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联对捷克“布拉格之春”的反应与决策

2016-03-16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联决策

刘 晶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苏联对捷克“布拉格之春”的反应与决策

刘晶

(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

[摘要]196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兴起了一场由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的变革社会主义体制的运动,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苏联对“布拉格之春”的反应十分强烈,联合东欧国家领导人公开进行干涉,但改革并未因此而中止,所以苏联联合东欧五国公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将“布拉格之春”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彻底扼杀。

[关键词]布拉格之春;捷克斯洛伐克;苏联;反应;决策

“布拉格之春”是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杜布切克时期由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的、有明确纲领的一场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运动。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符合捷克条件的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模式。但是“布拉格之春”遭到苏联五国的武装干涉,改革中的许多美好设想都未来得及实现就被苏联扼杀了。

一、苏联对东欧政策的源起与演变

二战后,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靠苏联的帮助共产党才得以上台执政的。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执政的三个时期,苏联对东欧采取不同的政策,其共同点是:苏联对东欧的任何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都必须服从于一个共同目标,整个东欧社会主义都要为苏联与美国的对抗与缓和的总政策服务。

(一)斯大林时期对东欧采取强硬干预政策

二战前,东欧各国除捷克名列世界十大工业国之外,其余各国均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国或农业工业国,东欧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哥穆尔卡等立足本国国情提出建立有别于苏维埃制度的新型人民民主模式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

苏南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南斯拉夫共产党在坚持共产主义道路前提下,在内外政策上强调自主性,从而与苏联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绝对一致的政策形成尖锐的对立。斯大林督促东欧各国只能严格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随即把桀骜不驯的铁托开除出情报局并制裁了南斯拉夫。

(二)赫鲁晓夫时期对东欧采取和平共处政策

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以“和平共处”作为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总路线。

在苏东关系上,赫鲁晓夫领导下的苏联也公开“承认各国之间的独立平等、互不侵犯等原则,而且允许各国有探索社会主义多种形式的权利”。[1]但在对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上,“赫鲁晓夫都没有,也不大可能完全突破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理论框架,也不可能突破苏联长期形成的大国沙文主义思想的局限性。”[2]这突出表现为不肯放弃用武力维持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对东欧采取严格控制政策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认为,赫鲁晓夫时期因为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真理报》曾刊文明确指出:“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似乎采取了超级立场而又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独立……任何削弱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这种联系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它们对此不能漠不关心。”[2]

勃列日涅夫推行大国霸权主义的“有限主权论”,在1968年8月明火执仗地扼杀了捷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也给当时的波、保等正在酝酿和实行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

二、“布拉格之春”对苏联的挑战

(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兴起的原因

1.苏联模式与捷克斯洛伐克国情不相适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二战时期,苏军是欧洲战场上的主力军,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由苏美英三巨头在战争后期达成的雅尔塔协定中,捷克斯洛伐克被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起初捷克斯洛伐克在苏联模式的指引下,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不再适应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导致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和周期性经济危机。

2.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出现的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是改革的直接原因

捷克斯洛伐克在诺沃提尼等保守派领导人的领导下照搬苏联模式,强调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致使政治上僵化,在政治清洗中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在经济上,受苏联华沙条约、经互会的控制,大搞“国际分工”与“生产专业化”,出现了市场供应不足。因此,国内要求经济、政治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

3.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为改革创造了现实条件

以杜布切克为首的改革派策划对捷克斯洛伐克政治经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之际,保守派代表诺沃提尼对此极为不满,试图以强硬手段把主张改革的人打下去,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1968年3月,诺沃提尼阴谋败露,迫使他辞去总统职务。这样,以杜布切克第一书记为代表的改革派在中央领导层中占了优势。到三四月份,改革运动达到高潮,出现了西方人士称之为“布拉格之春”的局面。

(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改革

杜布切克执政后大力推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改组中央主席团和书记处,撤换反对改革的重要人物。1968年4月,捷共中央举行全会,公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了涉及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建议。这次改革和《行动纲领》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是当时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未能达到的。《行动纲领》中:“我们将进行试验……并要以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社会发展的正确理解作为基础”,[3]充分表达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这个历史关键时期的心情和希望。

(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对苏联的挑战

1.苏联认为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是叛变

捷克的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条条框框,将社会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捷克的改革在苏联的眼中是靠近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资本主义在捷克国内的复辟,更是要脱离苏联的控制,这对于具有大国主义历史传统的苏联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2.苏联担心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会对东欧国家产生示范作用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的小修小补,而是对原有苏联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个时期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僵化腐败,经济萧条,人们都希望改革,一旦捷克改革成功会对东欧国家起到示范效应,从而对苏联产生离心力。不但影响苏联对捷克的控制,而且可能会引起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仿效,最终会彻底失去东欧这片势力范围。

三、苏联对“布拉格之春”的反应与决策

(一)苏联对“布拉格之春”颇为不满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苏联人认为是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对苏联人的背弃,因此联合其他东欧国家公开反对。

1.苏联公开反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1968年1月,改革派领导人杜布切克成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正当捷共加紧筹备全面开展改革时,苏联党政军领导接连访捷,反对捷共改革,并发表文章对捷共领导进行攻击。

1968年5月4日,捷共领导人去莫斯科参加莫斯科会谈,会谈中就“布拉格之春”这一问题,勃列日涅夫激烈地批评了捷共领导人,其他苏共领导人也发泄了对之的不满情绪。随着改革气氛越来越浓,改革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极端的主张,捷克斯洛伐克70位知名人士提出并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了《两千字宣言》,宣言中许多语句透露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极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这给予苏联巨大的刺激,也使得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有了借口。

2.东欧领导人支持苏联反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1968年3月19日,哥穆尔卡首先公开发表讲话:“帝国主义反对势力和社会主义的敌人已经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出现了……他们正在试图削弱华约条约国家之间的关系。”[4]在哥穆尔卡和乌布利希的促使下,德累斯顿会议召开,乌布利希发表了强硬言辞:“如果捷克斯洛伐克继续沿着一月份的路线走,在座的所有人都可能有下台的危险”,“或者布拉格恢复正常秩序,或者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5]7月中旬华约会议举行,哥穆尔卡第一个发言:“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允许反革命取得胜利。”捷议会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同志们,正是你们破坏了我们民族之间百年的友谊……我们人民是你们最忠实的朋友,但是,你们在一夜之间就把这一切都毁掉了。”[6]

(二)苏联对“布拉格之春”采取干涉和遏制政策

1.苏联公开干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1968年7月29日至8月1日,苏捷领导人在切尔纳会谈。勃列日涅夫让捷方领导人看了一则捷报纸上公开征聘党支部书记的广告,勃列日涅夫指责:“这就是证明捷克整个危险局势的典型事物!……请问:共产主义会搞成啥样子?”[7]最后勃列日涅夫向捷方递交了一份任免捷共领导人的清单,这显然是对捷共领导人进行的“布拉格之春”采取干涉政策。

2.苏联公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0日晚,一架苏联客机出现在布拉格机场上空,声称飞机出现故障,需紧急降落,因为苏联事先通知了捷克斯洛伐克,所以依据国际惯例捷机场应允。但从飞机上冲出来的竟是苏联特别突击队员,还没等机场工作人员反应过来就立即抢占指挥塔,紧接着一架架飞机涌入布拉格机场,一辆辆坦克、装甲车从机舱中开出来,华约五国的军队从18个地点、3个方面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并在一夜间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8月21日凌晨4时30分,苏联士兵将捷共党中央领导核心成员扣押,当天下午2点把他们绑架到莫斯科。因为杜布切克当时还是捷共合法代表,苏联要他们在一份早已拟就的协议文本上签字。经过几番激烈谈判,双方于8月26日签署《苏捷会谈公报》。

在《苏捷会谈公报》中,捷共方面保证:为使捷国内局势转入正常,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党政机关各部门“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为共产党的领导服务”“为加强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友好关系服务”。

“布拉格之春”改革的失败,既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不幸,也是苏联和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不幸。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必须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从国际看,当年苏联对东欧各国搞大国主义、强权政治是不能容忍的,今天西方国家对别国搞大国主义、强权政治也不能容忍;从国内看,一国的发展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尊重国人的意愿,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这种意义上讲,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对东欧各国和世界各国人民仍有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姜琦,张月明.悲剧悄悄来临——东欧政治大地震的征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牛军,等.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捷克斯洛伐克关于政治与经济体制的重要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1986.

[4]〔美〕塔德·舒尔茨.“布拉格之春”前后[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5]高建红.1968年苏联干涉“布拉格之春”原因新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6]〔捷〕斯姆尔科夫斯基.斯姆尔科夫斯基回忆录——苏联侵捷前后[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7]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第四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李新红

Soviet Union’s Response and Decision to Czech Republic’s “Prague Spring”

LIU J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In early 1968,there was a socialism system reform movement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zechoslovakia,which was called “Prague Spring” by the westerner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reacted to this strongly. They united the Eastern European leaders to intervene openly. Since the reform was not suspended they invaded Czechoslovakia and ended the reform thoroughly.

Key words:Prague Spring;Czechoslovakia;Soviet Union;reaction;decision

[中图分类号]K5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2.023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2—0102—03

[作者简介]刘晶(1990-),男,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20

猜你喜欢

苏联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