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
2016-03-16何瑛
何 瑛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建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
何 瑛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464000)
在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当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但是我国的整体教育受到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也不例外,从而导致了大学的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大部分的高校学生的英语能力依然是体现在考试当中,在实际生活当中,英语的听说能力并不高;从建构主义出发,阐述了高校英语教学的真正内涵,同时指出,高校英语教学应该开展素质教育,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 高校; 英语教学; 内涵; 更新路径
一、引言
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人们对建构主义的研究其实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系统化的建构主义开始出现却并没有多久的历史,我国关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完善起来的。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信息技术与教学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当中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教学当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专家与学者都投入到了构建主义的研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
二、建构主义理论分析
所谓建构理论是指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同时建构主义也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学习者自身心理变化的一种过程。因此,在建构主义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会被逐渐弱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使得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的学习,并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英语的特点来看,特别是大学英语强调了学生要学会语言的使用,能够理解他人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能正确地向他人传输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使得大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去,并获得较为愉快的学习体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另外,建构主义也指出,在人类一生的发展当中,学习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因此,在教育阶段就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一种习惯,如果大学生能够明白学习对其一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其必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去。因此,高校英语教学要以大学生为中心,激发大学生学习与应用英语的内在需求,实现真正意义的终生学习。
三、建构主义视阈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内涵分析
(一) 注重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因此,现阶段高校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学生的个性有着充分的了解,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同时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最新的教育研究理论,所谓的素质教育应该是让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与大学生心灵自觉行为的结果[2]。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整体上来看,采用素质教育的方式对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践素质教育目标的最基本行为。
(二) 创新英语教学理念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并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才应该是教学活动中心,同时强调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应该进行主动的学习与认知,不能仅仅是根据外部的刺激进行被动的学习。这就对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当中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错误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创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性学习当中,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加强[3]。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建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注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此外,英语是一种注重实际运用的语言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个体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建构主义当中,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一个过程,但是学生获取知识并不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取得到的,而是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受到外力与环境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某种理论的认识,并通过不断的构建而获得的,特别是在英语教学当中,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的重要作用,通过创设出不同的情景,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以及英语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根据英语情景教学法的最新研究表明,大学生通过情景创设能快速的获得一定的单词量,同时也能牢牢地掌握不同单词的具体含义[4]。除了情景教学法之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尝试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英语的课堂教学。
四、建构主义视阈下创新性英语教学体验
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其教学过程呈现出明显的机械化与枯燥化,学生通过听课获取一定的英语知识,同时在课余还需要背单词、短语、句子等,从而使得学习的过程毫无乐趣可言,从而导致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都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在建构主义视阈下,课堂教学应该采用一种具有启发性的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与有趣,激发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设计问题能够瞬间点燃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带领大学生进入思考的殿堂[5]。
英语教学主要凭借课堂教学的方式而存在,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和英语人才的培养。英语课堂教学上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师生开展交流活动。2013年国家教育部郑重指出英语教学要实现大胆的改革,并将改革的最终目标定位于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强调“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上来。”因此,大力倡导英语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语言交流活动势在必行。大学生交际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无非就是多交流多练习,而课堂又是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多的设计讨论式的交流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的思考并积极的参与。
五、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 创新高校英语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桎梏,因此,现阶段高校的英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相关理念,从自身的英语结构出发,结合心理学等相关现代教育知识,对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的问题与规律,创新高校英语教学的理念[6]。同时,高校英语教师的眼光也应该放长远,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进行一定的创新,同时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不断的改进。此外,英语教师还需要研究英语教学的艺术魅力,注重大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关注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
(二)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当中,语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有着较好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活当中,如果学生能够用于英语语言环境,则学生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7]。因此,现阶段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建设,在教学当中尽量组织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活动,从最大限度上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同时高校还可以在校园中建立英语角,为大学生建立相互交流的英语平台,从而为大学生提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同时建构主义理论也要求增加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培养,使得学生将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
(三) 创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知识作为知识的载体,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对象,因此,建构主义的英语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建构主义以及英语教学的特点,创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在课堂教学当中,积极调动课堂氛围,帮助高校学生自主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此外,高校英语教师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课堂参与度,随时更改教学策略,进而调整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并且注意在每个环节都要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语言知识体系的建构[8]。
六、结语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分析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具体内涵,并进一步总结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具体路径,希望能对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1] 徐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内涵及更新路径[J].科技资讯,2015(23):204,206.
[2] 刘雁.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内涵和实施路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123-124,150.
[3] 仲萍.浅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全新内涵和更新路径[J].校园英语,2015(21):51.
[4] 赵辉辉.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4(4):54-57.
[5] 李琳.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6] 鲁吉,王维倩.以专业学习与实践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新路径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91-94.
[7] 王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以第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为例[J].外语界,2014(4):71-79.
[8] 王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改革高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0(3):49-52.
2016-09-02
何瑛(1973-),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电话:13517272469。
H319
A
1671-4733(2016)06-0078-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