国家来说,此种信贷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抑制了民间违法高利贷的滋生和蔓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网络信贷的局限性
P2P网络信贷的初期形式为,信贷机构提供网络性专业化平台,通过借贷各方自由的竞价,最后组合成交。资金投资人从中得到利息收益,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资金融资者在期限到期时清偿本金,网络信贷机构收取中间费用。但是,传统的P2P信贷模式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却转变为债券转让模式,这种模式大抵归纳为:先从第三方将资金借给融资方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而投资人将其资金投入P2P网络信贷公司的理财项目,而后第三方将债权移交给理财业务,最后融资方在期限到期时清偿本金和利息,而P2P网络信贷中介机构收取服务费用,并将中介费用的一部分用作本息保证,以此来满足投资人的安全感。投资人得益于P2P传统形式的变异,于是只用投入有本息保证的投资理财项目,如此到期便可取得本金和利息,虽然简化了投资程序,降低了投资成本,但却掩盖了网络信贷之间高风险的特征,预期高收益率和貌似低风险的理财计划吸引了不少拥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参与其中,P2P网络信贷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但是转变后的P2P信贷项目存在致命的弊端,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反倒为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债权转让模式存在的致命劣点便在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网络借贷行为刻意被改装成为低风险乃至是无风险的理财计划,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风险”却没有被百分百的转移。“高收益高风险”中的高收益主要是指顾客通过P2P网络信贷平台参与理财项目,一年预期收益率大都在10%以上,与银行储蓄、传统理财计划和信托等相比具有鲜明优势,但在金融市场高收益往往都伴随着高风险,而且当下多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都已接连展开无抵押消费贷款业务,只需满足学历而且有稳定工作,一般都可以10%左右的利率得到适当的贷款,而P2P网络信贷平台也大都是以学历和工作为前提去选择融资顾客,一些顾客也同意付出较高成本,这便很好地证明了P2P网贷平台条件相对更宽松。
虽然P2P网络信贷平台公布的坏账率极低,即使是数据真实,也不难理解,P2P网贷平台创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许多融资者刚拿到资金不久,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所以违约的概率相对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体坏账率。对坏账率具有更大的影响因素则是P2P网贷平台还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磨炼,信用风险大都会在宏观经济低迷或者金融危机发生时才会较为集中的释放,从而信用等级差别才会经过坏账率的高低表现出来。可见,这些P2P网络信贷平台目前所发布的坏账率并不能真正地反映融资顾客的信用状况。P2P网贷平台融资客户的信用等级相对比较低,自然而然随着时间的推进,坏账在一些时候明显远高于风险准备金的情形就会必然发生。可见,那些理财计划所谓的风险程度低甚至是无风险不过是被包装出来的幌子,以此来误导出资人。
四、结语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多元化,以及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动下,金融行业不断推陈出新,新的金融工具的兴起有利于活跃市场经济,对世界经济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来说,P2P网络信贷平台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因为P2P信贷的发展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广大中小企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应积极完善监管体制,深化改革促进P2P网络信贷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成熟、健康的资本市场。
[1]黄震.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新浪专栏,2013.
[2]清华金融评论.中国P2P行业信贷管理发展现状与思考.未央网,2015.
[3]杨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3.
[4]王明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缺陷和完善途径[N].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