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上掉馅饼”谚语形成考

2016-03-16孙险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祥瑞进士谚语

孙险峰(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天上掉馅饼”谚语形成考

孙险峰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唐僖宗和唐昭宗赏赐刚刚获得进士的红绫饼,成为“天上掉馅饼”之谚语的最早源头。其后红绫饼由普通食品逐渐转变为读书人的奋斗目标,因为一旦获得它就意味着获得进士,并可以改变人生命运。元明时期红绫饼已经成为诗歌作品的重要表现内容。清末白话文出现以后,“天上掉馅饼”这句谚语最终得以形成。

关键词:谚语;“天上掉馅饼”;“红绫饼”;祥瑞;进士

我们今天的自然科学已经十分发达了,对于天上是否能够掉馅饼这件事,应该不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实验就可以获得客观答案。但是尽管如此,人们依然会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使用“天上掉馅饼”这个谚语,以此表达某件好事突然降临,给获得者带来意外惊喜。比如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有:“杜四哥!麻雷子的自行车直穿过道,冲入院内,天上掉馅饼,一桩好买卖找上门来了。”[1]

那么,“天上掉馅饼”这个谚语究竟是怎样出现的,为什么“馅饼”从“天”上掉下来才能表达特别寓意呢?它是否在强调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竟然奇迹般地偶然出现呢?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天上掉馅饼”改成“天上掉饺子”或“天上掉包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了“馅饼”这个特殊食品,该谚语便失去了好事突然降临的深层含义了。或者再把“天上掉馅饼”改换成“地上掉馅饼”或“井里冒馅饼”之类的词语,能够看到它没有了“天”的神秘力量以后,不但“馅饼”已经成为普通食品,甚至这句话也变得极为平庸毫无惊喜可言了。所以“天”与“馅饼”在“天上掉馅饼”的谚语中,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词语。因此它一定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经过漫长的时代酝酿和文化积淀逐渐形成的古老谚语。并且从“天”那里得到“馅饼”,不仅意味着有好事突然降临,甚至获得者可以改变整个人生命运。所以这样的“馅饼”宛如古人期盼的嘉禾或连理枝,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祥瑞思想特征。

一、“天上掉馅饼”之“天”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天”是经常使用的重要词汇,它拥有很多不同的含义。比如《大汉和辞典》就收入了21条关于“天”的词例。它们分别是:天空、自然、神、天命、依存者、天气、一昼夜、特指某一空间、刑罚、太阳、皇帝、父、季节、阳、乾、性格、身体、大、颠、文、天体等[2]。那么,究竟哪个“天”才符合“天上掉馅饼”的基本含义呢?这就需要从“天”与“馅饼”之间的授受关系思考。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天上掉馅饼”这个谚语时,都会认为它给“人”带来意外好运,所以只有“人”才是“馅饼”的获得者,而不会联想到其他的动物或植物。并且“天”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经常被认为不仅拥有“人性”,有时候又被赋予超自然的“神性”。因此像“性格”或“天气”之类的无生命或无意志的“天”,应该与这个谚语没有必然联系。从而最贴近“天上掉馅饼”之“天”的含义,应该有“依存者”“父亲”“神”和“皇帝”等4个词语。下面分别对这几个词例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依存者”的含义。比如:“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3]这样的“天”只是强调“民”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以及“食物”对于庶民的重要性,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的类比关系,但不具备“天上掉馅饼”之谚语拥有意外惊喜,且能改变人生命运的祥瑞思想;其次,是“父亲”的含义。我们自出生就与父亲一起生活,如果从“父亲”那里得到“馅饼”,也只能是日常生活获得的无数食品之中的一种而已,它既没有意外惊喜也不会改变获得者的人生命运;其三,是“神”的含义。如果从宗教思想的角度考虑,人们所有食品都是来自于“神”的恩赐,“馅饼”只是其中的一种食物,我们只需要向神表达虔诚的谢意即可,如果不能给获得者带来意外惊喜和改变人生命运,它并不符合“天上掉馅饼”的基本寓意;最后,是“皇帝”的含义。如果“天上掉馅饼”的“天”暗指“皇帝”,那么这个词例就需要认真思考了。因为中国古代的“皇帝”也可以称为“天子”,他们往往借助“天命神授”的宗教伦理观强化皇权的正统性,所以才能“名正言顺”地秉承天命统治万民。可见“天子”既有大自然赋予的“人性”,又有普通庶民非常敬畏的超自然的“神性”,也可以说皇帝具备了“人神合一”的双重性格。但是皇帝与百姓之间的交流机会非常少,或许偶然赏赐过普通庶民某种食物,如果没有特别的寓意,也只能被看做是一件好事,而不能上升到祥瑞思想高度。因此天子不会随便赏赐给人“馅饼”,普通庶民也很难接触到皇帝。然而如果天子赏赐给人“馅饼”时,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环境、表达特殊的寓意并以特定的人物为对象时,或许这个“馅饼”就有可能符合“天上掉馅饼”之谚语的思想寓意了。

但是在中国古代的社会里,可以称为“天子”的人物众多,究竟哪个王朝的天子赏赐的“馅饼”与“天上掉馅饼”之谚语有关呢?下面需要考察“天上掉馅饼”之“馅饼”,究竟拥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发展轨迹。

二、从“红绫饼”到“馅饼”

按照《说文》“食部”载:“饼,麦餈也。”[4]这说明饼是由小麦粉制成的一种食品。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饼”的史籍见于春秋时期。按照《墨子·耕柱》载:“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5]历代正史也有食用“饼”的描述。《汉书·宣帝纪》载:“每买饼,所从买家,辄大讐(售)。”[6]这说明西汉时期,“饼”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食品,并且在市场上可以自由销售。此外,《后汉书·赵岐传》载:“卖饼北海市中。”[7]《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载:“向来道边有卖饼。”[8]《魏书·胡叟传》载:“便盛余肉饼。”[9]《周书·王罴传》载:“为其设食,乃裂其薄饼。”[10]《隋书·礼仪志二》载:“大饼代大脯。”[11]可见记载“饼”的文献史料非常多。因此关于这时期的“饼”大体上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中国人食用“饼”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二,饼的种类非常丰富;其三,“饼”并不是贵重的食品,普通庶民都有经济条件食用;其四,有专门从事制饼和卖饼的职业;其五,卖饼的地点在集市或路边,也有走街串巷等。可以看出“饼”是古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普通食品之一,如果与我们今天食用的“饼”进行比较,大体上应该具有相同的饮食文化特点。所以这样的“饼”极为普通,绝不可能成为“天上掉馅饼”这个谚语的“馅饼”,更不可能给获得者带来意外惊喜和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从而“天上掉馅饼”之“馅饼”,一定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绝非以日常食用为主要目的。那么,什么样的“饼”才能在特殊环境下,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呢?这就需要把历史追溯到晚唐时期。

宋代曾慥《类说·记异录》“红绫饼馅”条载:“僖宗(874—888年)食饼馅美,进士有闻,喜宴上各赐红绫饼馅一枚。”[12]唐僖宗进御膳时,吃的饼味道非常鲜美,新科进士们也听说了,在喜庆的宴会上,唐僖宗赏赐给每位进士一枚“饼”。可以看出这个史料提供了一个准确的上限时间,发生在唐僖宗赏赐新科进士时,并且“红绫饼馅”还作为《类说》的题目出现。虽然它仍然称为“饼馅”而非“馅饼”,但是对其后演化出“馅饼”一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温床效应。由于唐僖宗赏赐给新科进士们“红绫饼”的做法,对于其后的唐昭宗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还有一段更为详细的描述:“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昭宗光化(898-901年)中,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为得人。会燕曲江,乃令大官,特作二十八饼赐之。庐延让在其间。后入蜀,为学士,既老,颇为蜀人所易。延让诗素平易,近俳,乃作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喫红绫饼餤来’。王衍闻知,遂命供膳,亦以饼餤为上品,以红罗裹之。至今蜀工为饼餤,而红罗裹其外。公厨大燕,设为第一。”[13]

唐昭宗光化年间发布进士榜文时,裴格等二十八人中了进士,唐昭宗认为得到了很多人才。恰逢在曲江设宴,唐昭宗敕命御厨给每位进士烹制一枚饼,庐延让也获得过这样的殊荣。后来庐延让来到蜀地为学士,已经年老还经常被调换工作。庐把自己得到过皇帝赏赐“红绫饼”之事写成一首诗,王衍听到后命令厨房供给他膳食,同样把“红绫饼”作为上等食品。可见晚唐进士得到皇帝赏赐“红绫饼”的故事,已经在上层社会和民间广为流传,并且还把此事当作人生最值得向人夸耀的荣誉。《全唐诗》收入了这首诗歌[14]。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延让字子善,范阳人也。有卓绝之才,光化三年,裴格榜进士。”[15]元代辛文房经过考证认为,卢延让确实在唐代的光化年间获得过进士。宋代周必大《二老堂诗话》“红绫白苧诗”条载:“唐薛能诗云,莫欺阙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记新进士时事也。”[16]这条文献同样地记载了新科进士获得皇帝赏赐红绫饼的故事。由于唐昭宗把“红绫饼”赏赐给进士们,也暗喻他们的人生命运将会发生转变。因为学子们能够金榜题名,一直是人生追求的梦想,如果进士及第,相关的名誉和官职接踵而来,其地位也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显贵,甚至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所以尽管“红绫饼”是普通食品,但是通过皇帝的行为所致,它已经超越了自身的食用性,产生出进士及第的象征寓意和祥瑞含义。

有关“红绫饼”的形状,明代方以智《通雅·饮食》引《南楚新闻》亦云:“一楪毡根数十皴,盘中犹自有红鳞。红麟當作红绫,盖唐进士有红绫饼餤,市中饼或作豚耳狗舌之形。”[17]关于它的加工工艺和风味特点等,清代沈自南《艺林汇考·饮食篇·粉饎类》记载:“唐时,有红绫馅饼,惟进士登第日得赐焉。故唐人有‘莫嫌老缺残牙齿,会喫红绫馅饼来’之诗。今京师有酥饼、馅饼两种皆称珍品。而内用者,加以玫瑰、胡桃诸品,尤胜民间所市。又内中所制,有琥珀糖色。如琥珀有倭丝糖,其细如竹丝,而扭成团食之,有焦面气,然其法皆不传于外也。”[18]曾慥《类说》中的“红绫饼馅”,到了沈自南的《艺林汇考》里,已经演变成“红绫馅饼”了。而且再次证明此事发生在新科进士们的发榜之日。元代阴劲弦《韵府群玉·上声》“二十三梗”条载:“汤饼、笼饼、蒸饼、胡饼、金饼、槐芽饼、红绫饼、都尉饼、龙凤饼。”[19]可见,元代依然有“红绫饼”这种食品。此外,明末清初西周生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记载:“叫人把那些盒子端到船上,二盒果馅饼,两盒蒸酥。”[20]可以看出明清时期“馅饼”作为大众食品在民间已经固定下来了。

三、“红绫饼”与“天上掉馅饼”

通过上述的文献考察,可以看出唐僖宗和唐昭宗是历史上最早赏赐给新科进士“红绫饼”的皇帝,并且它已经由普通食品转化为具有祥瑞寓意的特殊食品。但是古人食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该故事发生在晚唐时期呢?

这就需要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选官制度思考这个问题了。苏轼就认为:“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21]因为隋唐之际形成了科举制度,皇帝可以在下层民众中选举士人为官。此前的选官制度受到血缘关系和阶级地位的限制,普通庶民很难有出仕为官的机会。所以唐僖宗和唐昭宗赏赐给新科进士们的“红绫饼”,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大众食品,它具有极为鲜明的政治象征意义,并给后世文人们带来莫大的精神鼓舞。而且“红绫饼”一旦从普通食品转化为具有祥瑞寓意以后,便在上层官吏和下层庶民之间广泛传播。降至元明时期很多政治家、诗人甚至是道士都以“红绫饼”为题材,撰写出许多著名的诗歌作品,列举如下:

元代马祖常的《贡院次曹子真尚书韵》:“红绫饼餤出宫闱,赐宴恩荣玉殿西。”元代王沂的《七曲文昌祠》:“红绫饼馅当年事,四十人中愧不才。”元代张雨的《春菜》:“红绫饼餤残牙齿,合向岩头嚼菜根。”明朝殷奎的《郑叅政第宴集》:“碧椀浆寒清骨气,红绫饼耎胶牙腮。”明代于谦的《清秋述怀》:“鬓随金井梧桐老,梦忆红绫饼餤甜。”明代庄昶的《次韵余秀才》“齿牙不薄红绫饼,风月宜归紫金囊。”

通过以上列举的诗句可以看出,唐僖宗和唐昭宗赏赐给新科进士“红绫饼”的事情,在当时和后代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宋代文人将此事忠实地记录下来,元明两朝的很多诗人和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以“红绫饼”为题材撰写诗歌作品,以此抒发内心渴望获得进士的无限情感。可以说“红绫饼”已经成为学子们的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它可以让普通庶民改变人生命运。因此只有这样的“饼”才会在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中,形成深厚的民众文化基础和谚语文学的重要素材,最终才能出现“天上掉馅饼”这个脍炙人口的谚语。

四、结语

晚唐时期各地方的藩镇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国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陷入极端困境,因此不能经常用重金厚禄封赏大臣。在面对新科进士的喜筵上,唐僖宗和唐昭宗用“红绫”包裹着“饼”赏赐给他们,以此表达皇帝的爱才之情,也期待新科进士们能够挽救日益衰落的唐王朝。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所至,才为“天上掉馅饼”这句谚语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由于清末白话文的普及和发展,“天上掉馅饼”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漫长的时代酝酿,最终汇入到五彩缤纷的谚语长河里。

参考文献:

[1] 刘绍棠.蒲柳人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5.

[2] 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卷三[M].东京:大修馆书店,1985:463.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108.

[4]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8:432.

[5] 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436.

[6]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37.

[7]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122.

[8]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801.

[9]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150.

[10]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293.

[11]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134.

[12] 慥曾 .类说[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359.

[13] 叶梦得.避暑录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46-147.

[14]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12:1802.

[15] 辛文房.唐才子传笺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0:2262.

[16]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50.

[17] 方以智.通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186.

[18] 沈自南.艺林汇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252.

[19] 阴劲弦,阴复春.韵府群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457.

[20]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6.

[21] 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326.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verb “Pennies from Heaven”

SUN Xianfeng
(School of History,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China)

Abstract:Hong Ling Bing, as a reward to those imperial scholars given by Tang Xizong or Tang Zhaozong, is the premier resourc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verb “Pennies from the Heaven”, which then wasn't an ordinary food any more, but gradually became the striving goal of scholars, for once one got it, it meant he was a jinshi (imperial scholar)which could change his fate.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t became the main content manifested in poetical works, and the proverb “pennies from the heaven” was formed completely after Vernacular Language appeared in late Qing Dynasty.

Key words:proverb; pennies from heaven;Hong Ling Bing; auspicious sign; jinshi

中图分类号:H0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16)02-0115-04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16.02.018

收稿日期:2015-11-03

作者简介:孙险峰(1968-),男,辽宁营口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

猜你喜欢

祥瑞进士谚语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四进士(上)
金猪庆祥瑞
《进士or近视》
说说谚语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
谚语趣画(一)
本期人物--李祥瑞教授
24节气
进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