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6-03-16徐凡杰
徐凡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晋城048026 )
晋城市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徐凡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晋城048026 )
对晋城市6所中学的体育教师、爱好足球的学生及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市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投入、场地设施、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构成影响校园足球活动正常开展的客观因素;家长主观意愿、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等则成为主观因素。
晋城市; 校园足球; 开展现状; 开展对策
足球是一项激烈而富有魅力的运动项目,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运动项目。为了提升中国足球的运动水平,很多地区将足球进校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山西省晋城市也不例外。近年来,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晋城市的校园足球有了很大起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依然存在着很多制约足球运动发展的因素。本文以晋城市6所中学为调查对象,以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作为研究内容。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的调查状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晋城市校园足球开展现状
(一) 学生对校园足球的态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中有46 %的中学生表现出很想参加足球运动的强烈意愿。这种参与的动机来源于各种方面,有本身受过足球训练,在这项运动中会得到强大的自信心,所以他希望参与进去;有对足球赛事的关注,对球星的崇拜心理,引导学生参与;也有相对了解国家对于校园足球扶持的态度,而希望积极参与进去。有37 %的学生,虽然不想参加,但很乐意去看比赛。大多数人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参与比赛让他们望而却步;有的学生正面临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习影响着他们的参与意愿;有的人由于从众心理占主导,学校有相关活动,所以关注比赛;也有部分人由于个人身体原因,不适合参与足球运动,这些调查说明,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随着国家层面对校园足球的越来越重视,在晋城市范围内,校园足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关注,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二) 家长对校园足球开展的态度
随着国家对校园足球运动的政策引导,学生家长们的对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的态度总体上还是支持的。大家还是能客观的认识到足球运动对孩子们的不论从心里层面还是身体层面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开始招收一些足球特长生,有足球特长学生的家长就更愿意让孩子在足球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通过调查,有一部分学生的的家长对子女参与校园足球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不支持态度。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足球作为一项剧烈运动,担心子女在参与过程中受伤,另外一方面,就是目前家长们最为担心的是子女会在学习和参与足球运动中发生矛盾,导致学习下降。
(三) 足球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被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中的30名体育教师中, 40 岁以下的 24 人,占总人数的 60 %,本科学历的26人,占总人数的87 %,足球专业的教师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20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晋城市校园足校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整体学历水平相对较高,而且有部分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足球,这对于学校顺利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提供了重要保证。体育教师主要表现为年轻化,尽管比赛和训练经验较少,但是身体素质条件较好,能集中更多精力在训练和教学上,为能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动作示范提供身体基础,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发展晋城市校园足球活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足球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比较薄弱,有一部分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不是足球专业,他们从事有关足球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经验较少,而且自身的足球水平有限,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并努力去弥补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对于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来说,难免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更有个别体育教师连一些最基本的动作示范都不规范,极大地制约了足球运动在晋城市校园的开展。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所受到体育教师的影响,将是未来校园足球发展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校园足球才能从足球特色校园走向普通校园。
(四) 学校组织校园足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一是体育课中,足球教学内容少。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都有足球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得真正能按照大纲和计划的要求进行足球教学的几乎没有;二是校级、班级足球比赛少。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比赛,通过比赛可以使更多的人喜欢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一方面通过比赛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二是通过比赛可以使得孩子们能够有成就感。
通过实地走访得之,晋城市教育局早在5年前就下发相关文件,积极倡导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被调查学校的都在积极落实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但由于校园面积有限,根本无法建设标准的足球训练场,只能简单地安装两个球门。即便如此,4所学校还克服种种困难开设了足球课,2所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足球选修课,6所学校全部组建了足球队。
二、晋城市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由于晋城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关注度不高,没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足球运动在学校普及;由于缺乏经费资金投入,且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导致校园足球硬件不足,对晋城市校园足球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师普遍表现为年轻化,学历水平较高,然而优秀的足球体育教师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晋城市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部分家长对子女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态度一般,各个学校领导对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认识程度不够,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晋城市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难以形成,校园足球活动的展开受到制约。
三、促进晋城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对策
(一) 加大校园足球开展的监督力度
确立教育部门的主体作用,加强教育部门对学校开展足球运动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权利和职责。首先要加强监督各个中小学校足球硬件的建设,保证孩子们能有球和有场地,切实给孩子们能提供踢球的机会。二是要加强监督体育课程中足球课的开展,保证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能按照相应的足球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不是被其他项目所代替,使孩子们不仅有踢球的机会,还要有不断提高自己足球水平的保障和条件。
(二)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视校园足球运动的城市氛围
构建良好的足球氛围,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校园足球的认识;传播足球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尤其家长都能主动关注并积极指出子女参加校园足球运动。
(三) 在本市范围内建立四位一体联赛体制
开展中小学足球联赛是开展校园足球所必须的要走的路。结合晋城市的实际情况,晋城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组织各种不同类型的比赛,逐步建立“四位一体”联赛机制,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将四级联赛紧密联系起来,制定合理赛程、合理安排比赛时间,为晋城市中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比赛机会,并畅通足球特长生的升学通道,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如足球运动。
(四) 加强足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在引进体育教师时,要有计划地向足球专业倾斜,甚至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足球人才。要确保每一所中小学要有至少一名专业足球教师,而且要通过不断的培训使得每个足球专业老师至少取得D级教练员资质,对敬业精神强、训练刻苦、成绩优异的教师要通过职称评定、评优评模优先等制度予以鼓励和支持。这样就会逐渐的加强各个中小学的足球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使晋城市整个校园足球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 李卫东,张延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院报,2011,35(5):25-28.
[2] 李卫东.阳光体育运动中校园足球推广模式的理论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3):87.
[3] 李松洋.北方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M].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卞防.浅析山西省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S1):20-2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in Jincheng
XU Fanjie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chengShanxi048026)
After conducting a survey among PE teachers, student football lovers and their parents in six middle school of Jincheng city, the author came to a conclusion as follow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rrying-out of campus football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und investment, training facilities an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belong to objective factors. Parents' willingness and middle school leaders' attentions are important as well, which belong to subjective factors.
Jincheng City; campus football;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016-11-26
徐凡杰(1978-),男,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电话:13753680881。
G843
A
1671-4733(2016)06-0126-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